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doc_第1页
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doc_第2页
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doc_第3页
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doc_第4页
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9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5小题每题3分 小计15分; 从第6小题到第59小题每题4分 小计216分; 共计231分。 1、如图所示,长直螺线管通入电流I后,在管内产生匀强磁场,有一原来静止的较重的原子核在环内发生了衰变,Ab两个相切圆分别是表示衰变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下列判断:该原子核发生的是衰变;圆a是衰变后产生的新原子核的轨迹;该原子核发生的是衰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果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也可出现这样的运动轨迹正确的是ABCD2、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一直没有在自然界发现,直到后来在实验室制造出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电荷数都大于83B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共有12种C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相对于地球年龄都比较短DNp237系列一直没有在自然界发现,是因为这个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在地球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3、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1957年李、杨两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衰变方程是:,其中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则衰变产物的质量数A和核电荷数Z分别为A60,28B60,26C59,26D59,284、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步1996年科学家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衰变后的产物是由此,可以判断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5、介子的衰变方程,其中介子和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介子不带电,一个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与之比为21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的动量大小与的动量大小之比A11B12C13D166、元素A半衰期为4d(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d(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d后,剩下的元素A与元素B质量之比为A3031B3130C12D217、关于半衰期,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半衰期的长短与元素的质量有关B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D放射性元素在高温和高压情况下,半衰期要变短,但它与其他物质化合后,半衰期要变长8、关于半衰期,下面哪几句话是正确的?A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所需时间B铋的半衰期为5d,10g铋经20d衰变了8.75gC半衰期的大小与外界压强、温度无关D在放射性元素外面包一层铅能使半衰期变大9、经过3次衰变和2次衰变,最后生成新核中的质子数是A88;B92;C138;D22610、对于同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核内A核子数相同;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D原子的质量数相同11、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Aa,b;Ba1, ba;Ca1,ba1;Da1,ba112、钍核衰变成铅核,需经过衰变和衰变的次数分别是A6次衰变,4次衰变;B4次衰变,6次衰变;C6次衰变,6次衰变;D6次衰变,8次衰变13、铋210的半衰期是5d,10g铋210经过20d后,还剩下未衰变的铋210的质量是A6.25g;B2.5g;C1.25g;D0.625g14、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三束,如图中A、B、C所示,其中AC为氦原子核组成的粒子流;B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CB为比x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D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15、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有、射线,下述正确的是A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和穿透作用B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电离作用C射线的粒子是氦原子组成的D射线是由原子的内层电子释放形成的16、如下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上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A、混合放射源B纯放射源C、混合放射源D纯放射源17、同学们之间讨论,提出各种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的看法,正确的是A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里B把该元素放置在低温处C把该元素置于真空中D以上各种办法都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8、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系列和衰变变为原子核B若B核内质子数比A核少8,中子数比A核少16则发生衰变的次数为A、2次B、4次C、6次D、8次19、某原子核A的衰变过程如图所示,下述结论中,属于正确的是 AA核中子数减C核中子数等于3BA核质量数减C核质量数等于5CA核质子数减C核质子数等于3D以上结论都不对20、射线的来源是A原子中的价电子被撞击从原子中脱离出来的B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原子而产生的C原子核中的电子从核中脱离出来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21、某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再经过一次衰变后变成原子核则 