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习题新人教版- 1 -B“”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灵() (2)鸿儒() (3)调() (4)劳形()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2)孔子云:何陋之有?_10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11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_12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1)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2)句在括号内作批注.(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2)孔子云:何陋之有?(_)(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蕃() (2)濯() (3)蔓()(4)益() (5)植() (6)鲜()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15用原文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16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17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_(一)兰之味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 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而名之不可() (2)莫能肖也()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出淤泥而不染B纯以情韵胜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花之富贵者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21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兰之味两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香味:莲_;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22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本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的品性.(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爱莲说)【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清刘蓉习惯说)【注释】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踩) D父来室中,语之(告诉)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_25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26【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乙】文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成圣说学圣人不是口头说说就行了,而是务求实际,尽量努力学善;要乐于听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还要知耻,无耻的人可以干尽坏事而不知错.何谓“初圣人”圣人是具备了“诚”的人.“诚”是太极之理,是纯粹至善的东西,蕴藏在宇宙太极之中.圣人能确立“中正仁义”,能不陷入邪恶.要成为圣人,首先要“静”.唯有“无欲”,才能做到“静”.不仅要无欲,而且要能“思”.能思想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通达一切,才能成为圣人.能思还要慎动,对于自己的行为要谨慎,始终要依正道而行,坚守“中正仁义”.何谓“中圣人”除了自修,还要教育人们去恶存善.人性天生是纯善的,但是人长大后,有了思想和情感,有了欲望,内心开始动摇,就产生了善恶之分.人天生之性,有过有不及,不能恰到好处,需要圣人引导,才能让大家丢弃错误,走上正确的道路,进而达到发而中节、无过无不及的中和境界.而圣人至公无私,能够为人类的至高道德标准立下标杆,引导人类脱离恶的一面而走向善的一面.圣人以“中正仁义”为做人标准,又立师道以教化众人.师道立,则众人皆向善;善人多了,则“朝廷正而天下治”了.这样坚持下去,时日久了,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了.何又谓“至圣人”人性有五品,即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适中;适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其余诸品皆有缺陷.只有达到“至诚”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为“诚”源于宇宙的本原,体现太极的道德本质,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是行为的渊源,是圣人立身之德.达到“诚”,则进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为至圣.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私无欲,便成为至圣.这样的圣人,便可与天地之德、日月之光明、四时运行之序、鬼神作凶吉等最高法则相符合.参考答案16短文两篇1y zhu d _i _in 2.(1)出名,有名 (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指官府文书 (5)过分艳丽 (6)靠近玩弄 (7)应当 (8)耸立的样子 3.A 4.D(解析:例句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A、B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5.C(解析:C中的“则”都是“就”;A中的“是”分别是“表判断”“这样”;B中的“之”分别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到,往”;D中的“以”分别是“来,用来”“用”.) 6.D(解析:D中的“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是名词用作动词.) 7A 8.(1)灵验 (2)博学的人 (3)调弄 (4)劳神伤身 9.(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惟吾德馨 11.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较,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12.示例一:反问句式,突出主旨. 示例二: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 示例三:把“陋”放在“有”前,强调陋室不陋. 13.(1)多 (2)洗 (3)生藤蔓 (4)更加 (5)竖立 (6)少 14.(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5.(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3)莲,花之君子者也 16.不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7.荀子: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18.(1)说出 (2)酷似,逼真(或:相似) 19.B 20.A(解析:A中的“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但是”;B中的“以”分别是“凭借”“把”;C中的“之”分别是“的”“到,往”;D中的“其”分别是“加强语气的助词”“他的”.) 21.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2.洁身自好、高洁【参考译文】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逼近闻嗅品赏的.大概(它的香气)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飘缈萦回,纯粹凭借情致韵味胜出.(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它是)吉祥.(兰花)本身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炫目的颜色,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和心灵的愉悦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感受;(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测试卷5年级数学试卷
- 枣庄移动围挡施工方案(3篇)
- 拼多多超市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儿童舞蹈摄影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智慧场馆施工方案(3篇)
- 奇石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南岸别墅格栅施工方案(3篇)
- 饮酒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理咨询题目测试及答案
- 心理测试题目加分及答案
- 土地使用权法律风险尽职调查指南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 金沙县网约车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中医内科学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正高级
- QFP器件引脚成形参数理解和计算方法
- 三栋监舍楼家具详细技术参数
-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