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问题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婴儿常见问题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婴儿常见问题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婴儿常见问题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婴儿常见问题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应对0 12个月宝宝的常见问题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护理 1 一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二 常见问题的护理 2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3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黄疸 大约半数以上的新生儿 在出生后2 5天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 在一周内达到高峰 10 12天逐渐消退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一个月 这是正常现象 称作生理性黄疸 4 病理性黄疸 出一般现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早 重 或消退时间过晚 都属于病理性黄疸妈妈应在宝宝出生1 2周内密切观察黄疸的发展情况 如皮肤呈橘黄色 白眼球及眼泪都已发黄 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 说明黄疸已超出正常范围 应立即就医 5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打嗝多数婴儿常有打嗝的现象 这是正常的是由于小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 当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 进食太快 吸奶时将空气吞入胃内等 都会引起打嗝 6 护理 将宝宝头抬高 拍打背部 将胃内的空气排出或等胃内的食物往胃下端的肠道排出一部分 嗝就可以止住了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 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 7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乳腺增大 新生儿出生后 其乳房有圆锥样增大 甚至还会分泌少量乳汁 一般2 3周消失 此属正常现象 并非病态 因为妈妈临产时体内雌激素 孕激素和催产素较多 这几种激素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物质 胎儿会从母体接受一定量的激素 所以乳房肿大 8 护理 不需要做任何的处理 会自行消失千万不要挤压若强力挤出乳汁 有可能会损伤宝宝的皮肤 引起感染 9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见红和白带 部分女婴因受母体里带来的雌激素的影响 在出生后几天里阴道会流出一些血样粘液或白色粘液 这是假月经和白带 医学上称假月经为见红 出现这些现象 无需治疗 数天后会自行消失 10 护理 流血量很少 一般2 3天就可自行消失 不需要处理 注意清洗外阴若出血量过多 或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 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11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马牙 马牙是长在新生儿牙龈粘膜上的白色带韧性的小颗粒 类似马齿的组织 医学上称为上皮珠 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潴肿胀所致 12 护理 不需要处理千万不能挑 割因为新生儿口腔粘膜红嫩 血管丰富 容易损伤而引起感染和出血一旦被感染 细菌很容易从破损的粘膜处侵入血液 引起败血症或颌骨骨髓炎 13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色斑素 色斑素常见新生儿后背 骶尾部 臀部 为大片灰蓝色或紫色胎生青痣 不高出皮肤 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而成 不影响健康 一般在生后4 5年会自行消退 不需治疗 14 新生儿的特殊现象 大肚子 新生儿肚子大 是因为肌腹发育不完善 腹壁比较松弛而受胃肠空盈的影响所造成的 有的妈妈常常把宝宝的腹部膨隆误认为是腹胀 其实它是正常现象 随着婴儿年月的增长和腹肌逐渐发育 腹部会渐渐平坦的 15 常见问题的护理 16 日常护理 脐带没有脱落前 要保持脐带干燥 新生儿从医院回家后 无特殊情况 如无脐部感染 则可不用纱布覆盖 这样能促使脐带更快的干燥脱落千万不要让湿衣服或尿布捂在脐部如覆盖的纱布湿了或伴有渗液 渗血时 必须重新扎紧 用75 的酒精棉球 轻轻地从脐带根部向周围的皮肤擦洗 不可来回的乱擦 以免周围皮肤的病菌带入脐根部 而发生感染避免尿布上的粪便等弄脏包扎的纱布而污染脐带 洗澡时脏水不要碰湿脐部 脐部护理 17 日常护理 宝宝出生后 在脐部会有一个圆卵形的肿块 平卧或安静时可自行消失 但哭吵 咳嗽 运动后肿块又可突出 这就是脐疝这是一种发育缺陷 为婴儿常见的疾病 一般女婴比男婴多2 3倍 脐疝 18 护理 脐疝比较严重 应尽量避免婴儿哭闹 咳嗽等引起脐疝突出的现象可用一枚硬币置于脐部 并用布带扎牢 以帮助脐部回纳如6个月后脐疝仍未回纳 应带宝宝至医院处理 19 日常护理 宝宝出生后1 2天内排出墨绿色膏样大便 为正常大便喂奶后大便逐渐由墨绿色转为黄色喂母乳大便为金黄色 略稀 粪质均匀 每天3 7次不等喂牛奶大便呈淡黄色 较母乳者大便干 由于新生儿消化功能不完善 奶汁不能完全消化 有时也会有奶瓣 并不是消化不良引起如大便呈蛋花样或赤豆汤样为不正常大便 应到医院就诊 辨别大便颜色 20 日常护理 症状大便量少 干燥 大便难于排出 排便时有痛感 腹部胀满 疼痛 食欲减退 便秘 21 原因 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 出生时肠道仍未形成正常菌群 所以宝宝易出现消化不完全 引起便秘 腹泻等蛋白质摄入过量水份进食过少或丢失过多维生素摄入过少 22 护理 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奶粉 