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教学案新人教版- 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识记实词、背诵2、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我们无不为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走进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多媒体显示: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_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1、背景链接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2、文体简介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三、预习检测:1、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弘景_ 夕日欲颓_ 沉鳞_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2、文学常识积累 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 ,号 . (朝代)时道教 、 .又被称为“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3-4遍,读熟. 一要注意句中停顿,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二要注意语气,如“实是欲界之仙都”感叹语气, “晓雾将歇”陈述语气.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青林翠竹,四时_俱_备. 晓雾将歇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沉鳞 竞_跃. 实是欲界 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 者. 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本文分三层,写出各层大意. 第一层( 1- ):_ 第二层( - ):_ 第三层( - 15):_五、合作探究,品析语言: 本文语言精练,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两个语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板书设计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总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分: 写景 四时之景 仰视:高峰入云(山之美)俯视:清流见底(水之美) 平视:青林翠竹(色彩美) 美 晨昏之景 猿鸟乱鸣 (动态美) 沉鳞竟跃总:抒怀 欲界之仙都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两个具体而明确的任务:一是发展语言,即让学生在文言文字词上获得发展;二是丰富认知,从古代先贤那里吸纳人生的智慧,即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作者热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目的就是既重视语言也重视内容的学习.反馈检测1、背诵全文. 3、句子翻译.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 4、用原文填写下列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 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_,_. 文中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的句子是:_, _,_,_.文中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的句子是:_,_;_,_. 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_,_. 5、理解填空.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之美. 第二课时一、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二、整体感知文段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4、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四、拓展延伸: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师预设答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庭院月色失意苦闷 旷达乐观 抒情月下感叹教学反思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两天教学文言文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无一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3、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反馈检测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一、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是 朝的 .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 ”之列.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夕日欲颓( ) 2 沉鳞竞跃( ) 3 、仙都( ) 4 、未寝( ) 5 、相与( ) 6 、水中藻荇( ) 7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念无与乐者 2 、相与步于中庭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 、遂至承天寺 6 、欣然起行 7 、怀民亦未寝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5 、月色入户,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