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doc_第1页
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doc_第2页
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doc_第3页
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doc_第4页
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何图形的五大模型 一、等积变换模型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2、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之比。3、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面积比等于它的的高之比。二、共角定理模型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这两个三角形叫做共角三角形。共角三角形的面积比等到于对应角(相等角或互补角)两夹边的乘积之比。三、蝴蝶定理模型(说明:任意四边形与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连接对角线所成四部的比例关系是一样的。)四、相似三角形模型相似三角形: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五、燕尾定理模型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甲25天完成2425600棵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两种解法:解法一: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所以通过比较选择乙来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把这个容器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时间关系可以发现,上面部分水的体积是下面部分的1836倍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高度之比是(5020):203:2所以上面部分的底面积是下面部分装水的底面积的6324倍所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容器底面积之比是(41):43:4独特解法:(50-20):20=3:2,当没有长方体时灌满20厘米就需要时间18*2/3=12(分),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3=9(分钟)的水量,因为高度相同,所以体积比就等于底面积之比,9:12=3:4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把甲的套数看作5份,乙的套数就是6份。甲获得的利润是8054份,乙获得的利润是5063份甲比乙多431份,这1份就是10套。所以,甲原来购进了10550套。6. 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把一池水看作单位“1”。由于经过7/3小时共注了一池水,所以甲管注了7/12,乙管注了5/12。甲管的注水速度是7/127/31/4,乙管的注水速度是1/45/75/28。甲管后来的注水速度是1/4(125)5/16用去的时间是5/125/164/3小时乙管注满水池需要15/285.6小时还需要注水5.67/34/329/15小时即1小时56分钟继续再做一种方法:按照原来的注水速度,甲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7/124小时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是7/35/125.6小时时间相差5.641.6小时后来甲管速度提高,时间就更少了,相差的时间就更多了。甲速度提高后,还要7/35/75/3小时缩短的时间相当于11(125)1/5所以时间缩短了5/31/51/3所以,乙管还要1.61/329/15小时再做一种方法:求甲管余下的部分还要用的时间。7/35/7(125)4/3小时求乙管余下部分还要用的时间。7/37/549/15小时求甲管注满后,乙管还要的时间。49/154/329/15小时7. 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爸爸骑车和小明步行的速度比是(13/10):(1/23/10)7:2骑车和步行的时间比就是2:7,所以小明步行3/10需要5(72)77分钟所以,小明步行完全程需要73/1070/3分钟。8. 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乙车比甲车多行11748分钟。说明乙车行完全程需要8(180)40分钟,甲车行完全程需要408032分钟当乙车行到地并停留完毕需要402727分钟。甲车在乙车出发后3221127分钟到达地。即在地甲车追上乙车。9. 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15:103:2相遇时甲车和乙车的路程比也是3:2所以,两城相距12(32)(32)60千米10. 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我的解法如下:(共12辆车)本题的关键是集装箱不能像其他东西那样,把它给拆散来装。因此要考虑分配的问题。 3吨(4个)2.5吨(5个)1.5吨(14个)1吨(7个)车的数量 4个4个4辆2个2个2辆6个6个3辆2个1个1辆6个2辆11.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给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加上10*440个以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这样,零件总数就是347份,师傅加工了3份,徒弟加工了4份。 12.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这个题目和第8题比较近似。但比第8题复杂些!大轿车行完全程比小轿车多175416分钟所以大轿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6(180)80分钟小轿车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钟由于大轿车在中点休息了,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点是否能追上。大轿车出发后80240分钟到达中点,出发后40545分钟离开小轿车在大轿车出发17分钟后,才出发,行到中点,大轿车已经行了1764249分钟了。说明小轿车到达中点的时候,大轿车已经又出发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既然后来两人都没有休息,小轿车又比大轿车早到4分钟。