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2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c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反应:2cl2ecl22(2分)(2012秋西安期末)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clbcuso4cna2so4dnacl3(2分)(201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下列按要求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4(2分)(2014湖南一模)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5(2分)(2014秋北仑区校级期中)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6(2分)(2013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 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c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d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7(2分)(2012秋安溪县校级期末)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8(2分)(2013秋椒江区校级期中)某反应:ab+c 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9(2分)(2014春库尔勒市校级期末)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只有bcd10(2分)(2013秋东山县校级期中)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bzxywcxyzwdywzx11(2分)(2013秋鹿城区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工业合成氨选择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有利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工业上合成氨常在高压下进行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abcd12(2分)(2014浙江模拟)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酸的方法bb点对应的醋酸中由水电离的c(h+)=106mol/lcc点对应溶液的kw大于d点对应溶液的kwdt时,0.05 moll1的ba(oh)2溶液的ph=1113(2分)(2013秋黑龙江校级期末)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3与 agno3 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要使溶液复原应加入()a0.2molag2ob0.2 mol h2oc0.4mol agno3d0.2 molagoh14(2分)(2012秋库尔勒市期末)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0.10mol/l醋酸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ch3cooh)c(h+)c(ch3coo)c(oh)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15(2分)(2013秋鹿城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105pa时,1mol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05pa时,1mol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 c(石墨)(s)+o2(g)2co(g);h=110.5kjb1mol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与co2混合气体时,放热283.3kjcc(石墨)与co2(g)反应生成 c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放热大于石墨燃烧生成 co2放出的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放热16(2分)(2015春新泰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17(2分)(2009秋锦州期末)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2molfe(oh)3沉淀,此时消耗水的物质的量共为()a2molb3molc4mold5mol18(2分)(2008秋宁波期末)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av1v2bv1v2cv1=v2dv1v219(2分)(2013春湖州期末)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b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紫色c放电过程中氢离子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入左槽d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1 mol20(2分)(2013秋柯城区校级期末)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z(g)+w(s);h0若开始投入1mol x和1mol y,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改变条件,其变化关系符合甲、乙图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温度对x转化率的影响,且温度较低b乙图一定表示压强对x体积分数的影响,且压强较高c甲图一定表示压强对x转化率的影响,且压强较高d甲、乙图都可以表示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且、21(2分)(2008淮南一模)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如下平衡:2a(g)b(g),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a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a都减小b都增大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22(2分)(2013秋西陵区校级期末)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abcd23(2分)(2013福建)室温下,对于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24(2分)(2013上海)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h2s溶液中()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二、填空题25(12分)(201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1)图1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图2装置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1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电源的m端为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ml(3)图3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写出 b处的电极反应式,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6(14分)(201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工业上用co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向固定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g)和ch3oh(g)的物质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曲线(填“a”或“b”)表示反应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根据图2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起始充入的co的物质的量为2mol b增大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n(ch3oh)/n(co)的值会变小(3)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v(h2)=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已知ch3oh(g)+o2(g)co2(g)+2h2o(g)h=192.9kjmol1,h2o(l)h2o(g)h=+44kjmol1,请写出32g 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7(14分)(2012秋临清市期末)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25t1t2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11012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25t1t2,则11014(填“”“”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28(12分)(201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硫酸是重要的化工材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1)将0.050mol so2(g)和0.030mol 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下同)(3)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将2mol so2和1mol o2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so3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向甲、乙容器中通入等质量的氦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在、填入:大于、等于、小于)2013-2014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2分)(2014秋吴兴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c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平衡一定发生移动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反应:2cl2ecl2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分离生成物,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b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c压强只适用于气体;d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分离生成物,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a正确;b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压强只适用于气体,如是固体或纯液体,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且如为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改变压强,平衡也不移动,故c错误;d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应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电化学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2分)(2012秋西安期末)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clbcuso4cna2so4dnacl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时,根据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判断电解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如何改变,如果电解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如果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如果两者相等则溶液呈中性;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为:k+ca2+na+mg2+al3+h+zn2+fe2+sn2+pb2+h+cu2+fe3+hg2+ag+;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so3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盐酸,电解过程中,阳极:溶液中阴离子oh、cl移向阳极,放电顺序cloh,cl放电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电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溶液中阳离子h+移向阴极放电2h+2e=h2,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ph值逐渐变大,故a错误;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阳极:溶液中阴离子oh、so42移向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阴极:溶液中阳离子cu2+、h+移向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2cu2+4e2cu;所以溶液中氢氧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ph值逐渐变小,故b错误;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4h+4e=2h2 ,阳极4oh4e2h2o+o2;相当于电解水,导致溶液中硫酸钠的浓度增大,但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变,所以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故c正确;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 +2oh,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其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ph值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有电解水型,如电解硫酸钠溶液;有电解电解质型,如电解氯化铜溶液;有电解电解质和水型,如电解氯化钠溶液,明确电极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2分)(2013秋南湖区校级期中)下列按要求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放热;d、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而反应中生成的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a错误;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而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表示生成2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热,选项符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故c正确;d、未标注物质聚集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主要是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和判断,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原则,题目难度中等4(2分)(2014湖南一模)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根据v=计算v(y),在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z);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根据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气体氢气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d、再通入0.