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内外名句默写积累复习素材附一:古代名句选读(合成版)(第一册)1.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 秦策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清)论诗5.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chny)我者,吾贼也。荀子 修身6. 不积跬(ku)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篇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楚辞 卜居8.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内篇 杂下9.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h冠子10.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礼记 经解1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学记12. 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礼记 中庸13.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陈汤传14.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1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7.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1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20.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 束炬夜驰,不如早行。施闰章警志诗(第二册)2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汉)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 22.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陆九渊陆象山集 语录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4.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儒效25.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 注2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2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魏征28.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29. 靡不有初,鲜(xin)克有终。诗经 大雅 荡30.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3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赵策一32.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 楚策四3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3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代傅玄35.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3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卫灵公37.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礼记 中庸3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道德经三十三3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第三册)4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 劝学4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43.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4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45.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4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47.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4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4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5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5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5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5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54.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55.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5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5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6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劝学 (第四册)62.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淮南子 说林训6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6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旅獒6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6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学记67.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 离娄下68.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6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德经七十三70.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晋书 王献之传71. 一日暴(p)之,十日寒之。 孟子 告子上72. 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俞文豹清夜录7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为政7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小雅 鹤鸣7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76. 前车覆,后车戒。 荀子 成相篇7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易 系辞上78.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9.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系辞下 80.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汉)刘向说苑 政理 (第五册)81.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 道经三十三82.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 龟虽寿8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84.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85.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86. 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尚书87.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88.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8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乙亥杂诗90.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德经五十八91.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项羽本纪92. 凫(f)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 骈拇9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94.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黄琼列传95.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9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系辞上97. 