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卷第期 玉林师范学陇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年 关 勺卜明 代科举考试试卷的探讨 黄俊官 黄明光 玉林师范学院 公共教育部助教 广西 玉林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副教授 广西桂林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 明代登科录汇编 等历史资料对明代乡 会 殿试 试题的起草 格式 字数及特点和 试题的种类 试题的优 劣进行评价 同时对试卷批阅的人 员 特点 方式和批语 字数及结构诸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对我国明代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明代科举考试 试题试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 号 一一一 明代科举考试题型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两代的模式 唐 代科举考试有贴经 墨义 策问 试赋等四 种主要题型 宋代 初年 题型仍仿唐代 有诗赋 贴经 墨义等三种题型 熙宁 变法 王安石废除诗赋 贴经 墨义等题型 以经义代替诗 赋 旧党掌权后 又采用诗赋 经义两种题型 绍圣年间 新 党再罢诗赋 专用经义 南宋科举试题 有诗赋 经义 论 策 等四种形式 明代科举试题 沿袭了宋代的经义 论 策等三种形式 新创了诏浩表 判语等两种题型 明代科举考试场数沿袭宋代乡 会试考三场 殿试只考 一场 从考试级别上分 因乡试与会试题型相同 故明代题型 只有殿试 乡会试两大类 一 明代科举考试试题述论 明代殿试试题 仅一种形式 即策问 起源于汉代策问 乡会试题有四书义 经义 论 诏 表和判语等几种形式 出 题范围限于四书五经 一殿试试题起草经过 格式及字数剖析 殿试 亦称 廷试 系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 上亲自策问的考试 它源起于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 唐代殿试未形成定制 其试题不见史籍 明代殿试试题大体 上沿袭宋代 其基本情况如下 试题的起草殿试虽名为皇帝主持 但其试题实为朝 廷大臣起草 这一做法源于宋代 如宋代宝枯四年 的御试策试题 明代初年 朱元璋曾经亲自制定过殿试题 目 但 其后或命本院翰林院儒臣拟撰以进 取 自圣载 而用之 如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初年 就命翰林学士解绪先 草拟天文律历 礼乐制度等方面的试题 然后送明成祖选 定 按明制 帮助皇帝起草殿试试题是翰林学士的工作职 责之一 这也是朱元璋设立翰林院的宗旨之一 朱元璋论及 翰林院的职责时曾说 开翰林以崇文治 立学士以冠儒 英 重道尊贤 莫先于尔 明代的大臣 如翰林学士宋镰 翰林待制王纬 待讲学士方孝孺等人均为皇帝起草过殿试 试题 试题的格式从宋代开始 殿试治国总论类的试题一 般分 三论格式 即主论 分论 问题 主论对一个治国策 略的大问题提出它的重要性 分论是结合本朝的治国实际 情况加以展开论述 问题即要求考生结合治国的实际问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明代殿试题目沿袭宋代 策问试题亦是 三论格式 现以弘治十八年殿试治国总论策问试题为例 说明 如下 主论 联帷 自古帝王之致治 其端固多 而其大不过 日 道 日法而已 是二端者 名义之致在 其有别乎 行之之 序 亦有须而系可偏废者乎 分论 夫帝之圣 莫过于尧舜王之圣 莫过于禹汤文 武 致治之盛 万世如见 其为道为法之迹 具载诸经 可考 而证之乎 问题 联自在柞以来 夙夜兢兢 图光先列 于兹有年 然而治效未臻其极 岂于是道有未行 是法有未守乎抑虽 行之守之而尚未尽若古乎子诸生明经积学 究心当世之 务 必有定见 其直述以对 毋徒骋浮辞而不却实用 联将采 而行之 据上述试题原文 我们可以知道 主论认为 道与法是 治国的两大工具 具有重要作用 分论又进一步论证运用 道 法两个工具 上至尧舜 下至汉唐 宋代 都在治国上取 得了好政绩 问题的提出我即位以来努力行道行法 但为 什么成效不大呢 希望考生们直言陈述 自己的主张 明代殿试策问这种题型 最早源于汉代的天子制诏策 问 汉武帝举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董仲舒以贤良对 