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关于探究实验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组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的设计,强化“对照实验”的组织要求。2、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学习能解释有关的生活现象。3、培养探究思维的意识,提高科学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积极表达交流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依据学案,主动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预习题: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环境条件: 、 和 ,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2、举例:(1)大多数农作物在春天播种,是为了满足 (2)在播种前要松土,是使种子得到 (3)如果长期不下雨,需要浇一些水,是为了给种子提供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且胚是活的,并且度过了休眠期。2、举例: 的种子或胚被 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 的种子,以及正处在休眠期的种子都不能萌发。三、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计算公式:发芽率= 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首先 后,体积变大。2、 或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3、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 。4、 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5、胚芽发育成 和 。【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小明把20粒大豆种子浸在水里测定发芽率,但都没有萌发,你知道原因吗?【当堂检测】1、农民浸水稻种子发芽,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 )A、光照条件 B、温度条件 C、水分条件 D、空气条件2、以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 )A、贮藏多年的良种 B、用地膜覆盖的苗圃C、春播遇到倒春寒天气 D、播种后被洪水淹没的菜地3、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的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试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摄氏度 充足B 暗室 30摄氏度 充足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D、两个花盆交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4、某班学生探究“水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A每组1粒,分10组,取平均值 B、每组3粒,分2组,取平均值C、每组10粒,分5组,取平均值D每组10粒,分5组,自行结论5、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度的光照6、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A、防止病虫害 B、保持适宜的温度C、保持空气的流通 D、保持充足的水分7、观察下面菜豆种子和幼苗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它由 (填代号)构成。(2)菜豆种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贮藏在【 】 中。(3)A将来发育成幼苗的【 】 ,B是有种子的【 】发育而成的,C是由【 】 直接发育而成的。植株的生长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4.增强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根尖临时装片的观察,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难点: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析及处理。学习过程一、 情景导入:1、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又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2、列举说出植株生长的部位。3、拓展反思:农民为了促进植株生长,运用哪些方法?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描述幼根的生长1、 探究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1) 自学教材P31P32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思考怎样选取幼根,怎样对不同根的部位做标记进行测量及4个讨论题(2)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讨论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小组之间进行评议。2、 知识巩固(1)选择根时,应选择的幼根。在划线时,线和线之间的距离要。(2)在同一实验中不同小组之间的数据要取,以减小实验的.。(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的生长除依靠它以外还需要的不断分裂。3、 拓展反思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根的生长是否具有向地性。学习任务二、描述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1、 结合课件,春天,树木发芽长成枝条的动态过程,思考枝条是怎样形成的。2、 自学教材P33,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1)在芽中发育成茎,发育幼叶,发育成幼芽,在不断的向上生长。(2)什么是居间生长?什么样的植物进行居间生长?(3)小明1.5米时在树上钉了一个和他一样高的钉子,十年后小明和钉的钉子谁高一些?为什么?3、 拓展反思春天到来新芽绽放,植物的芽都是发育成枝条吗?学习任务三:读课本P34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木本植物茎能逐渐加粗是因为茎内有,它能不断分裂,向内分裂形成向外分裂形成。2、年轮形成的外部原因是,内部原因是。学习任务四、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 自学教材P35P26思考植物的需要哪些无机盐,各有何作用。2、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甲、乙、丙、丁4瓶正常的、缺钾的、缺氮的和缺磷的幼苗)请大家描述一下它们的症状,感悟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3、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的两个问题以及如何合理施肥。4、小组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汇报交流调查的方式和结果,进一步完善各组调查表。5、拓展反思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又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五、诊断评价1、选择题:(1)在根的结构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分是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2)在根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3)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活动中,几位同学测得的数据不同,为得到较真实的结论,应对数据怎样处理?A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大值作为实验结果 B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中间值作为实验结果C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小值作为实验结果D取各位同学所测数据的最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4)下列关于植株的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生长就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B植株所的芽将来都发育成枝条C只要肥水充足,植物体就能够旺盛生长D芽和根尖都具有分生组织,能不断生长。