那么追上的时间是小轿车到达之前4(180)8016分钟所以,是在大轿车出发后17641665分钟追上。所以此时的时刻是11时05分。13.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两人共用多少小时?甲每小时完成114,乙每小时完成120,两人的工效和为:11412017140;因为1(17140)8(小时).135,即两人各打8小时之后,还剩下135,这部分工作由甲来完成,还需要:(135)(114)25小时0.4小时。所以,打完这部书稿时,两人共用:820.416.4小时。14. 黄气球2元3个,花气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黄气球数量:(324)218个,花气球数量:(324)214个;黄气球总价:(183)212元,花气球总价:(142)321元。1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船的顺水速度:602080米分,船的逆水速度:602040米分。因为船的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比为2:1,所以顺流与逆流的时间比为1:2。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时间为:3小时30分1(12)1小时10分76小时。 (7/6小时70分)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路程为:80762803千米。(80705600)16. 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由于两个粮仓容量之和是相同的,总共的面粉433780吨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粮仓差11/21/2没有装满,甲粮仓差11/32/3没有装满。说明乙粮仓的1/2和甲粮仓的2/3的容量是相同的。所以,乙仓库的容量是甲仓库的2/31/24/3所以,甲仓库的容量是80(14/32)48吨乙仓库的容量是484/364吨17.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根据题意得:甲数乙数商2;乙数丙数商2甲、乙、丙三个数都是整数,还有丙数大于2。商是大于0的整数,如果商是0,那么甲数和乙数都是2,就不符合要求。所以,必然存在,甲数乙数丙数,由于丙数2,所以乙数大于商的2倍。因为甲数乙数乙数(商1)2478因为47614762238411976814341728,所以“商1”17当商1时,甲数是240,乙数是238,丙数是236,和就是714当商3时,甲数是359,乙数是119,丙数是39,和就是517当商6时,甲数是410,乙数是68,丙数是11,和就是489当商13时,甲数是444,乙数是34,丙数是32/11,不符合要求当商16时,甲数是450,乙数是28,丙数是26/16,不符合要求所以,符合要求的结果是。714、517、489三组。18.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很难理解,仔细看看哦。原定时间是110(110)9小时如果速度提高20行完全程,时间就会提前99(120)3/2因为只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3/22/3所以甲乙两第之间的距离是180(12/3)540千米山岫老师的解答如下:第18题我是这样想的:原速度:减速度=10:9,所以减时间:原时间=10:9,所以减时间为:1/(1-9/10)=10小时;原时间为9小时;原速度:加速度=5:6,原时间:加时间=6:5,行驶完180千米后,原时间=1/(1/6)=6小时,所以形式180千米的时间为9-6=3小时,原速度为180/3=60千米/时,所以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0*9=540千米19. 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利用平方数解答题目:根据题意,方阵人数要满足603方阵人数604,并且满足702方阵人数703说明总人数在603180和703210之间这之间的平方数只有1414196人。所以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196人。20. 甲、乙、丙三台车床加工方形和圆形的两种零件,已知甲车床每加工3个零件中有2个是圆形的;乙车床每加工4个零件中有3个是圆形的;丙车床每加工5个零件中有4个是圆形的.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了58个圆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个数的比为4:3:3,那么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零件几个?我用份数来解答:甲车床加工方形零件4份,圆形零件428份乙车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圆形零件339份丙车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圆形零件3412份圆形零件共891229份,每份是58292份方形零件有2(334)20个所以,共加工零件205878个(17010*4)730个30*44080个或者:把师傅加工的零件数减去10*330个,师傅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的1/4。(17010*3)(34)*480个21. 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的等于几米?用盈亏问题思想来解答:截取两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比截取两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少用20.41.6米说明每根B比A少1.620.8米那么把5根B换成A就会还差0.854米,把30米分成35210根A,就差426米所以长度为A的金属线,每根长(306)103.6米利用特殊数据与和差问题思想来解答:如果金属线长30+2=32就够5个A和5个B,那么每根A和B共长6.4米每根A比B长(20.4)20.8米A长(6.40.8)23.6米22. 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这是最优方案的问题。每次不能超过4吨,将两种材料组合,看哪种组合最接近4吨,最优办法是900270033900千克所以,80240,120340,所以,4058次23. 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用份数来解答:把家到体育馆的路程看作4份,家到学校就是5份从体育馆回来每分钟行4174/17份,去学校每分钟行5251/5份所以每份是15(4/171/5)425米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2552125米24. 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徒弟独做6天完成:113302516,所以徒弟独做的工效为: 25. 