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和颈髓病变影像学诊断 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沈剑敏 常规摄片 1 寰枢关节层面正常环齿关节间隙不超过3mm 钩突 钩椎关节 硬脊膜囊外脂肪间隙 C5 6椎间盘 颈髓 黄韧带 椎间关节突 横突 颈椎脊髓正常MR表现 1 脊椎序列2 生理曲度3 椎体信号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 颈椎脊髓正常MR表现 颈椎横断T2WI所见 第一部分脊柱外伤性病变 骨折椎管内血肿脊髓损伤 脊椎外伤 脊椎外伤常累及椎骨 椎间盘 血管神经等 构成联合损伤 X线平片及体层片 虽能清楚观察骨折 脱位情况 但不能显示损伤脊髓内部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CT显示椎体或附件骨折敏感性高于MRI 但对硬膜外血肿 脊髓挫伤和横断等软组织损伤不敏感 MRI矢状面可清楚显示椎体序列 脱位 椎体骨折碎片与脊髓的关系及脊髓内部情况 是唯一能直接评价脊髓损伤范围和程度的影像学技术 L2急性损伤 枢椎齿状突骨折 环枢关节半脱位伴脊髓萎缩及退变 脊髓损伤 MRI表现 脊髓水肿是急性的早期表现 受伤段脊髓增粗 多呈梭形肿大 T1WI稍低或等信号 T2WI高信号出血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 T2WI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脊髓横断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 T1WI矢状面显示最佳 表现为脊髓的连续性中断 同时可见椎体错位或成角畸形脊髓软化为慢性脊髓损伤的一种表现 T1WI表现为髓内局灶性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颈段损伤致脊髓水肿 颈段脊髓软化 女 43岁 高出坠下8小时 截瘫 第二部分 椎管内各种常见肿瘤 诊断思路 1 认识正常 2 辨别异常 3 结合临床 4 综合分析诊断 鉴别诊断 首先考虑常见病 多发病 然后考虑少见病 先定位 后定性 椎管内最常见肿瘤MR诊断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髓内肿瘤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鞘瘤 脊膜瘤硬膜外肿瘤转移瘤 淋巴瘤 髓外硬外髓外硬内髓内硬内 髓内肿瘤 概述 占椎管内肿瘤的10 15 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最多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 占髓内肿瘤的55 65 常见于20 60岁 男性居多 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30 儿童比成人多见 髓内肿瘤 病理 室管膜瘤 发生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以及脊髓终丝的室管膜残留物 可发生于脊髓各段 特点 好发于下腰髓 马尾或终丝 呈膨胀性生长造成对邻近脊髓组织的压迫 肿瘤可发生囊变 发生在颈髓的肿瘤常出现瘤体边缘出血 这于活动 挤压 牵张力有关 强化后肿瘤边缘更清楚是特征性表现 星形细胞瘤 起于脊髓星形细胞 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 特点 与正常脊髓无明显分界 累及范围广 囊变率高 占38 好发于颈胸段 脊髓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低于脑内 75 为 级 但其恶性程度与肿瘤范围不成比例 髓内肿瘤 临床表现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临床表现相似 起病缓慢 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逐渐出现肿瘤以下节段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表现为肢体无力 肌肉萎缩甚至截瘫 或括约肌功能障碍 大小便失禁 等 髓内肿瘤 MRI诊断1 病变脊髓均匀或梭形增粗 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 可累及几个椎体节段 2 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 在T2WI上呈高信号 且信号不均匀 可呈混杂信号 3 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 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 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洞两部分组成 呈长T1及T2改变 髓内肿瘤 MRI诊断4 肿瘤周围常有水肿 平扫所见异常信号大于肿瘤实际大小 5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 室管膜瘤常比星形细胞瘤强化明显 传统脊碘造影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增强扫描 星形细胞瘤 16年后复发 脊髓星形细胞瘤 女 20岁 级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颈髓室管膜瘤 腰骶髓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血管母细胞瘤 病理 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脊髓内肿瘤 临床 好发于颈胸段 高峰年龄 30Y 占髓内肿瘤1 5 表现 本体感觉减退 1 3伴vonHipple Lindau综合症 影像 好发小脑部 髓内表现为脊髓增粗 邻近蛛网膜下腔狭窄 