AA的中子数C的中子数=2BA的质子数C的质子数=1CA的质子数C的质子数=5D原子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原子核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122、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则它的A质子数减少2个,中子数减少2个B质子数减少1个,中子数增加1个C质子数增加1个,中子数减少1个D质子数增加1个,中子数不变23、将能够同时释放出、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放在铅盒底部,放射线通过窄孔O射到荧光屏上,屏上出现一个亮点P,如图所示,如果在放射源与荧光屏之间放一张厚纸,在纸与荧光屏间加电场或磁场,则下列四个示意图正确的是 24、放射性元素氡222的半衰期是3.8d,M(g)氡222经过11.4d后剩下AM/2(g)BM/16(g)CM/8(g)DM/4(g)25、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15h,经过60h,这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是原来的26、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半衰期缩短B压强增大半衰期增长C半衰期由该元素质量多少决定D半衰期与该元素质量、压强、温度无关27、天然放射现象表明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28、静止的铀核发生衰变时,所产生的新核和粒子的动能分别是和,那么根据动量守恒正确的结论是29、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射一个粒子而变为钍核,在磁场中的径迹,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1是,2是钍 B1是钍,2是C3是,4是钍 D3是钍,4是30、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的原子核,因不稳定而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获得反冲速度V,则粒子速度大小是 31、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三种射线,同时射入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中,射入时速度方向跟场强方向垂直,进入场中后发现射线与射线都沿直线传播,则射线应A向右偏 B向左偏 C直线进行 D无法确定32、一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A和B,以相同速度垂直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认为中子和质子的质量是相同的,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等于A、中子数之比B、核子数之比C、质子数之比D、以上都不对33、在匀强磁场中,某一处于静止状态的放射性原子核进行衰变,设衰变后粒子的速度垂直于磁力线,并测得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反冲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34、一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A和B,以相同的动能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若认为中子和质子的质量是相等的,则A、B轨道半径之比A与核子数成正比B与核子数的平方根成正比C与质子数成反比D与质子数的平方根成反比35、在匀强磁场中某种天然放射性元素的静止原子核发生衰变,得到一张粒子径迹照片,如图所示:由图可作如下判断及论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由于粒子的质量较小,所以半径较小的圆是它的径迹B由于粒子的速度较大,所以半径较大的圆是它的径迹C由于粒子的电量较小,所以半径较大的圆是它的径迹D由于不知道反冲核的质量和电量,不好判断36、关于放射性元素,以下说法哪些不正确A现在已能用人工的方法制造每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B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速率,可以用人工方法控制C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射线可以探伤D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来做示踪原子37、由图判断,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在通过匀强磁场时、条轨迹中:A的电离本领最强 B的穿透本领最强C的穿透本领最强 D的电离本领最强38、将粒子和某种特性未知的粒子X,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垂直射入匀强磁场B中,如图所示,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已知粒子都落在屏上S2处,X粒子落在处,测得,则X粒子可能是 39、静止于匀强磁场中的粒子释放出一个质子A,而剩余部分B部反冲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和B又在该磁场中相遇,则在这段时间内A、B各自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1 B21 C3 1 D1 340、下图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虚线方框内是匀强磁场,LL是厚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的O、P两点处有亮斑问此时磁场方向、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的射线应属下面的哪种情况? 41、一个原子序数大于83的原子核,原来静止在匀强磁场中,当它沿着与磁场垂直方向射出一个粒子后,粒子和残余核的轨道分别用A、B表示则下列各图中哪一种表示是正确的? 42、关于射线、线、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波长极短频率极高的电磁波B都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后产生的C都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过程中产生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43、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B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重原子核发生了衰变,图中两个相切圆分别表示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则A该原子核发生的是衰变B该原子核发生的是衰变C小圆是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的轨迹,大圆是带电粒子的轨迹,两者运动方向相同D小圆是带电粒子的轨迹,大圆是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的轨迹,两者运动方向相反44、某放射性元素1000g,经过15d后只剩下125g没有衰变,它再衰变93.75g需要多少时间A2.5d;B5d;C10d;D15d45、的半衰期是5d,10g铋210经过15d还应剩下A6.25g;B1.25g; C0.625g;D2.5G46、某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2h,以下几个说法中正确的应是A经过1h,m克该元素样品中有1/4发生了衰变B经过4h,m克该元素样品全都发生了衰变C经过6h,m克该元素样品有87.5%发生了衰变D经过2h,16个该元素原子核,其中一定有8个发生了衰变47、已知甲元素的半衰期是乙元素半衰期的n倍,开始时这两种元素的质量都是M,那么,当甲元素还剩下M时,乙元素还剩下多少? 