(5)。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氮、磷、铁 B.氮、磷、钾C.氮、硼、钾 D.硼、磷、铁2、。把两株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甲(内装土壤浸出液)、乙(内装与甲瓶等量的蒸馏水)两个瓶内。过些日子,看到甲瓶内的幼苗长得_,颜色_,乙瓶里的幼苗变得_,颜色_,这个实验表明植物生活需要_。它们是由根从_里吸收来的。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1、 通过观察,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和种子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 小组交流: 1、 你学习中遇到哪些疑惑问题,小组交流解决疑惑。 2、 你的小组准备给同学们提出哪些问题? 3、 小组长分工准备展示并答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小组交流。(大约10分钟) 小组展示(15分钟) 小组长为主持者,小组内分工展示不同的问题,并讲解给大家。 反思升华(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约5分钟) 1、知识梳理: (1)花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由 、 、 、 和 构成的。 雌蕊是由 、 和子房(里面含有 )组成。雄蕊是由花药(里面有 ) 和 组成。 (2 )传粉:花成熟后, 从花药里散放出来,落到 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依靠 传粉,如桃花等;有依靠 传粉,如玉米等。 (3)受精的过程: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_。 花粉管穿过_,进入_,一直到达_。 花粉管中的_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胚珠里面有_,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_。 2、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未掌握的知识 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时间大约10分钟) 1、对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主要结构是 ( ).花瓣 .雄蕊和雌蕊 .胚珠.子房 2、 下列不属于风媒花特征的是( )。 A. 花小,花粉多而轻 B. 有花蜜,花大而鲜艳 C. 无花瓣,无花萼 D. 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 3、 虫媒花的特征是( )。 A. 花朵小而鲜艳 B. 花粉轻而小C. 无香味 D. 花朵大而艳,具芳香及花蜜 4、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 )。 A. 萌发出花粉管 B. 开始细胞分裂C. 形成两个精子 D. 形成一个精子 5、胚珠着生在花的( )里。A雄蕊 B花柱 C子房 D花药 6、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 )。 A. 开花和传粉 B. 开花和受精 C. 传粉和受精 D. 自花和异花传粉 7、雌蕊顶端膨大的部分是 ,上面有粘液;下端膨大的部分是 ,连接两者比较细的部分是 。雄蕊有比较细的 和顶端膨大的 组成。 B类题目(有能力的同学选做) 1.某农夫发现果园里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节果实的产量 却是历年来最差的,这是因为昆虫对植物的( )作用有益?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2、结合图片资料,分析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阅读课本48页,完成下列题目)1、瓜果果肉含水量可超过90%,幼嫩叶子80%左右,树干平均50%,说明_ 。2、植物体内 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 才能舒展,有利于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 中,才能被植物体 ,并 到植物体的各个 。学习任务二(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阅读课本第49页,完成下列题目)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沙漠地区降雨量很 ,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所以降雨量很少的沙漠地区成了不毛之地。沙漠中某些降雨量较 的地区,或者地下水较 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2、长白山的降雨量比锡林郭勒 ,长白山有足够的 供给植物生长,所以长白山能够生长茂密的 ;锡林郭勒的降水量相对较 ,只能形成 。3、水在生物圈的分布是 的,因此不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的。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 还有哪些因素?学习任务三(3)技能训练: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的需水总量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不断 (递增或递减)。需水总量与发育时期的天数 (有关或无关)。(2)日平均需水量在前三个时期按发育期的先后顺序逐渐 ,但最后一个时期有所 。(增加或减少)(3)计算出各个发育期每天的需水量:返青期 吨/公顷;拔节期 吨/公顷;抽穗期 吨/公顷;灌浆期 吨/公顷。哪个时期平均需水量最大?(4)把每天的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课堂检测1、菜市场农民往蔬菜上洒清水的目的是( )A 增加青菜重量 B 有利于水分散失 C 清洗青菜 D 补充水分,保持蔬菜新鲜2、刚从田中收获的种子的重量与晒干后种子的重量相差很大,原因是( )A 新鲜种子含水多 B 晒干过程中,种子中的有机物损失C 干种子中不含水 D晒干过程中,种子中的无机盐损失3、下列哪项不能说明水对植物有影响?( )A、植物种子发芽 B、植物叶片呈现绿色 C、植物吸收无机盐D、植物叶片舒展4、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A、水 B、阳光 C、土壤 D、温度5、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小,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B 大多数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C 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 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运输无机盐7、下列现象中,除哪项外都能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A 煮饭时,通常要在锅内加上水,否则米饭不能煮熟B 养花需要经常浇水,农田要合理灌溉C 旱灾严重时,常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D 种子萌发需要有充足的水分8、在用糖腌黄瓜时,一段时间过后,装黄瓜的碗里便生成许多水,这些水来自( )A.糖化了变成了水 B.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到碗里C.黄瓜里的水分被腌了出来 D.小猫偷偷地在里面拉了尿9、下列哪项不是水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A.植物种子发芽 B.植物叶片呈绿色 C.植物叶片舒展 D.植物吸收无机盐10、植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又吸收下列哪种物质( )A.