策应举 宋代的制科也是明代殿试策问题型的渊源之一 试题字数明代殿试策问题 字数在二百余至一千余 元死面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年 玉林师范学比学报 第期 之间 如正德十六年殿试试题主论为 自古人君临御夭下 必慎厥初 而为其臣者 亦未尝不以慎初之说告之 字数 为一千一百余字 嘉靖十七年 飞 殿试题主论为 立 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三才之道一而已 字数约二百五十字 隆庆二年 殿试题目 主论系讨论 重农 与 治兵 的关系 其文云 君天下者 兴化致理 政固多端 然务本重农 治兵修备 乃其大者 凡三百七十余字 二乡 会试试题简述 明制 乡 会试考三场 其中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 每题 限二百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 限三百字以上 诏浩表内 科一道 判语五条 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均限三百字 以上 这些考题中 治国总论类的题目比较常见 其中情 况如下 试题起草从唐宋开始 乡试题目均由大臣起草 唐代 策问试题比之宋代较短 明代沿袭唐宋乡 会试题 目均由大 臣拟定 洪武年间已规定 顺夭 应天两府乡试 主考官用翰 林院大臣 各省考官 由布按二司会同巡按御史 在地方官 学的教职中选拔文学德行兼优者担任 成化年间 由于御史 许进鉴的提议 试图以翰林院官员主考各省乡试 但由于翰 林院人数有限而未实行 这些主考乡试的官员 即出题之 人 会试的试题 则由朝廷翰林 科部的官员拟定 试题字数明代乡 会试试题字数也受唐宋的影响 明 代策问试题字数有增多之趋势 少则二百余字 多则七八百 字 二 明代科举考试试题科类概述 明代乡试 会试和殿试试题种类 从内容上划分 主要 可以分为治国总论类 封建伦理类 经济理财类 军事武略 类 文化教育类等五种 一治国总论类 治国总论类的试题是从总体上谈论治理国家的策略 这类试题有以下几种题型 策问策问题在殿试 会试 乡试中均有出现 殿试惟 一的题型系策问 汉代始创策问这一题型 唐宋元朝各代均 沿袭 明代殿试策问试题 主论部分 占多数 且主论首先有 一句话概括其要旨 例如 弘治十八年试题主论为 肤惟 自古帝王之致治 其端固多 而其大不过日道 日法而已 隆庆二年殿试策问题首句为 皇帝制日联惟君天下者 兴化致理 政固多端 然务本重农 治兵修备 乃其大者 该策问题目要求考生从 农业 兵备 两大方面总体地 论述治理国家的策略 乡试 会试试题 中第三场也考 策 问 如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 策问 题目之一的主论为 问天下之事变无穷 善处天下者不贵于能应变 而贵于能 防其变 论论这一题型仅在乡 会试中出现 明制 第二场考 论一道 乡试中有关 治国总论 的试题有正德十一年浙 江乡试 论的题目为 君正莫不正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 论的题目为 治天下者审所上 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 论的题目是 圣人能使天下顺 治 会试试题中也有关于 治国总论 的试题 例如 建文 二年会试 论的题目为 大一统 二封建伦理类 封建伦理类题型系专门考核应试者关于封建仁 义 智 信方面 的知识 其出题形式在明代有如下几种 四书 义明代四书义是唐宋经义题型的沿袭和发 展 此种试题要求考生对 四书 中的个别语句进行论述 策问笔者所见明代乡试策问题型中有关封建伦理类 的试题有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第三场 策问 题目之一为 问廉耻者 士人之美节风俗者 天下之大事也 嘉 靖十年顺天府乡试第三场 策问 题目之一为 问 祖德 者 所以承借天命 维系人心之本也 自古知祖者 惟商周为 然 其载诸雅颂者可考也 论封建伦理类的试题要求考生在 论 中阐发封建 的伦理道德的含义 并讲述 自己的体会 例如 嘉靖十年山 西乡试第二场 论 的题目为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三经济理财类 此类试题主要考应试者在入仕前的经济理财观点及方 法 内容涉及农业生产 水利建设 钱粮赋税 马 茶盐铁 公 私财产 田亩纠纷等方面 判语判语这一题型是官场上的应用文测验 策问明代乡试 会试题 目中 策问 这一题型 也有 关于 经济理财 