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喘息诊断与治疗 概述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类似的喘息症状和体征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近十年来哮喘发病率仍保持持续 上升的趋势 如我国0 一14岁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0 11 一2 03 上升至2000年的0 25 一4 63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过敏性炎症 喘息的次数并不是诊断哮喘的必要条件 概述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喘息性疾病 也可多次发病 其本质问题是在病毒 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引起的细支气管炎症 浸润的炎性细胞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而不是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 表现不同 不同病因引起的喘息其临床表现不同 包括起病的时间 发作的频度 喘息终止的时间和对治疗的反应 也就是说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认识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这一特点 对防治婴幼儿喘息具有重要 1婴幼儿喘息的病因 婴幼儿喘息中有部分是哮喘 其主要病因是各种过敏原 包括室内和室外谈敏原 室内过敏原主要有蜡虫 霉菌 嶂螂 室外过敏原主要是各种花粉 大气污染物 这些因素引起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喘息与感染有关 有许多婴幼儿喘息与病毒感染有关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 占引起喘息性疾病病毒的78 2 此外有鼻病毒 腺病毒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 另外 一种新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 hMPV 也可以引起喘息 偏肺病毒与RSV有类似的流行特点 是一种单链RNA病毒 属于副薪病毒科 病毒感染流行趋势在各个地区都有不同 同一个流行季节可以有两个病毒谱系流行 支原体感染也是引起喘息的重要原 3婴幼儿喘息的表型 美国学者从1980年开始至今已对1200多例小儿进行长达23年的前瞻性研究 在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危险因子 基因研究 肺功能 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丰富的信息 特别对各种儿童喘息的表型作了详尽的描述 认为小儿喘息主要有以下三种表型 3 1婴幼儿暂时性喘息 表现为在3岁前有1次以上的喘息 到3岁后就无喘息 在生后第1年 第2年和第3年表现喘息的患儿中分别有80 以上 60 和30 一40 属于这种类型 其发病主要与这些孩子出生时的肺功能低下有关 母亲怀孕时吸烟和母亲较年轻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喘息的机制可能更多的是与气道的发育不良有关 个体的过敏证据较少 3 2非过敏性持续性喘息 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 这些喘息的患儿多与早期RSV的下呼吸道感染有关 一部分患儿在生命早期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后 其反复喘息可持续到3岁以上 在学龄期缓解 3 3过敏性喘息 即真正意义上的哮喘 又分为早发性 3岁以前 和晚发性 即3岁以后 两种 这两种患儿都在6岁时表现对常见的吸人性过敏原过敏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过敏性炎症 这种炎症可以发生在1岁以内 哮喘的诊断不是由发作次数决定 但多次的喘息属于哮喘的可能性增大 4喘息婴幼儿中哮喘的诊断和预测 喘息中作出哮喘诊断 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我们不能完全根据发作次数来诊断哮喘 因为病毒诱导的喘息也可以有3次以上的喘息 其次哮喘也有首次发作 为避免哮喘诊断的扩大化 我国提出了评分诊断法 预测 其具体内容为 凡年龄 3岁 喘息反复发作者 可按评分法进行诊断 喘息反复发作 3次 为3分 肺部出现哮鸣音 为2分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 为1分 有其他特异性病史 为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 为1分 评分标准为 总分 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该方法沿用多年 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近年提出废除这一诊断标准 但没有一个合适的诊断标准可以替代 儿童哮喘的诊断 哮喘诊断依据 发作性气流受限的症状 气流受限至少部分可逆 排除其他诊断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的评估和体格检查在年幼儿童常用的确定哮喘诊断的方法是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试验性治疗如治疗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而停药后症状加重 支持哮喘的诊断 婴幼儿哮喘诊断困难 在婴幼儿期引起喘息的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自然表型在婴幼儿期尚未充分显现 是暂时性喘息还是哮喘尚需日后观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的辅助检查 如肺功能 气道激发试验 呼出气NO测定 诱导痰液分析等 在婴幼儿期受到设备条件及配合的限制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 如果初始症状提示哮喘 那么就怀疑哮喘 在详尽的病史和查体基础上建立哮喘诊断 ABCD A就诊时可明确诊断 具有典型哮喘病史 体征 完全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就诊时可明确诊断0 2岁婴幼儿 在过去6个月中发生3次以上可逆性支气管阻塞 应考虑哮喘的诊断 B需要观察实验性治疗的效果才能诊断 有喘息症状或长期咳嗽按照一般常见的 感冒 下呼吸道感染 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亦无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炎 激素 白三烯调节剂 治疗有效 B需要观察实验性治疗的效果才能诊断 对于5岁及以下儿童 确定哮喘诊断的有效方法是应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果按照哮喘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而当治疗停止后症状又恶化 则支持哮喘的诊断 C需要日后随诊观察才能诊断 婴幼儿期喘息症状并非哮喘特有 尤其在1岁婴儿第3种临床表型 迟发性喘息 哮喘 的首次喘息发作也可在早期出现有一些日后发展成哮喘的儿童 在婴幼儿期并无对提示本临床表型有参考意义的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等典型的过敏性疾病背景 后期才明显 C需要日后随诊观察才能诊断 对曾有一次喘息的婴幼儿一定要定期随访 不可轻易作确诊或除外的结论随诊观察是对可疑哮喘患儿诊断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哮喘实验性治疗后反应的观察 短期随访 对疾病自然发展进程的观察 需长期随访 D需要辅助检查除外其它疾病才能诊断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急 胸闷和咳嗽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中的重要条件 根据需要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如肺部HRCT 