二氧化碳 B.无机盐 C.蛋白质 D.糖分取两株大小相似的新鲜香菜,用水轻轻地冲洗干净后,将其中的一株插入装有清水的大试管中,并在液面上滴几滴植物油;将另一株直接放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现:(1)、大试管中的液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2)、放在阳光下晾晒的香菜与大试管中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4.运用有关绿色植物运输有机物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重点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3.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学习难点1.水分和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导管和筛管特点的比较。 3.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两棵大小相同的植物,一棵A带土移栽,另一棵B去根,分别栽到花盆中,管理相同,A正常生长,B萎蔫。1、这说明植物靠什么吸水?2、水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二、温故知新1、根尖的结构从下向上依次是()、()、()、()。2、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特点是有()、()。3、木本植物茎的结构(1)、看图指名称。(2)、茎由外向内依次是()、()、()、()。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先观察大屏幕上玉米幼苗图片,再取培养好的已经生出根毛的幼根,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由此得出结论:根毛数量。讨论: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增大根吸水的。2、总结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毛数量,增大根吸水的。3、根毛是什么?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管状结构。典例剖析1: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A减少水分散失B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C防止营养流失D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学习任务2:水分的运输途径1、阅读教材53页观察与思考,结合实验情况,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取带叶的茎,并要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3)、变红部分是因为红色物质被植物吸收运输到此处,红色物质相当于植物体根吸收的。2、取出本小组的实验材料,将茎横向切断,看看从横切面上能发现什么。把茎纵向切开,看看从纵切面上能发现什么。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将茎横切,观察茎的什么部位被染红了?。(2)、将茎纵切,观察茎的什么部位被染红了?。3、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图III21讨论完成表格。细胞特点 运输物质 存在部位 运输方向 导管 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消失,形成的管道。是死细胞(木质化) 一般 (4)、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毛气孔(水蒸气参与水循环)典例剖析2:根吸收的水分进入根的内部,再运输到叶片,一般不需经过的结构是()A根尖以上结构B茎的韧皮部C茎的木质部D叶脉的导管学习任务3:有机物的运输途径1、根据预习内容,结合图III21、图III22,讨论完成表格。导管和筛管的特点 细胞特点 运输物质 存在部位 运输方向 导管 长形管状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是死细胞(木质化) 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一般由下向上 筛管 是活细胞(未木质化) 一般2、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甘薯、小麦等)在果树生产上,适当环剥可增产。(1)、在果树生产上,这种做法叫环剥,剥下的是。(2)、在A处流出的汁液是。(3)、如果环剥的是主干,根还能得到有机物吗?。(4)、树皮上长节瘤的地方是在伤口的。(上方或下方)(5)、环剥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吗?。学习任务4:木本植物茎的长粗1、木本植物的茎有,能逐年加粗。2、草本植物的茎无_,不能长得很粗。典例剖析3: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树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液体。此液体是由哪一部位流出来的?()A韧皮部B木质部C树皮D导管变式训练:把无花果幼嫩的茎掐断,掐下来的茎断面上流出的液体是什么?()A水分B有机物C无机盐D水分和无机盐2、把无花果幼嫩的茎掐断,留在植物体上的茎断面上流出的液体是从什么部位流出的?()A树皮B木质部C筛管D导管课堂小结(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毛数量,增大吸水(二)、水分的运输途径通过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三)、有机物的运输途径通过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运输(四)、木本植物茎的长粗1、木本植物的茎有,能逐年加粗2、草本植物的茎无,不能长得很粗夯实基础右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横切结构时看到的图像,该部分应该位于()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2、大蒜根尖的细胞中没有()A线粒体B染色体C叶绿体D蛋白质3、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树木死亡()A环剥主干树皮B环剥侧枝树皮C树干空心D树皮外层自然脱落第三章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描述植物叶片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形态、分布以及排列特点。(重点)2、能说出气孔的结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重难点)3、能说出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重点)【学习内容】课前自主预习部分:(预习全文,完成以下填空)1、观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叶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的。2、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同时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 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受 控制。3、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 和 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4、保卫细胞呈 形,其细胞壁厚薄不 ,靠近气孔一侧的壁 ,远离气孔一侧的壁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 。5、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 ,增加 。植物的 承接着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 ;树林中的 吸纳大量的雨水,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 。课堂合作释疑部分:(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就以下三个话题在全班交流)1、观察教师演示的实验“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塑料袋上的水珠是从 内,通过 出来的。