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目录前言2实习的目的任务2实习过程3完成工作量统计3一 自然地理及地貌状况41.1 气象、水文41.2 地形与地貌4二 区域地层521地层5三 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63.1 地质构造63.2. 新构造活动73.3. 区域地震活动7四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84.1含水层组及富水性84.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94.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104.4地下水资源状况10五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10六 高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腐蚀性116.1 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116.1.1 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116.1.2 中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116.1.3 深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11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126.2.1 地下水补给126.2.2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及水化学地质特征126.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12八 结论和建议12前言2012年9月3日至9月30日,我们地质工程学生进行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此次实习由资环学院王素玲、陈江峰、冯有利、潘结南、刘保民几位老师指导,实习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习的目的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和运用所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专业课理论知识分析野外水文地质和工程地址现象。具体包括:(1)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操作技能和工作步骤;(2)掌握观察描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的能力;(3)掌握整理和编录野外调查资料方法和基本技能;(4)学会编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编绘基本图件;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在焦作高新区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通过野外调查,了解调查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现象,然后对实习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编绘潜水等水位线图。实习过程九月十二日焦作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参观水文模型九月十四日灵泉碑,马村演马矿,缝山针参观实习九月十八日九里沟水文地质实习九月二十日在焦作市周边进行水文实习实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踏勘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踏勘焦作周边地区的典型水点、有代表性的工程地质现象,从而对整个区域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三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阶段:东西以塔南路为界将实习区域划分为2个部分,分组分地带对地下水的各天然、人工露头进行全面踏勘、调查研究。最后一个阶段是室内整理,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图和报告的形式阐述。完成工作量统计本组实习的填图范围为东至铁匠庄一带,西至塔南路,北至铁路,南至大沙河,踏勘点数量135、统测水位面积70平方公里、测量井点数量126。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实习成果均以图和报告的形式呈现。 一 自然地理及地貌状况1.1 气象、水文焦作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2.8-15.5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天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大致在600到1200毫米之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区内河流有丹河、峪河、西石河、三门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其余属海河水系。丹河和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他为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区的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普济河、闫河、翁涧河,这三条河流均为排污河。1.2 地形与地貌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由平原与山区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其地貌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山前洪积平原山(扇)前槽交接洼地郇封岭岗地沁河河漫滩黄沁河冲积平原古黄河河漫滩青风岭岗地黄河河漫滩(黄河带状冲积平原)。根据其特征及成因,全市可划分为山地、山前平原两个一级地貌单元和八个二级地貌单元。(1)山地:主要分布于焦作市北部,包括修武县、马村区、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博爱县和沁阳市的北部山地,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1构造侵蚀中山分布于焦作市北部一带,山体呈北东向展布,地面高程大于1000m,地形陡峭,沟谷深切,有似峰林地貌,主要由太古界变质岩及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2构造溶蚀低山分布于沁河口、寨豁西村、子房沟、黑龙王庙一线以北,地面高程5001000m,山势较陡,断裂构造发育,侵蚀切割严重,地面岩溶发育,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其次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互层;3构造剥蚀丘陵分布在孟州西部及太行山前一小部分,地面高程200500m,山顶部位呈浑圆状,山脊呈圆滑线状,山坡平缓,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2)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焦作市中部和南部广大地区,主体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山前倾斜平原、沁黄河冲积平原、扇前洼地、岗地和滩地等。