不以一眚(shng)掩大德。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98.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唐)韩愈答李翊(y)书99. 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吕氏春秋 不苟 (第六册)100. 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汉)司马相如谕巴蜀檄101.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韩非子 说林上102.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周语103.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 大略104.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养生主105. 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慎子 外篇106. 冒天下之大不韪(wi)。左传 隐公十一年10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谋攻108.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孟子 滕文公上109.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 商君传110.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德经六十三111.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德经六十四112. 民以食为天。 班固汉书 郦食其(lyj)传11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淮阴侯列传114.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115.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116.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 昭公十一年附二: 古代名句选读(注释版)(泗洪育才实验学校辑录)多行不义,必自毙 语见左传隐公元年。毙:倒。意思是,多做不义之事,必然要栽跟头,自己毁灭自己。这句话现在常用来说明,坏事做多了,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行百里者半九十 语见战国策秦策。半:以为一半。意思是,全程百里,走了90里,只能说走了一半。现常用来说明,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越要坚持不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见论语为政。知:前四个“知”都是知道,懂得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聪明。是:这。意思是,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现在用来劝戒人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语见清代赵翼论诗。意思是,神州大地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当代的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现在可用来说明事物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才在涌现,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新人新事。启发人们不要一味厚古薄今,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语见荀子修身。非:认为错误。当:恰当。是:认为正确。谄谀(chny):巴结奉承。贼:害。意思是,对我的过错批评得正确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的优点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巴结奉承我的,是害我的人。这几句话告诉我们怎样识人,怎样择友,怎样修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语见荀子劝学篇,跬(ku ):古半步。无以:不能够。意思是,不坚持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不能走千里远;不汇聚涓涓细流,便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两句话现在用来说明,学习必须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好高骛远,半途而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见屈原楚辞卜居。 意思是,尺虽长,但和更长的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短,但和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了。这两句话表现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现在用来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为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必须不断革新,取长补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语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坚持做的人,总会取得成功;不停向前走的人,总会达到目的地。现在常用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工作,持之以恒。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语见鹛冠子天则。蔽:遮挡。雷霆:大雷。意思是,一片树叶遮住双眼,就连泰山也看不见了。两粒豆子塞了双耳,就连大雷也听不到了。现在用来比喻,小处或局部的蒙蔽,可以使人看不到大处和全局。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语见礼记经解。原为“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后也写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差:错误。谬:差错。意思是,一点差错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错。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学习、工作一开始就必须小心谨慎,严格要求。如果粗枝大叶,掉以轻心,就会造成大错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语见礼记学记。不足:短处。困:有所不通。意思是,学习,开阔了眼界,才知道自己的短处;教人时,才发现自己有所不通。勉励人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勤奋地学习,更热心地去帮助别人学习。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语见礼记中庸。尔:通“迩”,近。自:从。卑:低。意思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起步,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现在常用以比喻,凡事必须从头开始,循序渐进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语见汉书陈汤传。意思是,安定时不忘记危难,强盛时要想到衰败。这两句话现在常用来告诫人们,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加强危机感和责任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语见王勃滕王阁序。东隅:东方,日出的地方,代指早晨,也比喻人的青少年时期。桑榆:日落的地方,代指晚上,也比喻人的晚年。意思是,早晨已经过去了,但抓紧晚上的时间还不算晚。这句话从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化出。现在用来劝勉人要及时努力,坚持不懈。过去没有取得成就,还会有所作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语见王之涣登鹳雀楼。穷:尽。意思是,要想穷尽目力看到千里之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台。现在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也有单用最后一句来激励人们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语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千帆:言船之多。意思是,在沉船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诗现在常用来比喻反动势力的必然灭亡,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语见李绅悯农诗,加上开头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明农民耕种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劝勉人们要尊重农民的劳动,要珍惜粮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见苏轼题西林壁。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上。只缘:只因为这两句诗是借景说理。