2、在小组内口述“气孔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气孔的张开对植物有什么意义?3、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提示:根据气孔的多少)3、绿色植物吸收大量的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对生物圈有何意义?【总结与反思】【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是以什么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气态和液态都可以2、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D.花3、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其余均为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生活的意义?( )A.提高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4、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不会因为高温而被灼伤,你认为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释放了氧 B.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降低了植物体的温度 D.以上几种因素都有二、简答题:1、夏季移栽时,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植物的成活?2、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2.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从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采用小组实验,合作探索,突出过程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索, 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1. “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探究实验的设计 2.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学习难点:“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探究实验的设计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我们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 。2、按以下提示,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探究光下植物制造淀粉)(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结合玉米种子胚乳的检验方法,在这一探究中应如何检验叶片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3)如果给你天竺葵(洋绣绣)、侧柏等植物,你会选择哪种?为什么?(4)、为了证明有机物是在光下制造的而非植物体原有的,对植物应如何处理?(提示:植物在黑暗处会消耗有机物)(5)、对植物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只有要探究的变量?并且实验误差最小? (6)、处理好的植物应放在什么条件下? (7)、对叶片进行怎样处理可以证明叶片制造了有机物?(注意:叶片中的绿色会干扰现象的观察,可以用加热的酒精加以溶解,但是直接加热酒精有危险!所以可以隔水加热,思考:隔水加热有什么好处?) (8)、为排除酒精的干扰,对叶片可以怎样处理?(9)、若出现什么现象,则证明结论正确? 【探究质疑】1、小组讨论,共同完善本组计划,组长负责记录2、汇报小组内的共同见解,提出小组疑问,由其他组同学解答或教师点拨【分组合作】组间交流,完善探究计划 【精讲点拨】1、结合教材内容,再次深入理解实验(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小组交流完善以下问题)(1)、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把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什么?(3)、隔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4)、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2、小结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 【训练提升】A组 1、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B组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应是()。 用清水漂洗叶片 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叶片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2.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C组 1、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种子植物 D.所有绿色植物2、某同学于6月份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活动:从上午8时开始,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取了四片(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生能够说出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进而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动手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并且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过程。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123页126页内容在你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请记录下来。(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分组合作】(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读“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汇报有机物的作用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活动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每组自由准备材料,要求一半是活的而相同的另一半材料是死亡的。每组的实验材料分别于课前两天放到暖水瓶中,记录温度。上课时观察记录温度。汇报记录的温度。 活动二: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1、教师演示实验2、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1)澄清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3)二氧化碳的来源是什么? 活动三: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氧参与。教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内时,蜡烛为什么熄灭了?【精讲点拨】据三个实验的现象,概括和归纳,得出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 自读并小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训练提升】1.下列哪种生理过程会释放能量? ( )A.分解有机物 B合成有机物;C.释放氧气 D.吸收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在哪种结构中进行 ( )A 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质D细胞核3.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 ( )A.