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同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平定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中“书同文”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2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4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5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 b.华盛顿 c.伊达尔哥 d.俾斯麦6.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一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b c d 7在对选修4人物评说进行单元整舍时,有人把下列四位人物归为一类。你认为这种归类依据最恰当的是a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开国领袖 b都对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作出过贡献c都开创了新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d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积极的推动作用8.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下列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b个人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就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10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对某个人物的评价是“在许多科技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能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个人物是a牛顿b居里夫人c爱因斯坦d法拉第 11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对新兴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12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1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14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拿破仑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15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 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6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17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a.把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作为主要斗争内容b.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d.与日本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18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依据材料推断其作者是( )a魏源 b李鸿章 c郑观应 d康有为19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20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2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2巴黎和会后,孙中山更清楚地认识到“国际战争者,无他,纯然一简直有组织之大强盗行为耳”,据此得出“一战”a是人类灾难的根源 b是争夺霸权的战争c是民族矛盾长期尖锐的结果 d军国主义盛行23. 图中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d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24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25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a b c d第 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3年9月日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 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6分)列举所学史实说明日本政府对待“考察记述”的态度。(4分)(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4分)24(20分)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三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4分)(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8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什么发展?(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两位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4分)28.(16分)阅读有关美国“孤立主义”的材料,回答问题:从独立到20世纪初,美国一直推行“孤立主义的对外战略:“孤立针对欧洲国家而言,是指在处理与欧洲国家关系时,不与任何欧洲国家结盟,避免卷入欧洲内部的战乱、纷争,避免承担对欧洲的义务。拉美独立运动门罗解释“孤立主义”时指出:英国不干预欧洲列强事务也反对欧洲列强提出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一战爆发后,美国继续推行“孤立独立”国的旗帜向欧洲各交战国出售军火与商品。直到l9l7年大战接近即将宣战,结束了“孤立主义”对外战略。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美国与欧洲争夺。但巴黎和会结束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孤立主义”又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过程中,“孤立主义”更是发展到了极致。请回答:(1)从美国独立到l 917年,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对外战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孤立主义”对外战略使这一时期的美国获得了哪些利益?(6分)(2)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巴黎和会后美国“孤立主义”死灰复燃、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发展到极致的原因。(4分)简述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对国际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高二历史答案 26答案:(14分)(1)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