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_第1页
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_第2页
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_第3页
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_第4页
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远程教育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彩色教案 四则运算 教案示例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 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者课本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 83 157 357 3 59 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 1 ( 1)出示主题图 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 2)出示例 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 2 出示例 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 3 天接待 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 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 5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 1 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 2 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 3 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 脱式计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467 240 129 624 3 2。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 3 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强调列综合算式。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 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 1 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 2 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 4 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 5 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 6、 7 题:是例 3 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第 9 题:先让学生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5第 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引入新课 复习,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 4 出示例 4,学生读题 问: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人呢? 有多少游人要派 5 位保洁员?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加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 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 1 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 2 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 3 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关于 0 的运算。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 5( 1)、( 2)题 学生独立解答 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2 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 总结有关 0 的运算 你知道哪些有关 0 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 0 的运算。 重点讲解 0 不能作除数 出示 5 0 和 0 0 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 0 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 0 不能作为除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 4 题:学生做完 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 5 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 6 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出示四道混合运算,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二、练习 1播放课件:四则运算做一做 2 由北京清华同方思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练习二第 7 题 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解决,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3练习二第 8 题 学生经历填表 说思路 观察比较表 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4练习二第 9 题 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5练习二第 10题 启发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题意,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想法。 6练习二第 11题 先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做出正误判断,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思考过程及依据。 7练习二 12、 1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8练习二第 14题 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数,弄 清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启发学生用代换方法进行思考。 位置与方向 教案示例 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建议 1教材选取与生活相关的学习素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块知识是有趣、并富有挑战性的。 2注意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其实就是极坐标的思想,学生开始不习惯,所以要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用这种方法判断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并掌握其方法。 3注意说明单位长度的含义。 本单元在确定物体的 距离时,经常用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如一段表示 50米 等,两地之间的距离用几个单位长度来表示。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说明单位长度的含义。 课时划分 :本单元可以划分为 4 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P18例 1 P20练习三题 1、 2 第二课时: P19例 2 P21练习三题 3、 4 第三课时: P22例 3 P24练习四题 1、 2 第四课时: P23例 4 P25练习四题 3、 4、 5、 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一、引入新课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新课学习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 1 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 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 30,那可以用北偏东 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 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 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 怎样? 1 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 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 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 1、 2 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 、课堂总结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一、引入新课 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学校 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 (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米处。 (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 35度方向 150米处。 (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 40度方向 200米处。 二、新课学习 1.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2.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 样在图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和 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4.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 小? 小结: 1 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例 2 是通过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他与例 1 是相互联系、互逆的。图上的小朋友向我们展示了标出物体位置的方向:“先确定方向”,下一句便是“再确定距离”。距离怎么确定?可以画线段表示,“可以用 1 厘米代表 50米”, 150米便可以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教师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习题 21页 3、 4 题并订正。 四、课堂总结 上节课是给出地图,说出位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出了方向和距离,我们就能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一、引入新课 观察地图 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写在练习本上。 已知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在练习本上画出上海在北京的位置。 一生上板画,全班订正。 二、新课学习 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小组讨论)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 30度的方向 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 30度的方向上。)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 也可四人 一组) (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2.完成练习四第 1、 2 两 题 3.说一说 例如: 北京 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北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900米。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 四、课堂总结 这样看来,观测点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重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 标观察 物体的位置。 