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pdf_第1页
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pdf_第2页
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pdf_第3页
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pdf_第4页
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应用中的选择性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孙利军 前言 碳酸钙是地表上最常见的矿物 但并不是所有的碳酸钙在造纸行业都有利用价值 在上世纪6 0 年代初期欧洲率先应用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 数年后用于涂布加工纸 而北 美则在7 0 年代末期才以相同的作法 使碳酸钙先由填料再发展应用到涂布加工纸中 以发展的方向而言 欧洲最早使用碳酸钙 但是北美在使用碳酸钙上与欧洲发展方 向不同 皆因北美纸张的不透明度要求较高 针叶木长纤维所占比例甚高 而且较早发 展了卫星式轻质碳酸钙工厂 以至于今日在北美许多纸厂大量使用沉淀式的轻质碳酸钙 P C C 作为填料 而欧洲则成熟的发展应用了湿磨碳酸钙 N G C C 以其发展的时间 算 P C C 略早于N G C C 背景的不同大略说明其发展的走向 中国从8 0 年代起部分由酸 性抄纸改为中性抄纸 碳酸钙在造纸行业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 由填料到涂布纸碳酸钙 的应用 中国也历经了干磨至湿磨的发展过程 目前轻质碳酸钙的应用所占比重也呈上 升趋势 两方面的研究均未曾中断 在整体发展上 如何因地制宜的根据地域性的条件 设定碳酸钙的使用 将是碳酸钙在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 综合地说 碳酸钙在造纸工业 首先使用的填料级是由干磨式到轻质碳酸钙或湿磨碳 酸钙 涂布颜料也始终是从干磨碳酸钙到湿磨碳酸钙 轻质碳酸钙仍在研究当中 目前 全世界使用率还比较低 卢 Z 卢 卜一二 图1 近年造纸C a C O 消费走势 叠 G C C I O 0 O O O O O O O 8 7 6 5 4 3 2 1 图22 0 0 2 年主要矿物颜料消费比例 一 碳酸钙的基本性质 在涂布加工过程中 不论在预涂还足面涂 碳酸钙都被广泛的应用 由于涂布碳酸 钙都以湿磨碳酸钙为主 以下讨论范围主要以湿磨碳酸钙为主 用于造纸填料和涂料颜 料的高品质碳酸钙产品应具备以下性能 高白度 高纯度 高散射系数 高折射率 适宜的粒度分布 低磨耗值 稳定的P H 值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良好的着色性 较低的价格 对造纸生产操作性和纸张性能的改善应具有 良好的分散性和悬浮性 较高的填料保留率 提高纸张不透明度和涂层遮盖性 减少纸张压光光泽和不透明度损失 改善纸张油墨吸收性 改善纸张透气性和印刷干燥性 固着 低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变特性 与涂料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粘度稳定性 国家8 8 年制定的 工业天然碳酸钙 标准 见表l 1 0 7 表1 工业天然碳酸钙 Z B G l2 0 0 9 8 8 指标 指 标名称 优等品 一等品合格品 碳酸钙 C a C O 干基计 含量 9 8 09 6 0 9 4 0 1 0 5 挥发物含量 0 20 3 0 4 盐酸不溶物含量 1 O 2 O4 O 水溶物含量 0 2O 3O 5 P H 值 8 1 08 1 08 1 1 锰含量 含量 O 0 2 铜 C u 含量 O 0 1 筛余物 符合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要求 表2 常用碳酸钙的物理性质 特性天然碳酸钙G C C沉淀碳酸钙P C C 比重2 7 1 2 7 2 9 3 自度 8 6 9 69 5 9 8 光散射系数m 2 k g 1 0 0 1 6 015 0 2 0 0 碳酸钙含量 9 7 9 99 8 一一9 9 8 盐酸不溶物 0 0 6 0 30 0 1 一一0 1 磨耗值m g 3 4 02 1 2 比表面积i l l 2 g 3 2 66 8 1 6 二 涂布碳酸钙的技术要求 一 涂布碳酸钙的级别 应用于涂布级的碳酸钙仍在积极的开发中 在现阶段的涂布碳酸钙可分为预涂级与 面涂级 当然也有针对光泽度或不透明度所开发的产品 一般来说碳酸钙的级别也是以2 pm 的粒径来做指标 1 预涂用涂布碳酸钙 二次甚至三次涂布在逐渐盛行 广义的说除了表层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层面外 第一道 或内部的第二道都算预涂 预涂并不是直接显现的外观或功能 然而却可以给出面涂应用 的最适合条件 通常预涂所起的作用是增进平滑度 细腻度与微粗糙度 M i c r o r o u g h n e s s 