的内容 四军事武略类 明代乡试 会试的应试者虽系文人 但在试题中亦有军 事武略方面的题目 其形式有 判语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官府中的军事问题作出判 断处理 如弘治十五年会试 判语 试题中有一条为 擅 调军官 策问有关策问的军事武略试题 要求考生对军事问 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 正德十一年浙江乡试 策问 试题中有一题目的主论 为 问兵食天下之大计 帝王经纶 圣贤谋画率视此为先 务 盖兵食足而礼乐刑政可以而理也 其问题为 中外之 兵隶于卫所者动以二千万计 兵不为充也 如何治理好天 下士兵 应试者须 为我陈之 五文化教育类 文化教育类的试题 内容涉及人才培养 兴办学校 教 育家的理论 教育著作等方面 其试题形式有 四书 义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第一场 四书 试题之 一系考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名著 学记 中的一段话 禁 于未发谓之预 当其可之谓时 此段文字考应试者关于教 学中的 预防 与 适时 两个原则 策问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第三场考 策问 其题目 之一系有关人才考核的内容 试题主论为 问昔人谓求人 才贵广 考课贵精 兹二者势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固不可偏 名及沙二 夕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黄俊官黄明光关于明代科举考试试卷的探讨 废也 试题要求考生对人才考核方法中 考课 精选 的办法发表 自己的观点 诏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草拟有关文化教育 人才培养 及选拔方面的诏令 如万历元年贵州乡试第三场有 诏 题 一条 题为 拟汉令州郡举茂才异等诏元封年 表万历元年云南乡试 表 类试题中 有一题名为 拟宋增置制举六科群臣谢表 考生如要答好此题 须 对宋代人才选拔制度有所了解 并对宋代制举情况较为熟 悉 否则 无从答卷 判语乡 会试第二场 判语 试题有关文化教育的内 容 如 万历七年河南乡试第二场 判语 中有一试题为草 拟 子孙违犯教令 的判语 三 明代科举考试试题优劣论 根据辨证的观点 凡一事物均有优有劣 对明代科举试 题 我们也应作全面之分析 将明代科考试视为八股考试而 全盘否定的观点 有失偏颇 一明代科举试题之优 明代科举试题之优 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一是试题中仍 有一些联系社会实际 能考察应试者分析 解决实际 问题的 能力的内容二是考题中有官场应用文体 如诏 表 判语等 官府应用文考试 这对于未来官吏的实际能力训练亦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乡试 会试试题中 有结合乡情 国情社会实际的试题 这对于考察考生经世致用的实际思想思辨能力有一定积极 作用 明代乡试 会试结合乡情 国情实际的试题有如下几种 情况 在乡试中 有结合各省乡情的试题 此类试题有利于 培养考生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例如 成化七年 广西乡试第三场考 策问 其中第三问主论为 广西古百粤地也 当海岭荆衡之中而山 川清淋之气钟 为人物后先相望不可一二计也 分论则列 举了广西古代知名的人物类型 如 有博学能文而位至国子 祭酒者 有状元及第而官至翰林学士者 有通五经而主上为 之叹赏者 有应四举而治行为之卓异者 有直言无隐而当时 进廉静之声音 有忠义勇敢而郡人祠力战之劳者 最后问 题是 诸士子生长是邦 必有景慕而效法之者 愿陈其实 于篇以观尚交之学 毋徒曰古之人古之人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广西的历史有比较熟悉的了解 分论要求考生列举广西一些有功名的人物 这有利于培养 考生热爱广西家乡的情感 考生王时在答卷中列举了广西 的各种知名人物 博学能文而位至国子祭酒者李奉政也 状元及第而官至翰林学士者梁篙也栗大用年当九岁 以通 五经而主上为叹赏秦怀忠文学孝廉以应四举而治行为之 卓异直言无隐 可见 这类题要求考生熟悉广西 了解广 西 并要求考生能具有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的思想和身为边 