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一班二班三班,二班四班五班;可知,五个班的总和一班二班三班二班二班3三班2100所以二班5100三班5所以二班人数超过20,三班人数少于20人如果二班植树21棵,那么三班植树(100213)217.5,棵数不能为小数。如果二班植树22棵,那么三班植树(100223)217棵所以三班最多植树17棵。26. 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乙多跑的20分钟,跑了20/601111/3千米,结果甲共追上了11/325/3千米,需要5/3(1311)5/6小时,乙共行了11(5/620/60)77/6千米27. 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这个题目要注意是“底面积”而不是“底面半径”,与高的关系!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容器B的水深就应该占容器高的(66)(88)9/16所以容器高2(7/89/16)6.4厘米28.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次数要整数才行。需要跑的次数是104911次5吨,所以要跑11112次实际跑的次数是104(91)10次4吨,故10111次往返一次1小时,所以提前(1211)11小时。29. 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这个题目有点像鸡兔同笼问题:如果两人工作效率都提高24,那么两人共加工零件225(241)279个说明徒弟提高452421的工作效率就可以加工30027921个所以徒弟第一天加工2121100个,那么徒弟第二天加工了100(145)145个那么师傅加工了300145155个零件。30.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利用等差数列来解答: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天按照原来的速度行使,从第二天开始,都比前一天多行2千米。所以形成了一个等差数列。由于前面四天和后面三天行的路程相等。去时,四天相当于原速行四天还要多24612千米返回时,三天相当于原速行三天还要多8101230千米所以原速每天行301218千米,可以求出学校距离百花山1833084千米(16)6136;徒弟合作时的工效为:(136)65130;师傅合作时的工效为:(25)6130130;师傅独做时的工效为:(130)1011133;师傅独做需要:1(133)33天。3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因为3384.1,3356.3,即都有余数,所以,既不可能两户都达到或超过50度用电量,也不可能两户都未达到50度用电量,因此只有一种情况: 32. 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效率比原来降低15,即变为原来的45,那么所用时间就是原来的54,比原来多用:54114所以,推迟的20分钟就是原来完成160个零件所用时间的14。原来完成160个零件需要:20(14)80分钟这批零件共有:160(80120)240个。160个的时间比是4:5,相差1份,是20分钟4份是80分钟160个前做了120-80=40分,80分160个,40分160/2=80160+80=240我也来做一种方法:推迟的20分钟,即1/3小时相当于后来用时的1/5,所以,后来用时1/31/55/3小时原来的工效做160个零件就用了5/31/34/3小时。所以,每小时可以完成1604/3120个2小时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就有1202240个3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0.50元,丙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买甲比买丙多8+6=14张,而丙每张比甲贵0.70元,多买14张甲一共0.50*14=7元,所以可以支付丙7/0.70=10张,钱数一共是1.20*0=12元,可以买乙10+6=16张,所以乙的价钱是12/16=0.75元。3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三个儿子共拿出120033600元,这3600元刚好就是两个儿子应该分得的钱。每个儿子应该分得360021800元。三间房子共值180059000元,那么每间房子值900033000元。再做一种思路:每人应该分得353/5间房子,那么分得房子的就多分了13/52/5间也就是说2/5间房子值1200元,所以每间房子值12002/53000元继续分享算法:如果还有532间房子,每人都分得房子,那么就要拿出120056000元所以,每间房子值600023000元。3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我的思考如下:小燕两次相差2A,且两次相差总画册的1/31/41/12当A1时,两人的总和是21/1224本,少于38本当A2时,两人的总和是41/1248本,多于38本所以,A1第一次交换,小燕有241/38本,原来小燕有817本小明有24717本3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先理清思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下面的关系。 3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充分利用年龄差来解答问题。妹妹:9岁, 哥哥:兄妹差9 ,爸爸:(兄妹差9)3妹妹:兄妹差, 哥哥:兄妹差2,爸爸:34岁因为爸爸和哥哥的年龄差也将恒定不变。所以,(兄妹差9)234兄妹差2所以,兄妹差是(3429)44岁即当妹妹9岁时,哥哥4913岁,爸爸13339岁三人年龄和是9133961岁所以,再过(6461)31年,年龄和就是64岁了。所以,现在妹妹9110岁,哥哥13114岁,爸爸39140岁38. 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我选择让丙先去追后出发的乙,10(31)5分钟追上,拿到信后去追甲,甲乙相距甲行1010105540分钟的路程,丙用40(31)20分钟追上甲交换信后返回追乙,这时乙丙相距乙行4020280分钟的路程,丙用80(31)40分钟追上乙,把信交给乙。所以,共用了5204065分钟。乙共行了651075分钟,丙回到B地还要75325分钟。所以共用去652590分钟又想到一个思路,追上并返回。追上乙并返回,需要10(31)210分钟追上甲并返回,需要103(31)230分钟再追上乙并返回,需要(10230)(31)250分钟共用10305090分钟39.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假设全是甲车间的工人,共生产:94151410把; 40. 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如果甲的速度和乙相同,那么甲的路程应该是乙的101457,比乙少27;而实际甲是乙的67,比乙少17,是因为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10分钟共多走1210120米。