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1页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2页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3页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4页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麻黄 李可 2000年秋 孙瑞琴乃一农妇 37岁 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 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昏迷48小时 醒后暴盲 寒战 咳逆无汗 查见颅内血肿水肿 双眼底出血 水肿 遵眼科名家陈达夫目疾六经辨证大法 凡目疾 无外证而暴盲 为寒邪直中少阴 玄府 毛孔 闭塞所致 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 附子温少阴之里 麻黄开太阳之表 即起玄府之闭 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 今证见寒战无汗 禀赋素壮 纯属表实 与少阴无涉 遂迳与麻黄汤一剂令服 次日诊之 夜得畅汗 小便特多 8小时达3000ml 今晨头涨痛得罢 目珠涨痛亦止 目赤尽退 血压竟然复常 已可看到模糊人影 后以通窍活血汤冲服生水蛭末12克 调理一段 竟得复明 视力 右0 8 左1 2 病愈3年血压一直稳定 1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麻黄 李可 麻黄升压 现代药理已成定论 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禁区 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 岂非千古奇谈 由此想到古代治中风昏迷欲死 用 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 并强调 录验 二字 必有至理 现代斥其非 实不知汗法可以消除溢血 充血之水肿 人本一体 表里同气 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 表气通则里气和 中医药有双向调节效能 是通过调燮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 汗法之奥妙 并不单在一个 汗 字 麻黄可以通利九窍 宣通脏腑之气 从本案的病机看 由于寒袭太阳之表 玄府闭塞 寒气郁勃于内 气机逆乱上冲 邪无出路 遂致攻脑 攻目 邪之来路 即邪之出路 随着汗出 表闭一开 邪从外散 肺气得宣 水道得通 小便得利 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淤血 水肿亦随之而去 脑压迅速复常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2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桂枝 邹良材经验 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以阳行阴利小便 按阴阳互根的机制 阴虚患者可在养阴柔滋淡渗的基础上 略佐通阳药物 借助膀胱的气化作用达到 以阳行阴 的目的 主要药物为桂枝 用量在3g以内 加入煎剂中 正如近人曹炳章云 凡润肝养血之药 一得桂枝 化阴滞而阳和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张琪经验 桂枝是张老治发热常用之药 伤寒论 虽有 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 之禁 但张老在临床并未囿于此说 治疗发热已入里内伏少阳时 与柴胡配伍 共奏疏解透达之功 与生石膏配伍 则无性温助热之虑 因此常用获微汗出而愈之效 尤其对发热有肢节烦痛者 柴桂合用其效尤佳 若挟有痰浊温邪者 桂枝用之更宜 因为痰浊湿邪属阴 非阳不化 故用桂枝温阳行气 以助祛温化浊 豁痰散结 因同时伍用清热之剂 故大可不必担心 