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湖北省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湖北省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湖北省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湖北省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物理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及位移的关系式,知道其如何推导而来.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匀加速运动的相关过程分析的能力2、引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关的物理模型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课前预习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表达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表达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表达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与初速度的表达式 预习评价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2.下图2-4-1是作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图( )图2-4-13.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头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b.每秒速度变化0.2ms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d.第10s内通过2m4.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1min内行驶540m,则它在最初10s内行驶的距离是( )a.90mb.45mc.30md.15m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2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v2c.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 v2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v26.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那么在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是_ms,第4秒内的位移是_ m.7.以12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6.0m/ s2,求刹车后还要前进多远?课程导学一、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从v t= v 0+at,x=v0t+at2/2这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由v t= v 0+at得到t=(v t- v 0)/a,代入x= v 0t+at2/2中,化简后得到v t2- v 02=2ax在匀加速运动中,a取正值;在匀减速运动中a取负值。这个公式中消去了时间t,直接表明了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二、位移中点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段位移的起点a处速度为v 0,在这段位移的终点b处速度为v,求物体运动到这段位移中点位置处的速度。v0av bvx/2中点分析:可将物体的运动看作是两个阶段的匀加速运动,已知两个物理量及位移相等,但加速度、时间及位移大小均未知。解:前半段:后半段:故将上两式相减得:难点突破例.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 v通过的位移为x,则它的速度从2 v增加到4 v过程中通过的位移是多少?例.试证明:不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位移中点的速度均大于时间中点的速度,即:方法与技巧展示:自我小结:自主评价1.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图2-4-2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图2-4-3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2-4-3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图2-4-2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3.一质点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的位移为2m,那么质点在第10秒内的位移为_m,质点通过第三个5m所用的时间为_s.4.沿平直公路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连续a、b、c三根电线杆之间间隔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s和2s,已知相邻两电线杆间距为45m,求汽车的加速度和通过中间电线杆时的速度.5.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需要的时间是_s.图2-4-46.如图2-4-4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轨道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cd=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a间的距离. 7.在正常情况下,火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开过一个小站.现因需要,必须在这一小站停留,火车将要到达小站时,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停留2min后,又以0.3ms2的加速度出小站,一直到恢复原来的速度.求因列车停靠小站而延误的时间.8.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ms2,楼高52m.问:(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9.a、b两站相距s,将其分成n段,汽车无初速由a站出发,分n段向b站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段的加速度为a.当汽车到达每一等份的末端时,其加速度增加a/n,求汽车到达b站时的速度.自主探究不同速度下,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下来在地面滑动的距离。 拓展阅读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