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苏教版一、基础知识(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绚(xun)丽 日薄(b)西山 龟(jn)裂 囹圄(w) b萌蘖(ni) 莞(wn)尔而笑 倜傥(tn) 作(zu)坊 c遏()制 游目骋(chng)怀 濒(bng)临 俯瞰(kn) d琐屑(xi) 寡廉鲜(xin)耻 筵(yn)席 星宿(s)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幸运所需要的是节治,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b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云云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窝。d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暗然至于泣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做夫妻还可以做朋友,劳燕分飞也要隆重道别:齐鲁晚报记者从济南市婚庆庆典协会获悉,济南上半年出现了有统计资料以来的首例因为离婚而举行的典礼。b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高锟的君子之风,后来的英国式教育则把他培养成了谦谦君子。c孔子通晓军旅之事,但不与卫灵公谈论,显示一个有仁爱思想的儒者,绝不放弃理想而去逢迎有权势的人。d这部拿了国际大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不仅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而且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 c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d通过学习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使他终于明白了人之所以伟大的真正原因。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周监于二代 b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c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6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渊曰:“请问其目。”:条目 b有酒食,先生馔:吃喝c深则厉,浅则揭:提起衣裳涉水 d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去毛的皮7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君子不以言举人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a以 b而 君子义以为质 杀鸡为黍而食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尧舜其犹病诸c于 d其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吾其被发左衽矣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a季氏富于周公 b有是哉,子之迂也! c吾道一以贯之 d曾是以为孝乎?9选出下列有关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死抉择。 b渔父一文以简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而屈原则是一个始终坚守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的形象。c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写于1926年,全文以作者悲愤的感情贯穿始终,既有对死难烈士的沉痛悼念,又有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揭露,更有对苟活者的殷切期待,对真的猛士的热情激励。d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以自由爱情和家族世仇为矛盾冲突的主线,是莎士比亚的一曲洋溢着人文主义理想的悲剧;课文节选的“阳台相会”一幕中两位年轻人的对月抒怀、恋情对白以及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人性美的颂歌。10阅读下面一则手机短信,用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20个字)(2分)大熊猫过生日,吹灭生日蜡烛后,朋友们问它许了什么愿。大熊猫回答说:“我这辈子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还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也能照张彩色照片。”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 分)去年12月14日,30岁成都男子孙伟铭无证且酒后驾驶,连撞5车后逃逸,酿下4死1伤的惨剧。今年7月23日法院一审判决处其死刑,称其已经构成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据悉这是全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判处死刑的案件,引发刑法界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成都中院的判决正确,量刑恰当,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孙伟铭案的罪名还需要商榷对此,你持何种观点?并请简要阐述理由。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舌尖上的接收器味道代表着不同的化学物质,我们的身体靠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把这些化学物质转化为大脑接收到的神经信号。那味觉细胞又是靠什么来感受不同味道之中的化学物质呢?笼统说来,这种位于舌尖上的接收器就是:蛋白质。感受味道的蛋白质,具体来说属于一种叫做膜蛋白的蛋白质。它们位于细胞的表面,分成两大类:一类能够接受特定的外界分子并与之结合,称为受体;另一类是空心的,等于在细胞表面上开了一个孔洞,方便物质出入细胞,称为通道。通道蛋白是细胞与外界有效地交换物质,实现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重要通道。比如说钠离子通道,能够让带正电的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改变细胞内外的电压差,进而引发神经冲动。咸味的感知利用的就是钠离子通道。当我们吃了咸的东西,钠离子会从通道大量涌入感知咸味的味觉细胞内,从而引发神经信号。感受酸味的细胞表面带有对氢离子敏感的通道,大量的氢离子会导致这种通道关闭。这一信号进一步转化成神经信号之后,我们就尝到了酸味。除了咸味和酸味之外的其它味道,主要都是依靠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的。这些受体就像是机器人的接收器一样,只不过它们接收的不是电磁波,而是化学小分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体蛋白也是如此,依据自身形状的不同,所能结合的小分子也不相同。