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doc_第1页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doc_第2页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doc_第3页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doc_第4页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扫描版)许昌平顶山新乡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参考答案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原文为“大约是个通例”。) 2d (原文为“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神面刻画”。)3a(原文为“良渚人简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狰狞的模样”。)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3分)b5(3分)a(庶孽,指庶子。庶,与“嫡”相对,非正妻所生之子;孽,妾所生的儿子。)6(3分)b(“在公叔座劝说下,他离开魏国”错。)7(10分)(1)(5分)我当以君为先以臣为后,因而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你可以赶紧逃离,(否则)将被擒拿。(“先后”“疾去”“见禽”各1分,句意2分) (2)(5分)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非”“循”“多”各1分,句意2分)8.(5分)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3分)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2分,若答其他,可酌情给分。)9.(6分)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3分)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3分)10(6分)(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e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2)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他对瓷瓶的真假和价值心存疑虑。不知道该卖多少钱。(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知恩。在家人被救后,尽管自己家里的日子不好过,王家还是把瓷瓶送给了救命恩人。图报。后来,王家认为送给救命恩人的瓷瓶是“赝品”而一直愧疚,为寻找恩人,王家到江北开设分店;多年后,王教授又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重义。当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王教授又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要点:从情节结构上看,照应前文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耐人寻味。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从内容主旨上看,凸显了被救者的感人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25分)(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d项“描写细腻”有误。a项说“完全丧失了已有的抗疟效果”,于文无据。e项强加因果。)(2)题目语意双关,既指朴实无华的青蒿具有治病救人的魔力,又暗示着屠呦呦对世界的卓越贡献。(4分)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2分)(3)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煮沸和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4)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和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努力和研究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刻苦攻关、锲而不舍的执着态度: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不畏风险、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纵然因科研而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改初衷。不居功自傲:获奖后,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成绩和荣誉。(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3分)b(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一般作状语,指行动相同。)14(3分)a(b“催生了出现”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国家”一词提到“不再是”之前。d“加大规范和管理” 不搭配。)15(3分)c16(5分)自动驾驶汽车可行 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多数人不能接受(或“需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若答其他,可酌情给分。)17(6分)示例:万壑有声含晚籁(上联)数峰无语立斜阳(下联)(内容3分,结构3分。若有其他组合方式,符合要求即可给分。)六、写作(60分)18(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座召来公孙鞅,道歉说:“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公孙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终于没有离开魏国。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又劝我杀了公孙鞅,难道不是糊涂了吗?”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