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基本操作 换药术 一 目的检查伤口 清除伤口分泌物 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 通畅引流 控制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二 适应证1 观察和检查手术后无菌的伤口 需要更换敷料 2 感染伤口 分泌物较多 应每天换药1次 3 新鲜肉芽创面 隔1 2天换药1次 4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 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 决定换药的次数 5 烟卷引流伤口 每日换药1 2次 并在术后12 24小时转动烟卷 并适时拔除引流 橡皮膜引流 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 6 橡皮管引流伤口 术后2 3天换药 引流3 7天更换或拔除 三 基本原则应牢固树立无菌观念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 1 医护人员要保持自身清洁 如换药前的洗手或消毒液泡手等 不可因病人的伤口已经感染而忽视其自身清洁消毒 2 凡接触伤口的器械 敷料必需经过灭菌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器械 敷料等不能重复使用 3 为多个病人换药 应先处理无菌伤口 然后处理感染伤口 恶性肿瘤的伤口和需消毒隔离的伤口 如厌氧感染伤口 应放在最后换药 对有高度传染性疾病 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等 的伤口换药时 应有专人负责处理 必须严格遵守隔离处理原则 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 使用后的换药用具应分别给予处理 高压 煮沸灭菌 换下的敷料应予以焚毁 医务人员换药后应用肥皂水刷手 臂3 5分钟 后用70 酒精或碘伏擦拭 4 换药时既不能将感染伤口的渗液或分泌物污染伤口周围皮肤 也不能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伤口 5 清洁无菌的器械和敷料与污染的必须分开使用 不可随便混杂使用 例如 夹持污染棉球的镊子 不可再进入消毒罐内取无菌的棉球 从伤口取下的敷料应放入污物桶 不准放在病床上或乱丢在地上以免污染环境和交叉感染 6 换药一般应在换药室内进行 卧床不起病人可用治疗盘将应用物品托至病房内进行换药 7 在冬季使用灌洗液前应适当加温 8 换药前半小时应停止打扫卫生 铺床 换药时间一般应在晨间病房卫生整顿前进行 9 病人吃饭 睡觉时间内不要换药 10 换药时态度要和蔼 动作要轻柔 熟练 迅速 关心体贴病人 尽量减少病人在换药中的痛苦 擦拭创面时不可过分用力 以免新生的肉芽组织脱落 用探针伸入伤口时 要防止造成假道或出血 11 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病人的身体 避免过久暴露创面 冬季应注意病人的保暖 12 每换一个病人的敷料 都必须洗手一次或在消毒水内浸泡双手才能给下一个病人换药 如果为大面积烧伤和特殊感染的伤口换药 还应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伤口用药 盐水 3 双氧水 0 02 高锰酸甲 0 1 雷佛奴尔 0 02 呋喃西林溶液 攸锁 漂白粉 硼酸 溶液 聚乙烯吡酮碘液 PVP 1 抗生素溶液 1 2 苯氧乙醇溶液 0 01 0 05 新洁尔灭 0 02 洗必泰溶液 10 大蒜素溶液 2 4 甲紫 龙胆紫 溶液 纯石炭酸溶液 10 20 硝酸银溶液 油剂纱布 凡士林纱布 鱼肝油纱布 粉剂 软膏类 碘仿纱条 10 20 鱼石脂软膏 10 氧化锌软膏 链霉素软膏 2 聚乙烯吡酮碘软膏 磺胺嘧啶银软膏 中药类 红油膏 生肌散 生肌玉红膏 三 准备工作1 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 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 穿工作服 洗净双手 2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 盛无菌敷料 弯盘1个 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 剪刀1把 备酒精棉球 干棉球 纱布 引流条 盐水 攸锁或氯亚明棉球 胶布等 3 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 利于暴露创口 冬天应注意保暖 四 操作方法1 外层的敷料可以用手取下 勿用镊子 内层的敷料应用镊子并应沿伤口的长轴方向揭起 新鲜的伤口更应注意 取出紧贴创面的敷料时应特别注意 