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主背人:李茂华审核: 课时及内容: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熟背全诗学习重点: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梦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一:课前预习:1注音天姥: m 瀛洲:yng 云霓:n 副虹,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剡溪:shn 在嵊县境内,溪水名。 渌水:l 清澈。脚著谢公屐:zhu 穿。 j鞋子。 暝:mng 日落,天黑。殷岩泉:yn 雷声。如:殷殷其雷 栗深林:l 通“傈”水澹澹:dn 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 訇然:hng 大声。青冥: mng 深远。 鸾回车: lun 古代传说中的一神鸟。魂悸: j 因害怕而心跳。 恍惊起而长嗟: ji 叹息。2本课重点字词解释下列加点词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失向来之烟霞:代上文神异的景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找出文中的多义字訇然中开(打开,动词)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2、名词用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3、使动用法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3课前阅读 1、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越地人谈到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时能够目睹。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山势超出五岳,遮蔽了赤城。那高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它象要拜倒,向东南方向倾斜。 2、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3、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4、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5、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飘飘欲仙的李白) 6、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7、人世间行欢作乐也象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开颜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是谁呢? 今天我们一起要走近的就是写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二)析题1、梦游天姥吟留别,从诗题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总结:1:内容:梦游天姥2:形式:吟(回答出“吟”这一形式,学生会有难度,老师作适当的提示)3:内容:留别提示:在这里,我们又接触了一种古诗体,“吟”,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我们已学了不少古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们称这样的诗歌形式为“歌行体”,“大小长短,错综阖辟,素无定体”。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学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用自己的词汇去理解这种古诗体。现在就让我们把问题搁一边。(三)熟悉诗篇一起读诗,品味诗人是否用了酣畅的笔墨来写“梦游天姥”呢?是否在与人“留别”呢?1、朗读诗歌:让我们一起找出相应的内容。 从哪到哪儿诗篇是在记“梦游天姥”?明确:“海客淡瀛洲失向来之烟霞”(先自读,找出这部分内容)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给学生时间仔细找,答案在结尾处)明确:“别君去兮何时还”(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3、着重阅读“梦游天姥”这一部分。学生齐读,教师引导:文章是记游,但与一般的记游不同,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不同在什么地方?这是“梦游”(引导学生全体作答)请一位学生找出点题的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请一位学生作答)解释:“我欲因之梦吴越”请一位学生作答:因(表因果关系)之(代词)那么前文是 作者游天姥山的原因。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分诗文,思考是什么激起了诗人的游兴?朗读:“海客淡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从诗文中体会天姥山的形象:越人言云霓明灭 连天横 1五岳: 与别山作比 2赤城:浙江省天台县北,山名 3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北,与“天姥”相对六行诗既点明了天姥山的位置,同时突出了天姥山之高峻。超五岳,压倒赤诚,连绝高的天台山也只好倾倒在它的东南方。李白自青年时代就向往吴越的山水,曾在秋下荆门中就抒发了自己这份向往之情,“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天姥山的奇景瑰形激发了李白的游兴。那么诗篇起笔却没马上写天姥山,诗人先写“海客淡瀛洲”,这样落笔是什么原因,“瀛洲”指什么?(给学生时间考虑。)从“瀛洲”打开学生的思路。骄阳酷暑,我们向往去海边,那么对“东海蓬莱”会有所耳闻,这“蓬莱”相传是一座仙岛,上有长生不老药,当年秦始皇曾遣三千童男童女上岛采药,诗中所言的“瀛洲”为这东海上三座神山之一,还有一座是“方丈”。来往海上的人淡起仙人居的瀛洲,印象中是烟雾缭绕,波涛迷茫,实在难以寻求。以此山的难求来映衬天姥山的神秘、伟丽、实在。虽然高耸入云,但确实有其山,云开雾拨之后还能真真实实地睹上一面,所以诗人希望自己踏上此行。齐读这一部分,这是诗人入梦之缘。那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想象,一起进入他的梦游世界。诗人是如何来到目的地的?答案:“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渡过镜湖,在月的映照下,来到剡溪。有诗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到了剡溪,诗人已到了天姥山的入口。“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相传晋朝以前,这里人迹罕至,只有汉时的刘晨、阮肇入此山采过药。到南朝时,淝水之战中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谢玄的孙子到浙江永嘉来任太守,此人喜遨游山水,永嘉恰巧山秀水灵,所以任职期间游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当时从会稽到永嘉地区,须穿越新昌,天台地区,此地丛山峻林,茂林修竹,而性喜山水的太守开始伐木取径,直到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这险要地段,因而名声大振。梦到剡溪:清幽寂静李白追慕前贤高情雅致,神思飘飘,深入了天姥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据载,谢灵运游山时所穿的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诗人立在了前人开拓的古道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相应诗句。