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_李蓓霖.pdf_第1页
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_李蓓霖.pdf_第2页
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_李蓓霖.pdf_第3页
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_李蓓霖.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 李蓓霖 湖南商学院外语系长沙4 1 0 2 0 5 摘要从旅游英语的特点出发 阐述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的传承关系 探讨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的对接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对接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H 3 1 5 9 第1 2卷第1期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2 0 0 6年3月 V o l 1 2 N o 1J O U R N A LO FS O U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T R O P I C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M a r 2 0 0 6 旅游业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其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经济的 发展又进一步将文化广泛传播 因此 旅游经济与 文化发展互为促进 随着中国国际旅游业日渐发 展 境外游客数量逐年上升 导游如何将旅游英语 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 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旅游英语的特点 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 其形成与历史不 能分割 其演进与客观现实紧密联系 主要有以下 两方面特点 1 1词汇特色 将旅游英语仅仅看成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不够 的 它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 交流桥梁 通过这种纽带和桥梁 让游客能真正了 解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中国 所以它的 语言是独特的 在中国 龙是一种神圣的吉祥动物 在中华民 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 用 它激发人们奋发向上 代表着勇往直前的精神 图腾 但这种文化现象西方人并不了解 在英文 中 龙被翻译为d r a g o n 是妖魔鬼怪的化身 因 此 基于翻译的本质 龙的英译应以音译为上 以达 到准确传播 交流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和目 的 1 与龙文化相对应的是北京紫禁城的象征性意 义 紫 字源于民间文化 在古代中国有 紫气 东来 一说 用来比喻吉利的事情将要发生 所以 在皇宫的命名中古人选用 紫 字来表达吉利 吉 祥 而将黄色和红色分别用来装饰紫禁城的天花板 和墙 同样也有着象征意义 黄色是黄土地的颜 色 是中国祖先的家园 所以从我国唐朝开始 黄 色就成为皇家的代表颜色 它代表着财富和权威 而红色代表欢乐 好运 由于这些独特的文化背 景 在我国许多隆重喜庆场合 皇室都穿着黄色的 龙袍 戴着黄色的龙冠 节假日挂红灯笼 在婚礼 中 要穿红衣服 盖红盖头 铺红被子等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 紫色 红色和黄色所代表的 意义却不同 因此在使用语言中 我们就要特别注 意它的独特性 由于游客是来自世界各地又有着不 同文化背景 所以在语言翻译表达中 导游或译员 应将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优雅用词 准确的表达出 来 而不仅仅是让外国游客走马观花 1 2修辞特色 语言修辞学认为 语言体系中的语音 语义 词汇 语法都有自己的表达方法 语言单位都有修 辞手段 具有补充表情 语体和联想的意义 2 旅 游中的文化对接是一种高品位旅游 游客对不同国 家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有着比景点更多的兴趣 旅游英语中修辞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给旅客带来美 感 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和习 俗 因此旅游英语中有许多的修辞方式是利用词汇 手段形成的 如 桂林无山不洞 无洞不奇 被誉为 大自 然艺术之宫 的芦笛岩 七星岩 穿岩 一洞琼 瑶 万般景色 洞中的钟乳石琳琅满目 五彩缤 纷 置身于洞中 仿佛进入珍宝的宫殿 G r o t e s q u ec a v e sc a nb ef o u n di na l lt h e 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 G u i l i n h i l l s R e e d F l u t e c a v e S e v e n s t a r C a v e a n d C h u a n s h a n H i l l a r e h o n o u r e s a s p a l a c e so fN a t u r e sa r t T h e ya r el i k e m a g n i f i c e n t b u i l d i n g s i n h e a v e n w i t h a t h o u s a n da n do n ef a b u l o u ss c e n e s S t a l a c t i e s a n d s t a l a g m i t i e s i n t h e c a v e s p r e s e n t c o l o r f u lp i c t u r e s V i s i t i n gt h e s ec a v e s o n e m a y t h i n k t h a t h e i s m a k i n g a t o u r o f a p e a r le x h i b i t i o no raj a d ep a l a c e 又如 在云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石林 由于苍 桑岁月 无数石峰拔地而起 形成了群峰壁立 千 嶂叠翠 千峰竞秀 崔巍峥嵘 气势磅礴 姿态万 千 形象生动 有的如笋似柱 直冲青天 有的数 石相对 如久别重逢 像十里相送 似母子偕游 雄伟壮观 其雄伟奇丽的景象 被誉为 天下第一 奇观 令人目不暇接 3 T h e w o r l d f a m o u s S t o n e P o r e s t l i e s w i t h i nS h i l i nY iA u t o n o m o u sc o u n t r y O w i n g t o t h e w e a t h e r i n g p r o c e s s t h r o u g h t h e m i l l e n n i a t h e r e f i n a l l y c a m e