为什么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现在用来说明,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高瞻远瞩,全面、客观地认识、观察问题,否则就会被假象或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它的本质和实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语见叶绍翁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人,这里指没进去。意思是,满园的美好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鲜艳的粉红色杏花伸出墙来。这两句诗现在常用来比喻形势大好,也可比喻新事物冲破压抑,茁壮成长,旺盛喜人。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语见施闰章警志诗。躬耕:亲自耕种(田地)。束炬:捆起火把。意思是,拾稻穗麦穗,虽也得到好处,但不如自己种田收获多;拿着火把赶夜路,不如早点动身走。现在常用来说明做事与其只顾眼前,不如早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道理。古代名句选读(二)(与七下语文教材同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见汉朝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蹊(x):小路。意思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来召引人,但它的花鲜艳、绚丽,果实甘美,人人喜爱,因此树下人来往不绝,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来。这句话用来比喻踏实工作、卓有成就的人,不自矜夸,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崇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语见宋朝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迁:迁移、改变。意思是:看见好的,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而去向他学习;有了错误,就要改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见清朝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匹夫:普通人。意思是:国家的兴亡,普通人也有责任。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语见荀子儒效。知:同“智”。意思是: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语见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见:音义同“现”。意思是:书多读几遍,道理自然就懂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是唐朝大臣魏徽回答唐太宗的话。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要作出错误的判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语见晏子春秋。齐景公的大臣梁丘据很佩服国相晏婴,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努力也赶不上他。晏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鼓励梁丘据,说了这句话。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就可以成功,努力前行的人就可以到达目的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语见诗经大雅荡。靡:无。鲜(xin):少。克:能。意思是:凡事都有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够有好的结局。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说明事物难得善始善终,有劝勉人持恒成事的意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见左传僖公十四年,原作“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焉:哪里。附:依附。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还依附在哪里呢?这句话用来比喻基础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东西也就不能存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语见战国策赵策一。意思是: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语见战国策楚策四,原句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意思是: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迟。这句话比喻出了事故或犯了错误之后,如果及时想法补救,还可以防止再受损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见屈原离骚。曼曼:即漫漫,长、远的样子。修:长。意思是:道路是那么遥远,但我仍将到处追求真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语见晋代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颜料。意思是:接触朱砂,就会染红;接近黑墨,就会沾黑。现在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容易变好;接近坏人,容易变坏,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但要认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也能影响改变环境。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语见论语微子。谏:止,这里是挽回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已不可挽回,今后的事情还可以来得及更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必然会有眼前的忧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语见礼记中庸。豫:同“预”,预见,事前做准备。立:成功。意思是:凡事有预见,事前做准备,就能成功;事前没有准备,就要失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见老子道德经三十三。意思是: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达的人。这就是说聪慧明达的人,既能知人,又有自知之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见论语学而,患:担忧,怕。意思是: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语见论语里仁。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省(xng):检查,察看。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有德才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看见德才不好的人,就对照检查自己有无类似缺点而改正它。 古代名句选读(三)(与八上语文教材同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见老子六十四章。意思是,行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在用来比喻:宏伟的事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或用来说明,攀登科学高峰重在打好基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语见荀子劝学。绳:木工取直的墨线。金:金属利器,如刀剑等。就:就近。砺:磨刀石。利:锋利。意思是,木头用墨线量,就能取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两句话用来说明,人们要经过学习、磨炼,才能进步。强调了学习、锻炼的重要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语见韩非子喻老。原句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意思是,千里长的河堤,可能由于蝼蛄蚂蚁的洞穴而崩溃。现在常用来比喻:忽视微小的漏洞,可能造成大祸,启示人们懂得防微杜渐的必要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语见李斯谏逐客书。让:推辞。择:挑拣。就:造成。意思是,泰山不舍弃细小的泥土,所以能这样高大;江河、海洋不挑拣水流的大小,所以能这样深广。这两句话现在用来比喻:学习要兼收并蓄,财富要逐步积累,告诫人们不要小看和舍弃细小的东西。言必信,行必果 语见论语子路。果:果断,坚决。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一定要果断。现在用来表示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实践自己的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见论语卫灵公。善:把做好。利:使锋利。器:工具,器具。意思是,工匠要想把活做好,必先把工具磨得锋利。现在用来比喻要把事情办好,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也用来说明工具合适,方法对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语见汉书董仲舒传。