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时代每日早读 独活独活辛苦 颈项难舒 两足湿痹 诸风能除 性味归经 辛 苦 微温 归肾 肝 膀胱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燥 微温能通 主入肾 肝经 兼入膀胱经 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 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 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功效 祛风湿 止痛 解表 主治病证 1 风寒湿痹 腰膝酸痛 2 表证夹湿 3 少阴头痛 皮肤湿痒 配伍 羌活配独活 羌活性温 功能散寒祛风 胜湿止痛 发表 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 治上半身风寒湿痹 独活微温 功能祛风湿 止痛 发表 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 治腰以下风寒湿痹 两药相合 走里达表 散风寒湿力强 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性味归经 苦 甘 寒 归肺 胃 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 甘而滋润 清热之力虽稍逊石膏 但却擅长滋阴润燥 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 上能清肺润燥 中能清胃生津 下能滋阴降火 有良好的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之功 功效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主治病证 1 热病壮热烦渴 2 肺热咳嗽 燥热咳嗽 阴虚劳嗽 3 阴虚火旺 潮热盗汗 4 内热消渴 阴虚肠燥便秘 配伍 知母配黄柏 知母苦甘性寒 功能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黄柏苦寒 功能清热泻火 两药相合 清热降火坚阴 治阴虚火旺效佳 知母配川贝母 知母苦甘性寒 功能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川贝母辛苦微寒 功能清热化痰 润肺止咳 两药相合 既滋阴润肺 又清热化痰 善治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 药理 本品有解热 抗菌 抗炎 镇静 抗肿瘤 降血糖 抑制Na K ATP酶 降低交感 肾上腺系统机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知母知母味苦 热渴能除 骨蒸有汗 痰咳皆舒 医时代每日早读 白芷白芷辛温 阳阴头痛 风热瘙痒 排脓通用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肺 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燥散 芳香走窜 入肺 胃经 善除手足阳明经之邪 外散风寒而解表 上通鼻窍而止痛 入阳明能燥湿散寒而止带 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疮疹 阳明头痛最宜 牙痛鼻塞效良 功效 发散风寒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 1 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 阳明头痛 眉棱骨痛 鼻渊头痛 牙痛 3 风寒湿痹 寒湿带下 4 疮疡肿毒 医时代每日早读 枳实枳实味苦 消食除痞 破积化痰 冲墙倒壁 性味归经 苦 辛 酸 微寒 归脾 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降下 辛行散 微寒而不温燥 入脾 胃 大肠经 药力较猛 既善于破气消积一除胀满 又长于行气消痰以通痞塞 故为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 还能治脏器下垂 功效 破气消积 化痰散痞 主治病症 用于积滞内停 痞满胀痛 泻痢后重 大便不通 痰滞气阻 胸痹 结胸 脏器下垂 药理 本品有调整胃肠运动 促进消化液分泌 抗消化性溃疡 促进胆囊收缩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镇痛 抗菌 降血压 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槟榔槟榔辛温 破气杀虫 祛痰逐水 专除后重 性味归经 苦 辛 温 归胃 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质重苦降 辛温行散 入胃与大肠经 善杀虫而力强 兼缓泻而促排虫体 治多种寄生虫病 最宜绦虫 姜片虫病者 能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治腹胀便秘 泻痢后重 水肿 脚气及疟疾 功效 杀虫 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 主治病证 1 绦虫病 姜片虫病 蛔虫病 蛲虫病 钩虫病等 2 食积气滞之腹胀 便秘 泻痢里急后重 3 水肿 脚气浮肿 4 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单用驱杀绦虫 姜片虫 须用30 60g 或入丸散 外用 适量 煎水洗 或研末调敷 焦槟榔长于消积 医时代端午节 艾叶 性味归经 辛 苦 温 归肝 脾 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行散 苦燥温通 炒炭兼敛 入肝 脾 肾经 既善温经脉 理气血而止血 为治虚寒性出血之要药 尤宜崩漏与胎漏 又善散寒湿 暖子宫而止痛 为治经寒痛经 寒湿带下 宫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所常用 用治湿疹瘙痒 可收燥湿止痒之功 用于温灸 可收温经止痛之效 功效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1 虚寒性崩漏下血 胎漏 2 经寒痛经 月经不调 带下清稀 宫冷不孕 3 脘腹冷痛 4 湿疹瘙痒 外用 此外 用于温灸 配伍 艾叶配阿胶 艾叶性温 功善散寒暖宫 温经止血 并能调经安胎 阿胶性平 功能养血止血 两药相合 既养血止血 又散寒暖宫调经 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医时代每日早读 细辛细辛辛温 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温肺化饮 性味归经 辛 温 有小毒 归心 肺 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芳香气浓 辛温走窜 入心 肺 肾经 通彻表里上下 有小毒而力较强 善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为治风寒 