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zxls.com).doc_第1页
乡绅(zxls.com).doc_第2页
乡绅(zxls.com).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绅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材料阅读1(2019山西太原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乡绅阶层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治理乡村的代理人。其来源,一种是未仕但具有准官僚资格的生员、监生、举人;一种是通过科举途径做官而致仕的居乡官僚;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崇祯年间,乡绅张溥等人在江南地区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复社”组织。东林党和复社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追求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对晚明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 摘编自秦德君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等 材料二 15401640年被称为“流动的世纪”,英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乡绅阶层日益兴起。乡绅属于地主阶级,是介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大致包括骑士、缙绅与纹章乡绅三个群体。16世纪初乡绅人数约为6000,到17世纪末增长到约20000人。乡坤人数增加源于社会流动的加快。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与商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新财富增加,一大批出身非绅家庭的新富人士集中涌现,通过努力实现了地位提升。宗教改革后,大量的修道院土地被政府没收并出售,促进了土地市场活跃,为大批新富人士通过购置土地成为乡绅地主提供了条件。国家对于新富之人积极吸纳,为其提供了政治保证。1568年官方纹章院开始向新兴社会人士开放申请,引起人们追逐爵位纹章的热潮,出现了“荣誉膨胀”现象。据统计,15601639年间官方授予的新纹章数量多达3760个,而成功晋升绅士的莎士比亚正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 摘编自许明杰从莎士比亚遗嘱看英国乡绅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乡绅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英国乡绅的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1)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 (2)不同点:中国乡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英国乡绅有明确的身份认定;中国乡绅大多和科举制联系密切,英国乡绅总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中国乡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更关注朝政;西方乡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原因:晚明:宗法传统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解析】(1)根据材料一“明代乡绅阶层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治理乡村的代理人”可知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可知推动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根据材料一“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可知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一“东林党和复社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追求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对晚明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可知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 (2)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一“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与材料二中“乡绅属于地主阶级,是介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大致包括骑士、缙绅与纹章乡绅三个群体”进行对比可知其不同点是:中国乡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而英国乡绅有明确的身份认定;根据材料一“其来源,一种是未仕但具有准官僚资格的生员、监生、举人;一种是通过科举途径做官而致仕的居乡官僚”与材料二“宗教改革后,大量的修道院土地被政府没收并出售,促进了土地市场活跃,为大批新富人士通过购置土地成为乡绅地主提供了条件”进行对比可知其不同点是:中国乡绅大多和科举制联系密切,而英国乡绅总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根据材料一“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与材料二“1560-1639年间官方授予的新纹章数量多达3760个,而成功晋升绅士的莎士比亚正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进行对比可知其不同点是:中国乡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更关注朝政,而西方乡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第二小问原因,在作答本题目时,我们一方面要分析晚明,另一方面还要分析英国。就晚明而言,根据所学知识,明代乡绅注重和睦宗族,正地方风俗,其原因是受到中国传统宗法传统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可知与当时科举制的发展、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有关;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就英国而言,根据材料二中提及的时间段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