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doc_第1页
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doc_第2页
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doc_第3页
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doc_第4页
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本文是精心的,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环境希望能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3、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卫生,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各个地方有垃圾的照片,及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2、垃圾处理和回收的录像。 3、分类的垃圾桶三个。 4、幼儿人手一张垃圾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张生活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师:你喜欢哪张照片?为什么不喜欢另外一张? 3、幼儿:因为地上都是垃圾;很脏;不好看;不漂亮。 4、师:地上有些什么样的垃圾?(瓜皮、纸袋) 5、师:垃圾被扔在地上,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6、幼儿:如果是香蕉皮扔在地上,人走路就会摔跤;马路上很脏,不漂亮了。 7、师: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地方又有什么样的情况。 8、教师出示几张其他地方被污染的照片。 (1)师: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垃圾? (2)幼儿:小区里的生活垃圾。 (3)师:这些垃圾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4)幼儿:时间长了,会发出很难闻的味道,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5)师:这是什么地方?河里有什么? (6)幼儿:塑料袋、瓶子、各种吃剩下的东西。 (7)师: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 (8)幼儿:会发出难闻的气味,河里的小鱼也会死掉,河水被污染了,环境被破坏了。 二、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1、师:我们的垃圾能不能随便乱扔。应该扔在什么地方? 2、幼儿:垃圾箱里。 3、出示三个垃圾箱:你会扔垃圾吗?你知道要扔在哪个垃圾箱里吗? 4、幼儿讲述自己的经验。 5、师:原来每个垃圾箱上都有不同的标记,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6、出示“可回收”标记。 (1)师:你认识这个标记吗?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哪些东西是可以回收的? (3)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再总结出示相应的图片:纸、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玻璃、金属、布料。 7、出示“有害垃圾”标记。 (1)师: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2)师:哪些东西是有害的垃圾? (3)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再总结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纽扣电子、手机、手机电池、过期药品。 8、出示“不可回收”标记。 (1)师: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2)师: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3)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再总结出示相应的图片:主要包括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物等。 三、幼儿操作,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1、师:在我们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有一些垃圾的图片,(出示垃圾箱)它们应该扔在哪个垃圾箱里呢,请你来扔一扔。 2、分组请幼儿上来贴在相应的垃圾箱上。 3、集体检查对不对,哪个扔的不对请小朋友说出来。 四、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 1、师:垃圾箱里的垃圾又是怎么处理的,你知道吗? 2、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 3、播放垃圾处理和回收的录像。 把可回收垃圾送到回收站后可以制成新产品。 不可回收垃圾就把它填埋或焚烧。 4、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不同的垃圾要扔进不同的垃圾箱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住在一个美丽的城市。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开学伊始就有一些小朋友不注意总是随地乱丢纸屑、果皮等垃圾,说了好几次,效果不好,孩子年龄太小,加之在农村生活对卫生习惯没有养成。一天户外活动时,几个小朋友把纸屑斯的到处乱扔,地毯上一片狼藉,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需要在点滴中逐步培养,借机我就社会领域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认识其危害。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3、引导大班幼儿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乱丢垃圾的危害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寻找保护环境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居住同村的幼儿两人一组,调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收集村子周围环境的垃圾分布情况。 2、投影片,环保影片视频;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交流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师:这几天,我们对村子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记录,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调查的情况?(45人作介绍) 二、基本环节了解垃圾对环境、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1、打出投影片。 师:在草地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操场地毯上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活动教室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地方,我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脏东西? 2、谈谈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师:为什么这些地方总是有垃圾? 师: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打出投影、看视频)问:对人、动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3、怎样保护环境 怎样才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卫生?(草坪、操场、教室)打出投影,各种清洁机器,分别介绍给幼儿。 三、结束环节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 工人叔叔发明了这么多机器,让人们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环境,不乱丢垃圾,遇到乱丢卡机的人或者事,也要及时的阻止。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操作 师:对保护环境你们还有好的想法和主意吧,用这些材料,做出来或画出来,介绍给老师和同伴。 教师介绍“回收箱”,引出新的问题 师:老师也做了一样东西叫“宝贝回收箱”,是专门用来放可以回收的废品的。 出示幼儿收集的垃圾,这是大家在调查时收集来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东西?谁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们课后一下。 四、活动延伸环节 向幼儿介绍可回收的废品,并同幼儿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教学反思 进入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是非观念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中班阶段的训练,大班幼儿已经懂得不乱丢垃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已从中班时期的喜欢乱丢垃圾、玩具、书籍,逐渐发展到经过老师的提醒和诱导,愿意在活动后好用品,帮助老师打扫活动室的卫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班幼儿的这种概念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由于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很难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考虑到周遭的环境。因此,在大班阶段,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是非对错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帮助幼儿将其逐步内化,是训练学习的重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树立增强处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爱护身边的环境”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幼儿不仅通过自己的小调查以及投影视频资料深刻认识到了垃圾带给我们生活的许多危害,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育活动的最后,我通过让孩子来发挥想象相出一些好的办法来保护环境,用画笔或者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之外更注重了对精神情感体验的延续,使幼儿在快乐的创作中理解并感受到了环保的意义,从而使幼儿相信自己能够为环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给别人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环保意识,在延伸活动环节认识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能,知道有些垃圾通过特殊的处理之后又会变成有用的东西,但是在创作活动中,孩子用语言或图画表达的想法过于单一,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