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落实与整合(课堂完成)(一)总结4(二)几种相近概念的比较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是某个种群中某一基因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总数。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基因型所占的百分比。基因频率的计算往往根据基因型的比例,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又与前面学过的遗传的基本定律密切相关。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无人为参与的为自然选择,有人为参与的为人工选择。人工选择的性状有利于人类,否则应视为自然选择,如抗菌素和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应为自然选择。3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1)区别:a生物进化: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所以生物发生进化的标志为基因频率改变,不论变化大小,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物种形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至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联系: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过程。4.种群和物种的区别(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靠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出现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5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1)共同进化:在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二、检测与反馈(课堂完成)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2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来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7.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哪一环节的作用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8.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9.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10.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9.3%11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 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1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 ( ) 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和遗传1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14下列观点,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5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1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种群中某基因的突变率 b某种群中某种基因的出现比例c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d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217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c两者都变化 d两者都不变18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籽西瓜19“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 ) a适应特定环境 b定向变异c定向生存斗争d能传种接代2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 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22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2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c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 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4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 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 b c d25.如图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分析:(1)曲线回升是通过之间的来实现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不定向)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增强、减弱)。(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 。针对这些缺点,你认为消灭甲虫应采用什么方法较好? 。26.果蝇是常用于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4)若果蝇白眼(b)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该种群中每2 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果蝇类型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