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衰竭课件.ppt_第1页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ppt_第2页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ppt_第3页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ppt_第4页
内科-呼吸衰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衰竭 感染科王祖君 2020 1 15 3 概念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 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低氧血症伴 或不伴 高碳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020 1 15 4 病因 1 呼吸道阻塞性病变2 肺组织病变3 肺血管疾病4 胸廓胸膜病变5 神经肌肉疾病 2020 1 15 5 病因及发病机制 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常见气道阻塞性病变 COPD 哮喘肺组织病变 肺结核 肺炎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胸廓与胸膜病变 气胸 胸廓畸形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脑血管病变 脑外伤 脑炎 脊髓灰质炎 多发性神经炎 2020 1 15 6 分类 呼吸衰竭 急性 慢性 按血气 外周性 按发病机制 按呼吸环节 中枢性 按发生过程 型 型 换气障碍 通气障碍 2020 1 15 7 一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类1 I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 PaO2 50mmHg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2020 1 15 8 分类 呼吸衰竭 2020 1 15 9 二 根据病程分类1 急性呼吸衰竭由于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引起 如ARDS 2 慢性呼吸衰竭指一些慢性疾病 如COPD 另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慢性呼吸衰竭的基础上 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 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 病情急性加重 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2020 1 15 10 三 按发病机制分类 中枢性呼衰 呼吸泵 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肌肉组织 胸廓泵衰竭 主要引起通气功能障碍 表现为 型呼衰 2020 1 15 11 周围性呼衰 肺衰竭 肺组织 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衰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 表现为 型呼吸衰竭气道阻塞性疾病影响通气功能障碍 表现为 型呼吸衰竭 2020 1 15 12 发病机制 肺通气功能障碍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 静脉样分流增加 弥散障碍 2020 1 15 13 1 肺通气功能障碍 在静息呼吸空气时 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 min 才能维持正常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泡通气量不足 肺泡氧分压 肺泡二氧化碳 型呼吸衰竭 2020 1 15 14 通气减少 2020 1 15 15 肺泡通气量 L min PAO2 mmHg PACO2 mmHg 肺通气不足引起PAO2降低和PACO2升高 肺通气不足 2020 1 15 16 2 弥散障碍 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实现 弥散障碍指O2 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影响弥散的因素 弥散面积 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 气体和血液的接触时间 气体弥散能力 气体分压差 其他 心排血量 血红蛋白含量 V Q比值 CO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弥散能力为氧的21倍 弥散障碍主要是影响氧的交换 以低氧为主 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纠正弥散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 2020 1 15 19 通常以低氧为主 弥散障碍 O2 2020 1 15 20 3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 通气 血流比值约为0 8 正常情况下 每分钟通气量为4升 每分钟血流量为5升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 而无CO2潴留 然而严重的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导致CO2潴留 2020 1 15 21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模式图 2020 1 15 22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通气 血流比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2020 1 15 23 4 肺内动 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肺动 静脉样分流增加 使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没有接触肺泡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未经氧合的静脉血直接流入肺静脉 导致PAO2降低 是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 肺动 静脉样分流增加引起的低氧血症不能用吸入高浓度氧解决 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 1 缺氧2 CO2潴留 2020 1 15 25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一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二 对心脏 血管的影响 三 对呼吸的影响 四 对肝 肾 胃肠道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五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2020 1 15 26 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组织对缺氧敏感 缺氧最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完全停止供氧4 5min 不可逆的脑损害急性缺氧 烦躁不安 抽搐 短时间内死亡轻度缺氧 注意力不集中 智力减退 定向障碍PaO2 50mmHg 烦躁不安 神志恍惚 谵妄PaO2 30mmHg神志丧失 昏迷PaO2 20mmHg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 2020 1 15 27 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轻度CO2增加 脑皮质兴奋 失眠 精神兴奋 烦躁不安等症状PaCO2继续升高 脑皮质下层受抑制 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 肺性脑病CO2潴留 脑血管扩张 脑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细胞及间质水肿 颅内压增高 压迫脑组织和血管 加重脑缺氧 2020 1 15 28 缺氧对心脏 循环的影响 缺氧早期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心率 心排血量 血压 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严重缺氧 心率 心肌的舒缩功能 心输出量 血压 心力衰竭 休克 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死 长期慢性缺氧 肺小动脉血管收缩 痉挛 肺循环阻力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020 1 15 29 CO2潴留对心脏 循环的影响 心排血量 心率 血压 脑血管 冠状血管舒张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 四肢红润 温暖 多汗肾 脾和肌肉血管收缩严重CO2潴留 心输出量 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致死 2020 1 15 30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缺氧 PaO2 60mmHg 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缺氧加重PaO2 30mmHg 抑制呼吸中枢呼吸变浅变慢 2020 1 15 31 CO2潴留对呼吸的影响 PaCO2 刺激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 呼吸加深加快 通气量 PaCO2每增加1mmHg 通气量增加2L min PaCO2 80mmHg 呼吸中枢受抑制 通气量 较长时间高PaCO2使呼吸中枢适应高PaCO2 