米粉 蛋的摄入量 减少肉类食物进食量 多食蔬菜水果 定时喂水少食多餐 让每一餐的食物易于消化饮食单样化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暂停补钙伴消化不良 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助消化药物 如妈咪爱等如已多天未解 可用开塞露或肥皂条添加奶伴侣 奶伴葡萄糖 23 日常护理 症状每日大便三次以上 并且是稀便 不成形 含水量增多 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含有黏液脓血 即称之为腹泻 俗称 拉肚子 腹泻 24 原因 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而且身体的抵抗力较差 发育又快 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 一旦喂养不当 就容易造成拉肚子 称为腹泻 25 护理 暂停新添加的辅食或减少食用量 如奶粉稀释食用 饮食安排少食多餐每餐饮食单样化 即各种食物分开食用 减少一餐的胃消化负担 饮食柔软化减少油脂类食物摄入 26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1月左右的母乳喂养的婴儿 婴儿大便稀 每日4 5次或更多次 有奶块或少许透明粘液 大便化验正常 除腹泻外宝宝精神好 反应好 体重增长良好生理性腹泻不需要治疗 一般添加辅食后会好转 日常护理 27 吐奶 症状有时顺着嘴角流奶 有时一打嗝就吐奶 但宝宝精神良好 吐奶时无痛苦表现 这种情况一般都属于生理性 日常护理 28 原因 宝宝胃结构特点 4个月以前的宝宝 新生儿胃呈水平状上口 贲门 松驰下口 幽门 较紧容量小上松下紧的构造使奶水容易溢出 29 原因 喂养护理原因 转奶粉过快 宝宝口味不适应奶粉冲调过稠喂奶量过多 过快喂养不定时奶头过大而致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过多搬动孩子 30 原因 病理原因宝宝舌系带过短妈妈乳头内陷肠炎呼吸道感染 感冒 支气管炎 幽门肥厚症 31 护理 每次不要喂得过饱 母乳哺养时 一般喂15 20分钟左右即可 奶嘴孔不要太大 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奶瓶头部留有空气 以免孩子吸入过多空气喂奶时将孩子头部及上身抬高 呈45度角 不能平躺着吃喂奶后应将孩子竖抱 轻拍后背 直到孩子将胃内空气排出 打咯 少搬动宝宝 32 湿疹 症状湿疹是一种皮疹 两个月至两岁之间的宝宝最容易发病 湿疹通常出现在宝宝的前额 脸颊或头皮上 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 腿 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表现为干燥 增厚 鳞片样皮肤 也可能是一些轻微的红肿 有水泡 或渗出液体 搔抓后可能会感染 日常护理 33 原因 湿疹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明显关系 与过敏体质有关的自发性疾病 诱因 1 对某些动物蛋白类食物过敏的 如奶粉 鱼 虾 蛋 鱼肝油2 喂养过度 奶粉喂养过量 易过敏食物初次添加过多3 消化不良 消化下降对蛋白分解能力下降4 出牙 精神紧张 消化及抵抗力下降5 接种疫苗可诱发 34 护理 1 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控制奶粉用量及蛋类摄入量 建议选择营养素较低的奶粉2 避免易过敏食物的摄入 鱼 蛋 虾 蟹等 延迟至七个月后试着添加 或以猪肉 鸡肉 鸭肉等代替鱼 虾 海鲜 母乳喂养的哺乳者也应注意控制 湿疹严重的宝宝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 以豆制品代替奶制品 以减敏奶粉代替普通奶粉3 衣物 棉制品 注意宝宝的别忘家长的 35 鹅口疮 症状鹅口疮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病 患病的宝宝主要以口舌粘膜上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表浅 如豆大的小溃疡 局部灼热疼痛为特征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宝宝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 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很难区别 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 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 日常护理 36 原因 由于宝宝免疫功能低下 营养不良 腹泻或因感染而长期服用各种抗生素或激素造成2 5 的正常新生儿是由于使用被污染的哺乳器具 哺乳时奶头不洁 出生时吸入 咽下产道中定植的白色念珠菌而发病鹅口疮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冬天食用蔬菜较少 发病率就比较高 37 护理 停用抗生素 如宝宝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 应尽快停用抗生素 多吃流食 让宝宝多饮水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避免摄入过酸 过咸及刺激性食物 以免引起疼痛注意饮食营养和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 如奶瓶 奶头 碗勺要专用 每次用完后需用煮沸消毒平时注意清洁宝宝的口腔卫生 38 厌奶 宝宝厌奶的现象普遍发生在六个月之后 甚至有的宝宝在四个月左右便有厌奶的现象 其发生的原因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 婴儿的生理发育及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 开始对周遭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 自然就容易对 吃 分心 这该是厌奶的主要原因 四个月之后可开始替宝宝添加辅食品 宝宝在吃了与牛奶不同的多样化食物之后 很可能会 喜新厌旧 变得不再只钟情于 牛奶 这种单一口味的东西 日常护理 39 原因 厌奶的发生并非就代表着宝宝会营养不良 如宝宝的成长曲线属于正常 且活动力一如往昔 无其他异常的现象发生 就像有些生理的不适症状会导致宝宝厌奶 如 刚打完预防针 长牙期间 胀气等 这种情形通常持续几天后即恢复正常 父母就毋须过于担忧 如宝宝食欲仍然不振 且出现活动力变差的情形 