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南岳衡山进香之进香渊源、烧香指南、安全事项漫话香与祭祀祭祀烧香是从古代的祭礼中继承下来的。古代的中国人在祭祀天地祖先时,往往要将祭品或某些植物放火焚烧,使之产生浓烟,认为以其香烟可通达神明。这种做法后来在民间逐步演变为烧香以示敬重。不过,后世的香,已经作了许多改进,出现了线香、盘香等比较精致的香。 不仅佛教提倡用香,道教的仪式中也普遍用香。而且佛教与道教的用香还有比较严重的程式,对于香的宗教功能也有自己的解释。不过一般民间的烧香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只表示虔诚为主。 中国人对神明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对之敬畏,平时不敢冲撞他们;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求神是为了请神保佑。所以人神之间有许多富有人情味的交往,民众对神灵的敬拜形式也体现着这一特点。 民间的烧香,有许多习俗,其中一个是所谓烧头香。头香就是第一炉香,尤其是新年的第一炉香。老百姓认为头香功德最大,可以获得最多,所以常常烧第一炉香。如果是新年(农历正月初一)烧头香,虔诚的香客常常在除夕的午夜就开始早早等候了。 除了烧头香,某些地方的民众还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着香篮,连续烧满周围十座庙。其用意与烧头香相近。 民间烧香的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做法是烧拜香。是指向着某一寺观神庙等地方,一步或几步一拜。比如湖南衡阳一带就有上南岳衡山烧拜香的习俗,一般是香客携一张小凳,上设香案,几步一拜,渐次上山。烧拜香费时费力,自然也费财,所以并不经常进行。 烧香求神保佑,往往许下各种诺言,称为许愿。所许的愿一般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善行,或认为可以合神欢喜的事,如“重塑金身”、“重礼祭祀”、“唱戏”、“吃素”、“放生”、“送经”等等。 日后所求之事得以实现,便意味着神已施以佑护,遂焚香再告神,并履行原来许下的诺言,以为答谢,称为酬谢、还愿,也称为“应典”、“应点”、“践诺”。 比较常见的还愿形式是进庙烧香、上供、捐钱捐物等到等。由于民间对佛道二教的某些宗教规定乃至于禁忌不甚不然,常有人以鸡、猪等为供品。其实,道教与佛教都要求用素供,不能用荤食,只是民间沿用既久,便也就听其自然了。 民间对神明的还愿、祝寿等活动,还常常采取“赛神”的方式,就是用鼓乐、歌舞等仪式来娱乐神灵,它们常与酬谢神灵的活动相联系,故又称“报赛”、“赛愿”。一种是某家或某个人为祈求、还愿举行的报赛活动,规模较小,没有定时;另一种是由为首者组织,民众集体举行的报赛活动,大多有固定的日期,在神诞日、庙会等特定的时候举行,规模较大,称为赛会。 报赛这种风俗由来甚古。古代民间常用女巫歌舞事神,以后沿袭下来,无论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萨、神仙,还是一般的民间神庙,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娱乐一类的形式。中国香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黎民百姓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能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于空里安神开窍,又可于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南岳进香的文化在南岳,经常可以看到一道颇为别致的风景:一群群由长者手捧香炉引路、年壮者高擎“南岳进香”大旗开路的进香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向南岳衡山。他们不分男女老幼,皆身着青衣,头扎红巾、胸挂香袋、脚打绑腿、手持龙头拜凳。为头者领唱香歌,众人和之。其间不断变换队形,步履端庄,队列整齐,蔚为壮观。这就是延绵四千余年的南岳独特的现象南岳进香。 南岳进香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礼、乐的范围。根据古书云:周官五礼,日吉、凶、军、宾、嘉。而吉礼之大,莫过祭祀。故书洪政八政,三日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于神明者也。由此可见,祭祀是人们最初自然崇拜,山岳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岳的朝香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从大禹南岳烧香祈祷上天赐金简玉书,得治水之法算起,已有四千余年了,即便从唐玄宗敕建“南岳真君祠”算起,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进香对象,既有神灵、祖先,又有历史上尽忠职守、以身报国的名臣、英烈和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卓有贡献的巨彦鸿儒。