所以,这120米就是乙路程的271717;乙回家的路程为:120(17)840米。我也做两种基本的方法方法一:乙行甲那么远的路,就要14(11/6)12分钟所以甲回家有12(1/101/12)720米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720(11/6)840米方法二:甲行乙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10(11/6)35/3分钟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12(3/351/14)840米比实际少生产:19981410588把;一个甲车间工人换成乙车间的,多生产:431528把;乙车间共有工人:5882821人;甲车间每天比乙车间多生产:199821432192把。红球1/3黄球1/4白球1/516012040红球1/5黄球1/4白球1/316011644红球黄球白球160利用初中的代数消元法思想来解答。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案,取160404次刚好取完,红球还差4/311/3,白球就多出14/51/5,黄球取完了,说明红球的1/3和白球的1/5相等,红球和白球的个数比是3:5按照两种方案的比较发现,白球的1/31/52/15比红球的2/15多4个即白球比红球多42/1530个所以红球有30(53)345个,白球有453075个黄球就是160457540个甲超过了50度,乙未达到 50度。因为335*58,可以得出:甲用电:50151度,乙用电:50545度。如果都超过50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8的倍数,显然33不是8的倍数;如果都没有超过50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5的倍数,同样33也不是5的倍数。因此,甲50度以上,乙50度以下。338n的得数是5的倍数(从个位数字可以得出)只有33812555符合要求。所以甲50151度,乙50545度小升初数学训练题发布时间:2010-1-25 11:37:26浏览次数:418浏览方式:大 中 小加入收藏打印文档关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l、一个数的亿位上是5、万级和个级的最高位上也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2、0.375的小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3、6.596596是( )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把它保留两位小数是( )。4、 ,( )里可以填写的最大整数是( )。5、在l20的自然数中,(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6、甲数=235,乙数=233,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1,差是减数的3倍,这个减法算式是( )。8、已知4x8=10,那么2x8=( )。9、在括号里填入、或=。 1小时30分( )1.3小时 1千米的 ( )7千米 。10、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 )。11、一根长2米的直圆柱木料,横着截去2分米,和原来比,剩下的圆柱体木料的表面积减少12.56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木料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12、在含盐率30的盐水中,加入3克盐和7克水,这时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1、分数单位大的分数一定大于分数单位小的分数。( )2、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12,公约数是1、2、3、4、6、12。( )3、一个乒乓球的重量约是3千克。( )4、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 )5、比的前项乘以 ,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缩小4倍。(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两个数相除,商50余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所得的商和余数是( )。(l)商5余3(2)商50余3(3)商5余30(4)商50余30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1)多4(2)少4(3)多24(4)少243、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 (2) (3) (4)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它的最小面的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 )。(l)l:3(2)1:6(3)l:12(4)l:245、甲数是84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840(l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1)甲数比乙数多 (2)甲数比乙数少 (3)乙数比甲数多 (4)乙数比甲数少 四、计算题。(共35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 529198=992=3051992.054812.5%=0.28= 0=0.68 0.32= 0.758=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251.2532(3.754.12.35)9.83、计算。(l2分)540029402827(20.20.47.88)4.2( ) 10 ( )4、列式计算。(6分)(l)0.6与2.25的积去除3.2与l.85的差,商是多少?(2)一个数的 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5、计算体积。(单位:米)(3分)五、应用题。(30分)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7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2、三新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5人3天共植树90棵,照这样计算,30人3天共植树多少棵?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王老师领取一笔1500元稿费,按规定扣除800元后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应领取多少元?