48、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B的半衰期的两倍,现有一放射性混合物,其中B的原子数为A的原子数的4倍,问经过2时间后,混合物中A和B的原子数之比为多少A11B21C12D1449、设某放射性同位素A的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B的半衰期为T/2,在初始时刻,A的原子核数目为N0,B的原子数目为4N0,则A经过时间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2B经过时间2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4C经过时间3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8D经过时间4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1650、上述过程中(1)重核减少了8个质子(2)重核减少了16个中子(3)经过了6次衰变和4次衰变(4)经过了8次衰变和6次衰变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1)和(2) B只有(1)、(2)和(3)C只有(4) D只有(1)、(2)和(4)51、放射性元素铀234的半衰期为27年,衰变后变成钍230,设一块铀矿中开始没有钍,在54年后,这块矿石中铀、钍原子数之比为A11B13C14D3152、放射性元素所放出的粒子是A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C原子核内的中子D原子核中的中子衰变时放出的电子53、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a次衰变和b次衰变得到的新原子核与原来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减少(2a-b),中子数减少(2a+b)B质子数减少2a,中子数减少2bC质子数减少2a,中子数减少(2a+b)D质子数减少(2a-b),中子数减少2b54、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衰变,若衰变时射出的粒子其速度垂直于磁场,测得粒子的回旋半径为R,那么反冲核运动的回旋半径是 55、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核,放出一个粒子(设其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与反冲核分别沿半径不同的圆形轨道运动,若测出两轨道半径之比为301,则A半径大的是反冲核的轨迹,其原子序数为60B半径小的是反冲核的轨迹,其原子序数为60C半径大的是反冲核的轨迹,其序数为62D半径小的是反冲核的轨迹,其原子序数为6256、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原子核,经衰变后,产生一个新核,设衰变后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当粒子在磁场中沿半径为R的圆周转动了n圈时,新核的轨道半径及转动圈数是 57、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粒子,结果得到一张如图所示的径迹照片,经测定,8字形的两个圆的半径之比为441则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有的质子数是A43B44C88D9058、放射性元素镭Ra发生衰变前是静止的衰变后粒子和新核的动量之比和动能之比分别是A1 1,1112B11,2 111C1112,1 1D2 111,1159、静止的镭核发生衰变产生氡核,如果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能量都以粒子和氡核的动能形式释放出来,那么粒子的动能与氡核动能之比应是 A2224 B4222 C862 D286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4小题, 从第60小题到第63小题每题2分 小计8分; 第64小题为3分; 从第65小题到第73小题每题4分 小计36分; 从第74小题到第75小题每题5分 小计10分; 从第76小题到第80小题每题6分 小计30分; 从第81小题到第82小题每题7分 小计14分; 第83小题为8分; 共计109分。 60、电子的发现,说明了_是可以再分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_是可以再分的61、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后,核中质子数减少a个,中子数减少b个,则x=_,y=_62、放射性元素Th经过_次衰变和_次衰变成为稳定元素Pb。 63、利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线的性质,下图中S为放射源,放出射线、射线、射线图A图B中的射线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垂直,图C、图D中射线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垂直则能正确反映三种射线在电场中运动的径迹是图_;能正确反映三种射线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图_64、钍232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_,它的质量数为_,原子序数为_65、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经过6次衰变后的产物是则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质量数为_66、一元素的原子核X,经衰变后变为Y,新核的中子数比原来的减少了_个,质子数减少了_个.67、是放射性的,它放出一个粒子后变成了元素_.其衰变方程是_.68、放射性元素Th经过_次衰变和_次衰变成为稳定元素Pb.69、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元素A和B,当A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时,B恰好有15/16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那么A和B的半衰期之比为_70、个中有_个质子,_中子,它要经过_次衰变和_次衰变,变成71、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它发生_衰变时,射出的粒子及新核的径迹才能如下图所示可以确定新核的运动是按_时针方向行进的72、某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符号是A,经过衰变后变为元素B的原子核,B核的符号是_;B核再经衰变,变为另一新元素C的原子核,C核符号是_.A核的中子数比C核的中子数_,C核的质子数比A核的质子数_. 73、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设放出的能量都转变成了粒子和新核Y的动能.若测得粒子的动能为E,则新核Y的动能为_,衰变放出的能量为_.74、设有钚的同位素离子静止在匀强磁场中,该离子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粒子后,变成铀的一个同位素离子,同时发射出能量为E的光子,则这一核衰变的方程是_,发射光子的波长为_,如不计光子的动量,则铀核与粒子在该磁场中的回转半径之比为_.75、一瓶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半衰期为2d,测得每分钟衰变6次现将这瓶放射性溶液倒入一水库中. 经8d后可认为溶液已均匀分布在整个水库中.取1水样测试,测得每分钟衰变20次,则该水库的蓄水量为_76、在现代考古学中,从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一块木片,应用“放射性碳14定年法”就可以推测这座古墓的年代.