南岳进香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进香文化。南岳进香拜谁(一)圣帝朝拜南岳圣帝 南岳衡山之神,大多数人认为是祝融氏,后被称为“南岳圣帝”。传说祝融氏是太古时代的一伴善于执政的王者,他是大庭氏继女娲氏得天下而后,传至第七代的君王,比有巢氏还要先两代。他教民以火熟食,生火御寒、举火驱兽,故号日赤帝。他广行德政,薄施刑罚,从鸟鸣声中得到启发,制乐作歌,以谐神明,以和人声,移网易俗,所以天下洽和,万物咸遂。他在位百年,生前曾游息于南岳之最高峰。这么说来,作为南岳衡山之神的祝融氏,不仅是一尊被历代帝王公卿、文人学士、乃至庶民百姓尊崇为“位在翼轸,德尊离宫,昭融万类,涵育群灵”的神祗,而且是一位名幅其实的中华南方人文始祖。这种神祗、先祖的尊崇在祭祀仪式中得到体现。南岳庙主祀的神即祝融氏,就是人们通常讲的“南岳圣帝”。 朝拜南岳圣帝的典礼,起源很古。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是“柴望”阶段,见于秦以前诸代。 第二是“庙享”的阶段。从隋代起,南岳就兴建了专祀岳神的庙宇。这种祭祀,皇帝是亲自过问的。除定期祭祀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临祭:一是新皇帝登位,嗣承大统时,求佑帮家,永固皇基;二是皇帝或皇属诞时,求神保佑,万寿无疆;三是皇帝皇属病重时,向神祈祷,早日康复;四是年岁丰稔,答谢神恩;五是遇到水旱虫灾,求神消弥;六是兴兵作战,求神助威;七是胜利班师,向神告捷;八是修葺庙宇,以安神享。定期的常年祭祀,大抵是命当地的官史,下至省抚,下至知府、知县临祭。间或也直接由朝廷派大员来主祭。至于那些特殊的临祭,则一定是派朝廷大员,由翰林院撰写祀文,专程至南岳莅祭。南岳进香拜谁(二)寿佛朝拜寿佛 祈福求寿最具有南岳特色,最能体现南岳福寿之实的,当属历千年而不变的民风民俗。南岳民风民俗中,围绕着“福”、“寿”字发展了几千年,也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约定成俗的内容。作为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俗,它以“寿岳”为依托,以庆寿、祈寿、贺生、求寿为内容,采用多种方式,由古至今一脉相传,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每年的农历二初八,就是朝寿佛日。相传,无量寿佛名金真,号宗慧,唐朝资兴人,十六岁出家,享寿一百三十九岁。修行123年,因道行甚高,驻赐南岳回雁峰雁峰寺,圆寂后累显灵异于湘南一带,大约明代中期又出现在衡阳一带,故有“五百年转回雁峰”之传说,当地人们看到这些迹象,把他视为“万寿无疆”的活佛。所以衡岳一带为了祭祀他,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在他生前坐禅的寿佛殿前举行寿佛的盛会。每到此时,寿佛殿内举行盛大法会,各地善男信女齐聚于此为寿佛庆寿,为家人祈福。殿内香烟缭绕,殿外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为“二月初八朝寿佛”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南岳大庙有寿佛殿,半同亭上有寿佛寺,南岳大庙后更有万寿宛、万寿广场、中华万寿大鼎、福寿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七月中旬至九月底。省内外各地香客纷纷赶来南岳进香,大都是为祈求南岳神灵为之添寿、消灾。按照传统,成群结队,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统一服装,头扎红巾、胸挂香袋,口唱朝香十愿歌,虔诚来南岳烧香拜佛。歌云:“一愿父母登寿城,寿如彭祖八百春;二愿父母多福泽,福如东海宽无垠;三愿父母似松柏,松柏四季不凋零;四愿父母无灾厄,一切灾劫化烟尘;五愿父母永不老,容如冠玉令人钦;六愿父母双目明,明如日月识纤尘;七愿父母又耳聪,耳如师旷辨五音;八愿父母手足健,身体灵巧如少年;九愿父母德望高,高如南岳受人尊;十愿父母心宽好,万事称意享天年。” 十愿歌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又表达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的渴望,人们祈福又祈寿,但以祈寿为先,因为无寿,福便无从谈起。南岳进香拜谁(三)先贤南岳祭祀先贤主要由祭祀开云亭、李邺侯祠、二贤祠、双忠亭、延寿亭组成。据史书记载,邺侯李泌于唐肃宗时赐隐于南岳烟霞峰下,筑居室曰“端居室”,藏书极丰。后其子李繁任随州刺史,乃于南岳庙左建书院一座,称南岳书院,既以奉祀其父,又以藏书,亦供后人浏览、讲学。四百年后宋宝庆年间(1225-1227),转运使张嗣可有感于该书院紧靠市肆,难避喧闹,便迁建于集贤峰下,并改称邺侯书院。明嘉靖十三年(1543),太常寺少卿夏良胜谪守茶陵,同翰林院编修张治游南岳,过集贤峰下,见书院圮废,因而与衡山知县彭簪商议,就遗址修复,并集唐宋名贤人祀其中,故此更名集贤书院。当时入祀的先贤有李泌、韩愈(昌黎)、赵忭(清献)和周濂溪等四位。数十年后,该书院又圮废,祭祀也随之中断。