因为 创面渗液干结可使敷料粘结于创面 或者有新生的肉芽粘于内层敷料 对此 应先用生理盐水渗透 使敷料与创面分离 再轻轻提起敷料的四周或已分离的一边 夹盐水棉球轻压敷料粘着的创面 慢慢取出敷料 如有毛发粘着可剪去或用汽油浸润后揭去 如果发生少量渗血 可用棉球压迫片刻使之止血 必要时用1 2 普鲁卡因溶液湿润后再揭敷料 2 用两把镊子操作 一把镊子接触伤口 另一把接触敷料 对伤口 创面进行清洁 消毒和其他处理 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相应的方法 例如 对缝合的清洁伤口 主要是用75 酒精棉球由里向外消毒3 5cm 避免将细菌带入伤口 对感染伤口 则先用75 酒精棉球或0 5 碘伏棉球在其周围皮肤由外向里消毒 继而用盐水棉球等清除创面脓液 并根据伤口性质选用引流纱条等 最后再用酒精等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棉球的一面用过后 可翻过来用另一面 然后弃去 4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 可用剪刀剪平 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 再用生理盐水中和 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 再用75 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 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 伤口处理完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所覆盖的大小 应全部覆盖伤口达到伤口周围3cm左右 至于加盖敷料的数量 则应按伤口渗出情况而定 伤口无渗出液者放置4 8层 1 2块 纱布已足够 或覆盖1块美敷 如分泌物较多 所盖敷料必须相应增多 必要时加棉垫 纱布块需用胶布固定 胶布粘贴的方向尽可能与皮纹平行 粘贴前擦净皮肤的汗水 和原有的粘胶等 某些部位的敷料除用胶布固定外 再用绷带卷缠绕或制成各种形状的带巾加固 如胸带 腹带等 6 妥善处理污染的敷料 更换下来的纱布 绷带及擦拭创面的棉球等 须用钳 镊夹取集中放于弯盘内 倒入污物桶 器械及碗 盒 盘擦洗清洁后 重新消毒灭菌 特殊感染的敷料应全部烧毁 器械作特殊灭菌处理 五 特殊伤口换药1 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伤口 1 换药是主要处理方法 目的是去除坏死组织 控制感染 促进愈合 早期 伤口的致病菌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的是多种菌混合感染 继而 致辞病菌种类可增多 如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和克雷白细菌等 换药时首先要检视伤口的范围 周围组织的红肿 脓液性状和多少 创缘和创底的组织变化等 观察全身状态 如体温 营养状态 血象改变等 有条件时作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 换药方法除去原有敷料和引流物 轻拭创面 一般用湿棉球除去脓液 剪去无活力的组织 勿伤及正常的组织 伤口深处的脓液需设法尽量排出 有时要用镊子伸入脓腔 不可用力挤压脓腔以免引起菌血症 开放伤口 充分引流 必要时移动体位以利引流 重新放置引流物 表浅处一般用油纱条 有脓腔者除了可用油纱条 还有的可留置软胶管 3 创面用药有一定的适应证 一般的化脓性感染渗液较多时 可用呋喃西林的湿纱条 绿脓杆菌感染时 可选用苯氧乙醇 硼酸或磺胺嘧啶银等的湿纱条 创面上应避免使用抗生素 因为在体表使用抗生素 较易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消毒外周皮肤 盖干纱布于外层 必要时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拢 4 注意事项务必使脓液引流充分 特别是外口较小的脓腔 用油纱条引流不可堵塞了外口 必要时可扩大小引流口 不可挤压或碰撞局部 以防止病菌进入血流引起脓毒症或转移脓灶 重视必要的全身性治疗 如补液 注射抗生素 纠正贫血 低蛋白血症 足量维生素 微量元素 治疗合并症如糖尿病等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 特殊伤口感染 1 坏疽的局部处理 伤口分泌物脓液有类似死鼠的气味 红褐色 较稀薄 可能带有气泡 换药时伤口需用大量氧化剂如3 过氧化氢 0 05 高锰酸钾或0 2 氯胺丁冲洗和持续湿敷 伤口敞开 已坏死的肌肉 异物或碎骨片等应彻底清除 同时加强全身治疗 必须严格施行隔离处理 工作人员接触病人的前 后 都应换隔离衣裤和洗手消毒 换药所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