风湿所致诸痛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 能温散肺寒 化痰饮 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最宜少阴头痛 鼻渊与牙痛 功效 祛风散寒 通窍 止痛 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 1 风寒表证 尤宜鼻塞 头痛 肢体疼痛较甚者 阳虚外感 2 鼻渊头痛 3 头风头痛 牙痛 风寒湿痹痛 4 寒饮咳喘 配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 细辛辛温 祛风散寒 温肺化饮 干姜辛热 温中散寒 温肺化饮 五味子酸温 敛肺气 滋肾阴 三药相合 温燥中有敛润 既善温肺化饮 又不耗气伤阴 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用量 内服 汤剂 1 3g 粉末 0 5 lg 药理 本品有解热 镇痛 镇静 抗炎 抑菌 抗组织胺 抗变态反应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半夏半夏味辛 健脾燥湿 痰厥头疼 嗽呕堪入 性味归经 辛 温 有毒 归脾 胃 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燥 有毒而力较强 入脾 胃 肺经 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为治湿痰 寒痰 呕吐之要药 外用能消肿散结 可治癭瘤痰核及痈肿等 功效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 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 痰厥头痛 2 胃气上逆 恶心呕吐 3 胸脘痞闷 梅核气 瘿瘤痰核 痈疽肿毒 药理 本品有镇咳 镇吐 调节胃肠功能 利胆 抗癌 抗早孕等作用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温 归脾 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而微苦 微温而不甚燥热 药力强大 为补气强身之要药 既善大补元气 治气虚欲脱 又善补脾肺之气 治脾肺气虚诸证 还能补气而生津 安神 益智 治津伤口渴 消渴 心神不安 惊悸健忘等 功效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主治病证 1 气虚欲脱证 2 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 呕吐泄泻 3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 脉虚自汗 4 热病津伤的口渴 消渴证 5 心神不安 失眠多梦 惊悸健忘 配伍 人参配附子 人参甘温补气 力宏固脱 附子辛热回阳 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 大补大温 益气回阳 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 人参甘温善补肺气 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 补肺益肾而定喘嗽 治肺肾两虚 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 五味子 人参性温补气 麦冬寒凉滋阴 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 益气养阴 生津止渴 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 多汗 以及消渴所常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人参 1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9g 大补元气可用15 30g 文火另煎 与煎好的药液合对 或频频灌之 研粉 一次lg 一日2次 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 多用于挽救虚脱 生晒人参性较平和 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红参药性偏温 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医时代每日早读 人参 2 药理 本品有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改善学习记忆 抗休克 强心 抗心肌缺血 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延缓衰老 调节糖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 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肿瘤以及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等作用 性味归经 酸 温 归肺 肾 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酸能收涩 温而质润 敛 补兼备 入肺 肾 心经 上能敛肺止咳平喘 下能滋肾涩精止泻 内能生津宁心安神 外能固表收敛止汗 功效 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滋肾宁心 主治病症 1 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嗽 2 津伤口渴 消渴 3 表虚自汗 阴虚盗汗 4 肾虚遗精 滑精 5 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6 虚烦心悸 失眠多梦 医时代每日早读 五味子 药理 本品有镇咳 祛痰 镇静 保肝 扩张血管 调节心机细胞能量代谢 调节免疫功能 抗溃疡 抗衰老等作用 12 性味归经 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补润 辛能行散 主入肝 心 兼入脾经 善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并能散寒 凡血虚血瘀有寒之证均宜 兼肠燥便秘者尤佳 既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又为内科补血之佳品 还为外 伤科消肿疗伤所常用 功效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 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2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3 虚寒腹痛 瘀血作痛 跌打损伤 痹痛麻木 4 痈疽疮疡 5 血虚肠燥便秘 配伍 当归配黄芪 当归性温补血 黄芪微温补气 气旺则血生 两药相合 益气生血力强 治血虚或气血双亏证每投 药理 本品有抗贫血 增强免疫功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 