明万历(1573-1620)中,礼部朗中耒阳人曾风仪介首捐资,重新修复,且置了田租,以李泌、韩愈、朱熹、张轼、赵忭、周濂溪诸贤合祀书院。其实朱、张早已祠方广寺,只因为当时地方官员感到道远难达,湖广巡按使,又在邺侯故居室右侧建书院一栋,额曰“明道山房”。于是朱、张便仍祀方广,邺侯专祀明道山房,而集贤合祀之典如故。至清初,明道山房又久圮,而掷钵峰下之福严寺亦中废,邑人乃就寺侧筑明道山房以祀邺侯,并割寺田归祠,令僧人看守。未几,僧式庵于乾隆初年重兴福严寺。但福严寺虽兴复,而明道山房却又圮废矣!光绪十六年(1890)夏,邑人陈治与集贤书山长戴心蔡访得端居室故址欲重建,旋以地僻山深,逐移建于古寿佛寺侧数百步,即今院址,仍称邺侯书院,已无书院其他职能,故后人为其作联曰:“三万轴书卷无存,人室追思名宰相;九千太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对李邺侯祠的祭祀是在每岁春秋择日,由书院山长致祭。前后行三跪六叩之礼。祭祀时的陈设较简单,帛一、羊一、豕一、酒醴粢盛咸备。对二贤祠的祭祀也是于每岁春秋择日,由邑绅诣祠致祭、陈设、仪规与邺侯祠同。1933年,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随西南联大迁南岳时访二贤祠,作“二贤祠里拜朱张,一会千秋嘉会堂。公所可游南岳耳,江山半壁太凄凉”,颇富新意。对开云亭、双忠亭、烈光亭、延寿亭祭拜礼仪亦然。南岳进香拜谁(四)朝拜佛祖菩萨南岳衡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约在两晋、南北朝时代佛道教先后传入南岳,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佛道两教各具教义经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依托名山求发展。从先是相互排斥对方,继而相互影响并存,最终形成佛道共荣的特色。据史载,道教先进入南岳,魏晋六朝,说道风盛,因而宫观相望,道流大行。梁陈年间,慧思自北方来南岳弘法,受到九仙观道士欧阳正则的非难,两人为此在朝廷打了一场官司。传说慧思佛法高强,在官司中大获大胜,陈宣帝欲怒斩欧阳道士,而慧思却保其性命,放归南岳。自此,两教有影响的人物化怨恨为挚友,为后来的佛道并存奠定了基础。至唐代宗教鼎盛时期,怀让、希迁大开禅风,司马承祯,刘玄(元)靖也屡受皇封,但双方均翼护南岳名山之主神祝至今。现南岳大庙中轴线主体部分为南岳衡山之神祭祀之所,而东厢是八个道观,西厢是八个佛寺,体现了佛道地位同等,共护岳神。南岳佛道教千百年来共存共荣的独有特色,为中国乃至世界名山所罕见。礼拜的方法礼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起礼佛,愿你们以此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注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4、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立起。合掌依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合掌的方法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示,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馀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拈(上香)的方法1、将香点燃;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佛菩萨圣像;4、再举香齐眉;5、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6、开始用左手分插香。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佛”;第二支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成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支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人;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长香时一样。礼佛的方式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靡然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相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 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都可以行之。要是没有佛菩萨圣像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十念法:正立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各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上香)。