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费应这样进行会计核算.doc_第1页
防暑降温费应这样进行会计核算.doc_第2页
防暑降温费应这样进行会计核算.doc_第3页
防暑降温费应这样进行会计核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暑降温费应这样进行会计核算 年年岁岁防暑降温费相似,会计核算不同。暑期又到了,不少单位都要发放防暑降温费。会计人员考虑的是发放防暑降温费的账务处理问题。怎样做账才算正确呢?一直以来有些会计人员深感困惑。按照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防暑降温费等职工福利费应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纳入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防暑降温费的会计处理,经历了不同阶段。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前,有的单位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有的单位计入管理费用劳动保护费(防暑降温费)科目核算,还有的单位区分管理人员和车间生产人员,分别计入管理费用 劳动保护费(防暑降温费)或制造费用 劳动保护费(防暑降温费)科目进行核算。 在会计核算中虽然列支的科目不同,但基本上执行了当地财政部门的规定。 从2007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此问题进行了明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第二条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由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第二条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同时,明确规定短期薪酬中包括职工福利费。这就明确规定了职工福利费应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其中,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明确了防暑降温费应纳入职工福利费明细科目核算。 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的会计分录如下。 无论以实物还是现金发放防暑降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费(防暑降温费)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符合规定发放的高温津贴: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岗位津贴(高温津贴)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供给全体职工的清凉饮料和保健用品: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劳动保护费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防暑降温费的税务处理与会计核算一致 防暑降温费涉及的税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007年以前,职工防暑降温费属于“劳动保护费”的列支范围,由于其关系到税前扣除的问题,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吉林省国家税务局请示的批复称:“企业职工冬季取暖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劳动保护费等支出,税法规定允许扣除。”有一份河北省地方税务局的通知,也对此作出了规定,防暑降温费的扣除最高限额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 2008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税务上把职工防暑降温费纳入了职工福利费的范围,这与会计核算规定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从2008年开始,企业发放的职工防暑降温费即便是超过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只要是职工福利费实际开支总额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就可以在税前扣除。反之,企业发放的职工防暑降温费即便是按照或低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而职工福利费实际开支总额超过了工资薪金总额的14%,其超过部分也需要作纳税调整。 关于防暑降温费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所以,防暑降温费应计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属于地方税务机关的管辖范围,目前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比如,河北省地方税务局规定:“各单位按照当地政府(县以上)规定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