抗心肌缺血缺氧 扩张外周血管 降血压 兴奋或抑制子宫平滑肌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降血脂 抗炎及保肝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当归 性味归经 苦 辛 温 归脾 胃 肺 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燥泄降 辛散温通 入脾 胃 大肠经 既除胃肠之湿滞 食积 又理胃肠之滞气 故为治湿阻 食积 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之要药 入肺经 能降气 除痰湿而平喘 为治咳喘痰多所常用 功效 燥湿 行气 消积 平喘 主治病证 1 湿阻中焦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2 食积或使秘脘腹胀满 3 咳喘痰多 配伍 厚朴配枳实 厚朴性温 功能燥湿 行气 消积 枳实微寒 功能破气消积 化痰除痞 两药相合 燥湿 消积 行气之力均强 主治湿浊中阻 或食积停滞或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 以及痰浊阻肺之喘咳 胸满 医时代每日早读 厚朴 1 厚朴苦温 消胀泄满 痰气泻痢 其功不缓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苦降下气 辛温燥烈 故体虚及孕妇慎服 药理 本品有抗溃疡 调节胃肠运动 保肝 抗菌 中枢抑制 肌肉松弛 降血压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肿瘤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厚朴 2 厚朴苦温 消胀泄满 痰气泻痢 其功不缓 性味归经 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行散 入血走气 上行头颠 下走血海 善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治血瘀气滞诸通 兼寒者最宜 被前人誉为 血中之气药 治头痛 属风寒 血瘀者最佳 属风热 风湿 血虚者 亦可随证酌法 故前人有 头痛不离川芎 之言 功效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治病症 1 月经不调 痛经 经闭 难产 产后瘀阻腹痛 2 胸痹心痛 胸胁作痛 肢体麻木 跌打损伤 疮痈肿痛 3 头痛 风湿痹痛 药理 本品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并具有促进骨髓造血 镇静 解痉 调节免疫功能 抗放射及抗肿瘤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川芎 性味归经 酸 甘 微温 归肝 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酸涩收敛 甘微温而补 入肝 肾经 既温补肝肾 又收敛固涩 为温补固涩之品 或云其既补肾阳 又补肾精 为阴阳并补之品 主治肝肾亏虚 肾虚 虚汗不止及崩漏经多诸证 功效 补益肝肾 收敛固脱 主治病证 1 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阳痿 2 肾虚遗精滑精 小便不禁 虚汗不止 3 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 药理 本品有调节免疫功能 降血糖 升高白细胞 抗菌等作用 今日医时代每日早读 山茱萸 6月9日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寒 归胃 肺 心经 功效 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 应用 1 本品味甘柔润 性偏苦寒 长于滋养胃阴 生津止渴 兼清胃热 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 胃脘疼痛 饥不欲食 呕逆 大便干结等症 治热伤胃阴 口干舌燥 常与生地 玉竹 沙参等品同用 治消渴 可与天花粉 乌梅等品同用 与半夏 人参等同用 治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 与生地 玄参同用 之热邪伤津之便秘 2 本品又善养肺阴 清肺热 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 干咳痰少 咳血 咽痛音哑等症 常与阿胶 石膏 桑叶 批把叶等品同用 3 本品可归心经 还能养心阴 清心热 并略具除烦安神作用 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 失眠多梦 健忘 心悸怔忡等症 宜于生地 酸枣仁 柏子仁等养阴安神之品配伍 治热伤心营 神烦少寐者 宜于黄连 生地 玄参等清心凉血养阴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 6 12g 药理 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 提高机体适应性 能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 增加冠脉能量 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 有改善左心室功能与抗休克作用 还有一定镇静和抗菌作用 口服则有降血糖作用 提高免疫力功能 麦冬 医时代每日早读 葛根 性味归经 甘 辛 凉 归脾 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而凉 性善升散 入脾 胃经 既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 能解肌发表退热 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又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 能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 为治麻疹 烦渴 泻痢所常用 功效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 升阳止泻 主治病证 1 外感表证 项背强痛 2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3 热病烦渴 消渴证 4 湿热泻痢初起 脾虚泄泻 配伍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生葛根甘辛性凉 功能解肌退热 升阳止泻 黄芩 黄连苦寒 功善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三药合用 既清热燥湿解毒 又透热升阳止泻 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药理 本品有解热 扩张皮肤血管 镇静 抗过敏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脏功能 改善脑循环 