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论文范本——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pdf_第1页
标准论文范本——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pdf_第2页
标准论文范本——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pdf_第3页
标准论文范本——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pdf_第4页
标准论文范本——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5 卷第 3 期 Vol 25No 3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2011 年 3 月 Mar 2011 收稿日期 2010 08 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477026 作者简介 钟登杰 1974 男 重庆人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博士后 讲师 主要从事应用电化学方法处 理废水研究 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 钟登杰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054 摘要 采用一种新型电化学装置 电化学转盘处理切削液废水 电化学转盘转动时能 加快传质并使空气中的氧气加速溶解于溶液中 通过实验研究了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 水中的油和 COD 的方法 并与传统的电化学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与 传统的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效果相比 电化学转盘法能更好地去除切削液废水中的油和 COD 在 转速为 60 r min 电压为10 V pH 值为7 75 条件下处理120 min 去除率能分别达到94 9 和 83 7 关键词 电化学转盘法 切削液废水 含油量 COD 去除率 中图分类号 X5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8425 2011 03 0043 04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Cutting Oil Wastewater Using a Rotating Electrochemical Disc Process ZHONG Deng ji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work a novel electrochemical setup Rotating Electrochemical Disc Process RECDP is prepared and used for cutting oil wastewater COW treatment This setup can speed up the rate of the mass transfer and increase the oxygen transfer from air to the bulk solution when the disc is rotating The oil and COD removal of cutting oil wastewater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both developed RECDP and traditional electrochemical reactor 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ECDP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raditional electrochemical reactor and can efficiently remove the oil and COD of COW its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94 9 and 83 7 respectively rotate speed 60 rpm voltage 10V pH 7 75 and time 120 min Key words RECDP COW oil content COD removal efficiency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切削液 其主 要作用是降低摩擦 润滑表面 冷却 带走刨花等 切削液主要含有油 水 表面活性剂和各种添加剂 防泡剂 杀菌剂和防锈剂 切削液在使用过程 中由于热降解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粒增多而 失去润滑和冷却作用 所以需要替换 从而会产生 大量的废液 这些废液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其所含的重金属和热降解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将对 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处理切削液废水的传统方 法主要有蒸发 1 冷冻 2 膜过滤 3 6 和吸附等 但这些方法只是将有害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有害物质并没有被降解成无害物质 另外 切削 液废水具有毒性 所以很难用生物法去处理 7 10 水热氧化法能有效地处理切削液废水 11 12 但该 法所需条件苛刻 难以满足 电化学方法是一种 绿色高级氧化 废水处理 技术 具有经济 高效 所需空间小等优点 电化 学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中 如染料 废水 13 15 壬基酚废水 16 含酚废水 17 含氰废 水 18 19 制革废水 19 和橄榄油废水处理 20 21 为了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降低副反应的 发生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新的电极材料 22 25 和反应器 26 对于电化学反应而言 传质速率和 溶解氧浓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会限制整个反 应速率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反应装置 并用于处理切削液废水 阳极和阴极交替均匀地 分布在一个圆盘上 用导线分别连接 通过转动 圆盘 电极表面静止液膜的厚度减少 这在很大程 度上会提高传质速率 同时 转盘有一半暴露在 空气中 另一半在溶液中 这样随着转盘的转动 可以加速氧气从空气中溶解到主体溶液中 加速 氧化 27 在阴阳极之间分布活性炭颗粒 处理 废水时 活性炭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 生成 很多微小电池 这样就可以加大反应器的有效电 极面积 缩短有机物的迁移距离 1材料和方法 从某机械厂所取的切削液废水的主要成分 为 COD 14 356 mg L 含油量 4 326 mg L pH 值 为 7 75 COD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 含油量 采用 420 oil IR 红外分析仪测定 pH 值采用 PHS 3B 酸度计测定 电化学反应装置如图 1 所示 主要包括 1 个 弧形电解槽 电化学转盘和直流电源 电化学转 