依然是,由于大气层中的宇宙线作用,地表处除有稳定的C外,还含有放射性的碳14,C和C的含量之比一定,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体内的碳12、碳14还保持着与大气中一样的比例.植物死后,光合作用停止了,碳14由于衰变含量逐渐减少.若测得挖出来的木片中,它的碳14的含量只有活体的1/,已知碳14的半衰期是5730a,那么这个木片大约是_a前的植物,这座古墓大约是_a有的.77、有16g某种放射性元素,经过12天衰变了14g则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_天;若再经过12天,这种元素还剩下_g78、如下图所示,放射源沿Z轴正方向射出、三种射线,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匀强电场E的方向和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均沿X轴的负方向,则三种射线偏转情况是:射线偏向_象限;射线偏向_象限,射线_79、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后生成新核为Y,则核反应方程为_;如发生的衰变是衰变,用Y表示生成的新核,则核反应方程为_;如果生成核具有过多的能量则还会辐射出_80、某种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在30d里有7/8发生了衰变,由此可知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_d,如果再过30d,这种元素的剩余质量是衰变前质量的_倍81、原子核表示它的核内有_个中子,核外有_个电子写出粒子、粒子、质子、中子和光子的符号:_,_,_,_,_82、静止的氡核发生a衰变成核时,a粒子动能为,原子核因反冲而运动,它的动能是_83、经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新元素,这种新元素的原子核中有_个质子,有_个中子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24小题, 从第84小题到第107小题每题4分 小计96分; 共计96分。 84、关于、射线,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是氦核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B射线贯穿本领最弱,电离作用最强C射线贯穿本领较强,电离作用较弱D射线是中子流,贯穿本领最强,电离作用最弱85、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射线是跟随着射线或射线而发射出来的B半衰期的大小不随外界的压强、温度及化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C某核放出一个粒子或粒子后,都变成一种新元素的原子核D若原来有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10个,则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原子发生了衰变86、一个原子核x进行一次衰变后成为原子核y,然后又进行一次衰变,成为原子核它们的质量数a、c、f及电荷数b、d、g之间应有的关系是 Aa=f+4Bc=fCd=g-1Db=g+187、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所需要的时间B半衰期表示元素质量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C半衰期的长短与外界压强、温度等条件无关D半衰期表示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88、放射性元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发生衰变,生成核与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相比较,有 A衰变放出粒子时,生成核比原核少两个中子B衰变放出电子时,生成核比原核多一个中子C衰变放出正电子时,生成核比原核多一个中子D射线总是伴随着衰变或衰变发生的89、关于原子核衰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的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衰变B在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是守恒的C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衰变得越快D对原子核施加的压力越大,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90、某原子核A经过一次衰变,一次衰变和一次衰变后变成C核,A核与C核相比较AA核比C核多2个中子BA核比C核多2个质子CA核比C核多1个质子DA核比C核多3个中子91、关于同位素的几个说法,哪是正确的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B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因而都可用来作示踪原子D同位素只能通过人工方法产生,自然界不存在天然同位素92、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大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B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过程一定是释放核能的过程C某一种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除了跟本身的因素有关外,还跟外界条件有一定关系D射线、射线、射线从原子核中产生,它们可以同时产生,也可以单独地产生93、跟核反应有关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A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B核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则此核反应必释放能量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D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长短跟温度无关94、以相同的速率垂直匀强电场的方向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则在通过偏转电场的过程中A粒子受到的冲量较大B质子的偏转距离较大C它们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相等D它们动能的增量相等95、粒子、粒子、质子和中子,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正确的说法为A通过匀强电场受力最大的是粒子B通过匀强电场受力最小的是粒子C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动半径最小的是粒子D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动半径最大的是质子96、一个原子核X经衰变为一不稳定原子核Y,又经衰变为稳定的原子核Z,可用方程表示,下列等式正确的应是Ad=f