一旦受体识别到与自己匹配的小分子,两者的结合会导致受体发生形变,进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终放出神经信号。那么,既然我们能够尝出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味道,是不是也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味觉受体蛋白呢?其实不然。我们舌尖上的接收器往往是多功能的,同一种受体蛋白能够识别类似的多种化学物质。这让我们的味觉变得不那么“精确”。比如说甜味,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等各不相同的分子,都能引起甜味的感觉。人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发明了甜味剂能够被受体识别,产生甜味的感觉,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会导致发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舌头上品尝各种味觉的区域是不同的,这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各种味觉感受器在人舌头上的分布的确是有区域的,但这些区域完全重叠在一起。具体来说,舌头的中间部分基本没有味觉能力,而前半部分和后部以及两侧则具有完全相同的味觉能力。而且,我们人类只能够尝出五种不同的基本味道,这五种味道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酸、甜、苦、辣、咸”,而是“酸、甜、苦、咸、鲜”。(选自瞭望东方周刊,有删节)12下列有关膜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味觉细胞通过位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感受各种不同的味道,膜蛋白分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两种。b带正电的钠离子或氢离子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进入感知咸味或酸味的味觉细胞内,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电压差引发神经信号,从而使我们尝到咸味或酸味。 c甜味苦味鲜味的受体蛋白形状是不同的,它们只能和与自己匹配的小分子结合,产生形变,引发细胞内的系列生化反应,最终放出神经信号,使我们尝到甜味苦味或鲜味。d一种受体蛋白可以和与多种类似的小分子结合,从而产生相同的味觉。13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味觉细胞把不同的化学物质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尝到不同的味道。b人类品尝味道的过程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过程。c舌头的前半部分和后部以及两侧都能品尝出苦味和甜味。d酸甜苦辣咸,除了酸味和咸味,其余味道都是依靠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的。14科普文章以普及科学知识技术为目的,本文普及了哪些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2分)瘦金体雪小禅瘦与金,仿佛贫穷与富贵,凑在一起,居然有一种别致的味道和气息。是一个皇帝创造的一种书法体。但凡这种皇上,一定做不好皇上。果然,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对书法和绘画的偏爱,让他沦为金兵俘虏。但正是心中这些对于书画的热爱,才使他在沦为俘虏时不至于落难到不堪的地步人的爱好,在生死关头总会拯救他。因为漫长的时光是无法打发的,这些爱好,可以与时间为敌。喜欢瘦金体,是因为喜欢它的个色。就因这叫法,分外有几分落寞的荒意。像秋天长水。是寂寂的天空,有几声远走高飞的大雁,其实是含着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意的。远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想象,而这瘦里,就有了山的寒水的瘦。这金里,又有了人世间最真实的沉重和亮色。第一次读到这三个字,就被吸引了。三个字里,跌宕出一种极为细腻的光滑与个色感。只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衍生出多么孤零的一种情怀啊。再看字。真是瘦。绝非牡丹的肥腻,而是一枝清梅的瘦。枯而不甘。我喜欢那支棱出来的样子,一撇一捺都彰显出不同凡响的意味。看着一点也不洋气,甚至有些乡土,可是,一腔子里的血全是清傲的。那份浓烈,那份傲岸,分外扎眼。也像宋徽宗这个人。偏偏不喜欢做皇帝,偏偏把心染在了琴棋书画里。另一个皇帝李煜,南唐后主。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诗词,一切如命,当然也会一江春水向东流。总觉得喜欢上文字或者绘画书法的男子或女子会徒增一种莫名的伤感。于他的审美上或许是一种趣味的提升,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少益处。因为那样会使心灵过早地进入陡峭地带,过上一种看似平静实则颠簸的生活。虽然人生会因此厚了,肯定了,更值得揉搓和拿捏了。可是,它们带来的荒凉和皱折也一样多。这些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对时间的交待和对生活惘然的品味。就像瘦金体,看似锋芒毕露,实则是人生的无奈全在里面。能在哪里张狂呢?除了在文字中。在日子中,不得不收敛,不得从春到秋,从夏到冬。日复一日重复和交待的,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容。那仿佛是经历过时光淬砺的女子,逆境让她一夜之间成长。被时光或打击过的石头、铁或人,往往更加光彩夺目。很多时候,顺境让人慢慢就沉下去了,而逆境,一经时间打磨,却可以散发出更加绮丽之光。即使是变得凛然了,突兀了,但那味道却是格外不同了。人们很难记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但却容易记得宋徽宗。金戈铁马是留给岁月尘烟的,一个书法体的诞生却是永远永远地留下来了。尽管想起时恍如隔世,可是,如果看起来、写起来,却仿佛昨天。看过一个朋友临摹的瘦金体,分外古意。却觉得并不远,仿佛可亲可近的人。贴在脸上,有温热感,放在怀里,是那亲爱的人。远远地看她写,那中式的长衫,那手中的毛笔,仿佛都带着一种阔绿千红的诱惑。在少年,我是如何抵触着中国文化,那么现在,我就有多么热爱着它你曾经反感的,或者隔阂的,在多年之后,也许会成为最亲近的。这恰恰是岁月所赐。心老了以后,往往会喜欢一些沉静下来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比如戏曲。因为不再有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了,也渐渐失去争先恐后去要什么的意味。人生到后来,是做减法了。一步步减去那丰硕的气息,像瘦金体,只留下些风骨和枝桠就够了,那风骨,却更吸引人。因为隔着八百多年的烟尘与风雨,我仍然能感觉瘦金体的凛凛风骨。那是一个男人的心声。(21)他更愿意臣服于书画之间的时间。那是属于他个人的时间。没有年代,没有界限他似乎早就料定了。其实,他一定会比别的皇帝更多的出现在后代的书中或者文人们的嘴中。因为文化,从来是穿破了时间这层膜,而且,年代越久,味道会越醇厚,越有气象。什么东西一旦有了气象,便离成大器很近了。(22)因了宋徽宗,我偏爱着寥薄清瘦的瘦金体。又因为瘦金体,我更高看这潦倒的皇上。有的时候,恰恰因为不堪和潦倒,才创造出一个个文字或书画里的奇迹。那些画牡丹的人,永远不会体味画竹或画梅的心境。潦倒,往往赐予人更高的灵魂品味和耀眼的光彩夺目,比如凡高,比如宋微宗。(23)破掉了富贵之气的瘦金体,就这样支支愣愣地入了我的眼异数,从来就有着别样的动人大美。无论是书画、文字,还是人。15.