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doc_第1页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doc_第2页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doc_第3页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doc_第4页
河南省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市一高2014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普通班)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否则得分无效。第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 “喜大普奔” “高端、大气、上档次” “土豪金” 等新词是2013年以来的网络热词,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要求c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 b c d3“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伴随着2014春晚大屏幕上女儿一年年长大而父亲一年年变老的照片,无数人不禁泪眼婆娑。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得无数人唏嘘感叹,这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都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4. 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66%。我国政府表示将继续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说明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b. c. d. 5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第1页 共3页b.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6.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来,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 。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这说明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两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两岸文化趋同,没有差异a bc d 7.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也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c.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d.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8.文化素养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其核心和标志是 a.掌握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b.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修养c.文学理论知识的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菜根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从文化角度来讲,君子能“近之而不染”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十分肤浅的b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c文化修养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形成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10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11.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泥塑、木偶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a. 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b. 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c. 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 d. 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2.右图“孔子老子穿西装”是某服装公司发布的促销广告。商家准备用孔子和老子形象来诠释中国文化,打造出男装西服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社会学者认为此举是自掘文化之坟墓。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资源也可成为经济资源c传统文化只有依附于商业活动才能焕发活力d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取之不尽的文化创意资源13.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发展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文化交流应保持自身特色 a b c d14“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中华文化引导世界潮流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 b c d1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6.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五大洲。这表明 a.吸收外来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17-18题。17.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法发展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a b c d18.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 b c d第2页 共3页19.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枣阳市新市镇前湾村,成为该市唯一入选该名录的村落。该古村落是枣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枣阳市人民政府对立有“古旧村落民居”石碑进行保护。这样作的意义是 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 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还原历史,客观评价历史 有助于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 b、 c、 d、20. 2013年 9月19日,中央电视台“梅州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世界客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文体中心完美呈现。 中秋节的传统意味“团聚”,始终让人向往和珍惜。中秋这一文化纽带让隔海相望的两岸同胞彼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血脉相连。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终于实现 d.传统文化是促进统一的决定因素21.眼下网络风行一种称为“火星文”的语言,它杂糅了繁体字、错别字、中文偏旁、符号等,如“囧,字,可以代表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很好很强大等等意思。对“火星文”正确的态度是 a应予以取缔,因为它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不利于文化交流 b应大力推广,因为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 c应正确引导,因为它是在特定区域里与特定对象交流时使用的工具 d应让其自生自灭,因为文化发展具有条件性和时代性22.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节目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的播出既给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使人们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 b c d23.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等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国文化一律平等24.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25.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c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第卷(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山西省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该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山西”,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运用“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山西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14分)27.材料:在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相继作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每春节时许多居民仍举家出动,或燃放烟花爆竹,或尽情欣赏他人燃放,禁放令遭到了挑战。于是许多城市又开始实行限放制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不能在短期内消除?(10分)28. “2014年土耳其文化周”活动于10月7日至19日在重庆开幕,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来华献艺。此外,文化周活动还赴深圳、张家界、成都、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集中展示土耳其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内容。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土耳其文化周的理论依据。(14分)第3页 共3页29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某省决心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的前列。假如你是该省某一学校高二的学生,请结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该省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省?(12分)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文科普通班)一、选择题dbbbc. bddcc. bccdb. dbaab. ccddc.二、非选择题26.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有利于建设幸福山西,构建和谐社会。(3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为该省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惠民工程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3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5分)27.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3分)。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有春节等重大节日,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烘托气氛。(2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3分)。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对人的影响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2分)28.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 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