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目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学习模块】一、从“无为”到“有为”学什么?无为而治: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积极有为:汉朝经济实力恢复、增强,但潜伏着危机( ; ; )怎么学?阅读本课第一子目内容,了解实行“无为”而治到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变化的原因,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新儒学产生的背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序言和第二子目内容,了解在秦、西汉中期儒学的不同地位和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怎么学?A地狱秦(始皇):焚书坑儒儒生倾慕周朝制度,固守 的治国方略,反对秦推行 制度和秦始皇严刑峻法的暴政,儒学遭到沉重打击。B天堂西汉(武帝):儒术独尊1儒术独尊的含义“儒术”是以“孔子学说”为根本,经董仲舒吸收 、 各派思想改造而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独尊”突出儒学的社会政治地位,是汉代官方统治哲学,其实质是 。不禁止其它学派思想在民间的流传。2儒术独尊的原因时代的召唤:汉武帝加强 的需要。儒学的改造:董仲舒的言论(材料)反映的观点直接目的评论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天下之心同心归之 有神学化倾向;有利强化君权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遣知之 规范君权有利抑制 ;目的是维护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今师异道,人异论,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春秋大一统 以思想统一促进 统一加强了 ,巩固了 统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 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封杀,不利于 的发展;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三纲(五常)规范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有利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是束缚人民的精神绳索,具有封建意识,应予扬弃三、儒学成为正统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本子目内容,了解儒学成为正统的表现(史实)怎么学?请同学们注意,儒学之所以成为正统,首先是时代的需要,其次是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最后是汉武帝的重视。完成下面填空。儒术独尊的表现思想上:独尊儒术,设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政治上: 成为选才任官的标准;起用儒学家参与国政(如通过 制度选拔儒士)。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处于独尊地位。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 ;建立 和地方教育系统。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儒术独尊的影响(见上表“评论”的内容)启示: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主要取决于什么?学会了吗?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率群下以造谤。臣请吏官非秦记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地方)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反映的历史现象及主张。(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处和不同处。【当堂检测】 【学习检测】1、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2、黄老之学指的是A黄帝和老子互相交流,合作创立的学说B阴阳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C黄帝年老时创立的学说D道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3、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推动作用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D.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6、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7、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8、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对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9、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10、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学习检测】1-5 ADABD 6-10 BDCDD3、解析黄老之学适用于汉初经济残破的局面。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西汉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黄老之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答案 A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思想状况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汉、明清地位不同的原因主要受当时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答案 B7、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试题的要求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因此选D。答案 D9、解析抓住这两个事件的本质而不是影响。答案 D10、解析 结合当时时代背景考虑,抓住关键词“根本性问题”。答案 D 11、(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口腔生理题目及答案
- 安全培训目标设置与分解课件
- 安全培训的重要课件
- 工程审计采购审计方案(3篇)
- 新人教二年下数学全册教案
- 幼儿发展基础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防雾涂料项目发展计划
- 工程修缮的服务方案(3篇)
- 工程年度检查计划方案(3篇)
- 工程类积木测评方案(3篇)
- 2023年《安徽大学学生手册》在线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全评估合同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DB21T 3947-2024 普通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DL∕T 432-2018 电力用油中颗粒度测定方法
- 《水处理生物学》课件
- 极简化改造实施规范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选择题大全带答案解析
- 线性代数精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 会计基础(中职)教学教案教学案例
- ASTM 标准中文版 A和B系列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