入寺须知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入。 2、拜佛大殿中央拜殿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4、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各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侧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5、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不可戏动。 6、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礼拜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佛家上香的仪轨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也是刻板无光,难增智慧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敬至极,“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而其所得亦已难已思仪。”其中道理奥妙,正如“能礼所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这能礼敬诸佛的我,以及受礼敬的诸佛,其实都是由于自性真空,所以才能产生佛入于我、我入于佛这样难以思议的感应道场。心的道场,就象帝释天的智慧宝珠,外部的事物皆能映显其中,所以一切如来也都能映显在我们的自性之中。 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门,其供香仪轨有所不同,以下是参照各种资料综合整理出的焚香供佛的方法,供参考。(焚香,又称烧香、拈香、捻香、告香、插香等。) 一、清净身心 在供香之前,要洗手、漱口,衣冠整洁,仪容端正,身心安泰正定。 二、发起礼敬之心 在所供养的佛菩萨、本尊、圣像之前,恭敬合掌,目光凝神圣像,心中思维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如现在眼前,发起诚敬供养之心。也可颂念或默念一些敬语,如:一切恭敬,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三宝。 三、诵持赞偈/真言 捻起所供养之香,双手持于胸前,跪颂烧香偈语或真言,声音宜庄重迟缓(也可默念),祈愿所供之香,化为无量香云,普熏法界,上令十方诸佛欢喜,下能觉悟一切有情。常用的赞偈有炉香赞、宝鼎赞、戒定真香赞等。 炉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宝鼎赞宝鼎赞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戒定真香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氤氲,即遍满十方,众生祈求免难消灭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四、皈依诸佛 供香者诚心尽力观想,所皈依敬奉的诸佛放出广大光明,现于面前。可持念特别供养的佛菩萨名号,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读音:“na纳me么“;译自梵语namas,其意义接近又涵盖了“皈仪”、“礼敬”等词汇,故采用音译。因古今读音之异,当时译为“南无”或“南模”。 五、供香 以恭敬轻安的动作燃香(燃香时若出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勿吹); 使香正对所礼敬之佛像,双手持香举到额头,停留片刻,再插入香炉; 每次上一炷香。 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 六、诵念供养偈 观想诸佛菩萨,十方圣众,欢喜接受供养,一切有情亦皆安住于究竟安乐;观想祈愿以此香供养诸佛贤圣,在无边世界中,都能普熏一切众生,共同证得无上圆满智慧。 供养偈: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诸众生,皆共证菩提。或为:愿此香花云,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七、叩拜/诵经/礼佛 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缓缓拜起,不要匆忙。宁可少拜,不要草率。 