萌发的种子 B.未萌发的活种子;C.煮熟的种子 D.新鲜的叶片。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C.通常会吸收氧气;D.只在无光时才进行。 5.用下列哪种物质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 )A.酒精;B.碘液;C.生理盐水;D.澄清的石灰水。 6、右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据图回答问题。(1)若两瓶在温暖的地方已放置了24小时,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乙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 ,将种子内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设置乙瓶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4)一手捧甲瓶,另一手捧乙瓶,你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 7、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 )A.太阳光能;B.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C.电灯光能;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体验成功】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下面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且都与呼吸作用有关。你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吗? 1)为什么要将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 (2)为什么要给植物松土? (3)存放蔬菜的地窖里已经安上了电灯,农民在进入地窖时,为什么手里还要拿着点燃的蜡烛? (4)存放时间较长的萝卜,为什么会空心? (5)玉米、水稻等在入仓前为什么要晒干? (6)关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2、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3、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127130页知识【探究质疑】(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1、教师按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回答:(1)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提示:氧气可以助燃)(3)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1、阅读教材P128,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并完成如下练习:(1)第一幅图中蜡烛会熄灭可能是缺少 小白鼠会死亡可能是缺少 (2)第二幅图与外界空气相比,由于蜡烛燃烧,玻璃罩内哪种气体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蜡烛没有熄灭证明了罩内该气体含量 ,这种气体来自于 ,根据图中的情况,你推测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对植物可能有什么作用? (3)第三幅图中,小白鼠呼吸需要的氧气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而小白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植物可能有什么作用? 2、自读128页相关知识,小结重点 【分组合作】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1、作出假设: 2、这一探究中的变量是什么? 3、为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可以怎样做? 提示:(1)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为了证明有机物是在光下制造的而非植物体原有的,对植物应如何处理?(3)植物应放在什么条件下?4、结合玉米种子胚乳的检验方法,在这一探究中应如何检验叶片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5、结合以前实验,你会怎样探究? 【精讲点拨】1、小组互动,完善实验 2、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你会怎样做?3、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你会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自读教材知识2、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碳氧平衡(2)、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吗?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果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对生物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预防?(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光合作用公式 2、根据公式,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如何做? 联系3、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并完成下表【训练提升】1、金鱼藻在阳光照耀下生成的气泡中的气体是()A 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 氧气 D 煤气 2、下列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多选)( )A 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 水 D 太阳光3、通过观测发现,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夏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下表: 时间810111213141516光合作用强度463212226181请分析:(1)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服饰绘画课件
- 铸铁拉压曲线
- 2025年传染病学典型疫情处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学科免疫接种知识测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实际操作能力测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肝胆胰外科胰腺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操作技能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的胸部创伤急救护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用药安全操作演练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小模范事迹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工程器械维护技术考试答案及解析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表
- 公司入股投资合同范例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电影鉴赏《头脑特工队》
- 《全新观光车操作与安全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使用安全责任免责书
- 2025华电(海西)新能源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进出口贸易合规管理制度
- 医疗器械冷链培训
- 公共政策分析 课件 第0章 导论;第1章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
- 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