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doc_第1页
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doc_第2页
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doc_第3页
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doc_第4页
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万以上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闭莆彰挥欣诺牧讲交旌显怂愕脑怂闼承颍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比醚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痹诩扑阒信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绷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苯淌簒x同学、xx同学和xx同学,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2崩罾鲜怖吹缴痰辏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毖生独立列式解答。 2币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保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师板书:100-713100-919(元)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苯淌合胍幌耄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钡7页,练习一,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钡7页,练习一,第 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钡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2、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出示教科书第2页例1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 学生2:体育老师要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 教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 教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自己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算出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买1个足球的钱,就是一共要付的钱。354140(元)14045185(元)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544514045185(元) 教师:请你(学生2)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2:先算买4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教师:他们都是先算出了买4个篮球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先算了乘法。 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页例3。 【教学目标】 1闭莆沼欣诺牧讲交旌显怂愕脑怂闼承颍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绷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探索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3痹诩扑阒信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比醚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有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彼怠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课件: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78元。妈妈: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售货员:一共要213元。小红: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 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毖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比班交流汇报,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13-783213378(21378)34币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 教师: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应该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价钱平均分成3份。 学生2:“2143”表示把买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的总价平均分成3份。教师:这样求出来的,是一件儿童服装的价钱吗? 学生:不是。 教师:第三种方法应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学生1:先算“213-78”,表示3件儿童服装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儿童服装要多少钱。 教师: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1:第三种方法有括号,第一种方法没有。 学生2:第一种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种方法先算减法。 学生3:第三种方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4背粤废啊 教师:请看,你知道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同桌互相说说。(125-87)25455(10297)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两道题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彼阋凰悖并说说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小括号的作用。 2钡7页,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读这两个算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它们运算顺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积,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积是多少?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两遍,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然 后再计算。 3钡8页,练习一,第5题。这是两种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分清它们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以利更熟练地掌握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4、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本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被峤饩錾婕氨妒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运算顺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或让学生直接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 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苯萄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山雀每天吃害虫165只。学生2:啄木鸟每天吃的害虫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教师:啄木鸟每天吃害虫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吗? 学生:没有,比3倍少。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 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 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教师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或让学生直接观察例题插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 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80-15)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 (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学生:相乘或与9相乘的积在80与100之间,由此我想到了90与99,由题中告知:按3颗或9颗的拿都要剩1颗,由此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颗,但是题中又说到这些糖要比100颗少,所以应是91颗。 四、独立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 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5、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170000m2,截至1998年底馆内藏书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十?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庥篇二:新版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版本 一、万以上数的认识 第1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1,第5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结合数数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经历用万以内数的读法迁移至万以上数的读法过程,会正确读出万级以上的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读数中的相关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多位数 【教学过程】 _、复习引入 1.复习。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排列的? 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教师可以抽学生回答,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适当板书数位顺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千百十(一)个 2.激发认知需求。 