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24页,占全书的20%,第二天读了全书的37.5,还剩多少页没有读?6、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8个,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乙二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生产零件的数量之比是3:5,甲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奥数专题讲座-数的整除性发布时间:2010-1-28 9:29:35浏览次数:841浏览方式:大 中 小加入收藏打印文档关闭 三、四年级已经学习了能被2,3,5和4,8,9,6以及11整除的数的特征,也学习了一些整除的性质。这两讲我们系统地复习一下数的整除性质,并利用这些性质解答一些问题。 数的整除性质主要有:(1)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能被丙数整除。(2)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都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3)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这几个两两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4)如果一个质数能整除两个自然数的乘积,那么这个质数至少能整除这两个自然数中的一个。(5)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能被某数整除,那么乘积也能被这个数整除。灵活运用以上整除性质,能解决许多有关整除的问题。例1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七位数7358能分别被9,25和8整除。分析与解:分别由能被9,25和8整除的数的特征,很难推断出这个七位数。因为9,25,8两两互质,由整除的性质(3)知,七位数能被 9258=1800整除,所以七位数的个位,十位都是0;再由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推知首位数应填4。这个七位数是4735800。例2 由2000个1组成的数11111能否被41和271这两个质数整除?分析与解:因为41271=11111,所以由每5个1组成的数11111能被41和271整除。按“11111”把2000个1每五位分成一节, 20005=400,就有400节,因为2000个1组成的数1111能被11111整除,而11111能被41和271整除,所以根据整除的性质(1)可知,由2000个1组成的数11111能被41和271整除。 例3 现有四个数:76550,76551,76552,76554。能不能从中找出两个数,使它们的乘积能被12整除?分析与解:根据有关整除的性质,先把12分成两数之积:12=121=62=34。要从已知的四个数中找出两个,使其积能被12整除,有以下三种情况:(1)找出一个数能被12整除,这个数与其它三个数中的任何一个的乘积都能被12整除;(2)找出一个数能被6整除,另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它们的积就能被12整除;(3)找出一个数能被4整除,另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它们的积能被12整除。容易判断,这四个数都不能被12整除,所以第(1)种情况不存在。对于第(2)种情况,四个数中能被6整除的只有76554,而76550,76552是偶数,所以可以选76554和76550,76554和76552。对于第(3)种情况,四个数中只有76552能被4整除,76551和76554都能被3整除,所以可以选76552和76551,76552和76554。综合以上分析,去掉相同的,可知两个数的乘积能被12整除的有以下三组数:76550和76554, 76552和76554, 76551和 76552。例4 在所有五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等于43且能够被11整除的数有哪些?分析与解:从题设的条件分析,对所求五位数有两个要求: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等于43;能被11整除。因为能被11整除的五位数很多,而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等于43的五位数较少,所以应选择为突破口。有两种情况:(1)五位数由一个7和四个9组成;(2)五位数由两个8和三个9组成。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五位数能不能被11整除?9,8,7如何摆放呢?根据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奇数位数字之和是27,偶数位数字之和是16,那么差是11,就能被11整除。满足这些要求的五位数是: 97999,99979, 98989。例5 能不能将从1到10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分析与解:10个数排成一行的方法很多,逐一试验显然行不通。我们采用反证法。假设题目的要求能实现。那么由题意,从前到后每两个数一组共有5组,每组的两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推知110的和也应能被3整除。实际上,110的和等于55,不能被3整除。这个矛盾说明假设不成立,所以题目的要求不能实现。练习5 1.已知4205和2813都是29的倍数,1392和7018是不是29的倍数?2.如果两个数的和是64,这两个数的积可以整除4875,那么这两个数的差是多少?3.173是个四位数。数学老师说:“我在这个中先后填入3个数字,所得到的 3个四位数,依次可以被9,11,6整除。”问:数学老师先后填入的3个数字之和是多少?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离A地12O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O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分析与解这道题如果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分析,会感到缺少条件。我们可从整体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共行了A、B两地的1个全程;两人从出发到再次相遇,共行了3个A、B两地的全程(如下图)。 两人共行1个全程,其中甲行的路程是12O米,那么两人从出发到再次相遇共行了3个全程,则甲共行了12O336O(米),这时甲距A地还有15O米,如果甲再行15O米,则甲共行了2个全程,所以A、B两地的距离是:(120315O)2255(米)。小学奥数复习纲要1、 近整法 99+1072、分组法 99+107+203+307+3033、基准法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