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型尼龙6工件的车削加工- .pdf_第1页
水滴型尼龙6工件的车削加工- .pdf_第2页
水滴型尼龙6工件的车削加工- .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 水滴型尼龙 6工件的车削加工 中船重工 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 湖北武汉4 3 0 0 7 9 徐 家品 水滴型尼龙工件 是某型设备 接收装置 的外壳 内部装有大量 电子设备 该工件设计为 内外顶部流 线弧形 壁厚为 8 m m 是十分重要的部 位 既要保 证工件强度 又要尽量减轻重量 经过 多次深入分 析 在我所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下加工 内流线 弧形 很难实现 不易控制壁厚 因此在保证 工件性 能的 条件下 将 内流线弧形从工艺上调整 用接 近流线 形的多段 内锥面代替 工件孔公差要求严格 而且 各个内锥相互位置关联密切 而在加工过程 中无法 观察到切削状态及 相互位 置关 系 其材料是非金属 尼龙 6 最大缺点是热变形太大 尺寸会随着温度和 加工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而该 工件是在易腐蚀 高 水压 强振动的恶劣环境之 中工作的 1 问题的提 出 水 滴 型 尼 龙 6工 件 见 图 1 所 示 棒 料 1 6 0 mm 6 1 0 m m 内孔 6个锥度之 间过渡平滑无 明 显台阶 该工件加工成形后壁厚最小处为 8 ram 且 需要通过水 压试验 检验其 强度 确 保无 薄弱部分 以适应工作需要 的用途和其工作 的各种环境 因此 为保证 内孔锥度 的准确性 必须选择小滑板精度高 的车床来进行加工 5 8 究 O O O O 0 6 D l 一 一 2 2 2 8 4 2 8 0 I n 寸 1 1 l f 盈 投 嬲 1 8 4 2 8 l I一 2 0 2 0 5 6 o 一 3 8 2 5 1 3 Z U 2 45 1 一 5 9 3 图1 2 工艺分析及 专用工装设计 1 尼龙材料散热性差 有 弹性 加工时受热 ww v 譬 m e曼 1 w 曼 嬲 r k in M g q O c o m 参 磊 工 冷 加 工 栏目 主 持 魏 莹 易变形 产生分层 开裂 崩落 现象 而该 工件需 加工的孔要 达到 6 0 mm 5 3 7 1 i ll m 显然如果直接 钻孔 切屑难 以排 出 在切 削热很 大的情 况下 切 削液不能到达切削部分 2 孑 L 圆柱度较高 表面粗糙度值 R 1 6 Ix m 必须选用较粗的刀杆 受 内孔尺寸限制且考虑加工 成本 刀杆最大不得超 过 b 6 O m m 由于刀杆细 长 刚性不足 强度低 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车削时产生 的振动 因此 采用 4 5钢管料加工 刀杆 见图 2 直径为 6 0 ram 孔径为 2 5 m i l l 长度为 7 5 0 ra m 图2 1 刀具2 刀杆3 刀座4 螺钉 3 选择型号 C A 6 1 6 3车床加工该 件 同时在 加工 内孔时必须采用中心架支承工件 在粗车 内孑 L 时 工件受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 外 圆支承处磨 出了较深沟槽 加工 内孔 时产生较 大锥度 0 5 mm 圆度 6 0 2 m m 表面粗糙度值 R 6 3 Ix m 可见采用 传统中心架支承不能保证图样的技术要求 针对传统中心架支 承产生 的问题 改变传统中 心架支承爪为非金属支承爪 的方法 如尼龙 四氟 乙烯等材料来代替 但加工 中产生的切削热和支承 爪与工件长时间磨损影响 加工 内孔时产生锥度为 0 1 5 ram 圆度 为 6 o 0 5 mm 表 面 粗 糙 度 值 R 3 2 m 虽然情况有所改善 但结果不是很理想 为 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件质量 避免工件支承处受切 