此时若吸入高浓度的氧会解除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反而使通气量减少 加重了高碳酸血症 2020 1 15 32 缺氧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氧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 血蛋白增多 有利于增加血液携氧量 但亦增加血液粘稠度 加重肺循环和右心负担 长期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血液进入高凝状态 DIC 2020 1 15 33 缺氧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缺氧可引起肝血管收缩 损害肝细胞使转移酶增高 缺氧纠正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缺氧使胃壁血管收缩 胃酸分泌增多 胃粘膜糜烂 坏死 出血与溃疡形成 2020 1 15 34 缺氧和CO2潴留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严重缺O2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 CO2潴留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 低氯血症 2020 1 15 35 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速度有关 一 导致呼吸衰竭原发疾病的表现 二 低氧血症的表现 三 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四 呼吸衰竭所致并发症 五 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2020 1 15 36 肺性脑病的表现 肺性脑病是呼吸衰竭患者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综合症 为慢性肺心病晚期严重的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30 病死率高 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尤其是高碳酸血症 PaCO2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脑细胞间质水肿 2020 1 15 37 临床表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 机体在遭受呼吸衰竭的打击后 同时或先后出现 个或 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 如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等 2020 1 15 38 呼吸衰竭的诊断 2020 1 15 39 诊断 根据能够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心病 支气管哮喘等 根据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及由此造成的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 排除其他能诱发精神障碍的原因 2020 1 15 40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诊断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 2020 1 15 41 PaO2 60mmHgPaCO235 45mmHg无呼吸衰竭PaO250mmHg 型呼衰 一 判断有无呼吸衰竭 PaO2 PaCO2 2020 1 15 42 二 判断有无酸碱失衡 H H7 35 7 45 正常或代偿性酸碱失衡 H7 45 失代偿性碱中毒 呼吸性或代谢性 2020 1 15 43 呼吸衰竭的治疗 2020 1 15 44 治疗的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纠正缺O2和CO2潴留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受损积极治疗原发病 消除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2020 1 15 45 一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最基本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气道不畅使呼吸阻力增加 呼吸功消耗增多 会加重呼吸肌疲劳 气道阻塞致分泌物排出困难将加重感染 通气量减少是PaO2下降和PaCO2上升的最主要原因 气道畅通是保持病人呼吸及氧疗的基础 2020 1 15 46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畅通气道 一 鼓励患者咳嗽 主动将痰咳出 二 病情允许时勤翻身 勤拍背 物理排痰 三 化痰祛痰药物 禁用镇咳剂 四 雾化吸入 保持气道湿润 五 补充足够的液体 六 解痉平喘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七 昏迷病人及不能主动排痰的病人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2020 1 15 47 人工气道的选择 无创性面罩或鼻罩人工通气有创性经口插管有创性经鼻插管有创性气管切开 2020 1 15 48 2020 1 15 49 适应症自主呼吸消失通气不足 二氧化碳潴留缓解呼吸肌疲劳 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吸入气在肺内分布 纠正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机械通气临床思维要点 是否需要机械通气 2020 1 15 50 2020 1 15 51 2020 1 15 52 2020 1 15 53 相对禁忌证大咯血发生窒息肺大泡急性心肌梗塞气胸未作胸腔引流者 2020 1 15 54 呼吸兴奋剂 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周围化学感受器 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以改善通气 临床适应证 因中枢抑制为主的低通气量要权衡利弊在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同时 应重视减轻胸 肺和气道的机械负荷 如 吸痰 支扩剂 消除肺间质水肿等 2020 1 15 55 注意 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应首先改善其呼吸道的阻塞 如气道内存在大量的分泌物 仅加大呼吸运动是无法增加通气量的 反而增大氧耗 增加呼吸功 还会加速呼吸肌疲劳 加重呼吸衰竭 呼吸兴奋剂 2020 1 15 56 治疗 二 氧疗 氧疗 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的治疗方法即为氧气疗法 合理的氧疗使体内可利用氧明显增加 减少呼吸作功 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COPD引起的呼衰病人长期低流量吸氧能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 增强心肌收缩力 提高病人活动耐力 延长生存时间 2020 1 15 57 氧疗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合理的氧疗 方法 控制性低浓度给氧 目标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患者PaO2在60mmHg或SaO2于90 或略高 PaCO2不出现明显上升 PaO2的恢复优先考虑 2020 1 15 58 合理氧疗 急性呼吸衰竭通过吸氧尽可能使PaO2接近正常范围慢性缺O2使PaO2在60mmHg 或SaO2在90 不伴CO2潴留的低氧血症可予较高浓度的吸氧 35 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达90 以上 伴CO2潴留的低氧血症应予低浓度持续吸氧 35 控制PaO2在60mmHg或SaO2于90 或略高 2020 1 15 59 氧疗 常用给氧法 鼻导管 鼻塞 面罩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氧 吸入氧浓度 FiO2 与吸入氧流量的关系FiO2 21 4 吸入氧流量 L min 慢性呼吸衰竭 特别是 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原则是持续低流量 低浓度吸氧 低流量是指氧流量1 2升 分 低浓度是指氧浓度25 29 持续24小时 至少15小时给氧 2020 1 15 60 2020 1 15 61 2020 1 15 62 治疗 三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慢性呼吸衰竭的酸碱紊乱主要包括 1 呼吸性酸中毒 2 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 3 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4 代谢性碱中毒 5 三重紊乱 2020 1 15 63 1呼酸 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才能纠正 2呼酸并代酸 由于缺氧 血容量不足 心排量减少和周围循环障碍 体内固定酸增加 肾功能损害影响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 pH 7 20时 才补充碱剂 3呼酸并代碱 由于药物补碱 利尿剂 激素的应用等因素 适量给予氯化钾 2020 1 15 64 4呼碱 因通气过度排出CO2过多所致 纸袋呼吸 面罩给氧 5呼碱并代碱 短期内排出CO2过多 又因肾代偿 机体碳酸氢盐绝对量增多所致 精氨酸10 20g 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2020 1 15 65 纠正电解质紊乱 低钾 低氯时补给氯化钾低钠为常见 应及时纠正 2020 1 15 66 四 抗感染治疗 我国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诱因80 以上为感染所致 即使非感染因素诱发的呼吸衰竭很快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