其中,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太行山前五里源、待王、阴庙、西向一线以北,主要为坡积、洪积、冲积扇裙组成,地面高程87200m,坡降610,组成物质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部分为砂砾石,地势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沁、黄河冲积平原分布于沁河与黄河之间,以及武陟县东部,由黄河、沁河冲积而成,组成物质为全新统粉土、粉质粘土,地面高程85110m,地形平坦,坡降23,微向东南倾斜;扇前洼地分布于沁河和大沙河两岸,地面高程在沁河两岸为110120m,在大沙河岸沿岸为8098m,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由冲积粉质粘土组成;岗地主要分布于武陟获嘉一带,为最早的黄河故道,高出两侧地面24m,组成物质为粉土、粉细砂夹粘土、粉质粘土薄层;温县一带也呈岗状分布,东西长约35km,南北长约23km,组成物质为粉土;滩地分布于黄河河床的两侧,依其高低差异,又分为高、低漫滩,二者高差24m,微向河床倾斜,由粉土、粉细砂及粘土组成,见有薄层理。 1. 坡洪积斜地不连续的分布于市区东北部的方庄、薄壁近山前地带,由重力和坡面水流作用堆积而成,粘土、碎石、卵石等组成的坡积物呈倒石堆状或围绕坡麓堆积构成坡积裙,坡积裙相连组成坡积斜地。2、冲洪积扇在丹河、西石河、山门河、子房沟、翁涧河等河流的出山口处,间歇性暂时洪流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冲洪积扇。不同时期,不同河流的洪积扇重叠或相连,呈带状沿太行山前连成一片。组成物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砾石等。3、扇前洼地分布于铁路线以南至新河间的朱村于村墙南待王一带,为西石河、翁涧河、山门河洪积扇的前缘地带,地形低洼,地面标高95-85m,微向东南倾斜。组成物质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有沙层。4、交接洼地分布于新河大沙河一带,为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组成。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00-90m,微向东南倾斜。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分布有十几座煤矿。采煤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形成塌陷坑。据调查,焦作矿区有较大的塌陷坑17个,塌陷面积近70km2。二 区域地层21地层本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溪、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太古界(Ar):出露于山区峪河口、薄壁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等程度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大于1000m震旦系(Z):分布于山区马鞍山水库一带,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浅红、紫红色石英状砂岩,厚度100-500m寒武系(E):出露于丹河、峪河等深切河谷中,与下伏震旦系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总厚度为300-500m,分下中上三统。下统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砖红色页岩和砂岩,中统下部为紫红色页岩、砂岩,中上部为深灰色亮晶灰岩、白云岩,上统是中厚层状结晶白云岩。奥陶系(O):山区广泛出出露于地表,山前倾斜平原区则隐伏于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总厚度500m,分中统、下统。下统出露于深切河谷两岸,岩性为青灰色细晶白云岩和硅质条带或硅质团块白云岩。中统广泛分布于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除局部埋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外,大部分埋藏于石炭系地层之下,是一套碳酸岩地层,厚度约400m。岩性主要为黑色、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石炭系(C):山区零星出露,山前平原区则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是一套由灰岩、泥岩、页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数层,厚70-90m。二叠系(P):隐伏于山前平原之下。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夹可采煤层。厚度为70-120m。三叠系(T):未出露。据钻孔揭露,岩性为砂岩、页岩,夹煤层。第三系(R):未出露。据钻孔资料,下部为砾岩、泥岩、砂岩、灰岩互层,上部是粘土、砂砾石互层。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更新统。中更新统(Qalpl2):零星分布于近山前地带。三部为坡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粉土,含碎石及钙质结合;下部为松散卵砾石、含砾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厚20-88m。上更新统(Q3al-pl):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上。由冲洪积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砂及砂砾石组成,厚5-60m。粉土、粉质粘土中含有钙质结核和小砾石,局部有钙质结核层,柱状节里和大裂隙发育。全新统(Qal4):分布于南部黄河和沁河冲积平原上,由浅黄色的粉土及砂层组成。厚10-40m。三 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3.1 地质构造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20。区内主要构造体系轮廓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工作区地表多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断裂构造以隐伏构造为主。东西向构造主要包括凤凰路断层和盘谷寺-新乡断裂,两条断裂规模大,早更新世活动较强烈,并对区域性构造格局和地形、底层分布等有一定控制作用。凤凰岭断裂沿走向大致分为三段,各段活动性略有差异。西石河以西,由近于平行的五条东西向断层组成,断层错断古生界地层,断距小于100m。