疆山区人不悲观的道德情操 在乡试中 有结合国情 考察考生分析问题 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的试题 例如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第三场 策问 其一问主论 为 国之富 数马以对 马之所繁示重矣 该题的问题是 今国马所出 内则计丁以牧之民间 外则用茶以易蕃夷 是法也 亦尝袭前代之旧 马政之弊至今极矣 兹欲举二者 茶马之法 一振起之 使上不病国 下不妨民 而马皆足 用 若何而可诸生其必有以处此矣 乡 会试第二场 中有 判语 这一题型 这对于入仕 前的知识分子进行官场应用文的测验具有实际用处 该类 题目对提高明代的吏治水平也具有积极意义 明制科举考试中 不论乡试还是会试 第二场均考 判 语 五条 在这五条判语中 内容涉及政治 刑法 经济 军 事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 刑法类的判语 例如 弘治十五年会试 其中一条判语试题为 举用有过官 吏 此题要求考生论述举用曾经犯有过错官吏的理由 阐 明自己的观点 正德十一年浙江乡试 判语 试题之一为 狱囚脱监 及反狱在逃 考生对这类刑法试题的回答 必须事先熟悉 明代的法律制度 入仕之前 中式举人熟悉地掌握司法文书 的写作内容及方式 有助于明代官吏法律素质的提高 对于 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的违法横行的罪恶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明代科举试题之劣 明代科举考试试题的弊端 一般学术论著都斥之系八 股文试题 认为它限制了应试者的思想 其次出题限于 四 书 五经 范围狭小 对此 本文不再赘论 对其弊端 笔者另述于下 双试题怪异 不利于科举考试的正常发展 明代科举考试的乡试 会试中 出现了许多有利于考查 考生实际能力的试题 这类试题能联系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培养考生观察问题 解决问 题的能力 但由于试题大部分局限在 四书 五经 之 内 范围较小 这就造成了出怪异题目的现象 例如 洪武初 年 吴伯通任浙江提学官时 给考生出了道怪题 名为 尾 尾蛟龙鱼鳖生焉 考生都觉得难以答卷 当时有讽刺此事 者说 三年王制选英才 督学无名告柏台 谁知又落吴公 网 鱼鳖蛟龙滚出来 旧又 南海人陈献曾出一怪题 为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此题的破题为 物各 有其等 圣人等其等 该题出后 同场一考官戏批语云 若要中进士 还须等一等 四 截搭题的出题方式使行试题支离破碎 在明代命题的出题中 有一种截搭题的形式 即用 四 书 内的一句 数句或一节来割裂经文的文句的出题 对 此 明人丘浚在 大学衍义朴 中揭露说 近年禄场出题 往往强截句读 破碎经义 于所不当连而连 不当断而断 而 提学宪臣之小试尤为琐碎 天顺年间 浙江温州永嘉县教 谕雍愁在给明英宗的奏折中也指出在每三年一次的科举 考试中 考官出试题经常摘裂经文 例如 此者浙江乡试 春秋 摘一十六股 配作一题 头绪太多 及所镂程文 乃 乞歹 万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年 玉林师范学比学报第期 太简略而不纯正 且 春秋 为经 属词比事 变例无穷 考 官出题 往往弃经任传 甚至参以 己意 名虽搭题 实则射 复 遂使素抱实学者 一时认题与考官相左 即被出斥 雍 悉在批评了考官任意截搭出题的现象之后 请皇帝下令要 求考官按常规出题 有不遵守者 朝廷要严重处罚 明英宗 看过奏折后 善其言 命礼部议行 科举考试中 存在错出试题的现象 明代科举考试中 出于考试官的疏忽 存在着错出试题 的现象 这也是明代科举试题的失误之一 例如 天顺年间 王翱 姚夔为考试官 在国子监考选监生参加科举考试 王 翱出一题为 道盛德至 就试的监生不敢直言试题有误 仅言此题太难 考官姚夔也不好明言试题有误 只建议说 此题果不容易 监生废书已久 望易此题 王翱推卸说 汝可一易 最后 姚氏将试题改为 盛德至善 考生们 才完成答卷 浏 试题 中避讳的限制 使科举试题的草拟具有较大的 局限性 明代科举制度规定 考试官出题 须避皇帝名讳 否则 要治罪 这一规定造成了出题者的困难 也使明代科举试题 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讳字较多 考官们虽留意 仍难免 出现了不少出题犯讳的事例 以下仅就嘉靖年间的犯讳现 象作一说明 例如 嘉靖十六年顺天府乡试 有一题文中有 天地之道博厚也 数字 次年戊戌会试 