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项突破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项突破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项突破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项突破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专项突破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实验一(声、光、热)卷一一、填空题1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立即停止发声,简单的办法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力向下压活塞,圆筒内蘸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 _可以增加气体的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气体的内能是_能转化来的。3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4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 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 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 (填“会”或“不会”)弹起。 6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 ,也说明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7把一块很干净的玻璃板掉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a真空不能传声 b音叉在振动c超声波的存在 d水具有导电性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三、实验探究题10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 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丙所示,则图 (填“乙”或“丙”)为凸透镜,原因是凸透镜 。(3)图丙中的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填“近视”或“远视”)眼。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小明是通过 观察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2)小明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在下面右边空白处设计一个实验表格;(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12小明利用大铁钉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前的相关准备:(1)他应该至少准备 根完全相同的大铁钉;(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他应该准备一个 ;(4)为了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如果没有方格纸,他还应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 。13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 他的实验装置如图1-2-30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_ _。(2) 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 。(3)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_ 。14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温度燃料加热前水温/10g酒精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卷二1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物理信息,请写出两条: ; 。请你从图甲到图乙实验现象中总结出一条物理规律,其具体内容表述为: 。本实验中m采用平面镜的作用是: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1)实验要保证镜面与桌面垂直,请你写出一种简易方法: 。(2)实验中要选取两支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 ,观察时应该从玻璃的正面(点燃蜡烛的一面)、还是背面观察实验中的像? 。(3)将手指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的火焰上不会感到疼的原因是: 。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4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甲 乙 丙(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5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 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 。(2)在实验时,小明发现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 。(3)实验中遇到了如下困惑。请聪明的你帮助他解决。困惑一: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如果他想使光屏上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该如何调整?你的调整方法是: 。困惑二:小岩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左右足否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你的设计方法是: 。6生活中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同吗”?小明选择的固态物质是蜡和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实验装置中小明设计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甲(3)如图乙所示,a、b是小明绘制的蜡和海波的熔化图像,则 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7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如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即可) 。答 案专题五 实验一 (声、光、热)卷一1用手握住叉股;使音叉停止振动 2做功;机械 3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下4扩散;温度 5振动;不会 6不变;低于7大;分子间(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引力 8b 9c10(1)漫反射;(2)对光有会聚作用;(3)近视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11(1)纸板;(2)如右表所示;(3)oa;可逆12(1)两;(2)玻璃板;(3)光屏;(3)刻度尺13(1)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位置顺序放错,从左至右应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蜡烛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3)近;该透镜是凹透镜,能将光发散14(1)加热后的水温/;10g碎纸片;(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卷二1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反射时,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一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二是增加光的反射效果2(1)将三角板的两直角边靠在桌子和玻璃板上;(2)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从正面观察;(3)后面的火焰是虚像3(1)相同;(2)相等;(3)相等;垂直;(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5)不透光4(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5(1)显示凸透镜成(实)像的位置;(2)蜡烛上调(或透镜下调、光屏上调均可;(3)凸透镜不动,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并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只要方法中体现了“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方法合理即可)。两个蜡烛并排放置且烛焰高度不同,然后观察光屏上两个烛焰像的情况(或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左右摆动,然后观察光研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用物体在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