则有必要察觉是否有其他的生理疾病了 40 护理 不宜随意更换牛奶了解原因 补充需求多样化的食物供给营养足够的替代品减少外界的刺激留意奶嘴的设计 41 夜间哭闹 生理性哭闹 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是婴儿表达情绪与需求的方式 可能是由于饥饿 冷热 受到惊吓或惊梦爸爸妈妈只需要镇静的安抚 既可使宝宝安静 日常护理 42 夜间哭闹 病理性哭闹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凡能引起疼痛 瘙痒等不适的疾病 均会使宝宝哭闹不安 如发热 湿疹 佝偻病 蛲虫感染 肠套叠等当宝宝夜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啼哭时 大人应首先从生理性原因入手 继而再考虑病理性因素 必要时要及时上医院就诊 日常护理 43 接种疫苗后护理 打疫苗必须是在宝宝健康的状态下打的 绝大多数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常见的轻微反应 是由疫苗特有性质引起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日常护理 44 局部反应 表现为红肿 疼痛和硬结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大多数宝宝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 每日数次 每次10 15分钟 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 个别严重的红肿 疼痛反应需去医院 45 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及其他反应 如烦躁不安 身体不适 精神不佳和食欲减退等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 只要加强观察 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应适当休息 多喝开水 注意保暖 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出现其他全身反应时 应加强观察 防止继发感染 全身反应严重的 要做对症治疗 46 注意事项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因其性质特殊 一般严禁热敷或冷敷 以防细菌带入而发生感染 要加强护理 勤换衣衫 防止注射部位破溃化脓 麻疹接种后7 10天可能后轻微发烧 出疹子 47 不宜接种的情况 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如感冒 腹泻 发热 空腹饥饿 呕吐等宝宝患有肝炎 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 不宜接种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过敏体质的宝宝易产生不良反应 应该咨询医生 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有急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48 红屁股 绝大部分红屁股是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由于宝宝小便次数比较多 如不及时更换尿布 粪便中的脂肪酸 尿中的尿酸等就会经常刺激臀部皮肤使用橡皮尿布 塑料尿布 致使尿液不能蒸发使用肥皂或洗衣粉未洗净的尿布 致使其与皮肤摩擦刺激与宝宝自身体质有关 有的宝宝尿布换的很勤 但是偶尔换晚了一些还有可能出现红臀 日常护理 49 护理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 发现尿布湿后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要选用细软 吸水性强的旧棉布或棉织品 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 而且透气性好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 因密闭不利湿热散发 极易发生红臀在夏季 室温较高时可将臀部完全裸露 使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要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清洗完尿布后要将尿布用开水烫一下 拧干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干每次大便后 要用清水洗净臀部 保持局部的清洁 50 先天性喉喘鸣 症状新生儿或2 3月的婴儿在吸气时喉部发出较尖的气鸣声 有的是呼噜呼噜的喘呜声 这被称为先天性喉喘呜 又称喉软骨软化症 日常护理 51 原因 由于婴儿喉部发育不良 喉软骨软化使喉部狭小 吸气时 气流通过 引起会厌软骨震动而发出声音缺钙引起喉软骨软化所致 由于补钙不足 特别是母体孕期钙缺乏 婴儿出生时先天喉部发育不健全 使喉部狭小 喉软骨软化轻者喘鸣为间歇性 当受惊 哭闹或患病时明显 并以吸气时呼吸困难为主 不伴有声音嘶哑 这一点区别于喉炎 52 护理 需要及时补充钙剂 鱼肝油 多晒太阳以促进软骨发育应防止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因为这些疾病可加重小儿的呼吸困难 如发现患儿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治疗 以免发生喉痉挛及窒息而危及生命一般6个月以后就会好了 53 如何补钙 缺钙的表现1 夜惊 夜间常突然惊醒 啼哭不止2 前额高突 形成方颅3 常表现为多汗 与温度无关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 使宝宝头颅不断摩擦枕头 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4 串珠肋 肋软骨增生 可压迫肺脏 使宝宝通气不畅5 精神烦躁 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 宝宝不如以往活泼6 1岁以后的宝宝表现为出牙晚 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 前囟门闭合延迟 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日常护理 54 如何补钙 绝大多数的钙都不能与奶同时服用 因为奶中的成分会与钙结合形成皂钙 这种物质不仅不被人体吸收 而且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