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doc_第1页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doc_第2页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doc_第3页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doc_第4页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王英晶1,彭伟文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1)摘要:目的 介绍毒性中药雷公藤的几种炮制方法。方法 概要性地比较雷公藤炮制减毒方法的效果,包括净制去毒、水煮去毒、经羊血炮制减毒、蒸制减毒、灵芝双向发酵解毒。结果 经羊血炮制减毒效果较好。结论 雷公藤解毒增效炮制方法及原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关键词: 毒性中药;雷公藤;炮制解毒 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攻邪”的常用药物, 长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证明, 毒性中药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在救治疑难重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素有“以毒攻毒”之说。但是毒性中药多含有毒成分,药性峻猛,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滥用、乱用毒性中药,不可避免地给病人造成身体损害,严重者造成病人中毒死亡。因而了解毒性中药炮制原理,掌握有毒中药的正确炮制方法,能使毒性中药减毒增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根或根的木质部。本品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能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是一种强力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起效较快,其抗风湿作用次于类固醇药物而优于其他抗风湿中西药物,可大部分替代类固醇药物的治疗,减少对其依赖性和用量,停药后无反跳现象。使用雷公藤,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少,头晕,乏力,嗜睡,月经紊乱,闭经等,一般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长期服用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骼系统有显著影响,使之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度增加。若服用过量,重者可致中毒,主要死因为循作者简介:王英晶(1988-),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电话邮箱:624874550。通讯作者:彭伟文,教授,主任中药师,硕士生导师。环及肾功能衰竭。雷公藤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雷公藤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研究工作,分离出生物碱、二萜、三萜和苷类等多种化合物,均具有药理活性。各类成分毒性大小为公藤甲素(二萜)、雷公藤内酯醇(二萜)、雷公藤红素(三萜)、山海棠素(二萜),而雷公藤戊的毒性则较小。因此,对雷公藤进行炮制减毒主要是将其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降低,以达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而雷公藤内酯醇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因此在炮制时一定要注重去毒与存效并重,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 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下面就雷公藤几种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概述,并简要评价各种方法的减毒效果。1 净制去毒 田磊磊等1综述,雷公藤传统药用须去根皮,现认为应去其根皮及韧皮部两部分,用其木质部。药理实验证明,小鼠腹腔注射雷公藤不同部位煎剂,全根的LD50为4.81g/kg,根皮LD50为3.92g/kg,而去皮根心LD50为7.25g/kg。雷公藤全根用药安全范围小,临床毒副作用症状严重,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去皮的木质部应用则相对安全。2 传统的水煮去毒 雷公藤药用部位是严格去净根皮的木质部分根芯。根皮因有较大的毒性一般弃之不用。但为能充分利用药材资源,对雷公藤根皮进行降毒炮制研究,以期减少根皮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降低毒性,达到与根芯相类似的临床作用。刘奇铎等2用传统的炮制方法对雷公藤根皮进行去毒。炮制方法采用称取三份雷公藤根皮各1g,置夹层蒸气煎药锅中,加水淹过药面,分别煮沸0.5h、1h和2h(水减少后则添加水适量),取出根皮晒干。薄层层析检查采用分别取雷公藤根芯、根皮和三种不同煮沸时间的根皮粗粉,用氯仿提取,以乙醚、石油醚(4:1)为展开剂展开,喷Kedde试液显色。结果对照品雷公藤内酯醇显紫红色斑点;而层析图中的斑点大小和颜色可以看出,雷公藤根皮中的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根芯。3种水煮炮制的雷公藤根皮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均有明显降低,水煮时间越长,降低越明显。药理实验采用昆明种小鼠腹腔灌注法,对5种雷公藤供试液进行了考察,其分别为根芯、根皮生品及上述3种水煮炮制品。结果显示:雷公藤根芯的毒性小于根皮,水煮炮制能明显降低根皮的毒性。水煮时间越长,毒性相对越小。抗炎作用实验采用雄性 大白鼠腹腔灌注给药方式,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雷公藤根芯为阳性对照组,给药后足趾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致炎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足跖肿胀程度。结果显示:水煮炮制后的雷公藤根皮仍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只是随着水煮的时间延长,抗炎活性降低。综上所述,雷公藤根皮经水煮后,其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能明显降低,毒性也随着降低。水煮1h后的根皮其毒性和药理活性均可达到与根芯相近的结果。这为雷公藤根皮炮制制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3 经羊血炮制减毒 刘锡钧等3采用三种实验样品即:雷公藤水提取液、醇提取液及羊血炮制品醇提取液,分别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以及对大白鼠脚肿胀的抗炎试验。试验一采用小白鼠灌胃给药,观察48小时内各组小鼠死亡数,用简氏计算法算出LD50及95%可信限。结果显示:雷公藤水提取液, 醇提取物液和炮制品液的LD50值分别为37.512.5, 31.93.7,98.97.8(g/kg体重)。说明雷公藤醇提取物液的毒性最大,水提取液次之,炮制品液毒性最小, 毒性较原生药降低约3倍。实验二采用小白鼠灌胃给药,分别给予醇提取物液和炮制品液, 对照2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的赋形剂混悬液和生理盐水, 每日一次, 连续二周, 于第二周末处死一半动物, 余下的动物到第三周末处死。结果显示:对于体重和一般情况的观察而言,各组动物体重都有增长, 用对比限法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说明雷公藤生药和羊血炮制品在安全剂量范围内都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一般情况观察也未见有明显差异。