削力和切削热产生变形 尺寸随着温度变化而影响 内孔加工精度 在各处粗车后 采用专用过 渡工装 见图3 进行定位 以保证过盈量在 0 0 1 0 0 3 mm 之间 将工装放 入热水 中加热 使工装膨胀后套在 工件上 过渡工装选用线膨胀 系数较大 的材料 如 铝 2 3 8 X 1 0 黄铜 1 7 8 1 0 图3 采用过渡工装工件 内孔表面粗糙度值达到 R 1 6 1 z m 并保证圆柱度达 t o 0 2 5 mm 3 加工方法 1 用卡盘装夹 工件右端 外圆 粗 车外 圆后 架上 中心架 非金属支承爪 再分多段钻镗孔 先 分几段加工 4 1 1 0 mm X 4 5 0 m m 最后钻到孔 4 6 0 m m 5 3 7 1 mm 2 采用专用刀杆转动小滑板 2 5 在孑 L 4 5 0 mm 处粗加工毛坯 半 精加工外左端 4 1 5 2 m m X 1 2 0 m m 将专用过渡套放在水 中加热后套 在工件上冷却 精 车过渡套外圆后再架中心架 3 孔 4 6 0 m m 5 3 7 1 m m直接用加长钻头钻至 尺寸 开始精车第 二段锥度 采用小 滑板控 制斜边 长度为 2 5 1 2 ram 其斜边长度计 算如下 见图 4 0 D d 2 1 0 4 6 ra m c 2 5 1 2 mm 图4 其中 4 8 0 9 2 m m 5 1 4 2 5 ra m直径方 向可用 中滑 板间接获得 长度方 向可用大滑板刻度 每格 1 m m 保证整 数 小数可 用百分表 获得 其他 锥度 同理 保证加工锥度之间过渡平滑 并无明显台阶 4 精 力 口工 内 孑 L 4 1 2 5 m m 4 3 8 mm 按 孑 L 4 1 2 5 mm的测量尺寸配车 闷头 间隙控 制在 0 0 1 0 0 3 m m之间 需车总长度至 5 9 3 m m 去掉 中心架 用顶尖顶右端 车外 圆弧 R 3 5 0 mm成 台阶状 见 图 5 单边背吃刀量 2 mm 长度 1 7 3 ram 背吃刀量太 大 长度方向台阶较大对成形刀加工圆弧增加难度 径向切削力太大 影响工件尺 寸精度 背吃刀量太 小对加工圆弧相对是较 容易 但降低效 率 综合考 虑 在车长度方 向台阶时 将背 吃刀量 定在 2 mm 在保证圆弧成形 良好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提高加工 效率 同理 车削加工后 用成形刀分段加工 圆弧 R 3 5 0 m m 精 车外 圆 4 1 5 0 m m 4 1 4 6 mm及切槽 达 到图样要求 图5 5 尺寸公差与测量方法 因为尼龙 6的尺寸 随温度变化 而变化 在 精加工几个重要尺寸 时 通 过大量的例行试验 用 同一把经过计量校验 的数字 千分尺 精度 0 0 0 1 mm 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测量 同一尺寸 分析尺寸的变化 再将零 件放在恒温室 2 0 c IC 4 h后测量该尺寸 经过数据的比较分析 按 现有工作环境 的所有温度绘制出该零件 的主要尺寸 公差的对照表 附表 按加工时温度计显示的环境 温度情况调整加工尺寸公差 水滴型 尼龙工件部分尺寸随环境温度不同加 工尺寸对照表 单位 mm 室 温 公称尺 0 5 1 O 1 5 2 0 2 5 3 O 3 5 4 0 击 1 2 5 1 2 5 m 0 21 55 i 1 2 5 0 21 I1 1 2 5 0 0l 66 1 2 5 0 01 11 1 2 5 0 0 3 1 2 5 1 2 5 0 1 6 1 2 5 0 2 3 1 2 5 0 3 1 1 5 0 1 5 0 1 5 0 0 32 66 1 5 0 一 00 32 2 22 2 1 5 o 0 15 1 5 o 篙 1 2 5 一 1 5 o 1 0 0 0 20 7 1 5 0 00 1 4 6 1 2 5 0 2 1 1 4 6 1 4 6 0 0 3 43 1 1 4 6 I n 0 32 器7 1 4 6 1 0 0 2 825 1 4 6 I o 0 蔑 1 4 6 0 12 1 4 6 一 1 4 6 0 0 8 1 4 6 1 4 6 0 2 2 参磊 冷 加 v 4t 4 v r l vJ n rl in置O l r曼n魍m 3 9 m V V 在精加工 内孑 L 0 5 1 2 