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并且可以默念: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仪, 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八、回向/祈愿/忏悔/发愿 双手合十,回向、祈愿(诵念或默念),如: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某某人世间、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有情安乐,人于佛道;等等) 发愿,忏悔,如: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示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示来际:往昔所造诸恶化,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一切罪障皆忏悔/一切罪根皆忏悔。 九、供香完毕 最后礼佛三拜。可念“供养完毕,一切恭敬。”民间朝拜礼仪南岳衡山为宗教圣地,每年来岳朝神拜佛者甚多,拜诸神佛,贵在心诚,祈求神佛保佑,以朝拜礼仪达到感通神灵。南岳衡山一带民间朝拜礼仪简介如下: 焚香:进入寺观,先点香,借香烟袅袅上升于天,诸神佛降临法身。香燃着后,勿用嘴吹灭,要用自然风舞灭。一般点燃三支香,道家尊“上清、玉清、太清”三清境;佛者尊“佛、法、僧”三宝。插香时,用左手插,一炷香插中间,二炷香插右边,三炷香插左边。 跪拜:三跪九叩,五体投地,以表内心极致之诚敬。所谓三跪九叩,即一跪三拜(拜时头须触地),三跪则九叩;跪时先出左脚,左手心向上;再出右脚,右手心向上,呈接应状,以头叩其上,此为“五体投地”。至寺庙朝拜,先拜正庙主神,再拜从祀诸神,以神格之高低,定拜祭先后;若两旁有神像,则先右后左。 打卦:卦为新月形状,分正反两面,外突内平,外阴内阳;高抛落地后一阳一阴为圣卦,两个阳面为阳卦,两个阴面为阴卦。一般习俗,以连打三次圣卦为佳;卜卦一般三轮为限,卦多打不灵。 抽签:抽签为中国古老传统宗教形式之一,签为长条竹片似剑形,并附有纸质签文,分:上上、上中、中、中下、下下五种签,一般心理作用乐于接受上上签。抽签汪般祈求:婚姻、平安、财运、升学、升官、健康、等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签。跪在神佛前抽签方法有两种形式:一处是手签,男左女右,在签筒内随手任意抽一支;另一种是摇筒,双手捧签筒,不停地摇筒,摇出签一支,即为神佛所赐。抽签后索取相应的签文注释,即为所求事签之解。如果签文没有注解,僧、道会应请解释。 寄名:为祈求神佛时时保佑自己,则将本人的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日、祈求何事,用红纸墨笔书写,加盖寺观三宝印,再贴神佛座下便具灵性。 还愿:亦称“应典、应点、践诺”。意为求神佛保佑者,在心想事成后,实践对神佛许下的诺言。在烧香还愿时,以“重塑金身,施舍长明灯油,赠送长幡,捐献功德”等不同形式酬谢神灵,民间认为事后一定要兑现,若不兑现,则再求不灵或将受到神佛的惩罚。 开光:对信众而言,亦称“点光、开眼”。意为恭请神灵于神佛上,表示神灵止位。开光仪式由出家人主持,代写开光贴,诵净水缘、大悲咒等,用树枝条或毛笔蘸水点神象眼珠子,即神灵降于神象上。 安神:即请神开光后,再择吉日吉时安放神位。安神前必先净室内,神位方向从住宅或门面之朝向决定。若住宅为座北朝南,则神像应向正南,若店面朝马路,则神像朝马路方向。 出天行每年春节大年初一,待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团拜一开始,南岳市民便全家出动,与成千上万的人流挤进大庙烧香拜年,谓之“出天行”。行进中,即是相识也不相信,因新年第一句话可要给菩萨讲,祈求“万事如意、平安、幸福、发财”。但返回途中,相见者可道吉祥语“恭喜发财”。出天门前,全家人还习惯吃西瓜、柿饼、芋头、苡米,比喻“百事如意”。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到南岳旅游朝圣,除朝拜南岳圣帝外,另外,还要朝拜佛教菩萨,道教仙班,先贤圣祖和民族忠列。 到南岳朝圣,有一定的仪规和礼节。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自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介绍,以祈共沾法益。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正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有”。关键是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众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么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有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八、寺院里供的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不可超过三支香为宜。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和如法。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南岳进香歌舞大家知道,为了表示对菩萨的虔诚,进香都要朝拜。