细碳酸钙在预涂上有很好的效果 6 0 d 于21 tm 的级别是最常用的 2 面涂用碳酸钙 面涂是直接对纸张的应用性质 功能 x t 光泽度 平滑度 不透明度及印刷适性的 1 0 8 种种要求 产生作用的关键 一般成本较高 通常涂布碳酸钙都是微细粒径 9 0 以上 小于2l am 的粒径 甚至有9 8 1 0 0 都小于2l am 的产品 对于涂布碳酸钙而言 高固含 量是其较有利的应用条件 二 涂布碳酸钙的白度性质 白度是碳酸钙的优点之一 碳酸钙天然具有偏蓝色调 显白效果好 且易与增白剂 结合 以碳酸钙而言 不同的矿源 白度不同 由方解石 石灰石到大理石 碳酸钙白 度也由8 6 到9 6 而因为碳酸钙是天然矿石 内部夹杂者不纯物质 这种情形使同矿 源的碳酸钙在微细或超微粒级别中 白度都较低1 2 度 如下表 国内碳酸钙为高白度 型 相较之下硬度也较高 碳酸钙粒径与白度的关系 粒径 小于2l am 白度 3 29 4 6 2 9 5 9 0 9 3 9 8 9 2 三 涂布碳酸钙的粒径 碳酸钙的粒径主要由3 2 5 目筛余物 小于2l am 的比率 平均粒径 最大相对粒径 及粒径分布等指标组成 大都可在市场销售的产品说明书找到 通常3 2 5 目的筛余物在 检验上较方便 为一般的验收标准 通常面涂使用的涂布碳酸钙的筛余物要求在6 0 p p m 以下 愈低愈好 2l am 的比率则是产品级列的指标 已有9 8 甚至1 0 0 b 于2l am 的 产品 碳酸钙 N G C C 如为研磨1 0 0 的要求小于2l am 有其困难度 故生产成本也偏 高 平均粒径则需配合粒径分布来评断其优劣 单一表示的平均粒径可能有粗者过粗 细者过细的情形 前者影响品质 后者造成粘着剂与操作的困难 四 涂布碳酸钙的粘度 涂布级碳酸钙与水混成泥浆状 干磨碳酸钙在研磨完成后加水 湿磨碳酸钙则在研 磨中已加入水 沉淀型碳酸钙则在反应中加水 在反应后浓缩 脱水 研磨不论干湿方 式 其粘度变化情形较类似 可以7 5 7 8 的高浓度配制成泥浆状 沉淀碳酸钙则只能到 7 0 通常其保水较不易 静粘度下 碳酸钙粒子愈细 则粘度愈高 但在高剪力下 因结晶系的关系 高剪粘度都很低 由于这个原因 使碳酸钙大量应用于高速刮刀式涂 布机中 五 涂布碳酸钙的筛余物 目前T A P P I 规定的筛余物以3 2 5 目为标准 即大于4 5l am 才会留在筛网上 通常标 准要求在4 0 6 0 p p m 左右 但是优质的产品应在1 0 p p m 以下 因此在需求较高的日本 工厂用2 0 p p m 来测筛余物 在品质比较下更可以看出差异 涂布碳酸钙在理论上筛余物 10 9 应是零才对 但因矿中有杂质 加上研磨的碳酸钙 桶壁上干涸或延滞的情形 无可避 免 因此其测定值也稍有波动 对沉淀型碳酸钙而言 杂质 反应时间及反应槽壁上的 沉积也会造成筛余率的升高 无论如何 筛余物高对品质有极其负面的影响 六 涂布碳酸钙的p H 值 对照到分散剂使用上 p H 9 时在操作上也正恰好 沉淀型碳酸钙理论把碳酸钙置于 水中 通常p H 值会在7 到9 5 问 且碳酸钙解离形成缓冲溶液 其p H 也应在9 左右 但若反应不完全 则熟石灰 C a O H 2 可能是p H 达到1 2 会对其他不耐碱化学品造成伤 害 七 涂布碳酸钙的水分 涂布碳酸钙除干磨或需进口产品外 都是泥浆状 湿磨碳酸钙可能在7 0 7 8 的固含 量 即水分只占2 2 3 0 沉淀型碳酸钙则为7 0 的规格 3 0 水分 干粉碳酸钙较瓷土 疏水 通常水分含量在1 以下 八 涂布碳酸钙的分散 泥浆状涂布碳酸钙不论湿磨型或沉淀型 均已分散完全 但相对的可能针对单一成 分的控制沉降 或有些分散剂已经衰减 通常在配成涂料时要补充少量分散剂 使碳酸 钙与其它颜料混合时效果更好 相对的 粉体涂布碳酸钙则较不易分散 如喷雾干燥的 粉体碳酸钙需要高剪力与较高固含量分散 7 5 较瓷土更难分散 疏水性质与低表面 自由能是其难分散的原因 如只是干磨碳酸钙 则分散剂量要加的更多 只有完全的分 散才能保证涂布的正常操作与纸张的品质 九 涂布碳酸钙的流变性 泥浆状的碳酸钙有很好的流变性 因此能在较高的固形物下进行涂布作业 这也是 碳酸钙被用在涂布的最初原因之一 就以其斜方晶系 各轴等长的特性 有高剪力粘度 偏低的倾向 因此其单一或与组合颜料都足以改善涂料的流变性 十 磨耗值 磨耗值往往成为现代高速纸机和涂布设备的首要考虑因素 也是高品质C a C 0 3 的重 要指标 一般来说 车速大于5 0 0 米 分装备均对磨耗值有要求 并随车速的提高 磨耗 值要求也越严格 大于8 0 0 米 分车速通常磨耗值应采用高转速的菲尔康磨耗仪测定 一 般填料小于2 5 m g 涂料颜料不大于5m g 干法加工的G C C 同等粒径时的产品一般磨耗值高于湿法加工产品 标准细度的 G C C 因形态上有棱角 一般高于同等细度的P C C 现代湿磨G C C 生产技术已能控制超 细G C C 产品与P C C 有相近的磨耗度 三 结论 将碳酸钙在涂布加工纸中归纳使用的原因有 1 白度高且黄度低 带蓝色调 视觉效果佳 1 1 0 2 低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变特性 操作性良好 适合高速纸机的发展要求 3 与涂料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粘度稳定性 4 节省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