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偃师高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偃师高中14届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历 史第i卷1、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a. 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 “建青苗之法,其实放债取利,而妄引周官泉府之言,以文饰其事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可见,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剌激了民间借贷 助长了吏治腐败 干扰了百姓生活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人a b c d4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5.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6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7下列各项,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本质特征的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公田转化为私田 d商业繁荣,经济发达8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 b c d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身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10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抵御西夏和辽的军事进攻 、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11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12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 方田均税法 b. 农田水利法 c. 免役法 d. 市易法13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 偏见 14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收支相抵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c.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15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16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a.俄国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17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8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 c、民主政治建立了d、扩张战争开始了19“1861年诞生了1905年”其真正含义是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2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21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2219世纪末,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直截了当地为日本指出了这样一条便捷之路:“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这一思想促使明治政府 a 倡导文明开化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废除不平等条约 d踏上对外扩张之路2319世纪中后期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其根本原因是a.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 b.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c.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 d.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24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a.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开明皇帝相互妥协c.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第ii卷(非选择题共三个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共52分)25、(18分)材料一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材料二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成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材料三 元封元年,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天下委输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日“平准”。天予以为然,许之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盗赋而天下用饶。 以上材料均出自史记平准书材料四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2)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3分)(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9分)26. (14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魏书高祖纪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3分)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5分)(2) 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2分)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7、(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久保利通曾说:“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所以,归根到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在此之后,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府指导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三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四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