淮南子说林训最早写作“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意思是,只在岸上羡慕深水中的鱼儿,不如回家织网来捕鱼。现在常用来比喻说明:空想不如实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语见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现在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激励人们刻苦钻研,勤奋读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语见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腰,引申为恭敬谨慎。瘁 (cu):劳累。意思是,恭敬而谨慎地去做,竭尽劳苦,到死才罢休。这表现了诸葛亮忠诚辅佐刘禅的决心。现在用来赞美革命者为革命事业奉献最大的力量,直到牺牲生命为止的高尚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语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不。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好事太小而不去做。这两句话是刘备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坏事很小,也不能去做;好事不大,也应该去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语见孔子家语。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语见北齐书元景安传。原句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现在常用来比喻:宁可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决不丧失气节而苟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语见杜甫望岳。会当:定当。凌:登上。绝顶:最高峰。意思是,我定当登上泰山极顶,高瞻远瞩,那时,所有的山岭定会显得十分矮小。这两句诗是从孟子尽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既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也反映了诗人年轻时志高气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现在常引用来表示有远大抱负,或用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业精于勤,荒于嬉 语见韩愈进学解。嬉:戏耍。意思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勤奋,荒废在于嬉戏游惰。现在用来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上进,不要因循堕落,荒废时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语见刘禹锡乐天兄示伤微之、敦信、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一诗。意思是,春天树木的新叶催落了旧叶,奔腾的流水前波让位给后波。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比喻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启示人们支持新生事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见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之三。纸上:指书本。绝:极,彻底。躬行:亲身实践。这两句诗现在用来说明,学习知识不能只靠书本,要联系实际,亲身实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见陆游游山西村。复:繁多。意思是,山一层层,水一道道,好像阻挡了去路,可是转过去又是一个绿柳成阴、山花烂漫的村庄。现在常用来比喻绝境中的希望和转机,给人以安慰和鼓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语见杨万里小池。意思是,荷叶的尖角刚露出水面,早有蜻蜓站在上头。现在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人们热爱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能敏锐地觉察到,并热情支持,大力扶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见朱熹观书有感。渠:它,指塘水。为:因为。意思是,问它为什么这样清澈,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流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学习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不断地吸取新东西,充实新内容。也用来说明,不断从生活中吸取原料,才能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见文天祥过零丁洋。汗青:代指史册。古时记事用青竹简烤出水汽后书写,水汽似汗,因称“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谁能不死,要紧的是使报国赤诚永垂青史。现在用来说明革命者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即使牺牲生命,也是死得其所, 古代名句选读(四)(与八下语文教材同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语见荀子劝学。意思是,骏马跳跃一下,还不到十步远;驽马拉十天车,也可以走得很远。这句话以骐骥与驽马相对比,说明做学问和修养品德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语见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翻了船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善游的;马狂奔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本领高强的车把式。人的才能往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见出高低。所以识人往往在于关键之时,紧急危难之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xng)。 语见韩诗外传。意思是,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以玉喻人,以琢玉喻学习,以“成器喻“成行”,比喻恰当贴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语见尚书旅獒(o)。意思是,堆积很高的山,因为只差一筐土而未成功。这句话意在说明,即使是很小的缺点,也会影响结果,现在常用来警诫人们,不要因事情接近成功而自满,以致功败垂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见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前句写读书要下苦功,后句写作文自有其乐。这是诗人实践的体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语见礼记学记。意思是,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切磋,就会知识浅薄、见识短浅。古人学习,很注意同学、朋友的观摩、切磋,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我们应该记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语见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做事情应有所考虑,有所选择,应该做而且做得到的就去做,否则,就不做。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分散时间,分散精力,则往往一事无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语见诗经小雅小曼。意思是,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好像在薄冰上行走。这两句是用“临深渊”、“履薄冰”时的心情来比喻处事谨慎的态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语见老子德经七十三。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天道的网(指自然惩罚)宽广无边,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后世用以形容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无处逃避。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语见晋书王献之传。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子,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斑纹,用来比喻眼光狭窄,所见有限;也可用以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语见孟子告子上。暴同“曝(p)”,晒。意思是,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比喻缺乏恒心,什么事都做不成。近水楼台先得月。 语见宋代俞文豹清夜录。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的照射(旧说,近水处无树木遮掩,或因水光的反射,所以近水楼台先得到月色)。比喻由于靠近某人或某物,优先获得利益或照顾;也用来讽刺利用某种方便,非法占有利益的行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语见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行。