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这里是两名同学在网上查阅到我国国家图书馆的一些资料,仔细看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完图后,教师抽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不会读出资料中的大数,教师可以顺势引出并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如果学生会准确读出资料中的大数,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这样读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验证一下。”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识 (一)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借助黑板上的数位顺序表,让全体学生一万一万地数,数到九万后是十万,如何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出来?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并认识: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数数中我们知道: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 是一百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 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教师适时板书完善表格) 数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这里需特别强调“?”表示的具体意思。 2.数位和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1)认识数位。 借助已经填好的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介绍什么是数位。 完善数位顺序表: 数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 明确这里的“?”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观察并熟记。 从右起第五位是什么位?第十位是什么位? 认识数位分级。 教师介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 观察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引导总结: 个级、万级、亿级都有四个数位;每个数级从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 从右起,数位顺序表里的数位是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排列的。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二)学习万级数的读法 教师:刚才通过对数位顺序表的学习,让我们了解这么多新知识,现在我们能否运用这些知识以及原来的读数知识来正确读出下面资料上的大数呢?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学生尝试读数。 自己独立试读或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抽学生独立回答,其余学生可质疑并完善答案。 尝试方法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从高位读起,万级上的数要按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加“万”字;个级上全是0都不读。 抽学生读出教科书例1中的大数。 学生再次正确读出例1中3个大数,并把正确的读法写在书上。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尝试,抽学生回答,全班总结。 62和620000读作:六十二和六十二万。这两个“62”所在数级不同,所以读法就不同。309和3090000读作:三百零九和三百零九万。虽然都有“309”,但后一个“309”是万级的数,所以读完后要加“万”字。 580和5800000读作:五百八十和五百八十万。 全班总结方法。 抽学生归纳,全班小结方法。 引导学生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要正确读数,一定要掌握数位顺序和数级。 先把大数分级,从高位读起;万级上的数要按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加“万”字;个级上全是0都不读。 三、练习应用 完成练习一第1题的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汇报,学生自我纠错。(对错题说明错因。)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2,题(做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汇报。 学生自我纠错。 五、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独立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完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2课时万以上数的读法(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2,第5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上数的读法,能够根据数级正确读出万以上的数。结合读数,培养类推和归纳能力。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万级以上数的读法。 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2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_、复习引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上数的读法,下面 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是否忘记了。 课件出示:781252457866017560000 抽学生独立回答,其余学生评价质疑,完善答案。 你们的读数方法是什么? 学生独立回答。 教师引导小结: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万级上的数要按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加“万”字;个级上全是“0”都不读。 复习数位顺序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位顺序表。 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二、自主探索新知识 看来同学们对这些多位数都能准确读出来,下面再看这几个数,它和上面的数又有什么不一样?它的正确读法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例2:(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快速写出例2中的3个大数) 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050006读作: 307000490读作: 1800020000读作: 学生尝试读。 学生看黑板上的数据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读,教师巡视。 学生看书上提示,修正自己的答案,把例2补充完整。 小组交流。 组长关注组员的答案,组内修正答案,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 请小组汇报组内统一的答案,关注这样读的理由。再请其他小组完善补充。 小结读法。 从高位读起;乙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加“万”字;乙级和万级上的数要按个级 上的数的读法来读。 议一议上面的数,哪些“0”要读?哪些“”不读?学生尝试归纳。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教师适当板书。 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页例2的“读一读”,学生独立完成。 亿位万位个位 1374689读作: 120900085读作: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评,小组交流,修正组内答案。 错题汇报,关注学生错因分析。 7回头总结,引出并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读法。 二、巩固运用 1.教科书第5页“课堂活动”第2题。 (1)请8位同学各自拿着课前准备的其中一张数字卡片上黑板前排成一排,抽下面同学读出这个大数。 再让9个同学各自拿着一张数字卡片排成一排,抽学生读。 小组游戏,抽出数字卡片读数。 课件出示练习题单。 ()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位数,它的 最高位是百万位。 70385600的最高位是()位,这个数中3表示3个( )。 选择。 320600000读作()。 A.三亿二千零六十万B.三亿二千六十万 C.三亿二千零六十万零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是()。 A.计数单位B.数位C.七位数 用数字3个0和4,5,7,按下面要求写出七位数。 一个零都不读。() 只读一个零。() 要读三个零。()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形成组内意见。 全班交流。 学生纠错,交流错因。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修正答案;小组内修正答案;各小组错题汇报,关注错因分析。 四、反思总结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庥篇三:新版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 衔接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录 、万以上数的认识.(1) 万以上数的读写.()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7)数字编码.(4)用计算器计算.(1)与复习.(8)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6)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 加减法的关系.(1)加法运算律.(7)与复习.(2)三角.(79) 线段、直线和射线.(9)角的度量.(8)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0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0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案选 问题解决.(21)与复习.(29) 五、相交与平行.(39) 相交与平行.(39) 六、条形统计图.(49) 条形统计图.(49) 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6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64) 八、探索规律.(82) 探索规律.(82)问题解决.(93)与复习.(01)综合与实践:节约一粒米.(07) 九、不确定现象.(12) 不确定现象.(12) 十、总复习.(219) 总复习.(219)?2? 衔接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主题图,第59页例1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 3.理解并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 2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 3.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例1图。 本单元为衔接内容,仅供xx年秋季四年级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引人:昨天老师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逛的人真多,我也去逛了一圈,给你们看看当时的图片。” ?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案选 出示主题图。 教师: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发现(或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根据图能发现1个现成的数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