而南岳进香除此之外还要唱歌,为的是心思专一,不思杂念。所唱的歌则是千百年来经过不断修改、完善的南岳香歌 南岳进香歌的内容很丰富,分为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不同的香歌。如起程就有拜时起程经、请包头、拜三师、拜天地经、拜祖先、拜谢母亲经、拜谢父亲经、拜合家经等,途中有拜四方经、九洲词、报信香、请圣帝、早夜安圣歌等,进香过程有过桥诰、拜井泉、观音诰、拜关圣帝君、拜四官、上峰诰等;返程中有谢恩辞圣歌、回香诰、下船过河诰、上岸酬船、谢茶、谢饭等。进香歌为七字一句,带有浓厚地方传统色彩,字里行间充满对父母养育、神灵庇佑的感激;提倡孝道、善行、友爱、慈悲;祈求国泰民安,家运昌隆的内容。南岳香歌的版本很多,有手抄本,有印刷品;有全本装,有分册装等。但内容大致相同。现摘录几段:朝圣歌昨夜存香心安宁,今朝存心便起程。东厨司命前引路,土地大王护吾行。腾得云来驾得雾,早到灵山把香焚。南岳司天昭圣帝,安邦护国大天尊。朝拜妯娌妯娌均是同有缘,今世你我共家门。兄弟发心去南岳,家中靠你孝双亲。莫学你刁与我傲,一家和气万事兴。谢店主吃你饭来谢你恩,五谷丰登养万民。农夫四季多辛苦,当官定要爱黎民。饭的美名号玉粒,多劳店主费辛勤。烦扰虽是投一宿,到底还是操了心。纵然有钱来相取,一宿两餐要用神。我在此处拜谢你,愿你百福并臻荣。回香歌保香一炷焚殿前,此心耿耿已安然。归途莫诉山遥远,转瞬相逢路几千。诸佛位前谢鸿恩,祈保父母寿延锦。回光转照满门福,观音菩萨赐福全。 南岳进香大军除了唱歌之外,还要跳“集体舞”,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恐怕都是没有的。他们舞步整齐,队列变换,边舞边歌,显然是经过精心排练的。有关民俗专家称,进香者“跳舞”与“唱歌”意义相近,互为补充,互为诠释,一方面对菩萨表示虔诚,以期有求必应,另一方面便于贯注精神,以期收到“心诚则灵”的良好效果。 民间信众到南岳进香,主要是求福、求寿、求子、求学、求财、求平安、求功名、求婚姻、求健康、求幸福。 官方到南岳进香,主要目的是祈求神灵“以卫社稷,而福生灵”。怎么进香?史载“衡俗八月,男女相率朝岳,三五七步,手持香柱,拜于道左。劝孝歌高唱入云,响彻山谷,远近闻之”。民国期间,每年进香者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 现在每年来南岳进香者和旅游者达300多万人次,最多一日可达十万之众。他们主要是来自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南方各省。进香者有单人,更多的是集体组织,或祖孙三代,或亲朋戚友,或同一村庄,年年如期,世代相传。 南岳衡山香客大规模进香的习俗至今逾千年,最传统的“铁杆香客”主要集中在方圆千里的湖南和江西、广东等地。那里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经济收入靠天吃饭。每年秋收过后,他们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相关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注册测绘工程师考试统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珠宝鉴定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制度
- 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范文)
- 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
- 新能源线束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房屋买卖订金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产品试用合同协议书范本
- 现代员工食堂标准化管理实务与技巧
- GB/T 12243-2021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 GB/T 10066.4-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 PMC知识培训课件
- CJJ82-20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高中数学教材分析讲座课件第五章-三角函数
- 个人信息(模板)
- 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作底稿模板
- 婚育情况登记表
- (完整版)水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 骨科学研究生复试真题汇总版
- 久日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 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环评公示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