i n t o b e i n g a t y p i c a l k a r s t p h y s i o g m o m y a m o s t e n c h a n t i n g s i g h t o f f a n t a s t i c s t o n e p i l l a r s a n d r e p u t e da st h e N u m b e rO n eB r a n dS p e c t a c l e o nE a r t h T h em o m e n tat o u r i s te n t e r st h ef o r e s t o n em i r a c u l o u sv i e wa f t e ra n o t h e rw i l lc a t c h h i se y e C o u n t l e s ss t o n ep e a k ss e e mt oh a v e s p r u n gf r o mt h eg r o u n d a s s u m i n gat h o u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s h a p e s a l l f a n c i f u la n dp i c t i r e s q u e a s i f v y i n g w i t h e a c h o t h e r i n t h e i r s a b l i m i t y a n d g r a n d e a r S o m e l o o k l i k e b a m b o o s h e e t s a n d p i l l a s s s o m e r e s e m b l e s w o r d sp i e r c i n gt h es k y w h i l eo t h e r s b e i n g i n p a i r s s u g g e s t y o u n g c o u p l e s h a p p y i n r e c c n i o no rs a da tp a r t i n g o rm o t h e ra n d C h i l ds t r o l l i n gs i d eb ys i d e 在第一段的译文中 通过词汇 m a g n i f i c e n t f a b u l o u s p e a r l a n d j a d e 描述了岩洞神 奇的自然景观所形成的桂林独特的地理文化 而第 二段通过对地理特征的描述 向游客展示的是中国 蕴孕在自然界中的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 2旅游英语翻译与文化的传承关系 语言翻译是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 译者必须了 解原语言和译语言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信仰 价值 态度 等级 知识 经验 以及时空观念的 总和 其深层次的信仰 价值通过人们的行为规 范 准则 表现在民风习俗 服饰礼仪 婚丧庆 典 节日禁忌等活动形式中 这种具有一贯性 持 久性 渗透性的文化影响 已深埋于人的新大脑皮 层 n e o c o r t e x 之下 成为集体潜意识 人从生到 死 甚至死后的葬礼也摆脱不了文化的制约 4 由 此可见 语言仅仅是文化的载体 翻译则是植根在 文化的沃土之上 体现的应是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国旅游机构抽样调查显示 3 2 6 的外国游 客来中国旅游的目的是欣赏历史古迹 5 6 的游客 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体验异域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 风土人情 所以文化旅游翻译需要理性的态度 它 是为了满足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需求的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翻译 因此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 作为译员和导游仅 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 语法 词汇以及相应的听说 读写能力 是不能保证译者将具有跨文化思想的内 核 译到 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或完成类似的文化 功能的 1 作为旅游活动 不应仅仅满足游客的视 觉快乐 还应与文化相对接 提升旅游活动的内在 文化品位 传承历史文化 旅游过程中的走马观 花 往往是译员或导游的表层语言传递的必然结 果 郭尚兴 5 认为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 英译工作 应保持文化个性 平衡文化效果 并以此为依据和 基础 译出历史渊源 译出文化传统 译出纵横区 别 既是英译的目的 游客的目的 同时也是全球 一体化形势下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3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的对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一些历史事件被浓缩 为经典的成语为后人所传扬 对导游和译员来说基 于历史典故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才能清晰准确地向 游客表述出来 让游客真正体验文化和历史的深 1 0 0 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第1期 邃 3 1注重对历史典故的理解和翻译 对外国游客而言 在文化旅游中最有吸引力的 是感触和体验异域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 而 这又是旅游翻译中的精髓所在 如苏州的寒山寺建于我国古代梁朝 毁于太平 天国运动时期 现在的寺庙是在清朝后期重建的 寒山寺名字的由来早在我国的唐朝 用一位叫 寒 山 的和尚 曾住在这里 的名字而命名的 这座寺 庙后因 枫桥夜泊 这首诗而扬名天下 月落乌 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 半钟声到客船 抒发了诗人当时寄居此地对家乡 的浓浓思念之情 但有时导游把寒山寺H a n s h a n T e m p l e按字面意义译为G o l dM o u n t a i nT e m p l eo r t h eB l e a kM o u n t a i n 就是没有了解寺庙的由来和 它本身的历史意义而造成了误解 6 此外 在著名的古城西安 许多游客都对其悠 久的历史颇感兴趣 许多导游在给游客介绍西安在 唐朝是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长安时 都会引用唐朝诗 人元稹的诗句 城中东西市 闻客次第迎 这句诗词反映了当时的长安繁华鼎盛的商业气氛 但如果这里把 东西市 译成 e a s ta n dw e s t 与英语中的方位一一对应 就无法反映我国历史中 该词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从古到今 以东为尊 屈原的 九歌 中有 东皇太一 东君 当时唐朝皇宫位于东 故城东为政治 经 济 文化中心 而相对应之便是 西 两字组合 在一块 在唐朝开始便表示为世间万物 所以元稹 诗中的 城中东西市 其实是指当时长安所有街道 的繁华景象 而不仅是单指东 西两边的城市 从以上例子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 在旅游英 语翻译中一定要很好地理解文化历史典故 才能给 游客做出正确客观地讲解 