盘是一个直径为 18 cm 厚度为 3 6 mm 的有机玻 璃盘 阴极为 6 cm 长 1 2 cm 宽 2 1 cm 厚的铁 片 阳极为 6 cm 长 1 2 cm 宽 2 7 cm 厚的石墨 片 颗粒活性炭 平均粒度为 1 0 mm 分布在阴 阳极之间 阳极和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 负极相连 通过调速器来控制转盘的转速 图 2 是一个传统的电化学反应器 电极材料和面积均 与电化学转盘法相同 采用磁力搅拌 每次实验所用水样为 400 mL 颗粒活性炭在 使用之前先用切削液废水浸泡 达到饱和 电解 电压控制在 10 V 44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结果与讨论 2 1转速的影响 在电压为 10 V 的条件下 将转盘的转速分别 控制在 0 30 60 和 90 r min 从图 3 可以看出 随 着转速的提高 切削液废水中油的去除率得到提 高 这是由于电化学转盘的转动能加快主体溶液 和电极表面之间的传质 当转速超过 60 r min 后 油的去除率相对稳定 提高电化学转盘的转速 不再能大幅度提高废水中油的去除率 图 3转盘转速对废水中油去除的影响 2 2电化学转盘法和传统电解法去除油含量的 比较 从图 4 可以看出 在去除切削液废水中的油 量方面 电化学转盘法明显优于传统电解法 图 4电化学转盘法与传统电解法在油含量 去除效果方面的比较 2 3COD 去除率 从图 5 可以看出 切削液废水 COD 去除率随 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在反应的前 90 min 内 COD 去除率上升很快 反应 90 min 后 COD 去除 率上升不明显 经过 90 min 电解 切削液废水中 的 COD 去除率能达到 83 7 但切削液废水剩余 的 COD 还有约 2 000 mg L 所以 电化学转盘法 可以作为切削液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图 5电化学转盘法去除废水中的 COD 2 4降解机理初步研究 电化学方法总是有自由基参与反应 14 29 30 自由基反应是有机物氧化的关键 29 电化学反 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一旦生成 就立即无选 择性地与反应介质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 反应的 初步机理为 有机物分子吸附到电极表面 电化 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将有机物分子氧化 有机物分子降解成有机小分子 最后降解成无害 的无机小分子 如 CO2和 H2O 3结论 1 电化学转盘法是一种新电化学方法 阳极 和阴极交替分布 转盘的转动可以加强传质 加快 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主体溶液 有利于有机物的 降解 2 电化学转盘法能有效地去除切削液废水 中的油量和 COD 当转速为 60 r min 电压为 10 V pH 值为 7 75 时 电解 120 min 油和 COD 去除 效率能分别达到 94 9 和 83 7 与传统的电 解法相比 电化学转盘法在去除切削液废水的含 油量方面具有优势 54钟登杰 电化学转盘法处理切削液废水 3 由于切削液废水的初始 COD 太高 COD 去除率达到 83 7 其剩余的 COD 还有 2 000 mg L 所以电化学转盘法用于切削液废水的预 处理 参考文献 1 Hadj Ziane Z A Moulay S Microemulsion breakdown u sing the pervapora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 to cutting oil models J Desalination 2004 170 91 97 2 Lorain O Thiebaud P Badorc E Potential of freezing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oluble pollutant application J Water Research 2001 35 2 541 547 3 Hu XG Bekassy Molnar Erika Vatai Gyula Ultrafiltra tion of oily emulsion for metal cutting fluid role of feed temperature 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2005 31 3 4 109 118 4 Lin S W Heriberto E G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spinning membrane system and negatively charged ultra 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recovering oil from waste ma chine cutting fluid J Desalination 2005 174 2 109 123 5 Madaeni Sayed Siavash Yeganeh Microfiltration of e mulsified oil wastewater J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2003 10 2 131 138 6 Nidal Hilal Gerald Busca Federico Talens Alesson et al Treatment of waste coolants by coagulation and mem brane filtrat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ing 2004 43 811 821 7 Taylor G T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biodegradation for the disposal of cutting fluid from the machining of u ranium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 tion 2001 47 4 215 224 8 Van der Gast C J Whiteley A S Thompson I P Tempo ral dynamics and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a bacterial inocu lum for treating waste metal working fluid J Environ mental microbiology 2004 6 3 254 263 9 Van der Gast C J Knowles C J Starkey M et al Se lection of microbial consortia for treating metal working fluid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Biotech nology 2002 29 1 20 27 10 Karimov R R Shulaev M V Emel yanov V M et al Study of biosorption treatment of spent cutting fluids un 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using various adsorbents J Khimicheskaya Promyshlennost St Petersburg Russian Federation 2004 81 9 485 488 11 Juan R P L pez J Nebot E et al Elimination of