一、引入新 课 还记得公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吗?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这里边还藏着什么学问。 二、新课学习 1.大家能不能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从起点到观测点 1:东偏北约 30,距离:( )米。 从观测点 1 到观测点 2:西偏北 30,距离:( )米。 从观测点 2 到终点:西偏南 45,距离:( )米。 2.第一小组 3 个赛段分别用时 9 分钟、 18分钟和 8 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首先说,什么是平均速度呢?也就是走过的全部路程除以所用 的全部时间,现在大家会计算了吗? 独立完成,指明几个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两块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小组内活动。 练习四的第 3、 4、 5、 6 也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法运算定律 教案示例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不只会帮助我们节省在路上的时间,还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李叔叔一起去骑车旅行吧。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不少新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加法交换律 李叔叔的车上装有里程表。我们来看看他第一天的骑了多远吧!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找出复合交换律的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或者由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得出 40 56 56 40。 这样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啊?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由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演出几个典型的,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交换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 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a b b a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 1) 59 ( )( ) 36 ( 2) 18 25( )( ) ( 3) 59 ( )( ) 36 ( 4) 59 ( )( ) 36 四、课堂总结 加法交换律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大家已经会应用了,真不错。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李叔叔第三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李叔叔吗? 让学生自己回答。 李叔叔详细的记录了他的行程,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记录手册,肯定能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加法结合律 李叔叔想知道这三天一共 骑了多少千米,大家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用什么法计算?怎么列式? 88 104 96 看来用这样的一个连加的算式就能解决李叔叔的这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道加法题吗? 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教师巡视后,找出复合结合律的几个学生汇报,或者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 ( 88 104) 96 88( 104 96)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结合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 1) 256 99 44() ( 2) 125 32 168()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的运算律,你还记得哪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 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 a b b a。 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 a b) c a (b c) 二、新课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吧。 请你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写下来。教师巡 视,个别辅导。 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探讨: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来完成这个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 1) 425 14 186 ( 2) 75 168 25 ( 3) 245 180 20 155 ( 4) 67 25 33 75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乘法运算定律 教案 示例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学习。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看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 乘法交换律 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 25组,每组有 4 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 4 4 25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 是说 25 4 和 4 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 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 4 4 25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 86 4 4 86, 100 33 33 100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个规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 b b a 三、巩固练习 ( 1) 26 8( )( ) ( 2) 56( ) 35( )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新课学习 一共有 25组,每组要植树 5 棵,每棵树 要浇水 2 桶。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 5 2 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 25 5) 2 25( 5 2) 但是 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 个数,积不变。 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 a b) c a (b c) 三、巩固练习 怎样简便怎样算 17 25 4 125 29 8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 乘法交换律: a b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 25组,每组里 4 个人挖坑种树, 2 个人抬水浇水。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请你算一算,看 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 4 2) 25和 4 25 2 25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 4 2) 25 4 25 2 25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 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 a b) c a c a c 或者: a( b c) a b a c 三、巩固练习 播放课件: 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 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合理应用这些规律会让计算变得简便。 简便运算 教案示例 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 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几个运算定律,你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定律吗?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呢?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是 a b b a。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 b) c a (b c)。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索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计算。 二、新课学习 1例 1 李叔叔在每次出游前都会仔细的研读自助旅行,这样才能制定更加实用的旅行计划。我们来看看李 叔叔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共有 234页,先看了 66页,又看了 34页,还有多少页呢? 首先列式,学生汇报。有的同学可能是分式计算,能说出道理也给与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研究综合算式 234 66 34的算法。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这个算 式可以怎样计算呢?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 234 66 34? 教师巡视,找出方法不同的学生上讲台板演。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然后汇报。 这么多种方法,你和谁的一样?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方法( 1):按照顺序依次减去两个数。 方法( 2):减去这两个数的 和 。 方法( 3) :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试一试 528 53 47 对于连减的计算,可以依次减去两个数,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但是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这道题用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2例 2 这个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问题。 ( 1)价钱分别为 56元、 31元、 19元、 24元的四本书中,哪三本的总价在 100元左右? ( 2)付 100元,买 48元、 47元的书各一套,应找回多少钱? 请你先自己想一想,写一些这两个问题怎么样解决。然后和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较一下,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更简便?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比较不同的方法。 问题( 1),方法 一 :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首先要解决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中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 问题( 2),学生容易想到的算法是连减与减去两个价钱的 和 。第三种方法 ,把 100分成两个 50。由于两套书的价钱都略小于 50,所以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简便、巧妙。 三、巩固练习 怎样简便怎样算 ( 1) 470 254 46 ( 2) 545 167 145 ( 3) 800 138 162 ( 4) 35 75 25 75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几个运算定律,你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定律吗?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呢?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是 a b b a。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 b) c a (b c)。 