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8课时 浮力练习.doc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8课时 浮力练习.doc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8课时 浮力练习.doc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8课时 浮力练习.doc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8课时 浮力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时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_ _称做浮力。2方向:_ _。3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_ _,浮力是液体给物体的压力的合力。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 _。2公式:f浮g排_ _。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考点3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b有关浮力的分析与计算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_ _。2称重法:f浮_ _,其中f为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注意:称重法分析浮力时需注意测力计的示数不是浮力的大小而是拉力的大小。3平衡条件法:_ _,一般指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漂浮悬浮沉底f浮gf浮gf浮gf浮gf浮ng液物液物液物v排v物液物v排v物液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力不平衡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2.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 _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_ _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_ _条件。热气球、氢气球、飞艇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的。1(2014温州)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2(2015衢州)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密度为_ _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 _n。3(2015台州)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 _(填“”、“”或“”)重力。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_ _(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第4题图4(2015宁波)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n)浸入水中深度 h(cm)弹簧秤读数 f/(n)浮力大小f浮/(n)小科14.82.04.224.03 636.03.0小思44.83.o3.654.03.265 0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_ _,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_ _。(填实验序号)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2015济南)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014孝感)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在注水过程中,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化情况是(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增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增大d一直增大(2014益阳)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先将水果浸没到自己配制的保鲜液中。再用保鲜纸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若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的保鲜液中静止后苹果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容器中保鲜液的密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中的大b乙中的大c一样大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2014泰安)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4n d12n(2015重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2015滨州)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d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提醒】了解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浮力变化的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15绍兴、义乌)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间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2014成都)阅读了教材“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一下尝试。(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 _n。(g10n/kg)(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v图像,据图像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在距a上表面h_ _cm处,并作了标记。(水1.0103kg/m3)(4)为了保证实验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成了。(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2015常德)“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的(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减小,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2(2014雅安)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向甲杯中加入盐,鸡蛋所受浮力会增大d向乙杯中加入水,鸡蛋所受浮力会减小第2题图第3题图3(2014河南)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2015内江)密度为0.8103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a45 b41 c14 d115(2015大连)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第5题图a沉在水槽的底部b悬浮在原位置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第6题图(2013自贡)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2013重庆)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2015福州)小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8题图(1)比较甲和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 _。(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分析乙和丙可知,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关系是:f1_ _f2(填“”、“”或“”)。(3)通过乙和丁的探究,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_ _不同。第9题图(2015广东)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_ _(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1和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1_ _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 _m2。(后两空填“”)10(2015菏泽)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有的体积浸没在水中,在木块上面放一重物,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2cm。(g取10n/kg,水的密度1.0103kg/m3)求:(1)此重物所受的重力;(2)在此过程中重物对木块所做的功;(3)有人根据上述问题得到启示,制作了一个称量物体重量的“秤”,如图所示,容器缸内盛有水,把活塞置于缸中,在轻活塞的底部放一物块p,活塞的顶部放上托盘,在活塞的表面上刻上相应的刻度。第10题图活塞底部固定的物体p,它的作用是能让活塞竖直立在水中,重物p的密度特点是_。怎么确定秤的零刻度线_。如果要增大秤的测量范围,请给制作者提出你的两个建议:a_;b_。 第18课时浮力课前预热考点11.向上托起的力2.竖直向上3.压力差考点21.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2.液v排g考点31.液v排g2.g物f3.f浮g排考点42.自身的重力漂浮悬浮【考点真题】1.b2.2.50.23.仍在a处4(1)增大(2)2和4(或2和5、3和6)课堂突破例1a例2c例3d例4d例5作图如图,因为f浮液v排g,液、g不变,v排越大,f浮越大从0t1加水过程中,木块没有离开杯底,木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增大从t1t2加水过程中,木块离开杯底处于漂浮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从t2t3加水过程中,绳子拉直,木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