阳盛则毙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张琪 3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紫苏 陈笑夫经验 紫苏叶 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 作为发散药之外 还偏重于用来治疗某些腹泻 相当于过敏性结肠炎 而收良效 这种腹泻 在急性发病后 往往余 毒 未清 常因饮食不节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 遂致酿成慢性 该药的适应范围 主要是病人有可追忆的食物过敏史 并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过程 引起发病的食物 主要是海产品中的虾 蟹 蛤类及某些鱼 急性发病是 肠鸣 腹痛 腹泻 呕吐 并有恶寒发热等 重用紫苏叶 带茎 30g 配陈皮10g 加焦山楂10g 焦麦芽10g 焦六曲10g 炒苍术10g 姜川朴10g 干姜5g 此方应用一两剂即获显效 但治疗必须彻底 方可免于导致慢性 到了慢性阶段 腹泻时发时止 一日数次 夹有黏液 肠鸣 腹痛绵绵 食欲减退 治疗用药 仍以紫苏叶 带茎 30g为主药 配陈皮10g 并因证选用温中 补阳 理气等药 如青木香3g 桔梗9g 山药20g 莲子15g 炒白芍15g 干姜3g 甘草9g 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医海拾贝 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择 4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生姜 张登如 产后饮食慎用生姜解按本草皆云生姜性温而散 产后血亏气弱之人 岂可用此燥烈之品 而乃风俗习惯 产妇饮食 动辄投生姜调味 寒性之人 食之犹可 若热性之人 食之如炎添薪 其害不可不知 故张老认为产后饮食应慎用生姜为佐料 曾治一产妇 产后即厚用生姜投入汤馔之中 数日后口干咽燥 仍强以食之 渐至心烦身热 肌肉削瘦 不欲进食 此热证已极 气血消烁 此时恰好鲜梨上市 张老嘱其多吃鲜梨 方挽颓势 产后有宜温之说 故食物常用生姜作调味 婴儿有宜热之言 故襁褓虽夏天亦如冬天之厚 为此俱多引起疾病 寒者温之 热者凉之 用需适宜 非谓生姜不可用 张登如老中医用药经验介绍 5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荆芥 连介一经验 荆芥穗一药 体轻性扬 辛温发散 解表退热 又走血分 可除血虚发痉 发散而不伤气 入血而不伤阴 虽其属平庸之味 然临床对证施之 确能获神效 新中国成立前 开封纸坊街房主高某之妻 产后发热 住入教会医院 欲求病速去 保母子平安 外国医生予以大量西药退热之品 并敷冰袋 图降其热 然其热不退反增 以致壮热神烦 病情日渐危重 乃延余求治 吾详询病情 细究病机 其证由产后受风 属血虚表实 遂取荆芥穗9g 红糖30g 嘱以荆芥穗煎汤冲化红糖 趁热顿服 约1时许 汗出热退 身凉神安 家中调养数日而尽愈 洋医奇而不解 中医治病 绝非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是据证施治 详首席证候 明立治法 精当选药 高氏之妻 时值产后 产后之人血虚多挟滞 血虚于内 寒闭于外 外国医生不明此理 用发汗更伤气阴 施冰袋更增外寒 则病不愈反剧 吾虽以芥穗平庸之味 但发散适中 避麻 桂发汗太过之弊 又以红糖为引 趁热顿服 走气入血 祛瘀化滞 去腐生新 甘温益气 补血散寒 二药谐和 一表一里 气阴复而寒邪却 经脉畅而郁热解 故而药到病除 黄河医话 6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防风 张志礼经验 防风 配蝉蜕 猪牙皂 天麻 用荆芥水送下 可治风 疥 癣 疮 皮肤瘙痒 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配黄芪 白术可治自汗 预防荨麻疹 配羌活 白芷可祛上半身之风 用于头面部温疹 皮炎等症 配独活可祛下半身之风 用于下肢湿疹 皮炎 配当归 丹皮可祛血风 用于玫瑰糠疹 多形红斑 配苏叶 麻黄可祛寒风 用于寒冷性荨麻疹 配黄芩 黄连 桑叶可祛风热 用于风热性荨麻疹 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 