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导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媒介融合导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媒介融合导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媒介融合导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媒介融合导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媒介融合导论 第1讲课程导论AnIntroductiontoMediaConvergence 1 1 融合 前传 单介质传播 某些人 在 某个地点 和 某个时间 以 某种手段 获得 某种信息 1 of 6 SingleMediumCommunication 每一次的形态演进 使我们必须重新打量她 新闻传播是个 熟悉的陌生人 2 单介质传播 某些人 在 某个地点 和 某个时间 以 某种手段 获得 某种信息 优点 可进行抽象思维 缺点 生理局限 有张飞就有林黛玉 时间限制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传播失真 口说无凭 以讹传讹 口语传播 1 of 6 SingleMediumCommunication 文字传播 优点 口说无凭 立字为据 缺点 传递麻烦 看着也累 电子传播 优点 快捷 生动 缺点 广播电视是稍纵即逝的线性传播 有多少爱 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 值得等待 优点 多媒体呈现 缺点 准入门槛较高 投资 技能 环境 想说爱你 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3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换一句话说 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 将前述种种新闻传播形式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 同时又能尽量避免它们在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弊端呢 SmartMobliePhone PortableDigitalReciver Multi mediaNewspaper TabletPC 1 of 6 任何人 在 任何地点 和 任意时间 以 任意手段 获得 任何信息 4 2 什么是媒介融合 有多少人实践媒介融合 研究媒介融合 就有多少种媒介融合的定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 尼葛洛庞帝 NicholasNegroponte 1978 1 联合变形 之说 1 of 6 MediaConvergence 传统媒介在各自的形态之间 已出现了彼此借鉴 相互渗透的情形 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会成为发展最快 创新最多的领域 5 2 大汇流 之说 托马斯 鲍德温等美国学者提出 以前电信 有线电视 广播和电脑业各自为政 现在汇流到了一起 产生了整合宽带系统 BroadbandCommunicationSystems 由此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继而引发了大融合 1 of 6 MediaConvergence 2 什么是媒介融合 3 大媒体 之说 美国学者凯文 曼尼则提出的 大媒体 Mega media 的概念 描述了新闻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象 且传统大众传媒业 电信业 信息 网络 业都将统合到一种全新的产业之下 大媒体 业 6 4 传播形态融合 之说 1983年 美国学者普尔提出了 传播形态融合 theConvergenceofModes 这一概念 他认为 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 致使历来径渭分明的传播形态出现了聚合 人们关于这种传播形态融合的想象 更多的是集中于将电视 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5 融合连续统一体 之说 美国戴默 LoriDemo 等学者针对媒介形态和生产过程相互融合的情形 提出了 融合连续统一体 的概念 认为媒介间的 交互推广 克隆 合竞 内容分享和融合 这五种模式的新闻融合程度依次由弱到强 由简单到复杂 7 各 说 之后 媒介融合 一语渐成通用概念 印刷的 音频的 视频的 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 操作的 文化联盟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 纳奇 当时的背景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互联网的兴盛引发了它对传统媒体的 取代论 和 共荣论 的争执 其中的 共荣论 主张的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 联合发展 8 我们的界定 狭义和广义的媒介融合 狭义 仅指媒介形态 融合 E g 手机报纸 网络广播等等 广义 一切媒介要素的汇聚与融合 媒介融合 是指媒介产业在媒介形态 媒介功能 传播手段 资本所有权 组织结构等要素方面所进行的聚合和演进 它既指代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 也指代新闻生产过程的融合 同时也指代新闻产品以文本 声音 图像 视频 数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融合 9 为什么要关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 院系要生存 新闻本科教育必须转型 Why Why Why Why 二 媒介机构要盈利 要大幅削减生产支出 三 毕业生要工作 你怎样在鸡群里表现得像只鹤 10 4 媒介融合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11 1 媒介技术融合 内涵 媒介技术的融合 是指信息的采集 制作和发布过程以数字化处理为基础 在原先不同的媒介之间实现了互通和共用 条件 宽带无线传输技术 高性能芯片 存储与搜索引擎技术 新能源 新材料开发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动力 媒体市场利润驱动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冲式突破 渠道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推动 不想只做嫁衣裳 12 2 媒介所有权合并 内涵 媒体所有权合并 MediaOwnershipConvergence 指的是媒体所有权的集中 它是当今时代新闻业在传媒组织 集团 这一层面的最高层次的融合 1989 1995 2000 After2000 华纳公司变成传媒巨头的历程 13 中国移动收购凤凰卫视的股权 思考 媒体所有权合并的利弊得失 14 3 媒体间战术性联合 内涵 媒体间战术性联合 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 是数字时代不同所有制下的传统媒体之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 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打破地区 部门等界限 在内容生产 共享 传播 营销等领域的合作 15 这种联合是指广播台设立自己的网站 利用网络扩大宣传 同时网络广播有具有点播互动的功能 突破了传统广播时间段的限制 