上更新世以来断层落差为250m,局部见有断裂错断晚更新世-早更新世地层,表明中更新世前断层曾有活动。西石河以西至焦作市北,断裂沿山前向东延伸,在地貌上构成山区和平原自然分界。在焦作市以东的平原区,断层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盘谷寺-新乡断裂(焦作段称朱村村断层)是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对全区地形地貌、构造格局和地层厚度都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断裂分三段:柏山以西,构成山区与济源盆地的分界线,两侧基岩落差700-1000m,沿断层局部见有破碎带,下盘为下古生界地层,上盘早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中更新世地层无明显变形迹象。有关地质资料证实,该断层活动时代为N2Q2。自柏山至修武大高村,断裂隐伏于第四系下。大高村东(称董村断裂)断层两侧沉积地层及构造活动均不同,其南是武陟隆起,其北是修武地堑。据煤田物探资料,该断层自古生界以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正断层活动特征,新生界地层最大断距达800m。该断层现在仍在活动,沿断裂也曾记录到一些小地震活动。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最发育的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规模较小的断层更多,有三十九号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西仓上断层等。这些北东向断层将焦作西部地层切割成地垒和地堑断块,将焦作东部的地层切割成南升北降的阶梯状断块。九里山断裂为隐伏正断层,与薄壁断层组成地堑,其间沉积了巨厚的第三席和第四系地层。有关资料显示,该断裂在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早更新世时活动强烈。薄壁断层是区内的一条基底断裂,下盘出露太古界、震旦纪和下古生界地层,上盘为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在晚第三纪时活动比较强烈,近期仍有微弱活动的迹象。1973年10月辉县2级地震和11月修武的2.2级地震与该断裂活动有关。北西向断裂有平陵断裂和武陟断裂,断裂规模和活动性都次于其他方向断裂。3.2. 新构造活动本区新构造活动比较活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差异性升降运动,即山区强烈上升,平原区不断下降。基岩山区由于强烈上升,基岩裸露,河谷深切,山坡陡峭,河床堆积物很少,河谷断面多呈V字形。平原区由于长期下降,相继沉积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其中上更新统厚度就达500-7000m,最厚达到1000m以上。现代的地壳资料变形表明,不均匀升降活动仍在继续。(2)老构造继承性活动。近期以来,在新地应力场作用下,区内一些断裂,如凤凰岭断层、盘谷寺-新乡断裂、薄壁断层、九里山断层等均继承性活动或复合性活动,物探、地震、卫星照片等方面的资料均明显地显示出断层活动迹象。(3)地震活动比较频繁。3.3. 区域地震活动焦作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自有地震资料记载以来,仅有过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即1587年4月10日在35.3N、113.5E的修武县发生的6级地震,震中距焦作城区26KM,对焦作造成6度烈度的破坏。由于焦作处于河北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交接部位,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上的中强震,会对焦作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对焦作造成5度烈度以上破坏的历史地震共有12次,其中造成6度破坏的地震7次。区内现今时常发生小地震,自1970年至今,共记录到ML3级地震3次,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有一定联系,1587年修武51/2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马坊泉断裂与东西向朱营断裂交汇处,1979年修武4.0级地震发生在盘谷寺-新乡断裂与平陵断裂的交汇处。四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1含水层组及富水性依据含水介质特征、储水条件、地层时代和含水层富水性,区内含水层可以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组、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组。1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中统灰岩和寒武系中统灰岩,总厚900m,岩溶裂隙发育,富含裂隙岩溶水,是本区最富水的含水层。在北部山区呈裸露型,山前倾斜平原区掩埋于石炭系-二叠和新生界地层之下,呈埋藏型。岩溶发育程度和含水层富水性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条件有关。主干断层包括凤凰岭断层带、朱村断层带、九里山断层带和方庄断层带是岩溶水地下强径流带和富集带,岩石破碎,岩溶发育,裂隙密集,岩溶水沿这些主干断层富集、运动。凤凰岭断层带上分布着数个大型水源地,其中岗庄水源地,在0.05km2的面积上布有50个水源井,取水量超过1.5m3/s。凤凰岭断层与朱村断层之间的焦西矿区、凤凰岭断层与九里山断层相交出来的三角形区域,即演马、韩王、九里山、古汉山一带,在东西向主干构造控制下,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溶发育,并发育有溶洞,富水性强,是岩溶水极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 m3/d,最大可达16000m3/d。处于该区的演马矿、九里山矿、王封矿等均是大型岩溶水宠水煤矿,常发生大型岩溶水突水事故。方庄断层和九里山断层相会处附近即冯营、方庄一带,奥陶系灰岩埋深小于5000m,岩溶也比较发育单井出水量1000-3000 m3/d,是岩溶水强富水区。朱村断层以南和焦东矿区的凤凰岭断层以南,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深埋于新生界和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岩溶发育微弱,富水性较差,是弱富水区。北部山区奥陶系灰岩出露于地表,岩溶水水位埋深大,岩溶发育程度和富水性具有不均匀性。2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含水层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水分布于山前冲积平原上的石炭系薄层灰岩中,石炭系有5-11层薄层灰岩,其中第八层灰岩和第二层灰岩分布比较稳定,八灰厚6-10m,二灰厚4-21m,含裂隙岩溶水。八灰和二灰位于大煤之下,距煤层分别是20m和70m,是煤层底板充水含水层,常造成矿井底板突水。石炭系薄层灰岩地表出露很小,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非常有限,仅在近山前及九里山、演马矿一带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条带状接触的区域,接受上部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因此,石炭系薄层灰岩是煤层底板的直接充水层,对煤矿的生产构成威胁,但供水意义不大。