3 2注重对专有名词的理解和翻译 好的翻译不仅是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形成语 法 结构和意义的对等 而且更注重内涵的对等 也就是不仅 形似 更要 神似 那么在旅游文 化传播中 常有一些代表中国文化内涵的专有名 词 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下列菜名的翻译 7 P u r p l ed r a g o nd o f f sh i sg a r b紫龙脱袍 P h o e n i xs p r e a dt h ew i n g s凤凰展翅 P i e dm a g p i ew e l c o m et h es p r i n g喜鹊迎春 在中国文化中 龙 凤和喜鹊都是富有象征意 义的动物 龙代表着权力 王者象征 凤代表着吉 祥 如意 喜鹊代表着好运 喜讯 游客在品尝中 国的美味佳肴时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体 现出了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 另外 在北京紫禁城中还有许多宫殿的名称 导游在给游客讲解这些地方时 如果只是根据其拼 音直接进行音译 外国客人听完只能是一头雾水 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这么多的宫殿有什么不同的意 义 正确的译法是 1 0 养心殿 T h eP a l a c eo fC h a r a c t e rC u l t i v a t i o n 慈宁宫 T h eP a l a c eo fB e n e v o l e n c ea n d P e a c e 文 渊 阁 T h e P a v i l i o n o f D e e p K n o w l e d g e 武 英 殿 T h eP a l a c eo fM i l i t a r y E x c e l l e n c e 储秀宫 T h eP a l a c eo fG a t h e r i n g E x c e l l e n c e 长 春 宫 T h e H a l l o f E t e r n a l S p r i n g 这样 游客从翻译中就能真正了解 养心殿 是古时帝王们修身养性之所 文渊阁 相当于现 代人的书房 藏书之所 武英殿 是收藏最好的 兵器之所 储秀宫 是收藏宫廷上等物品之所 等 等 如 此 这 般 如 只 是 译 为Y a n g X i n g D i a n W e n y u a nG e等游客怎么也无法知道其深刻的内涵 和文化意义 由此可见 旅游英语的翻译意义有多 么的深远和重大 3 3注重对民俗风情的理解和翻译 许多外国游客在旅游中常常会对中国的一些民 俗风情情有独钟 比如我国的中秋节 M i d A u t u m n D a y 和端午节 D o u b l e f i f t hD a y 外国游客会 称 之 为 M o o n c a k e F e s t i v a l 和 D r a g o n B o a t F e s t i v a l 因为他们看到我们中秋吃月饼 端午 进行龙舟大赛 这两个节日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民传 统民俗民风的节日 而且又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 秋节是人们举家团圆的日子 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 满 而端午节是怀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划 龙舟追思他的亡魂 9 所以这两个节日译员在翻译 给游人听时 一定要增加其中深厚的文化历史意 李蓓霖 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 1 0 1 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第1 2卷 义 才会使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真正 让游客理解 另外 我国还有许多非常有代表性的旅游景 点 也常常让游客流连忘返 如湖南省著名的桃花 源 曾因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篇脍炙人口的 桃花源 记 扬名天下 而中国人心中所提及的桃花源代表 的是一个与世无争 生活祥和快乐的境地 但如果 译 员 在 给 游 客 讲 解 时 仅 把 桃 花 源 直 译 为 T a o h u a y u a n 游客就会只把它当作一个地名而 已 不会有太多联想 因此 译员和导游应把该名 译为 C h i n e s eP a r a d i s e 并借助陶渊明文章中 对该地的精彩描绘 才能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 因为P a r a d i s e一词在英文中是 伊甸园 这 是圣经文化中最开始的篇章 也是西方人梦想中的 人间天堂 9 如果译员能这样传神的翻译 就能把 我国民间带有浓厚的民俗风情的文化特色向游客活 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由此可见 旅游与文化的对接是一种高品位的 旅游 正如清朝文人孙家诠所说 游亦有术矣 这句话较好地诠释了旅游的内涵 1 0 如果游客仅仅 只是欣赏了一些著名风景名胜 却不能了解各个景 点中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那这样的旅游是没有什么 意义的 4结语 现在每年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了解 中国 认识中国 而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 优秀的 历史文化也因此而得到发扬光大 因此 对我国从 业的译员和导游来说 在文化旅游中如何保持其核 心要素 文化底蕴 并通过语言作为桥梁和纽带 来不断地传承和传播文化历史 是我们应关注的问 题 在我国对外贸易这个大范畴中 旅游业是其中 一个重要分支 旅游业作为一种无形贸易额的形 式 它所出售的商品的核心就是我国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 体 保持文化底蕴就成为了旅游的重中之重 同时 也是传播中国历史文化 促进中国对外旅游业发展 的最佳途径 参 考 文 献 1冯国华 吴群 论翻译的原则 北京 北京外国语 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2 0 0 1 8 9 9 1 2王德春 陈晨 现代修辞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 0 0 1 8 9 3湖南省旅游局 湖南导游词精选 长沙 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 2 0 0 3 3 8 3 9 1 2 4 W e i h e Z h o n g A n o v e r v i e w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P r a c t i c ea n d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i o nJ o u r n a l 2 0 0 3 7 2 5 1 5 8 5郭尚兴 文化旅游英译四论 广东省翻译协会 广东 外语外贸大学2 0 0 4首届 文化旅游翻译研讨会 主题 报告汇编 6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 旅游学刊 1 9 9 5 1 0 3 5 1 7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