16 现代手机增加了视听功能 如MP3 MP4等 还可以下载收看电视 电影和在线欣赏节目 与互联网接轨 开辟新的传播渠道 形成电视与互联网的互动发展 17 俗称 报网互动 通过这种联合形式 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纸质媒体的内容 随着PDF版 专门的网络报纸阅读器等的出现 阅读变得越来越轻松惬意 读者也逐步接受电子版报刊 PDF版 网络版 18 报纸和广播电视之间的联合 仍然属于传统媒体之间的联合 双方共享新闻资源 实现采编互动 广播和电视纷纷设置读报时间 如央广的 新闻和报纸摘要 而报纸则开辟专栏介绍广播 电视的各类节目 电视与广播台一般都隶属于广电集团 因此 它们二者之间进行战术性联合是比较方便的 广播的电视版 电视的广播版 是这种战术性联合的基本套路 19 4 媒体组织的结构性融合 组织结构由垂直变得水平 媒介组织的结构性融合 StructuralConvergence 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 媒介组织进行结构性融合后 传统媒体内部各个层次 各个部门之间的隶属和权利关系将出现重大的变化 20 5 新闻报道融合 传统新闻报道与数码技术 动漫技术 广告设计 绘画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 这种融合逐步推动新闻报道的工作方式在各个层面向纵深方向发展 文体上的融合与表达上的互动 消息 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 老祖宗 衍生出通讯 评论 调查报告 综合新闻等常见文体 但融合式的报道使得这一切纷杂又模糊 文体的区分也显得不那么必要 21 6 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新闻报道的文体逐渐融合 新闻表达之间相辅相成 同时 新闻采集过程也要对此进行配合 毫无疑问 这也相应地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出新的要求 传统的 一专一能 型人才已渐渐适应不了媒介融合形势下的新闻生产 新闻从业者在职业技能上有所融合 成为 一专多能 型 全能 型甚至是 乐队指挥 型的人才 已渐渐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PackageReporter 22 新闻人才结构从橄榄形向哑铃型转变 复合技能 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从宏观上来看 复合型新闻人才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 计算机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从微观上来看 新闻从业者除了要能胜任采 写 编 评的各项工作 还要能使这些生产过程适合不同的新闻发布 表达 渠道 23 APackageReporter 策划与设计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多媒体技能 24 小结 目标 媒介融合要达到的目标 是使 任何人 在 任何地点 和 任意时间 以 任意手段 获得 任何信息 定义 媒介融合 是指媒介产业在媒介形态 媒介功能 传播手段 资本所有权 组织结构等要素方面所进行的聚合和演进 它既指代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 也指代新闻生产过程的融合 同时也指代新闻产品以文本 声音 图像 视频 数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融合 融合类型 媒介技术融合 媒介所有权合并 媒体间战术性联合 媒体组织的结构性融合 新闻报道融合 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25 26 第1讲 续 5 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Who传播者 What传播内容 WhichChannel传播渠道 toWhom受众 WhatEffect传播效果 术业专攻 叠加同质 各有地盘 单一向度 一元效果 通才全能 整合连贯 互动联合 多重交叉 复合效果 27 类型一 乐队指挥 型的通才 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必须具备信息内容生产 高新技术应用 发展战略策划等各种素质要求 用高屋建瓴的视角统筹集团内部多媒体对媒介产品生产 发布 营销过程中所用资源整合共享和交叉互动 类型二 全能记者 型的通才 能精通采 写 编 摄 制作等方面的业务 这些通才每天既要进行例行的采访工作 根据采访所得的资料给网站写专栏文章 给电台发去最新的报道 甚至编制一个相应的电视节目 还要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篇新闻稿 类型三 一专多能 型的通才 了解报纸 杂志 广播 电视 网络等各媒体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并具备其基本技能 且尤其精通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媒介技能 28 纵向流水线式经营模式 信息密集型报道方式 体现介质本身的特性 依据不同媒体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 传播内容同质叠加 传播内容立体整合 多向互补 29 传媒公司在渠道建设上的传统做法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单一媒体的渠道建设上 而媒介融合则将视野投射到各个子媒体 获取渠道资源交叉共享和效益 实现共赢 30 受众 读者 听众 观众 用户 参与者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受众地位已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已不满足于传统媒介单向的受传关系 更追求双向互动的平等传播 已不满足信息同质的大众化传播 更喜欢提供适合小众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媒介融合正是实现这一系列转型的手段和路径之一 在受众趋向分化的同时 客观上必然要求现有的各类相互独立的媒体优势互补 走向融合 从而将更全面 更丰富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 优质 快速 低成本地传递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31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应该注意的是 虽然传播渠道有一个集中的过程 但各种媒体作为接收的终端却又是分散的 传播的最终效果仍然在每一个接收终端独立地实现着 只不过 最终评价某一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时会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终端媒体的效果统合起来 这种传播效果与传统媒体的单一效果相比更为优质 因为传播者不再拘泥于单个媒介集团各自的操作经营 而是站在更高 更广的角度审视整个传媒集团的各种优势资源 整合传播过程 获得规模效应 32 6 媒介融合的实践价值 1 可促成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 2 可实现媒介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 可造就 传 受双赢 的局面 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 原材料利用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