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五高中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 1、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写作读书 角度:态度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2、孟浩然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础知识,落实字词。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人物评论写作方法,掌握主次。 2、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搜集资料、人物评点。 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质疑、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孟浩然的人品,品味其诗歌淡的特点。 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淮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白银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黄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白银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郑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黄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衡水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阿克苏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卷)
- 人体七大营养素概述
- 2025-2026学年上海格致中学(五四制)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嘉兴市体育彩票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编外人员4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管理科学-管理建模与仿真》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安顺市公安机关第二批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6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动漫分镜美术课件
- 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制度汇编
- 认知障碍科普
- AEO企业高级认证介绍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石油化工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