T1W多发不均匀低信号 T2W高信号 边界不清 随着回波时间延长 肿瘤结节信号减低 而囊肿信号更高 常合并脊髓空洞 肿瘤部位脊髓内及其背侧有异常血管影匍匐 出现流空效应及增强后明显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髓外硬膜内肿瘤 概述 为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 约占原发椎管内肿瘤的55 其中以神经鞘瘤 又称雪旺氏细胞瘤 及脊膜瘤最常见 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0 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瘤 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 以颈胸段最多见 好发于20 50岁成年人 脊膜瘤的发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 以30 70岁好发 女性明显多与男性 神经鞘瘤 病理 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 肿瘤呈圆形 卵圆形或分叶状 常单发 少数可多发 较大肿瘤易发生囊变 常累及神经后根 故90 的神经鞘瘤位于椎管后外侧 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长到椎管外而呈哑铃状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 脊髓长期受压 常有明显压迹 甚至呈扁条状 伴有水肿软化等 神经鞘瘤 MRI诊断 1 神经鞘瘤好发于上 中颈段及上胸段 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 常位于椎管后外侧 2 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有包膜 与脊髓间界限清楚 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 病变侧上下端的蛛网膜下腔扩大 3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4 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 5 部分肿瘤可同时位于椎管内外呈哑铃形 进入椎间孔 引起同侧椎间孔扩大 MRI冠状面及横断或清楚显示肿瘤自椎管内向椎管外生长 神经鞘瘤MR表现 T1WI 神经鞘瘤MR表现 T2WI 神经鞘瘤 T1WI增强扫描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GD DTPA 神经鞘瘤 GD DTPA 矢状面T1W呈稍低信号 神经鞘瘤 T2W横断面呈哑铃状高信号 增强后病灶有强化 T1W增强病灶明显强化 冠状面平扫 T1W冠状面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髓外硬膜内肿瘤 病理 脊膜瘤 起源于蛛网膜细胞 也可起源于硬脊膜的间质部分 80 以上发生在胸段 颈段少见 腰1以下罕见 86 完全位于硬膜内 近7 波及硬膜内外 另7 可完全位于硬膜外 通常位于椎管后外侧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无蒂呈宽基底状 单发为主 呈实质性 较少囊变 脊膜瘤 MRI诊断1 脊膜瘤常位于胸段或颈段椎管内 呈宽基底依附在硬脊膜上 与椎管脊膜关系密切 有脊膜尾征 伴有钙化为脊膜瘤特征性表现 2 肿瘤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少数可为低信号 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关 3 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4 邻近椎体 椎板及椎弓根因受肿瘤长期压迫而出现异常信号 5 与神经鞘瘤相比 较少囊变及哑铃状改变 T1W横断面平扫 T1W矢状面增强 增强后病灶呈均匀强化 冠状面T1W增强 横断面T1W增强 脊膜瘤 T1WI C 脊膜瘤C 脊膜瘤 T2WI 脊膜瘤 脊膜瘤 脊膜瘤 脂肪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 转移性肿瘤淋巴瘤 转移瘤 概述 硬膜外转移瘤与椎体转移瘤常同时存在 以胸段最多见 腰段次之 颈段少见 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 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征状 很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 血行转移者多位于硬膜外腔之侧后方 可影响椎体及附件 但椎间盘较晚侵犯 恶性淋巴瘤可经淋巴系统侵犯椎管内结构 但较少累及椎体 转移瘤 MRI诊断1 椎体转移瘤常见于胸椎 椎体可有形态异常 常侵犯椎弓根 但椎间盘未见异常改变2 病变局部硬膜外见一异常信号软组织肿块 硬脊膜囊和脊髓受压变形 在肿块与脊髓之间见一线样低信号 为硬脊膜 3 溶骨性转移在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 成骨性转移则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4 增强扫描病变呈现明显异常强化 T1W矢状面示多个椎体及椎弓根呈低信号 脊柱转移性肿瘤 T2W矢状面示病变呈混杂或较高信号 椎弓根破坏 STIR矢状面呈明显高信号 脊柱转移性肿瘤 T1W矢状面平扫呈低信号 T1W横断面平扫 STIR矢状面呈明显高信号 椎体转移瘤 矢状面T1WI和T2WI 椎体转移瘤 矢状面T1WI和T2WI 淋巴瘤 病理 肿瘤最易经椎间孔直接侵犯到椎旁和硬膜外腔 常围绕硬膜囊及神经根生长 致节段性环形狭窄 有时肿瘤可经血管间隙侵犯脊髓实质 椎体骨质也可受累 临床 好发年龄20 30岁 多见男性 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以局部疼痛最多见 