对于外周血象检查而言,对血红蛋白的影响:醇提取物液比炮制品组的血红蛋白值下降明显,用药一周后相差显著(P0.05),二周后相差非常显著(P0.01), 其它各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雷公藤羊血炮制品的毒性较原生药显著减小。对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中性、单核、嗜酸(碱)性细胞的影响不明显。对于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动物处死后,即摘取心、肝、脾、肺、肾、脑、胃、肠等脏器,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肝、心、肾、脑等出现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组织浊肿或空胞变性,严重者组织产生坏死,可认为是药物损害性的反应,但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抗炎实验采用大白鼠灌胃给药,分别给予醇提取液和炮制品液, 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给药后于大白鼠脚踝皮下注射鸡蛋清,在不同时间测得大鼠脚在致炎前后的体积,按公式算出脚肿胀率。结果显示:大白鼠给药后致炎脚肿胀率的顺序为:炮制品液醇提取物液生理盐水对照组,且随时间的延长,炮制品液组的脚肿胀率下降幅度变化较大。说明雷公藤炮制品液的抗炎作用较醇提取物液的抗炎作用强。4 蒸制减毒 李飞等4根据传统炮制经验和炮制减毒理论自拟雷公藤蒸制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1525-2489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雷公藤生品及蒸制品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比较炮制前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变化。试药为雷公藤生品及蒸制雷公藤;方法采用取雷公藤样品,精密称定,加氯仿浸泡,超声提取,抽滤。滤液浓缩,浓缩液上氧化铝柱,用氯仿:甲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ml。方法学考察分别进行了:线性关系考察,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回归方程为:y=1655455.61x+370.54(n=6),r=0.9999,线性范围是0.02080.208ug。精密度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为1.07%,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采用测定供试品溶液中雷公藤甲素在12小时内的稳定性,雷公藤甲素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为0.84%,表示供试品在1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为1.29%,表明重现性良好。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计算得到的雷公藤甲素回收率为102.19%,RSD为2.30%。采用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生品及蒸制品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为:二者雷公藤甲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53ug/g,7.11ug/g,RSD分别为4.32%,3.35%。表明雷公藤经蒸制后毒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预期效果。5 灵芝双向发酵解毒 庄毅等5运用双向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获得灵雷菌质(G30),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免疫学试验、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试验等进行G30的毒性和药效学研究。实验药物灵雷菌质(G30)采用“发酵过程成分、药效动态比较法”获得。经分析,双向发酵雷公藤解毒持效的发酵终点应在菌丝长满瓶后第30天。对灵雷菌质的急性毒性实验发现,灵雷菌质的LD50较雷公藤生药显著提高,说明其毒性降低,其中以G30的毒性最低。在免疫功能实验中,G30不仅能显著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还能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分泌,显示出较好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抑制功能。由此得出:G30较雷公藤生药比较,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免疫抑制功能。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炎及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是用于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肾炎模型组比较,G30组用药后降低其24h尿蛋白量及血中BUN、Scr、TC和TG水平,升高TP量,同时AST、ALT、CK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保持同一水平。与生药、灭菌药比较,G30能降低24h尿蛋白量,使CK、ALT保持正常水平,而生药、灭菌药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引起CK、ALT的升高。光镜下显示G30较生药、灭菌药改善了肾病大鼠肾脏的病理损害程度。生药在治疗肾病大鼠时效果较G30差,可能原因有剂量不够和毒性太大,致使生药在生理、病理状态下都会引起CK、ALT升高,在生理状态下还会引起尿蛋白量的增加,引发心脏、肝脏、肾脏毒性。该结果表明G30比生药毒性低,同时对肾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效果比生药好,表明了G30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实验表明G30能显著缓解模型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关节炎的肿胀程度,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6 结论与展望 关于雷公藤,历代文献均无炮制方法的记载,主要是净制和切制,但此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临床报道,在10例雷公藤中毒的患者中,就有4例是因根韧皮部处理不净而致;雷公藤根皮经水煮后,其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能明显降低,毒性也随着降低;雷公藤经羊血炮制后可以降低毒性,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羊血炮制品毒性较原生药降低约3倍,亚急性毒性试验也表明毒性降低明显,且未见产生特殊的不良反应。羊血炮制后的雷公藤抗炎作用没有降低, 而且优于原生药。因此,在传统炮制方法中,羊血炮制法综合效果较好。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始终受到其毒副作用限制,如何炮制才能最大限度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并详细研究其机理,制定标准化的指标来评定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是将来值得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田磊磊,谭鹏,李飞.炮制对雷公藤毒性影响的研究综述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