食道PH值监测 纤维支气管镜等喘息出现的年龄越小 越要注意除外其它疾病 尤其是对抗哮喘治疗反应不佳者 如生后1 2个月出现喘息 首先除外有无气道发育方面的异常等 D需要辅助检查除外其它疾病才能诊断 婴幼儿急性喘息常见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气道异物 支气管炎 肺炎 过敏症 如食物过敏等 等婴幼儿反复 持续喘息可见于 支气管哮喘先天异常造成的气道狭窄或咽 气管软化慢性肺疾病 新生儿期呼吸系统疾病后 胃食管反流肺结核 儿童哮喘症状发生 McNicolKN etal BMJ 1973 WainwrightC etal MedJAust 1997 70 儿童哮喘在3岁之前初发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 抗生素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茶碱 吸入短效 2受体激动剂 吸入激素 全身激素 支气管舒张剂 婴幼儿 儿童哮喘治疗现状 曹玲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03 21 11 704 706 抗生素 抗过敏治疗 中药 免疫调节剂 脱敏治疗 患儿比例 婴幼儿喘息 婴幼儿喘息 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儿童哮喘的早期识别非常困难儿童哮喘的治疗以吸入激素为主 治疗策略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 双盲研究显示急性病毒感染喘息发作时给予大剂量ICS 有明显效果一次发作后连续数周吸入激素可降低再次喘息发作的风险预防性应用ICS 对持续或反复发作喘息的婴儿有好处吸入激素是任何年龄儿童哮喘治疗的基本手段 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 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 Updated201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53 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 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药物 是所有年龄儿童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 ICS治疗后 哮喘死亡率和住院率均显著下降 虽然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 但是由于ICS的规律使用使得哮喘死亡率和住院率显著下降 HaahtelaTetal Thorax2001 56 806 814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 雾化吸入的概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作用途径及机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把药物变成有效颗粒的大小 通过呼吸 进入气道达靶器官来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 雾化吸入的概念 喷射雾化器工作原理 影响雾化吸入取得良好疗效的三大因素 能吸入足够的通气量及呼吸模式雾化装置能产生足够量达下呼吸道2 5 mm颗粒药物须有一定的脂溶性 能很快进入细胞内 须有局部强抗炎力 给药途径 直接到达把器官 血循环 血循环 肺 肺 口服注射 吸入 肠道 门静脉 肝 全身血循环 首过代谢 设定定量 到病人的剂量 肺沉积量 吸入时 全身生物利用度是肺和经口部分的总和 吸入治疗 直接到达中小气道起效快效果好剂量小副作用小 吸入治疗的优点 Matthewsetal ActaPaediatr1999 88 835 840 治疗儿童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 普米克 令舒 可替代口服激素 普米克令舒 强的松龙 0 24 0 22 0 20 0 18 0 16 0 14 0 12 0 10 0 08 0 06 0 04 0 02 0 FEV1的改变值 升 p 0 01vs基线值 接受治疗24小时后 普米克 令舒 有效减少呼吸道合孢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婴儿2年后发生哮喘的风险 Kajosaarietal PediatricAllergyandImmunology2000 11 3 198 202 40 30 20 10 0 37 18 12 对症治疗 普米克令舒 每天1 5mg 7天 普米克令舒 每天1mg 2个月 哮喘发生率 普米克 令舒 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急性严重哮喘儿童慢性肺疾患 BDP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Croup 毛细支气管炎 喘憋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认识不全面 不同疾病的治疗疗程和使用剂量不规范 对如何选择雾化设备存在困扰 雾化吸入疗法不能很好地普及 宣传推广规范 足量 足疗程 足适应症的合理治疗理念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 大剂量ICS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 次 每6 8小时用一次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745 53 2008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推荐 一项对比每天雾化大剂量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龙安全性的双盲双模拟随机交叉安慰剂对照研究 12例平均34 7岁轻中度哮喘患者入选 平均分两组 分别给予连续雾化布地奈德1mg 2mg 4mg各4天 共12天 及口服强的松龙5mg 10mg 20mg各4天 共12天 研究结果显示 强的松龙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血浆皮质醇抑制作用 P 0 0001 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即使4mg 天时未产生血浆皮质醇抑制作用 耐受性良好 WilsonAM etal SystemicBioactivityprofilesoforalprednisoloneandnebulizedbudesonideinadultasthmatics Chest 1998 114 1022 7 短期大剂量使用布地奈德对血浆皮质醇浓度无显著量效影响 SinghiSD KumarL etalEfficacyofnebulizedbudesondecomparedtooralprednisoloneinacutebronchialasthmaActaPaediatr 1999 88 8 835 40 随机双盲 双模拟 与口服强的松龙对照研究80例2 12岁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快速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结果显示 布地奈德三剂雾化治疗后即刻 1小时即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指数 呼吸窘迫评分 作用明显优于全身激素组 Devidayal SinghiS KumarL etal ActaPaediatr 1999 88 8 835 40 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优于全身激素 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急性严重发作强调全身使用激素 PeterJBarnes 喘息或咳嗽伴严重呼吸窘迫不能讲话衰竭状态 意识模糊发绀 三凹征呼吸浅弱 喘鸣音消失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增快SaO2 90 PEF 33 正常预计值对 2激动剂无反应 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 氧饱和度 90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用法 0 25mg 