cut ting oil wastes by promoted hydrothermal oxidation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1 B88 95 106 12 Juan R P Sanchez Onet Jezabel et al Hydrothermal oxidation of oily waste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J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 2003 3 2 85 89 13 Wang A Qu J Liu H et al Degradation of azo dye Acid Red 14 in aqueous solution by electrokinetic and electrooxidation process J Chemosphere 2004 55 1189 1196 14 Shen Z Wang W Jia J P et al Degradation of dye so lution by a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electrode electrolysis system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1 84 1 107 116 15 Roessler A Jin X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ies and new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reduction of vat dyes J Dyes and Pigments 2003 59 223 235 16 Kuramitza H Jun S Toshiaki H Electrochemical re moval of p nonylphenol from dilute solutions using a car bon fiber anode J Water Research 2002 36 3323 3329 17 Korbahti B Tanyolac A Continuous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phenolic wastewater in a tubular reactor J Water Research 2003 37 7 1505 1514 18 Lanza M Bertazzoli R Cyanide oxidation from waste wa ter in a flow electrochemical reactor J Industrial En 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2 41 1 22 26 19 Rao N Somasekhar K Kaul S Electrochemical oxida tion of tannery wastewater J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 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1 76 11 1124 1131 20 Israilides C J Vlyssides A G Mourafeti V N et al Ol ive oil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the use of an electrolysis system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997 61 2 163 170 下转第68 页 64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对设备操作进行控制 使整个系统在各环节都具 有很好的安全性 避免因为安全 短板 的存在威 胁到整个系统 该方法的提出很好地弥补了对涉密局域网离 网文档的监管缺失这一信息安全问题 使涉密单 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文档分发后的安全隐患和监 管漏洞 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欣瑜 李钊 杨百龙 等 移动存储介质认证方法 研究 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8 1 56 58 2 廖洪其 凌捷 郝彦军 等 USB 移动存储设备的惟 一性识别方法研究 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 12 2778 2780 2814 3 段钢 加密与解密 M 3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 社 2008 4 何明星 林昊 AES 算法原理及其实现 J 计算机应 用研究 2002 12 61 63 5 SHA1 Collisions can be Found in 2 63 Operations 2010 05 24 http www rsa com rsalabs node asp id 2927 6 丁思捷 张普朝 应用硬盘序列号生成计算机指纹 J 计算机应用 2002 5 106 108 7 张桂勇 陈芳琼 API for Windows 2000 XP 详解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8 于抒 杨泽缸 贾培发 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 技术 研 究 J 计 算 机 工 程 2007 12 146 148 152 9 戴春达 符红光 WIN32 中钩子的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J 计算机应用 2002 8 72 74 责任编辑刘舸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 46 页 21 Gotsi M Kalogerakis N Psillakis E et al Electro chemical oxidation of olive oil mill wastewaters J Wa ter Research 2005 39 17 4177 4187 22 Subbiah A Chellammal S Basha C M Electrochemi cal treatment of xylenol orange dye wastewater at RuO2 Ti anode J Bulletin of Electrochemistry 2003 19 3 127 132 23 Polcaro A Mascia M Palmas S et al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diuron and dichloroaniline at BDD elec trode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04 49 649 656 24 Zanta C Michaud P Comninellis C et al Electro chemical oxidation of p chlorophenol on SnO2 Sb2O5 based anod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J Journal of AppliedElectrochemistry 2003 33 12 1211 1215 25 Zollinger D Griesbach U Putter H et al Electro chemical cleav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