现在用于说明人必须讲信用;也用来警告某些不遵守诺言的人,必将暴露其虚伪面目,为众人所唾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见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琢出玉器。原指别国的贤才也可以为此国所利用。后多用来比喻借助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借助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语见杜甫登高。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落叶飒飒飘坠,无穷无尽的江水滚滚而来。这两句诗原是写诗人登高所见的深秋景色萧索而壮观。现在也用这两句诗分别比喻腐朽势力的衰亡和新生力量的不可阻挡。前车覆,后车戒。 语见荀子成相篇。意思是,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就应当引以为戒;后来,也写作“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也简作“前车可鉴”。比喻应当接受前人失败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见周易系辞上。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现在用来说明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语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豪门贵族家里吃不完的酒肉留着腐烂发臭,而路上却有无数饿冻而死的尸骨,后来一直被引用来说明旧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残酷现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语见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穷尽,就会发生变革,变革了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不断发展才能永久存在。这句话后来也简作“穷则思变”,说明人们穷困艰难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语见汉代刘向说苑政理。意思是,耳朵听的,不如亲眼见的;亲眼看见,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做。现在用来提倡人们要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古代名句选读(五)(与九上语文教材同步)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语见老子三十三章。意思是,战胜别人,只不过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才是强者。这两句话的重点在后一句,原意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物质欲念。现在人们也常用来说明自我克制、战胜自己的重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见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烈士:古时泛指有远大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与现在专指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人不同。 意思是,有志之士虽到了晚年,雄心壮志并未消失。这两句诗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见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命令,百姓也会做得很好;统治者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令,百姓也不会听从。现在常用来说明“身教甚于言教”。教育别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即使再三告诫,严格要求,也不能使人信服。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语见国语周语上。为:治理。决,开凿水道。宣:疏通。意思是,治理河川的人,要开凿水道,使之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疏通言路,让百姓敢于讲话。这里以“为川”比喻“为民”之道,强调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语见孔子家语五仪。意思是,水能浮起船,水也能把船弄翻。古人把百姓比做水,把国君比做船,借以说明国君对百姓的依存关系,值得为政者深思。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语见尚书泰誓下。意思是,树立品德,一定要使之滋长;清除坏人坏事,一定要干净彻底。这两句表现了疾恶从善的鲜明态度。“除恶务本”现在多说成“除恶务尽”。德不孤,必有邻。语见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单,一定会有人亲近他。现在人们用这句话赞扬品德高尚的人,也说明加强品德修养的必要。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语见韩非子有度。阿:曲从,迎合。挠:弯曲。意思是,法令不能曲从于权贵的意志,绳墨不能随着木头的弯曲而弯曲。法令制度有它的严肃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持法治,是治国的根本。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语见龚自珍己亥杂诗。抖擞:振作,奋发。意思是,我劝老天爷再振作起来,不要只用一个标准来造就人才。诗人不满当时在清王朝统治下“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热切盼望来一个风雷激荡的巨大变革,使中国成为一个有生气的国家,因而唱出了这样热情呼唤变革、呼唤人才的诗句。后人常用来表达扫除一切清规戒律、择优选用人才的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语见老子五十八章。意思是,灾祸啊跟着的是幸福,幸福啊隐藏着灾祸。这是说,遭祸,可使人谨慎起来,把后来的事做好;得福,会使人骄纵起来,因而导致犯错误。这正是祸福相因的辩证思想。这句话现在用来启发人们要辩证地看问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沛(pi)公,刘邦。这两句话原指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在鸿门宴上,项羽的武将项庄出来舞剑,名为助兴,实则想乘机杀害刘邦。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话来说明,说话做事,表面在此,而实质在彼。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语见庄子骈拇。凫(f):泛指野鸭。胫:小腿。意思是,野鸭的腿看起来短了些,但如果硬把它接长了,那就会成为忧患;鹤的腿看起来长了些,但如果硬把它砍短了,那就十分可悲。说明世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凡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后简化为“断鹤续凫”比喻违反自然规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野火是烧不尽野草的,只要春风吹来,它又会生长出来。今天常用这两句话来比喻说明,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扼杀不了的,不论遭到多么严酷的摧残,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必然会蓬勃地发展起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语见后汉书黄琼传。副:符合,相称。意思是,一个人名气太大了,他的实际情况就难以与之相称。这两句话现在用来规劝名高的人,不要自视过高,要不断进取,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原句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总得掌握上千支曲子,而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口宝剑,而后才能识别剑的好坏。现在常用来说明;只有通过实践,进行比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语见论语微子。谏:阻止,挽回。追:来得及。意思是,过去的事已不能更改,将来的事还可以挽回。现在常用这两句话勉励人要抓紧机遇,及时努力,不要因循坐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语见易经系辞上。原句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古代称天文、医学为方术,这里泛指事物。意思是,事物都是按同类的聚集在一起,东西都是按类别分成一堆一堆的。这两句常用来指坏人同坏人臭味相投,自然会凑合在一起。不以一眚掩大德。语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眚(shng):过失。意思是,不因小过错而抹煞大功绩。现在用来说明,看人要看全部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而看不到人家好的主流方面,或抹煞、否定他的全部功绩。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语见韩愈答李翊书。遂,顺利地成长。晔(y),火光很盛的样子。意思是,树根茂盛的,树上的果实自然充实,灯油多的,灯光自然明亮。这两句极其贴切地比喻说明,为学和做人一定要注重根本。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语见吕氏春秋不苟。意思是,即使尊贵,也不仗势胡作非为;即使被信任,也不阿谀奉迎。这两句从正面提出了做人的准则。古代名句选读(六)(与九下语文教材同步)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语见汉司马相如谕巴蜀檄。