天为雾化吸入维持治疗的最低剂量 即使已减至最低剂量 仍然要求3 6个月评估一次 以GINA所规定的完全控制为最终目标 予以长期维持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慢性持续和临床缓解期的用法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中的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概念 DesaiD BrightlingC Coughduetoasthma coughvariantasthmaandnon asthmaticeosinophilicbronchitis OtolaryngolClinNorthAm 2010 43 1 123 30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 气促可有气道高反应 54 的CVA患儿可进展至典型哮喘 MakotoTodokoro etal AnnAllergyAsthmaImmunol 2003Jun 90 6 652 9 7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访3年 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 气道高反应性 AHR 咳嗽持续时间越长个人及家族变应性疾病史早期激素治疗及疗程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原则 AbouzgheibW PratterMR BartterT Coughandasthma CurrOpinPulmMed 2007 13 44 48 尽早进行规范的抗哮喘治疗持续ICS 包括雾化吸入 至足够疗程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VA的用法 1 TakemuraM NiimiA MatsumotoH etal Atopicfeaturesofcoughvariantasthmaandclassicasthmawithwheezing ClinExpAllergy 2007 37 12 1833 9 治疗门诊 5岁CVA患儿0 5 1 0mg 次 2次 d一般不少于6 8周 感染后咳嗽的概念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感染后咳嗽 PIC 多见于3周的咳嗽可能的机制 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或咳嗽敏感性增高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PIC的用法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推荐剂量为0 5 1mg 次使用频次依病情而定疗程为4 8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毛细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毛细支气管炎的概念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好发于6月 2岁婴幼儿多为RSV感染引起 亦可为其他病毒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 喘憋 缺氧 肺部广泛的哮鸣音 主要指标1 父母有哮喘病史2 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 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儿童哮喘危险度临床预测指数 AsthmaPredictionIndexAPI 3岁及以下儿童 一年内喘息发作 4次指数阳性 符合一项主要指标或两项次要指标 次要指标1 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 外周血嗜酸性细胞数 4 3 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预测指数阳性 6 13岁哮喘发病率76 预测指数阴性 95 不发展为哮喘 病毒诱发喘息成功治疗的目标 成功的治疗必须包括 充分缓解急性期的临床症状 解决各种根本的致病因素 即 炎症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 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如果需要 治疗开始第1h内可给三次 以后按需可4 6或8h再重复 逐渐减量 每1 3月调整一次治疗方案 寻找其最小有效剂量作为维持量 一般不小于布地奈德混悬液0 25mg d 疗程个体化 根据是否为高危患儿和病情稳定情况 因人而异 可酌情给3 6 9或12个月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毛支炎的用法 单次感冒后气道高反应性增加持续5 11周 某些病人多次感冒后气道高反应性增加会持续6月 过敏性体质患儿感冒和哮喘发作频率增加 且和气道高反应性延长有关 JAllergyClinImmunol 2005 116 299 30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A组 B组 C组 对症治疗布地奈德布地奈德 37 18 12 普米克 令舒 有效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婴儿2年后发生哮喘的风险 Kajosaarietal PediatricAllergyandImmunology2000 11 3 198 202 0 5mg tid 7d 0 5mg bid 2m 支原体肺炎的概念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咳嗽剧烈或伴喘息重症伴胸腔积液或出现肺外并发症与慢性咳嗽有关与哮喘有关 在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支原体感染治疗同时 给予雾化吸入ICS 可1 3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 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促进纤毛上皮细胞功能的恢复 减轻气道高反应 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病原的清除 对于支原体肺炎有明显咳嗽 喘息 X线胸片肺部有明显炎症反应及肺不张患儿 如支原体感染后患者有气道高反应性或X线胸片有小气道炎症病变 或肺不张未完全恢复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用法 曹兰芳 卢燕鸣 马恒贵 等 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7 8 567 569 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与原方案相比 P 0 01 与原方案相比 P 0 05 症状消失时间 天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croup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气管插管致喉头水肿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在吸药前不能涂抹油性面膏1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1储药杯须垂直拿应尽可能使用口器吸入2如使用面罩宜选用密闭式面罩2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2 1 洪建国 吸入装置的研究进展 林江涛 殷凯生 哮喘防治新进展专题笔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6 162 申昆玲 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临床儿科杂志 2011 29 1 86 91 5婴幼儿喘息的防治 在婴幼儿阶段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喘息 在喘息发作时均应进行积极治疗 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对激素 肾上腺素能p2受体激动剂在毛细支气管炎及其他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