乘法分配了:两个数的和与 一 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 a b) c a b a c。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索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计算。 二、新课学习 1例 3 想一想,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汇报。有的同学可能是分式计算,能说出道理也给与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研究 1250 25 5 的算法。这个连除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呢?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 1250 25 5? 教师巡视,找出方法不同的学生上讲台板演。让学生自主完成计算,然后汇报。 这些方法中,你和谁的一样?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方法( 1):按照顺序依次计算。 方法( 2):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第二种方法最简便。从这个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可见,计算 一 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试一试 2000 125 8 对于连除的计算,可以依次除以这两个数,或者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但是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这道题用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2例 4 这个画面是商店的一 角。 王老师去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 第一个问题,求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教材给出了部分解答,留白部分让学生完成。而后,教材提出了小组交流的话题。以及其他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比较这两种方法。计算时要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或者把因数 25用 100 4 代换,使计算简便。 大家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请你来提问,然后找你的好朋友来列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 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重点解决 2、 3、 4。 接着请大家自己来解决接下来的问题:买球一共花了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然后集体订正。 3例 5 谁来说一说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要计算什么。 ( 1)科考队 3 月 1 日出发 ( 2) 7 月 26日返回 ( 3)要求的问题是科学考察实际用的天数,而不是计划用的天数。 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如果学生想到按月计算的思路,根据已知的出发、返回时间,可以知道整个 3、 4、 5、 6 月都在外面, 7 月有 26天在外。要注意提示学生注意的是 3 至 6 月中有两个大月(有 31天的月)、有两个小月(有 30天的月)。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不完全相同,如: 31 30 31 30 26或者30 4 2 26只要是对的,就 应当给予肯定。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 周比较 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三、巩固练习 怎样简便怎样算 250 13 4 3200 4 25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营养午餐 教案示例 营养午餐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 食谱。 3. 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重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些菜的图片或者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有科学、合理吗?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欣赏饮食精美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说一说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 青菜。 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分析午餐的重要性。 二、新课学习 1.分析菜谱 下面是民主路小学今天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说一说这些菜中,你喜欢吃些什么菜?你会选择哪种套餐? 让学生说一说,喜 欢什么菜,为什么。 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选择套餐,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点完后,让学生汇报。 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没分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表。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 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 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菜。通过学生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算一算这三种套餐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总量各是多少。 A B C 热量 /千焦 1254 899 911 3064 2462 1020 564 4046 1033 1095 497 2625 脂肪 /克 19 15 11 45 23 16 12 51 18 23 7 48 蛋白质 /克 20 16 7 43 11 13 1 25 7 11 3 21 3.专家建议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各种 套餐的营养总量,那到底如何判断这些套餐的营养含量是不是科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可以让一个学生读出,或者教师自己读出专家的话。 专家提到了热量和脂肪,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 成反应、肌肉收缩、 腺体 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而脂肪在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并供给能量, 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是人体内的三大组成部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之一。 所以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类需要从饮食中摄入的。 专家说热量不低于 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 50克,你能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结合专家建议, 4 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答案围绕荤素结合。 让学生说说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可能导致的后果。 4.投票评选 ( 1)老师对各小组上传的作品进行整理后,让被选中的学生上去介绍自己的菜式。 ( 2)进行全班投票。选出男生、女生和全班同学最喜欢的 5 种搭配。 5.制作条形统计图 (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 ( 2)能一眼看出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 3)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的 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示?你这节课的表现如何?你觉得还有哪些同学表现比较棒?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发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 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直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你还记得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算一算,填一填。 播放课件: 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国之 源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点击播放下一页,反馈答案。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 1)小数的产生 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用“米”作单位。大家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用米作单位有什么困难,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在 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 2)小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了解了小数的产生,接下来我们通过对米尺的了解,探讨小数的意义。 继续播放课件: 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国之 源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引导学生口述: 把 1 米平均分成 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3 份呢? 1 分米是 10分之 1 米,还可写成 0.1米? 板书:分母是 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 这是把 1 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 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 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继续播放课件: 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国之 源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 1 毫米,而后出示 (投影 ) 1 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 1 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 1 毫米 分母是 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板书:三位小数 继续播放课件: 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国之 源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 1 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份、 100份、 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 10、 100、 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完成“做一做” 。 ( 3)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 继续播放课件: 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国之 源软件 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出示 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0.40里面有 4 个 0.01( )。 (2)35克 0.35千克 (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引入 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 ,表示( )分之( )。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 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 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 这样的计数单位。 2.课件引入 播放课件:小数的意义 由北京清华同方思科系统技术有限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