抗缺氧及降血压等作用 6月10日 来源 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习称汉防己 性味归经 苦 辛 寒 归膀胱 肾 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降泄 辛能走散 既入膀胱经 又入肾 脾经 善祛风除湿而止痛 能利水而消肿 兼清热 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 此外 还清泻下焦湿热 用于湿热下注诸证 功效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主治病证 1 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2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药理 本品有抗炎 镇痛 解热 抗菌 抗过敏 免疫抑制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血压 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 扩张冠状动脉 抗心肌缺氧 抗肿瘤 抗矽肺 抗过氧化及松弛横纹肌等作用 附注 既往所用的防己还有木防己 木防己至少包括三个品种 即防己科的木防己 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和广防己 传统认为 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 治水肿尿少宜用 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 治风湿痹痛宜用 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与广防己 因含马兜铃酸 能损害肾功能 故内服宜慎 不能过量或久服 肾病患者忌服 医时代每日早读 防己 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胃气 胃纳不佳及阴虚体弱者慎服 6月11日 医时代每日早读 广藿香 性味归经 辛 微温 归脾 胃 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 微温化湿而不燥热 入脾 胃 肺经 内化中焦湿浊而醒脾 止呕 外散肌表风寒而发表解暑 善治湿阻中焦及阴寒闭暑 最宜寒湿中阻之呕吐或兼表者 功效 化湿 止呕 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1 湿阻中焦证 2 阴寒闭暑 暑湿证 湿温初起 3 呕吐 尤宜湿浊中阻者 配伍 广藿香配佩兰 广藿香微温 功能化湿和中 解暑 止呕 且兼发表 佩兰性平 功能化湿解暑 两药相合 尤善化湿和中 解暑 发表 凡湿浊中阻 无论兼寒兼热 也无论有无表证 均可投用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10g 鲜品加倍 不宜久煎 或入丸散 或泡茶饮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温散 有伤阴助火之虞 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药理 本品有促进胃液分泌 助消化 抗菌 抗螺旋体及抗病毒作用 附注 唇形科藿香的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用量用法同广藿香 6月12日 医时代每日早读 桂枝 6月13日 性味归经 辛 甘 温 归心 肺 膀胱经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 甘温助阳 流畅血脉 入心 肺 膀胱经 既走表 又走里 发汗力虽不如麻黄 但长于助阳 温通经脉 温中散寒 并能通阳化气而行水消肿 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 疗阳虚 经寒血滞 水肿及痰饮诸证可投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 1 风寒表虚有汗 风寒表实无汗 2 风寒湿痹 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 痛经 经闭 癥瘕 3 胸痹作痛 阳虚心悸 4 腹痛 5 阳虚水肿 痰饮证 配伍 桂枝配白芍 桂枝辛甘性温 功能发表助阳 温通经脉 白芍酸甘微寒 功能养血敛阴止汗 两药相合 收散并举 共奏调和营卫 散风敛营 解肌发表之功 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药理 本品有促进发汗 解热 扩张皮肤血管 抗菌 抗病毒 镇静 抗惊厥 抗炎 抗过敏 增加冠脉血流量 强心 利尿 健胃 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肿瘤等作用 医时代每日早读 黄连 6月14日 性味归经 苦 寒 归心 肝 胃 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大苦大寒 清泄而燥 药力颇强 主入心 胃经 兼入肝与大肠经 作用偏于心及中焦 善清心胃之火 除中焦湿热 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 1 湿热痞满呕吐 泻痢 黄疸 2 热病高热 烦躁 神昏 内热心烦不寐 胃火牙痛 口舌生疮 3 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 血热妄行吐衄 痈疽肿毒 目赤肿痛 耳道疖肿 湿热疮疹 配伍 黄连配木香 黄连苦寒 功能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木香辛苦性温 功能理肠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印刷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政务服务办事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客房服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价与认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案例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热力运行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精装书行业消费动态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保健按摩师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热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模式探索报告
- 2025新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张家港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