Bc=e-1Cb=f+4Da=e+297、在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原子核衰变放出粒子粒子与反冲核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两个半径之比为441的相切的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轨迹半径和质量成反比;B它们的轨迹半径和电量成反比;C衰变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88;D衰变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9098、核经过一系列和衰变,成为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b核比Ra核少6个质子BPb核比Ra核少14个中子C共经过5次衰变和4次衰变D共经过4次衰变和5次衰变99、某原子核A经过p次衰变和q次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则A核A的质量数比核B的质量数多4pB核A的质子数比核B的质子数多2pqC核A的中子数比核B的中子数多2pqD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核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少2pq100、X和Y是一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它们分别进行如下的衰变过程:,则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为另一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BA比C的质子数少3CX和Y的核子数相同D在X、A、B、Y、C、D六种核中,C核质子数最多101、的过程中 A经过8次衰变,6次衰变B中子数减少了22个C质子数减少了16个D有6个中子变为质子102、元素X是A的同位素,它们分别进行了以下衰变:,由此可知 AQ和S是同位素BX和R的质量数相等CX和R的原子序数相同DR的原子序数大于上述各元素103、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镭核发生衰变生成新核氡,设衰变时,粒子与氡核所获得的动能分别为;粒子与氡核在磁场中(设它们衰变时的速度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回旋半径分别是,则 104、一个质量为M的放射性原子核以V0在空中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其重力),当它放出一个质量为m、速度为V(V与V0在同一直线上并均是对地的速度)的粒子,则反冲核速度大小可能是105、如图所示abc通电圆环产生匀强磁场,在环内有一个重原子核发生衰变,、分别是带电粒子的轨迹,则A该核进行的可能是衰变B是反冲核的轨迹C环中电流方向一定是abcD环中电流方向可能是cba106、在一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得到如图所示的径迹,箭头表示原子核衰变后粒子的运动方向,已知衰变属于衰变和衰变中的一种,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发生的是衰变,a是粒子的径迹B发生的是衰变,b是粒子的径迹C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107、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一直没有在自然界发现,是后来在实验室制造出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都等于4n+1(n等于正整数)B从开始到,共发生7次衰变和4次衰变C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相对于地球年龄都比较短D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在地球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从第108小题到第109小题每题6分 小计12分; 第110小题为7分; 从第111小题到第112小题每题8分 小计16分; 从第113小题到第121小题每题10分 小计90分; 第122小题为14分; 共计139分。 108、原来静止的核放出一个粒子后生成钍(Th)核写出衰变方程求钍核与粒子的动能之比109、一小瓶含有某放射性元素的溶液,测得它每分钟放出1.0个粒子,把它倒入某液体中,经过24h,取出一升液体,测得每分钟平均放出10个粒子,已知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是6h,求液体的总体积110、的半衰期为2.7年,衰变后铀234变为设一块铀矿石中原来没有钍230,不考虑钍的衰变,求在54万年后,这块矿石中含有铀和钍的质量比是多少?1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键雄用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衰变方程是 其中 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求(1)Co应是元素周期表的第几周期?的核外电子数是多少?(2)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的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分别是多少?112、实验测得,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与金原子核对心运动时,粒子所能达到的最近距离是2m由此估算一下金原子核的密度是多大?(1u=1.7kg,中子质量为1.0087u,质子质量为1.0073u)113、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一个碳原子核发生衰变,粒子和反冲核速度方向为图中所示.(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出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并作出它们的轨道示意图.114、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A,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放射出的粒子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拍得了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切的圆形径迹的照片问1A核发生了哪种衰变?2、圆径迹分别是何种核或粒子的径迹?115、静止的A原子核,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释放出粒子后,变成新核B,B的电量是粒子电量的n倍(n1)通过计算说明并画出在云雾中观察到的衰变径迹可能是什么样的?116、用质量为m的电子去轰击一个质量为M、最初静止的氢原子可以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某激发态,设该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差为E,欲使上述跃迁能够发生,电子的最小初动能是多大?117、放射性同位素被考石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断定古生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很不稳定,易发生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放出射线试写出有关核反应方程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约有多少年?118、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衰变,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R,试求在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119、Th经过次衰变,次衰变后变为铅Pb.