反顾:回头看。计:决策。旋踵:后退。踵(zhng),脚后跟。意思是,满怀正义,决不回头,下定决心,不向后退。现在常用来表现为正义事业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语见韩非子说林上。萌:发生。端:开始。末:结局。意思是,看到了微小的征兆,就可以预知(某件事将要)发生,看见端倪,就可以预知结果。这是赞扬有预见的人,同时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熟悉掌握了事物规律,往往就能见微知著,见始知终,从而防患于未然。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语见国语周语下。崩:山倒塌。意思是,学好就像登山一般费力,学坏如同山崩一样快速。古人说:“人之就(趋向)恶,如水之趋下。”这说明人要学好,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练的精神。否则是不易收效的。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语见荀子大略。尽:彻底探索。究:坚持到底。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彻底探索事物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总要把难办的事坚持办到底。这两句话启示我们:彻底探索则理必通,坚持到底则事必成。善学者和善行者的成功秘诀就在“尽”、“究”二字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语见庄子养生主。涯:边,尽头。知:知识。本指“心智”,音zh。意思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这两句话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最大限度地去掌握知识。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语见慎子外篇。常:总是。与:给。意思是,接受别人赐予的人总是会畏惧人家,给别人好处的人总是显得趾高气扬。这两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情世态,使人无限惶悚。畏人者固可悲,骄人者亦可鄙。立身处世,怎样才能不畏人也不骄人,值得深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语见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意思是,由于受到人心真诚的感动,连金属和石头都被打开了。现在多用来形容真诚是以感动人心;也用来比喻意志坚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冒天下之大不韪 语见左传隐公十一年。不韪(wi):不对,错误。意思是,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现在多指公然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干坏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语见左传昭公十一年。掉:摇动。意思是,树梢太大,树木一定会折断;尾巴太大,就不便摇动。现在常用来比喻下级力量大于上级、部分力量强于整体所造成的指挥失灵的局面。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见孙子谋攻。殆(di):危险。意思是,了解敌方,又了解己方,那就会百战而没有危险。现在泛用这两句话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情况,特别是矛盾各方面的情况和特点,切忌主观、片面,盲目从事。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语见汉书陈汤传。意思是,安定时不忘记危难,强盛时要想到衰败。这不仅说明治国要有深谋远虑,也说明凡事都要有预见,早作打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语见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上面喜爱、提倡什么,下面便更加追求、喜欢什么。比“上行下效”的意思更进一层,人们应以此自警。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语见史记商君列传。诺诺:随声附和的顺耳之言。谔谔():正言厉色的逆耳之言。意思是,一千个人的顺耳话,抵不上一个人的有用的逆耳之言。这两句话告诫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要善于倾听逆耳的忠言。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语见老子德经六十三章。诺,应许。易:把事情看得容易。意思是,轻易对人许诺,一定难以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两句话告诫人们:待人接物,言行一定要谨慎。做事要从难、从严去做,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容易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语见老子德经六十四章。慎终:在事情将结束时仍然认真、谨慎地去做。意思是,事情将要结束了,仍然像开始时那样认真、谨慎地去做,事情就不会失败。这句话提醒人们:善始善终是成功的要诀;有始无终,则不免败事。民以食为天 语见班固汉书郦食其(汉书郦食其(li yj)传。意思是,人民把吃饭问题看作根本。后来常被引用来说明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资的重要性,启发人们必须注意发展社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语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再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一千次,其中必定有一次差错;再愚蠢的人考虑一千次,也必然有一次是正确的。后人常引用来启示人们要全面辩证地考虑问题,不应该主观武断,不能什么都绝对化,要搞“群言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语见贾岛题诗后诗。意思是,两句诗,琢磨了三年才写成,一吟它就感动得双泪直流。后人引用这两句诗,有时说明创作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必须经过艰苦的过程;有时则告诫人们要重视作品的意境,不要拘泥于对表面词语的雕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语见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意思是,一下笔,就使风雨都为之震惊;诗歌写成后,使鬼神都为之哭泣。两句盛赞李白诗感人肺腑,现在引用来主要是赞美某人的艺术才能的超绝,艺术效果之巨大。咬定青山不放松 语见郑燮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竹子紧紧扎根于岩之中。现在多用来比喻咬定目标,决不放弃努力。让自己的知识仓库丰富起来吧!附三: 古代名句选读(新版)(泗洪育才实验学校)(七上)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chny)我者,吾贼也。5.不积跬(ku)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9.差之毫厘,谬(mi)以千里。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1.行远必自迩(r),登高必自卑。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13.东隅(y)已逝,桑榆非晚。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j)夜驰,不如早行。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注:1.以上名句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 语文读本附录,名句出处及释义未标明,如需要请各校语文组自行查阅;2.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综合阅读名言警句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名句也可作为考查内容。)古代名句选读(七下)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p f)撼大树,可笑不自量。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9.靡(m)不有初,鲜(xin)克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护理实践技能考试指南及模拟题集
- 大型活动志愿者招募致辞模板
- 2025年机动车检测面试高频题
- 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总监管理智慧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术教育教师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规划师专业技能测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税务师事务所招聘考试题目解析与指导
- 2025年检察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联会计准则考试模拟题及题库
- 课件中使用花括号
- 《油气管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 2025年新版期权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钢结构模块化安装施工方案
- 双氧水生产工艺简单简介
- KNS机器参数,干货
- 医院输血科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 企业标准体系课件
- 《特种设备目录》(2022年第114号)
- 冲击式水轮机演示
-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