5 mm 4 3 8 m m时 按当时环境 温度在附表 中选择相应尺寸及公差加工 进行测 量 并做了记录 在恒温室放 置 4 h后在工件同样位置进 行测量并记录 所测量得到尺寸均达到图样设计 要 求 4 刀具材料及 主要几何 参数 的选定 选取刀具主要几何参数是否合理直接关 系到工 件加工质量的优劣 非金属尼龙 6的切削性 能良好 选用刃磨性较好的高速钢材料刀具 下 面主要介 绍 刀具前角 后 角 主偏 角 副偏 角及 刃倾 角 的选 定 1 前角 的选择切削力是造成工件变形 的 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尽量选用大的前角 这样前 角 刃口锋利 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和摩擦阻力小 可 以 提高切削效率 可以有效 降低切 削力 和减少切削热 的产生 但前角过大会降低 切削刃的强度 实践证 明 前角 1 5 2 5 时效果较好 2 后角 的选择适 当的后角可以减少后刀 面与l T件之间的摩擦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并延长 刀 具寿命 配合前角调整切削刃和刀头部分 的锋利程 度 强度和散热条件 考虑到切削力对工件加工精 度的影响 应采用较大 的后角 实践证 明 后角 O t 2 0 3 0 时效果较好 3 主偏角 副偏角 的选择对于刚性较 差 的薄壁件加工时 车刀主偏角必须 9 0 主偏角 K 9 0 时 背向力 径 向切削力 达到最小值 将 切削力集中到轴 向 减小 因径 向切削力对工件 的尺 寸影响 实践证明 主偏角 选择 9 0 较好 适当的副偏角可减少副切削刃和工件 已加工面 之间的摩擦 并且可 以改善工件 的表面质 量 减少 副偏角可使刀尖角 s 增大 刀尖强度提高 散热性 好 实践证 明 副偏角 选 K 1 0 1 5 时效 果较 好 4 刃倾角 入 的选择刃倾角 L 的大小和正负 确定了流屑方 向 刃倾 角为正值 时 切削 的切屑排 向工件待加工表 面 切屑不 易擦伤 已加工表面 车 出的表面粗糙度值小 但刀尖强度 较差 刃倾角为 负值时 切屑排向工件已加工 面 容易擦伤 已加工 表面 刃倾角为 0 时 切屑基本垂直 于切削刃方 向 排出 当 0 时 主切削刃同时切人切 出 冲击 力大 当 0 时 主切削刃逐渐切人工件 冲击 4 0 耋 参 磊 小 且刃倾角 的绝对值越大 参加切削的主切削刃 越长 切削过程越稳定 增 大刃倾 角 可使实际切 削前角增大 实际切削刃刃 口圆弧半径减少 使切 削刃锋利 便于实现微量切削 实践证明 入 5 l0 效果较好 5 切削用量的选择 针对水滴型尼龙工件 的车削 为了减少工件的 变形和刀杆颤动产 生共 振对加 工尺寸精度 的影响 采用粗车 精车分步车削的步骤来弱化切削力过大 产生的切削热 而引起 的变形 经过多 次实践证 明 选用以下切削用量可 以取得较好 的效果 具体 工艺 分析见下 1 粗车选择转速 n 1 0 0 r mi n 背吃刀量 n 3 5 m m 在机床转速 工件直径 刀具几何角度 切削深度都确定 的条件下 刀杆不颤动 刚性 允许 的情况下进给量l 厂 增加 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进 给量厂过小 加工效率太低 在经过多次实践 进给 量选取 厂 0 2 0 3 mm r能综合解 决这 方面 的 问 题 2 精车转速 n 1 2 5 r mi n 背吃刀量 1 1 5 mm 厂 0 0 8 0 1 n l l R r 加工过程 中切削速度太高 产生 的切 削热 不能 完全被切削液带走 对工件尺寸的加工精度影 响很 大 特别是加工 薄壁件时更严重 因此切 削速 度不 宜太高 选用合适 的切削用量和合理 的刀具角度 能 达到很好 的表面粗糙 度和较 高的加工效率 经过 多 次实践验证 在刀具按选定几何参数确定的情况下 以上各参数的选择能够较好 达到 图样要求 并最大 限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6 结语 通过对工件特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