3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组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含水层主要为砾砂石层或中细砂层,顶板埋深约20-40m。受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空间分布不均。丹河、西石河、三门河等河流的冲洪积扇上,含水层为砂砾石层,厚度20-50m,导水性和渗透性强,补给、径流条件好,富水性最强。单井出水量扇体上部大于5000 m3/d,山体中下部为3000-5000 m3/d。冲洪积平原的扇间区,含水层为砂、砂砾石,连续性差,常呈透镜体状,厚度为10-15m,导水性和渗透性较差,单井出水量1000-3000 m3/d。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区,含水层为上更新统中细砂,单层厚度5-10m,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500-1000 m3/d。坡洪积裙区,含水层是坡洪积的碎石和砾石,连续性差,多呈透镜状,局部半胶结,富水性最差,单井出水量小于500 m3/d。4.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1岩溶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焦作北部太行山区是岩溶水补给区,地表有大面积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地表及地下岩溶发育,且山区大气降水丰富,大气降水入渗是焦作岩溶水重要补给来源之一。丹河常年有水,流经碳酸盐岩分布区,河床渗漏严重,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6 m3/s。西石河,三门河和子房沟河流属季节性河流,流经碳酸盐岩分布区,河水在距出山口5-10km地段全部漏失补给地下水。地表水沿河渗漏也是焦作岩溶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图4-1岩溶水接收补给方式剖面示意图岩溶水在焦作北部、西部接受补给后,由北向南、向东南以水平径流方式向山前排泄区径流汇集。赵庄断层是一条弱导水断层,岩溶水以赵庄断层为界形成水位差达70-200m的地下水力陡坎。断层北为高水位区,岩溶水水位与大气降水同步变化,丰水期(每年9-10月)水位200-240m,枯水期(每年3-5月)水位130-160m,水位升降幅度与降水量大小成正比。断层南是低水位区,岩溶水水位低,水位受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的双重影响,年水位变幅小,丰水期水位80-85m左右,枯水期水位70-80m年水位变幅10-12m。近山前地带断裂构造和岩溶发育,岩溶水循环径流交替,条件好,是岩溶水排泄-径流区,也是岩溶水富集区。来自北部山区的岩溶水,沿凤凰岭断层、九里山断层、朱村断层等强导水断裂运动、富集,并形成岩溶水强径流带。区内分支断裂及小构造也十分发育,相互连通,从而使山前地区的岩溶水具有统一流场和相似的水位动态。天然条件下,岩溶水在九里山残丘南侧的奥灰“天窗”处以泉群形式集中排泄,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人工开采和矿井排水是岩溶水主要排泄方式。2孔隙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孔隙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入渗、农田灌溉水回渗和地下水侧向径流等。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地表植被发育,包气带岩性多为砾石、砂及粉质粘土等,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容易下渗补给空隙地下水。因此,大气降水入渗是孔隙水的重要补给方式之一。市区西部和市区东部农业区多用矿井排水灌溉农田,焦作南部农业区多采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矿井水和污水沿渠道渗漏、农田灌溉水回渗也是孔隙水的重要补给方式。人工开采、矿井排水和地下蒸发是孔隙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此外,在灵泉碑和小张庄,孔隙水还以泉和自流井的形式向外排泄。天然条件下,孔隙水由冲洪积扇上部向扇前缘径流,径流方向与地形坡降方向基本一致。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受矿区长期排水及人工开采影响孔隙水径流状态发生了改变孔隙水分布区出现了水位埋深-含水层疏干区,水位降落漏斗区和水位稳定区。近山前地带,因煤矿长期排水和人工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水位埋深30-60m,含水层处于疏干-半疏干状态。老城区南部因集中开采已形成空隙水位下降漏斗,漏斗附近孔隙水由漏斗边缘向中心运动。丰收路以南,孔隙水不急于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水位稳定,地下水自西北向东南运动。4.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本区岩溶水属于大气降水、地表水溶滤-入渗型,其化学成分是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太行山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岩石化学成分主要是CaO和MgO,在水和水中CO2共同作用下,碳酸盐岩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等被溶于水中,从而使岩溶水以HCO3-、Ca2+、Mg2+等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市区东部的孔隙水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市区西部的孔隙水水质略差,固形物、硬度和各种离子含量都较东部高,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 . Mg型;铁路以南的孔隙水因埋藏浅,径流条件不好,并常年接受各种地面污水补给,水质差,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水中各种离子含量较高,固形物含量最高达2313.56mg/l,水化学类型复杂多样,有HCO3 SO4Ca . Na型和Cl . HCO3 SO4Ca . Na型。4.4地下水资源状况焦作处于区域岩溶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资源由岩溶水和孔隙水组成,以岩溶水资源为主。据河南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写的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焦作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0.758 m3/s,其中岩溶水为8.09 m3/s,孔隙水为2.668 m3/s。