逐渐出现下肢运动 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 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平片 有时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和压缩性骨折 CT 可见椎旁等密度软组织肿块 常围绕硬膜囊及神经根生长 致硬膜难受压 狭窄甚至闭塞 相应脊髓受压移位 椎体溶骨性破坏 增强后肿瘤边缘呈不规则强化 MR 受累椎体在TIW T2W均呈低信号或T2W呈高信号 椎体周边可见残留正常高信号的骨髓组织 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 硬脊膜外淋巴瘤 脊髓炎性病变 多为病毒感染 多见于多发性硬化 MS 急性期 脊髓炎症 水肿和脱髓鞘 慢性期脊髓萎缩 临床表现 好发年轻女性 双侧下肢麻木 无力 甚至行走困难 MRI表现 急性或活动期脊髓的病变区增粗 T2WI可见髓内高信号病变 增强扫描可有不均匀性强化 多发性硬化 男34岁 抗炎治疗后 增强扫描 平扫 第四部分 脊椎病变 脊椎结核 临床表现 1 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如低热疲乏无力及食欲下降等 2 局部有疼痛 下肢功能障碍 甚至局部包块和椎体畸形 3 肺结核等骨外结核病史 脊柱结核分型 中心型 常见于小儿边缘型 常见于成人 韧带下型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附件型 较少见 脊柱感染性病变 脊柱结核基本特点 1 全身中毒症状2 椎体骨质破坏3 早期椎间盘破坏4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5 椎旁脓肿形成 男性 3岁 颈部疼痛20天 临床表现 T1W T2W 椎旁及椎管内脓肿形成 患者男性 27岁 急性起病 剧烈腰痛伴高热39度 抗炎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临床表现 第五部分 椎间盘病变 常见疾病MR表现 椎间盘病变 变性膨隆突出 定义 1 椎间盘突出是指在椎间盘变性的基础上 纤维环完全断裂 髓核疝出 如果纤维环松弛并向四周膨出 称之为椎间盘膨隆 2 椎间盘变性 水分减少 失去弹性 髓核干燥易碎裂 裂隙内产生负压 氮气弥漫其内形成 真空现象 3 椎间盘膨出或膨隆 间盘受到不平衡压力 使纤维环在薄弱部分破裂并向四周膨出 椎间盘突出 分型 中央型 向后正中突出外侧型 向后外侧突出但未超过椎间孔内口远外侧型 向后外侧突出并超过椎间孔内口前突型 向前方突出 临床表现 常有外伤史或反复慢性损伤史 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 如腰痛 放射性腿痛 不能直立或弯腰等 椎间盘变性 膨隆 MRI表现 椎间盘变性 T2WI正常椎间盘高信号丧失 信号强度明显降低 髓核与纤维环的明显分界消失 椎间盘膨隆 T2WI髓核信号减低 矢状面见变性的椎间盘向后膨隆 后方的条状低信号呈现凸面向后的弧形改变 横断面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对称性膨出 硬膜囊前缘和两侧椎间孔脂肪见光滑 对称的轻度压迹 矢状面T1W 矢状面T2W 正常颈椎MRI 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 横断面 第六部分 其他病变 脊髓空洞症 病理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前者多伴有Chiari 后者为外伤 肿瘤等疾病引起 主要表现为脊髓内管状空腔形成 内衬室管膜 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 脊髓空洞症 概述脊髓空洞症是一种髓内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颈髓及上胸段最易受累 有是可涉及延髓 下胸髓甚至达脊髓全长 好发于25 40岁 男性略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为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 触觉存在 有关肌群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肉萎缩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MRI对脊髓空洞症的显示和诊断十分敏感和准确 明显优于CT和椎管造影1 MRI矢状面可清晰显示空洞的全貌 T1WI表现为脊髓中央低信号的管状扩张 T2WI空洞内液体呈高信号 空洞内液信号均匀一致 2 横断面空洞多呈圆形 边缘清楚光滑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3 当增生的胶质组织在空洞内形成分隔时 空洞呈多房性或腊肠状 4 空洞相应节段脊髓均匀膨大 5 而交通性空洞由于脑脊液的博动 在T1W T2WI上脑脊液均呈低信号 这种现象称为脑脊液流空现象 CFVP 脊髓空洞征 脊髓增粗 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 脊髓空洞征 脊髓增粗 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征MRI表现 脊髓增粗 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 ChiariI型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ChiariI型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征 AVM 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 矢状T1WI见局部脊髓增粗 可见条状和点片状低或无信号区 颈段脊髓内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