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五单元选择题练习生版.docx_第1页
必修2第五单元选择题练习生版.docx_第2页
必修2第五单元选择题练习生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第五单元选择题练习启者。本行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钟起至晚三点钟为止,金钱甚为公道,行在头壩礼查后隔壁便是,如有贵商欲印小照者请至本行可也。此布。森泰照相馆启。()1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 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2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3右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A欧风美雨 B西学东渐 C洋为中用 D中西合璧()4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表明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5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6蔡元培先生1889年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婚礼之前从未谋面,第二次婚姻前,1900年蔡元培写下一份征婚启事,提出女方天足,识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离婚等条件,蔡元培先生两次婚姻的变化反映了A信使婚姻习俗在中国已成主流 B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C近代西方婚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D政府对婚姻习俗的引导有方()女师范学校闻办已阅十五学期,校长李苦心经营,故成绩卓著,科学完善。闻本期到填册者络绎不绝7右图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它反映出 A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B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 C中国教育实现男女平等D新文化运动成绩卓著()8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不少新生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有近代旗袍 中山装 面包 上海的里弄住宅A B C D()9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10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还比较保守 B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11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12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 B C D ()13社会个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A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 B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C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 D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14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C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D社会治安的好转()15下组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曾经使用过的票证。这些票证的出现,说明我国当时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日常生活用品短缺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城乡差别逐步扩大ABCD()16、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枢同的原因是(左图为50年代流行的苏式女装“布拉吉”,右图为 60年代流行的绿军装)A. 政治观念的影响 B. 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 D国际潮流的影响()17右下图表为2006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从该图表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A当代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和增长速度稳步提高B改革开放增强了城镇居民的经济实力C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D城镇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高于生活消费支出()18在秦初,七夕是一个禁忌日,汉代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有七夕节之说,但它是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之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着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直到明清这一情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末,有人提出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感情节的说法,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侣节。这些变化 A反映了民众精神情感的需要 B节日是可以改变的 C农耕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化过渡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2013年3月12日,一个特殊的族谱展览在佛山市图书馆开展。66岁的佛山人庞日泉共花了18年时间手写完成了佛山陈氏、庞氏九卷族谱长卷,反映了这两个家族近千年的历史变迁,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也进入了其族谱。“女性也进入了其族谱”的原因有 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进步 文化教育的普及 A B C D()20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年份人力车马车轿车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交通工具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 B C D()21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引。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A顽固守旧势力抵制先进的工业文明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的进步C封建专制制度与工业文明的冲突 D封建迷信思想阻碍近代中国进步()22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23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24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A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C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25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年份宗教世俗消息科技比评与建议1868年48%26%22%4%1869年36%36%9%19%1870年18%68%5%9%1871年16%46%23%15%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26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27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130余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余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