作者以“个色”一词来形容“瘦金体”,它的含义,可以用文中 、 等词语来解释。(2分)16.作者认为喜欢上文字或者绘画书法,除了提升审美趣味外,对人生“并无多少益处”,她为什么这么说?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17.文章写宋徽宗和他所创的“瘦金体”,却写到了李煜和临摹瘦金体的朋友,写此二人之事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18.分析末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三、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 23题(18分)黄 冈 竹 楼 记宋 王 禹 偁黄 冈 之 地 多 竹 ,大 者 如 椽 。竹 工 破 之 ,刳 去 其 节 ,用 代 陶 瓦 。比 屋 皆 然 ,以 其 价 廉 而 工 省 也 。子 城 西 北 隅,雉 堞 圮 毁,蓁 莽 荒 秽,因 作 小 楼 二 间,与 月 波 楼 通。远 吞 山 光,平 挹 江 濑 ,幽 阒 辽 夐 ,不 可 具 状 。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有 碎 玉 声。宜 鼓 琴 ,琴 调 虚 畅 ;宜咏 诗 ,诗 韵 清 绝 ;宜 围 棋 ,子 声 丁 丁 然 ;宜 投 壶 ,矢 声 铮 铮 然 ;皆 竹 楼 之 所 助 也 。公 退 之 暇,披 鹤 氅 衣 ,戴 华 阳 巾 ,手 执 周 易 一 卷 ,焚 香 默 坐 ,消 遣 世 虑 。江 山 之 外 ,第 见 风 帆 沙 鸟 、烟 云 竹 树 而 已 。待 其 酒 力 醒 ,茶 烟 歇 ,送 夕 阳 ,迎 素 月 ,亦 谪 居 之 胜 概 也。彼齐 云 、落 星 ,高 则 高 矣 ;井 干 、丽 谯 ,华 则 华矣;止 于 贮 妓 女,藏 歌 舞,非 骚 人 之 事 ,吾 所 不取 。吾 闻 竹 工 云 :“竹 之 为 瓦 ,仅 十 稔 ;若 重 覆 之 ,得 二 十 稔 。” 噫! 吾 以 至 道 乙 未 岁,自 翰林 出 滁 上,丙 申 ,移 广 陵 ;丁 酉 又 入 西 掖 ;戊 戌 岁 除 日 ,有 齐 安 之 命 ;己 亥 闰 三 月 到 郡 。四年 之 间 奔 走 不 暇 未 知 明 年 又在 何 处 岂 惧 竹 楼 之 易 朽 乎 幸 后 之 人 与 我 同 志 嗣 而 葺 之 庶斯 楼 之 不 朽 也 !咸 平 二 年 八 月十 五 日 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屋皆然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具:同“俱”,副词,全,都,详 细 地 c亦谪居之胜概也胜概:乐事,美景d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第:但,只20.下列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者如椽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矢声铮铮然 奚以知其然也?c.竹之为瓦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因作小楼二间 或因寄所托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b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座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c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作者于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高雅的谪居生活: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2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断句。(3分)四 年 之 间 奔 走 不 暇 未 知 明 年 又 在 何 处 岂 惧 竹 楼 之 易 朽 乎 幸 后 之 人 与 我 同 志 嗣 而 葺 之 庶 斯 楼 之 不 朽 也2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24.(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2分)(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25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3分)26“微霜初渡”“曙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四)古诗文默写(共8分)27.安能以身之察察,_?鹏之徙于南冥也,_,_,去以六月息者也。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 ,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克己复礼)友直,友谅,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损矣(周而不比)四、作文(6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天,上帝给某人一个任务,叫他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慢吞吞地让他烦恼不已,但同时让他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语,看到了满天星斗。他恍然发觉自己错了!不是上帝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而是上帝叫蜗牛牵着他去散步。语文试卷答案6c(厉:穿着衣裳涉水)7d(a因为/把 b却/表承接 c对/在 d表推测语气)8a状后(b.主谓倒装 c.宾前 d.宾前)9c (错在“国民党反动派”)13d(我们人类只能够尝出五种不同的基本味道,这五种味道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考试题及答案
- 班级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下)(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市场营销模拟习题(附答案)
- 介入血管外科护理基础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餐厅股份转让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
- 2025版家具产品售后全流程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电力工程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BIM技术在主厂区维修项目中的应用与管理服务合同
- 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特征
- 中建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 《头发头皮生理学》课件
- 数据中心暖通培训
-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 广西桂林旅游文化宣传城市介绍文旅科普美食
- 学校栏杆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红楼梦》与《乡土中国》衔接融合习题含答案
- 2024年锅炉操作工(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