试题文字中又出 现 博厚所以载物 几字 其文中的 厚 字 因与明武宗朱 厚照 明世宗朱厚的 厚 字相同而犯讳 嘉靖四十年辛酉 年 顺夭府 山东 湖广省乡试题 目中 分别有 久则征至 博厚则高明 征则悠远 数字 均犯有文字触犯帝讳 户 由于讳字的众多 使得考官们出题较为困难 稍有不注意 就会犯讳 遇上不幸时 还会因此遭死罪 嘉靖二十八年 山 东巡按御史叶经因出试题犯讳而死于杖下 就是其中一例 四 明人沈德符论犯讳一事时说 世宗朝 章奏触忌者 例 则重谴 至中年 而乡 会试录 尤多讳忌 然亦有不尽然者 如初登极时不论 嘉靖十六年丁酉 顺天乡试 次题为 天 地之道博也 一节 则触犯御名上一字 由沈氏戊戌会试 出 博厚所以载道也 一节 则触犯御名上一字 由沈氏 言论可见明代乡 会试题的避讳一事 对科学试题的拟定危 害较大 四 明代科举考试试卷的评阅 试卷的评阅是科举制度中重要的一环 也是保证考试 公正性的重要措施 明代科举考试试卷的评阅简况如下 一评阅人员 明代评阅乡试试卷的人员分两类 一是考试官 二是同 考试官 考试官与同考试官的任职务条件一般为其一 科 举资历必须是贡士以上资格 其二 一省乡试考试官和 同考 试官都必须是外省人 以防作弊 其三 必须是在职的府 州 县学教官 会试试卷评阅人员的任职条件其一 进士以 上科举资格 其二 必须在朝廷任职 并且以翰林院任职者 居多 二评阅特点 明代科举考试试卷评阅的具体办法有两个 其一是现 任的详细实施办法 这主要表现在试卷评阅后必须由改卷 人员签名并写下评语 其二是考官之间合作的实际操作 即 一份试卷不由一人评阅 而由三至四人评阅 这就保证了评 卷的公正性 三评阅程序 试卷的评阅大致有五道程序其一 应试者答卷完毕 后 将试卷交受卷官 经过吏员的弥封 糊名 再由受卷官收 回 盖上戮印后 送至弥封所 其二 弥封官将试卷折登 弥 封 糊名 编号 交誊录所 其三 誊录官将考卷用朱笔誊录 后 交对读所校对 对读后 交收掌所收藏 其四 改卷开始 试卷先交同考试官评阅 同考试官看中的试卷 向主考试官 推荐 其五 主考试官再将这些被推荐的试卷进行评阅 整 个过程 均由内外监试官监督 四 评阅方式 明代乡 会试试卷的评阅方法有 对比评 阅法 词句评 阅法 证据考察评阅法 经义衡量评阅法等 分述如下 对比批改法 此法系用一卷与同科其他试卷答题之比较来评阅考生 的试卷 此法的特点是通过比较来权衡试卷的优劣 具有鲜 明的对比性 采用对比法所使用的对比有二 一是同场其他考生的 答卷二是当时流行的所谓 时作 一般而言 采用第一种 对比对象来评阅试卷的例子较多 词句评阅法 词句评阅法是考试官对考生答卷中的词句作出评价的 一种评阅方法 判断的方式主要是词句是否简明扼要 文字 是否简练明了 证据考察评阅法 此法是考试官对应试者答卷中论据是否充分 取舍是 否适当的一种改卷方法 经义衡量评阅法 经义衡量评阅法是考试官运用儒家的 四书 五 经 等经典意旨和孔子 孟子 朱熹等儒家 理学大师的思 想来衡量答卷质量好坏 判断试卷水平高低的一种改卷方 法 五试卷批语字数及结构 考试官对试卷的批语 字数在 一 字之间 其结构分 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两种 字数 最少者批二字 如嘉靖十年顺天府乡 试 对考生王大醉的一道答题 考试官侍讲学士吴某批 典 雅 二字 明代乡试 会试的二字批语常见 的有 典雅 精结 精纯 明确 得体 表佳 文体 词确 古健 典则 安攘 等 二字之外 常用的 短句为四字 常见的四字批语有 明净可嘉 明莹老 健 得经传旨 文理俱足 明畅可嘉 典显可 录 纯雅切实 词意严整 探本之见 经世之 元菠自亩 1994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安全员证报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户种植蔬菜与市场销售协议
- 山东方正机床工具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机床夹具项目环评报告表
- 销售团队业绩激励与目标管理工具
- 寓言故事与深层含义:初中语文教学教案
- 看图写故事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作文课件
- 个人事务合作承诺书6篇
- 医药企业2025年研发外包(CRO)项目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框架报告
- 药品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与货代行业的关系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