五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焦作高新区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140m左右,分布的沉积物主要是粉质粘土、粉土、中砂、细砂和粉砂。根据岩土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深度40m之内土层可以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单元土层,自上至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岩性以粉质黏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及少量砂、砖粒、石子等,其特征与物理性质同粉质粘土接近,厚0-0.5m。(2)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厚6.0-9.0m,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局部夹粉土、粉砂或细砂层,根据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三个亚层:a:亚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或黑褐色,可塑-硬塑状,含少量小砾石和蜗牛碎壳,局部相变为粉土,厚度为0.0-3.5m。b:亚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或黑褐色,可塑-软塑状,局部流塑状,局部夹粉细砂和粘土透镜体,厚2.1-7.4m。c:亚层粉质粘土,硬塑-可塑状,夹粉砂透镜体,厚0.0-5.9m。(3)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厚2.2-8.3m,黄褐色,可塑状,局部为流塑或软塑。具有黄色钙质条纹和斑点,含少量钙质结核,夹粉土、粉砂或细砂透镜体。(4)粉质粘土、砂、粉土工程地质单元: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细砂、粉土和粘土透镜体,局部地段相变为细砂或粉土层,最大揭露厚度8.7m。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局部为软塑。粉土呈黄褐色,可塑,以透镜体状分布于粉质粘土间。砂层呈黄褐色,中等密实状态,饱水。(5)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最大揭露厚度18.4m,可塑-硬塑,含少量姜石和蜗牛壳,夹薄层粉土或粉砂透镜体。(6)粉质粘土夹砂土工程地质单元: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粉砂为黄褐色,饱和,中密。最大揭露厚度为3.8m。六 高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腐蚀性6.1 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高新区含水层可划分为三组,即分为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中层潜水承压含水层;深层潜水承压含水层三类。6.1.1 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分布于焦武路一线,埋藏较浅,埋深不到一米,地形复杂,此含水层组的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存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属孔隙水。其特征表现如下:大气降水直接戏其进行补给;主要通过地面蒸发及人工排泄等方式进行排泄;其动态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易受到污染;位置浅无连续隔水层。6.1.2 中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中层潜水承压含水层:分布于塔南路两侧,埋藏较深,埋深大于一米,地形平缓。其特征与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基本相似。6.1.3 深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潜水承压含水层:分布于铁匠庄附近。其特征表现为:具承压性,无自由水面;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且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化不显着;埋深大,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6.2.1 地下水补给 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高新区的西北方向有高山、低山和丘陵,广泛出露有寒武奥陶系灰岩,是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 在石灰岩裸露区,地形一般较缓,空隙及岩溶发育,大气降水大多渗入地下,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地带。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缓,植被发育,能直接吸收大气降水渗入而获得补给,主要形成空隙水。6.2.2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及水化学地质特征高新区地下水总体上是由西北向东南径流,地形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地下水总的运动形式以顺层为主,垂直运动只发生在地下水补给区附近。 地下水的排泄在山前平原由于埋深较浅,以蒸发作用为主;而在东南方向则由于朱村断层右盘为隔水盘,使地下水的流向受阻,在其附近则以泉和鱼塘的方式为排泄方式;另外也有部分地下水渗入大沙河,也可作为一种排泄方式。高新区岩溶水属于大气降水、地表水溶滤入渗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蒲松龄课件
- 狼疮性肾炎课件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报告
- 历届护士面试题库及答案
- 咖啡连锁品牌在2025年市场布局中的社区商业饮品品牌建设报告
- 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 2025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报告
- 农业物联网在2025年精准种植中的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报告
-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设计研究报告:人机交互篇
- 电商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
- 2025台州路桥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版家居用品定制加工合作协议
- 居家养老安全培训内容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2025-2026学年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企业出海战略研究
- 体系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