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一、导入激趣 1.展示一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一组风光图片,心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自然万物,有难以言传的美,它是历代诗人和画家们无穷的创作源泉。“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山川之美,古今共谈”,面对山川景物之美,作家的感动不同于画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是画笔,而是语言。那么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写景物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 2.明确目标: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师:我们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师从网上收集了几幅图片,哪位同学愿意临时做个小导游给老师介绍一下。 (老师点击图片,学生介绍。) 师:是呀,我们美丽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秀丽的风光,也有她可爱的姿态,所以同学们肯定会心甘情愿的用你们最美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美丽的家乡,是不是?接下来就请大家以这四幅图为提纲来口头描绘你可爱的家乡。(一分钟时间,大声地说出来。) (学生自由口头描述后,指名学生当众描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美丽与可爱,用词生动,语句通顺,很好,可见语言功底不错。不过似乎还没有美到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步,与我心中的家乡还有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发表看法) 师: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景物才能呈现出她的独特之美。那么如何来抓特征就成了写景成败的关健了。如何来抓景物的特征呢?(思考片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勾划圈点的方法阅读课本P148页的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出示投影,明确要求。) 二、自主探究 1.自读短文。 (速读短文,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划出文中的要点) 2.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些什么?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师:(总结)既然景物的特征是通过它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那我们在观察感知事物的时候就当然离不开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了。理论归理论,它能不能指导创作实践我们还要用名家名段来检验一下。 三、合作探究 引入材料(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师范读,生聆听并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来感知景物的特征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2.生自由发言或讨论交流 归纳方法(师总结并点击呈现): 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 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 发挥联想想像(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3.请大家自由品读,用心领悟这些方法的妙处。 师:我们同学描述自己热爱的家乡,朱自清先生也描写自己喜欢的春花,而我们之所以没有朱自清先生写得优美,原来朱自清先生呀在调动各种感官感知到景物的特点后还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这些文艺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的创作,那么我们的文字也能空灵飞扬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实践一下。 四、学以致用 1.学生写作 出示练习题:我爱家乡的秋天 分组指导 全方位感知:秋之声、秋之色、秋之味、秋之人 动态换时感知:秋天的早晨、秋天的午后、秋天的傍晚、秋之人 动态换位感知: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原野、秋天的小河、秋之人 学生写作(五分钟) 2.欣赏我们的创作成果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相互评议同学的作品,看看有没有将我们今天学习的写作知识学以致用。(约五分钟,交流时,请同桌相互用红笔画出运用一定方法的语句并批注。如:哪里用视觉来感知,哪里用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哪里有联想和想像) 3.全班交流 习作选读:每一个小组挑选一篇作品,作为本小组的成果,选一个代表朗读,让全班同学欣赏。 师生点评:其他小组认真听朗读,准备点评。 师:(点评)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己或多或少地把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曰:“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看来我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只有耳、眼、鼻等各种感官齐上阵才能准确地感知景物的特征,也只有这样,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才能直接鲜明地活在我们的心里。 五、片段欣赏 师:(导入)刚才同学们通过对知识短文的学习,通过对名家名段的赏析、通过自己口头描述和动笔写作的实践和先后比较,我想对如何观察并描写景物一定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巩固这一认识,我们再来看这些共性的方法在其他大家笔下是如何应用的。 引入材料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周立波暴风骤雨 调动多种感官 引入材料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启发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水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飘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恰当运用修辞 引入材料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梁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叶以群渡漳河 讲究一定的顺序 引入材料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感,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长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郭沫若峨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护师考试关于护理人文关怀的探索与试题及答案
- 2024中级审计师考试热点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报表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敏捷学习试题及答案助力建造师提升
- 2024年审计师考题盲点试题及答案
- 外语能力综合体验试题及答案
- 车抵押贷款合同协议
- 2024消防工程师知识更新试题及答案
- 住院患者的心理疏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消防工程师复习要点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重庆
- 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资源“一张图”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图形化编程(必做题模拟三卷)
- 2023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虎皮鹦鹉
- 共产主义原理
- 内科培训计划
- GRR分析表格模板
- 抚顺东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5万吨-年减水剂单体、3万吨-年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及16万吨-年碳酸酯 系列产品建设项环境影响报告
- 产品需求文档(PRD)模板
- 2022新教科版科学五下全册教案、全册教学反思(表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