7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羌活 李少川经验 从医50余年 精专儿科 在辨治癫痫时 每用羌活 其用意为癫痫病位在脑 羌活归经膀胱 十二经脉中唯太阳膀胱经 入颅络脑 羌活透颅可引诸药直达病所 其研制的小儿抗痫胶囊即寓此意 经临床对1000多例患儿的观察 小儿抗痫胶囊治疗小儿癫痫显效率60 2 总有效率86 5 患儿脑电图亦得到相应改善 王幸福经验 曾治一例脱发青年 在校大学生 22岁 男性 开始用验方乌发丸加减 其药组成为 生首乌 黑芝麻 女贞子 旱莲草 桑椹 霜桑叶 生地 菟丝子 杜仲 金樱子 桃仁 红花 豨莶草 侧柏叶 怀牛膝等 15副药后 仅止住发 生发了了无几 见效缓慢 后思之良久 觉得药是正确 但是输送到头顶末稍的力量不足 于是在上方加入羌活25g 又服10副 新发已大面积长出黄绒毛 密密麻麻 甚是喜人 后继续用此方加工成蜜丸 服了三个月 头发长好 又黑又密 此案取效之快 关键就在于加入了羌活一药 8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白芷 孙朝宗经验 白芷色白味辛 性温气厚 芳香特甚 主入足阳明胃经 功可通窍行表 升多于降 善引药力达于头面 以疗目痒泪出 面黑瑕疵 前额疼痛 鼻寒鼻渊 面部红疹 疖疮 皮肤干燥等面部疾患 该药还可通经络 和气血 畅荣卫 长肌肤而润泽颜色 成为中国古代化妆品 美容品中最常用的一种原料 有很好的美容祛斑作用 对此 孙师常谓 白芷 疗风通用 尤善行头面 疏泄邪气 和利血脉 其质又极滑润 以祛风燥湿 消肿止痛而不枯耗精血为特长 每以白芷3 5g 为之使药 随方潜用 治疗头面诸疾 收效甚佳 孙朝宗临床用药经验李兰舫经验 白芷辛温芳香 行足阳明戊土 味辛能散 可行郁结之气 气味芳香 能化湿浊之邪 性温气厚 厚则发热 有温中散寒止痛之效 白芷用于湿浊阻中或寒凝气滞的胃脘痛 颇合病机 对胃阴不足之证 用小剂量白芷 与沙参 麦冬 乌梅 白芍等酸甘化阴药为伍 既能动静结合 理气机以助津生化 又可避免滋润滞中之弊 一般用蜜水炙用 以制其升发之性 小量用5g 可行气健胃 增进食欲 重剂用10g左右 能温中散寒 理气镇痛 长江医话 9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细辛 孙朝宗经验 细辛性味辛温 主入肺与肾经 入肺以宣发肺气 可发汗化痰 祛风止痛 主治咳逆上气 鼻塞多涕 入肾以 通精气 正如 本草从新 所谓 温行水气 润肾燥 孙师指出 细辛散肺气 人人皆知 不知细辛还可入下焦以激发肾气上达于肺窍 厥苏甚伟也 临证中凡逢肺肾阴虚之燥咳 咽喉燥痒及阴虚音哑 中风失语等证 则采用肺肾同治 俾其肾阴得升 肺气得宣 诸症可疗 孙朝宗临床用药经验 10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薄荷 张赞臣经验 薄荷性味辛凉 疏风发汗力强 专用于风热咽痛 表热无汗之证 且性凉利咽 对于是咽喉觉有灼热 不仅可以内服 且可研粉入柳花散中作吹喉之用 唯含芳香性挥发油特浓 不宜久煎 心须后下 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11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牛蒡子 周仲瑛经验 治疗颅内肿瘤 出现颅内高压伴头痛时 常加牛蒡子 药量用至20 30克 曾治一患者 颅内蝶鞍部位占位 初以化痰散结 通络定痛不应 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牛蒡子 头痛明显缓解 服2周后疼痛止 周教授谓此药能升能降 疏风散邪 主治上部风痰 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病用药经验刘弼臣经验 刘老常谓 利咽润化需牛蒡 牛蒡子性寒味辛 苦 具有疏散风热 宣肺透疹 解毒利咽的作用 临床多用于风热感冒 咳嗽痰多 麻疹 风疹 咽喉肿痛 痄腮丹毒 痈肿疮毒 主要是取其性寒 刘老独辟蹊径 提出牛蒡子还有 利咽润化 之功 故在风热感冒等引起的咽喉肿痛中 经常可以看见刘老对牛蒡子的应用 且临床疗效确切 刘弼臣教授临证用药特色精粹 12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蝉蜕 王少华经验 急性肾炎 根据张仲景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 