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doc_第1页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doc_第2页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doc_第3页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doc_第4页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 【三维目标】 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3.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4.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它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乐府”又分为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一)听朗诵,总结古汉语知识 1.请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 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晻晻仕宦 2.注意课文中重要的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 谓言无誓违应作“愆”,愆违,过 府吏见丁宁写做“叮咛”,嘱咐 恐此事非奇应为“宜”,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3.请注意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词语古义今义 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同工作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限制约 可怜体无比可爱怜悯 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器具 再拜还入户两次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相信,信任;信件 渠会永无缘他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处分适兄意处理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任 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 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 4.注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可白公姥(姥)我有亲父母(母)昼夜勤作息(作)我有亲父兄(兄) 逼迫兼弟兄(兄)进退无颜仪(进)其日牛马嘶(马) 5.请注意一词多义 谢家来贵门(辞别)始适还家门(出嫁) 谢多谢后世人(告诫、告诉)适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阿母谢媒人(谢绝、拒绝)适得府君书(刚才) 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表被动 十七为君妇动词,做、成为、作为 为诗云尔动词,作、写 为非为织作迟介词,由于、因为 阿母为汝求介词,替、给 始尔未为久动词,算、算作 慎勿为妇死介词,为了 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相见常日稀好自相扶将儿已薄禄相 嬉戏莫相忘不得便相许登即相许和怅然遥相望誓不相隔卿 相叶叶相交通久久莫相忘还必相迎取六合正相应枝枝相覆盖 蹑履相逢迎仰头相向鸣黄泉下相见誓天不相负 答案 1.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代“你”“我”“他”“它”等等。有: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有: 3.名词,相貌。有: 6.请注意词性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4)形容词用作动词 A.仕宦于台A.千万不复全 B.头上玳瑁光B.东家有贤女 (2)名词用作状语C.窈窕艳城郭 A.孔雀东南飞(5)使动用法 B.手巾掩口啼A.足以荣汝身 C.卿当日胜贵B.以此下心意 D.理实如兄言(6)意动用法 E.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戒之慎勿忘 (3)动词用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 7.掌握一些特殊句式 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句 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句 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句 徘徊庭树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二)再听朗诵,理清诗歌脉络 1.(1-2)序幕、开端:(1)托物起兴(起兴) 兰芝请归(2)兰芝自诉(自诉) (被谴) 2.(3-12)发展一:(3-6)仲卿劝母(求情) 夫妻誓别(7-8)夫妻话别(赠物) (别离)(9-10)拜别阿母(辞归) (11-12)夫妇盟誓(誓别) 3.(13-21)发展二:(13)兰芝见母(伤归) 兰芝抗婚(14-18)兰芝拒婚(拒婚) (抗婚)(19-21)太守备婚(逼婚) 4.(22-31)高潮、结局:(22-23)忧愁制衣(迎娶) 双双殉情(24-26)生人死别(永诀) (殉情)(27-29)仲卿别母(别母) (30-31)夫妻殉情(殉情) 5.(32)尾声:告诫后人 (醒世) (三)请学生朗读,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板书课题) 二、分析鉴赏 1.分析小序部分 诗前小序交待了哪些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诗歌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A.这是托物起兴手法,引起下文。 B.兼用比,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失散。 C.孔雀徘徊反顾,营造缠绵、哀怨的氛围,为全市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2.分析自请遣归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 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 “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 勤劳能干。 “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 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 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遣归? 一则不堪侮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 兰芝在自请遣归的陈辞中自述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其意何在?用了一种什么手法? 此处使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意在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教和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表现她性格刚毅的一面,宁可被休,也不忍气吞声;另一方面证明她“女行无偏斜”,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 3.请同学们齐诵“鸡鸣外欲曙”这一节,回答以下问题: 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 严妆。 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 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 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 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请愿,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 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这一节采用何种艺术手法。 运用了夸张、渲染的手法;是突出“精妙世无双”的妆束美、容颜美、姿态美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谴责和请愿; 4.分析“拜别姑母” 为什么兰芝在离别前还要向焦母告别? 这表明刘兰芝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和教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使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成为无稽之谈 为什么兰芝在向小姑告别时“落泪连珠子”而向焦母告别不流泪? 表现刘兰芝的善良,重情重义(对小姑) 表现刘兰芝的坚强自尊(对焦母) 5.思考:兰芝既然抗婚为什么又允婚? 因为他对阿兄性格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兰芝殉情之意早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 从写法上,这是巧妙伏笔:允婚自然引出太守豪华的备婚,便达到抬高刘兰芝的身价,加重故事的悲剧色彩。 6.太守迎娶的豪华排场对塑造兰芝形象有何作用? 采用了夸张、渲染和反衬的手法;衬托了她的身价;显示刘兰芝不慕富贵,对爱情忠贞纯洁,突出了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喜剧场面烘托悲剧氛围,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7.课文两次把仲卿比作磐石,意义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次是刘兰芝说的,表现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以此反过来责问兰芝改变初衷,表现他对爱情和誓言的忠贞。加重了悲剧色彩。 8.请分析最后一节的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三、分组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1.刘兰芝 形体美(足、头、腰、耳、指、口、步) 品质美(勤劳,善良,达礼) 精神美(反抗性刚强) 2.焦仲卿 (1)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忠贞) (2)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软弱孝顺) (3)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