求120、静止状态的原子核X,进行衰变后变成质量是M的Y原子核,被放出的粒子垂直进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测得其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是r已知粒子的电荷为2e,质量为m求:(1)衰变后粒子的速度、动能(2)衰变后Y核的速度、动能(3)衰变前X核的质量121、(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2)求新生核的反冲速度与粒子速度之比(取绝对值);(3)若钋核置于匀强磁场中,且粒子速度方向垂直于磁感强度方向,计算轨道半径之比122、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a、b相切(1)试判断该核发生的衰变是何种衰变?(2)若已知两轨道的半径之比为301,试判断原来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9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5小题每题3分 小计15分; 从第6小题到第59小题每题4分 小计216分; 共计231分。 1、标准答案:C 2、标准答案:C 试题提示: 从Np237到Bi209,质量数减小了28,说明共发生了7次衰变,而7次衰变将使它的电荷数减小14,而实际上电荷数的变化为10,说明还要生4次衰变衰变如果发生在最后,则该系列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电荷数就会小于83,因此A选项不对由于引起质量数变化的只有衰变,而每次衰变引起的质量数变化为4,因此Np237系列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只能有7种,B选项不对Np237系列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一直没有找到,并不能武断地说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地球形成之初这些同位素也应该是存在的,只是因为它们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衰变完了,因此C选项正确而D选项错误3、标准答案:A 试题提示: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计算出正确答案4、标准答案:D 试题提示: 根据核反应的规律,核反应的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由两个重离子合成超重元素的核反应中,生成的超重元素是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它必然要发生一系列的衰变过程根据生成超重元素的衰变产物,就可确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根据题意的说明,超重元素经过6次衰变后的产物是,由此我们可以列出这个核反应方程:由质量数守恒可得:由电荷数守恒可得:电荷数Z就是超重元素核中的质子数,也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5、标准答案:C 试题提示: 因为介子和介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在衰变时沿速度方向系统不受外力,因此在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又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的半径为且已知所以(我们规定介子的速度方向为正)综上所述,所以正确答案C6、标准答案:C 试题提示: 7、标准答案:B 8、标准答案:C 9、标准答案:A 10、标准答案:B 11、标准答案:D 12、标准答案:A 13、标准答案:D 14、标准答案:D 15、标准答案:B 16、标准答案:C 17、标准答案:D 18、标准答案:B 19、标准答案:A 20、标准答案:D 21、标准答案:B 22、标准答案:C 23、标准答案:D 24、标准答案:C 25、标准答案:A 26、标准答案:D 27、标准答案:B 28、标准答案:D 29、标准答案:B 30、标准答案:B 31、标准答案:D 32、标准答案:B 试题提示: 33、标准答案:B 34、标准答案:B 35、标准答案:C 36、标准答案:B 37、标准答案:D 38、标准答案:C 39、标准答案:C 40、标准答案:C 41、标准答案:C 42、标准答案:C 43、标准答案:B 44、标准答案:C 45、标准答案:B 46、标准答案:C 47、标准答案:B 48、标准答案:A 49、标准答案:B 50、标准答案:B 51、标准答案:B 52、标准答案:D 53、标准答案:A 54、标准答案:B 55、标准答案:B 56、标准答案:C 57、标准答案:D 58、标准答案:A 59、标准答案:A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4小题, 从第60小题到第63小题每题2分 小计8分; 第64小题为3分; 从第65小题到第73小题每题4分 小计36分; 从第74小题到第75小题每题5分 小计10分; 从第76小题到第80小题每题6分 小计30分; 从第81小题到第82小题每题7分 小计14分; 第83小题为8分; 共计109分。 60、标准答案:原子,原子核 试题详解: 原子;原子核61、 试题详解: 设A核发生衰变x次、发生衰变y次后生成B核A核原来的质量数为m、原来的电荷数为z则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关系可写出核反应方程: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变化方程: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解决此类衰变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同时还要注意到,每经历一次衰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减2、质量数减4;每经历一次衰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加1、质量数不变化的规律与其他题目不同的是,本题还讨论了中子数的变化但核反应方程中并没有直接表示出中子的个数,不过我们可以用核子的质量数减去电荷数从而求得中子的个数核反应前后的中子数之差就是中子个数的变化62、标准答案:6,4 63、标准答案:A,C 64、标准答案:Pb,208,82 试题详解: Pb;208;8265、 试题详解: A277;z11266、 试题详解: 67、 试题详解: 68、标准答案:6,4 69、标准答案:43 70、标准答案:92,143,7,4 71、标准答案:,逆 72、 试题详解: 73、 试题提示: 试题详解: 74、 试题详解: 75、 试题提示: 试题详解: 1.976、标准答案:2865,2865 77、标准答案:4,0.25 78、标准答案:,不偏转 79、 试题详解: 光子80、 试题详解: 10;81、 试题详解: 20,19,82、 试题详解: 83、标准答案:82;126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24小题, 从第84小题到第107小题每题4分 小计96分; 共计96分。 84、标准答案:ABC 85、标准答案:ABC 86、标准答案:ABCD 87、标准答案:BCD 88、标准答案:ACD 89、标准答案:AB 90、标准答案:CD 91、标准答案:AB 92、标准答案:AB 93、标准答案:ABD 94、标准答案:ABD 95、标准答案:AC 96、标准答案:ABC 97、标准答案:BD 98、标准答案:ABC 99、标准答案:AB 100、标准答案:ABD 试题提示: 提示:X、Y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是同位素),经衰变后的B、D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为同位素101、标准答案:ABD 102、标准答案:AD 103、标准答案:AD 104、标准答案:CD 105、标准答案:ABD 106、标准答案:ABD 107、标准答案:ABC 试题提示: Np237系列中的所有放射性同位素在地球生成时应该是存在的,但由于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