(让学生寻找)答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著屐登山:壮美奇绝“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看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听到)诗人想象中的天姥山:山高、路崎岖、奇花异草迷人眼,泉声殷殷如雷鸣,清猿长啼,天鸡空中啼明,幽深寂静,使人站粟。夜间景象:离奇险怪正在此时,忽然“列缺霹雳,丘岳崩摧”,眼前出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诗人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诗文中寻找)明确:“青冥浩荡不见底,甘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上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情到酣处,诗人的想象纷至沓来。青空寥落,深不见底,金银台上,日月照耀,金碧辉煌。神仙排云而出,身着云霞般华美的衣裳,乘清风,纷纷而来。 老虎鼓瑟,鸾鸟拉车,仙乐阵阵,车声辚辚。众仙像麻束一样列队立在金银台上。诗人神游八极之表。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忽然“魂悸以魂动”,诗人梦中觉得心中悸动,恍恍惚惚醒转过来,口中仍发出惊叹之声。梦已醒“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只有睡着时候垫的枕席还在,梦中的烟霞胜景已全部消失了。梦境消失:梦尽而思无穷。小结:诗人因越人传说天姥险峻绮丽,而起游兴,还未启程,已先梦游,情到酣处,仙境忽现,虚境之中又生幻境,使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摇曳生情,起伏跌宕。(朗诵这一部分诗文。)4、“梦游天姥”,诗人极尽想象,直到眼前烟消云散,诗人才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现实之中的诗人是如何状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诗文的最后一部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四)、学生讨论,可以结合已学诗词、已知的关于李白的知识,并教师提供的关于李白的诗赋及生平资料(见附稿二),鼓励学生回答。1、看提供资料回答:李白诗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仗剑远游至江陵遇道士司马祯时作行路难(三首)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时作将进酒天宝十一载(752年),时诗人已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历九载时作李白生平资料出生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长安第二次南北漫游2、讨论结束,教师提问:(1)根据提供的资料我们来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李白的哪一段时期?参考答案:赐金还乡,东游梁宋、齐鲁,即将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之际。为什么?参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眼”,从这一诗文中读出。“摧眉折腰”,当指在长安生活这一时期得出的的体会(引导学生回答)(2) 你们是如何理解这饱蕴诗情的两行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叠合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参考:长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诗人寄意壶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这里李白因一曲乌栖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贺知章的赏识,为其解金龟换酒,极尽荣华,肆意放诞,然而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帝都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自由与率气。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充,对自由充满向往。梦之感: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解放 这锵铿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是对权贵的憎恶和蔑视,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后的舒畅心情。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3、收拢对整首诗的理解,回答课开始时对诗题解析时留下的一个问题,“吟”是怎样的一种古诗体?(提示学生:主要从形式上去思考这个问题,罗列出学生能从这首诗中获得的信息:)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随诗人情感起伏而变化。四言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无石扇,訇然中开”,字字铿锵,词激意急。七言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轻松畅快杂言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余韵袅袅。压韵自由,可以换韵这首诗时而两句一韵,如“城”和“倾”,时而四句一韵,如“溪”“啼”“梯”“鸡”等。请学生再找出几处压韵的地方:如“巅”、“烟”、“山”和“颜”;“摧”、“开”和“台”;“下”和“麻”;“嗟”和“霞”。转韵达十二处之多。对仗无严格要求,此诗中出现的对仗处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样的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教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吟”这一文体再作适当补充:原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内容多有悲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司法局《移送执行申请书》民事类法律文书(空白模板)
- 临近地下室施工方案
- 深沟槽全是石方施工方案
- 咨询年度方案范文
- 轻质内外墙施工方案
- 寻宝记漫画营销推广方案
- 老旧建筑翻新加固方案设计
- 小型酒店客房营销方案
- 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 装修施工方案怎么编制的
- 常用水利规范目录
- 2022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 双绞线链路测试报告
-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版)第02章-财务估价模型概览
-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Unit 1《In China》单元测试卷
- GB∕T 34662-2017 电气设备 可接触热表面的温度指南
- 中频电疗法课件
- CNAS和CMA需要编制的表单
- 高档写字楼物业管理工作手册房地产2020
- 医院窗口服务礼仪培训PPT课件(最新)
- 干货最全的主族元素发现史(每族一篇,成系列,共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