之旨 在温肾气 化浊水外 对于宣肺之邪风 发肺之滞气 又当时作常法使用 药物以蝉蜕为首选 同时再助以前胡 一则于祛邪风方面可起协同作用 再则用大剂量之蝉蜕 更觉升多降少 参入前胡之后 可望升降基本平衡 而手太阴肺经郁滞之气能消 宣发之气得长 而达恢复 通调水道 之目的 蝉蜕与前胡的用量为10 3 若有水溢高源 胸满喘息者 用蝉蜕配甜葶苈子 取其泻肺水有高屋建瓴之势 下肺气有除满止喘之功 13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桑叶 郭付钰经验 串雅外编 曾用桑叶7片 每日洗之 治眉毛脱落 胡须脱落 串雅外编 之 黑发仙丹 则用熟地 万年青 桑椹 黑芝麻 山药等以桑叶为君治脱发白发 寿世保元 引胡僧方之扶桑至宝丹用桑叶 白蜜各500g 黑芝麻120g 治白发 头眩目花 迎风流泪 皮肤粗糙 便秘等证 石室秘录 千金方 也有用桑叶治头发不长之记载 文献报道桑叶和桑枝对家兔及绵羊有显著的养毛效果 且有杀菌作用 孙朝宗经验 桑叶一药 苦甘而寒 入肝肺二经 功可祛风清热 凉血明目 重庆堂随笔 桑叶 息内风而除头痛 止风行肠胃之泄泻 已肝热妄行之崩漏 胎前诸病 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 孙师认为 桑叶少用则清肺 多用则平肝泻肝 因桑得萁星之精 萁主风 风气通于肝 故桑叶善平肝风 泄肝热 临证中每每重用桑叶30 60g治疗肝热风旋之目昏脑涨 耳鸣头摇 项强抽搐 及木火刑金之咳嗽 咯血等症 孙朝宗临床用药经验 14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柴胡 张琪经验 透邪法是张老临床治疗发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透邪的关键是柴胡的使用 世人多有 柴胡性燥劫阴 之说 因此在治疗热病时常避之不用 而张老治疗发热时 使用次数最多者莫如柴胡 张老认为柴胡具有疏解肝胆 畅利三焦的作用 为利枢机之剂 张老认为柴胡虽疏解邪气 能开气分之结 但不能清气分之热 故伍黄芩协之以清热 热甚者加用生石膏 张老使用柴胡为主药的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治疗发热 凡临床表现发热恶寒 苔白脉浮数 恶心欲吐者 皆可用之 不必局限于往来寒热 张老重用柴胡 剂量一般皆在20g以上 通过大量病倒观察 不仅未见劫阴助热之弊 且屡用屡效 足见柴胡为退热之良药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张琪 15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柴胡 言庚孚经验 柴胡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柴胡能出表入里 转动枢机 散寒泻热 透达膜原 疏泄肝气 调理气血 升阳举气 引药入经 南 北柴胡可互为通用 余常谓 柴胡为医家之宝 肝家之要 选用有方 其功难得 柴胡用量 作升举药 作引经药给3 5g便可 其余用途均可给10 15g 余善用柴胡 通过几十年临证体会 本品按正常剂量使用 无论使用暂久 均无劫会阴之弊 非但不劫肝阴 反是养阴之佐品 疗补肝阴之不足 如 医宗己任编 所出滋水清肝饮 滋肾生肝饮 均系六味地黄合柴胡加柔肝之品 主持劫肝阴之说学者认为 柴胡系纯阳之品 久用阳能伐阴 余认为 决不可离开肝的特点而论肝 肝喜条达 得柴胡疏泄 气行郁解 气血畅达 肝血调顺 肝阴何以会被劫 再则 柴胡质轻味薄 并非攻伐之品 具体升散之功 而不备伐阴之力 受劫肝阴之说而忌用柴胡者可放胆施用 当然 肝阴不足之体 选用柴胡时 切忌辛燥之品 柴胡虽为医家之宝 仍应根据其功用 有适应证再投药 且中病之后 也当适可而止 如无柴胡之证 恣意用柴胡试之 徒然也 名老中医医话 16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升麻 方药中经验 方先生用升麻解诸毒 效验颇良 临床上可以定性为 毒 病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二种 一是可定性为火病而系暴发者 如具有传染性的温毒 时疫之类疾病皆属其范畴之内 二是因误食药物或有毒食物所致疾病 这两种情况均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