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前2min内生成z为0.08mol,故,故a错误;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故b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y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此时x的物质的量也为0.10mol,z的物质的量也为0.12mol,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1moll1、0.01moll1、0.012moll1,故平衡常数,故c正确;d、因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因为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左右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原平衡环境和d 选项的平衡环境互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注意c选项中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5(2分)(2014秋北仑区校级期中)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解答:解:a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分子运动速率不变,故a错误;b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故b错误;c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故c正确;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6(2分)(2013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 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t由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bt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c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dt=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b、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c、溶液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反应不是化学平衡,t=c时温度影响最大解答:解: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2o3能与hcl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cl=2alcl3+3h2o,故a正确;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为主要因素,故b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c正确;d、反应不是化学平衡,随反应进行反应放热对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减少的影响大,当t=c时温度影响最大,tc时温度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浓度减少是主要因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关键是分析图象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知识点来解答,难度不大7(2分)(2012秋安溪县校级期末)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b、金属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c、合金的熔点都低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不一定比其成分金属强;d、金属铜和金属铁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失去2个电子解答:解:a、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是氧化过程,故a错误;b、金属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所以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能保护水闸,故b正确;c、合金的熔点都低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不一定比其成分金属强,故c错误;d、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发生fe2e=fe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8(2分)(2013秋椒江区校级期中)某反应:ab+c 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解答: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当h0,s0时,g=hts0,在室温一定能自发进行,而h0,s0时不能自发进行,h0,s0时,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自由能判据的应用9(2分)(2014春库尔勒市校级期末)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的物质的量浓度 则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只有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注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发生改变解答:解: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错误;容器中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化,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当m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已经平衡,故正确;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所以b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反应前后不相同的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反应前后不改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如该反应中的压强就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10(2分)(2013秋东山县校级期中)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bzxywcxyzwdywzx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x、y相连时,x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w;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wy,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wy故选a点评:本题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电极反应类型、电极反应现象等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11(2分)(2013秋鹿城区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工业合成氨选择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有利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工业上合成氨常在高压下进行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abcd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故错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的,选择500左右的较高温度能使反应逆向进行,不利于化学平衡的正向移动,使用该温度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以及反应速率等知识,所以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故正确;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物氨气的产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正确;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导致的,且存在可逆反应,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12(2分)(2014浙江模拟)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酸的方法bb点对应的醋酸中由水电离的c(h+)=106mol/lcc点对应溶液的kw大于d点对应溶液的kwdt时,0.05 moll1的ba(oh)2溶液的ph=11考点:离子积常数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水的离子积为kw=c(h+)c(oh),由图可知,a、b均在25,离子积相同;而c、d均在t,离子积相同,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根据离子积常数进行有关计算解答:解:a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a、c两点的离子积常数不同,说明c和c点的温度不同,所以在水中加入酸不能使a点到c点,故a错误;bb点对应的醋酸中c(h+)=106mol/l,则由水电离的c(h+)=108mol/l,故b错误;cc、d均在t,离子积相同,故c错误;dt时,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05 moll12=0.1mol/l,则,溶液的ph=1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积常数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图象,把握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的影响13(2分)(2013秋黑龙江校级期末)用铂电极电解100ml hno3与 agno3 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要使溶液复原应加入()a0.2molag2ob0.2 mol h2oc0.4mol agno3d0.2 molagoh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 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阴极发生2ag+2e=2ag、2h+2e=h2,阳极发生4oh4e=2h2o+o2,以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 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n(气体)=0.1mol,由阳极发生4oh4e=2h2o+o2可知,生成0.1molo2转移0.4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转移0.4mol电子,则2h+2e=h2 0.2mol 0.1mol 2ag+2e=2ag0.2mol 0.2mol即n(ag+)=0.2mol,电解过程是电解硝酸银和水,电解水物质的量0.2mol,电解硝酸银0.2mol,所以需要加入0.2molagoh可以恢复溶液浓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恢复溶液浓度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的原则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4(2分)(2012秋库尔勒市期末)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0.10mol/l醋酸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ch3cooh)c(h+)c(ch3coo)c(oh)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盐能抑制其电离,稀释醋酸能促进醋酸电离,结合电荷守恒解答解答: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且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ch3cooh)c(ch3coo),溶液呈酸性,所以c(h+)c(oh),水和醋酸都电离出氢离子,只有醋酸电离出醋酸根离子,所以c(h+)c(ch3coo),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h)c(h+)c(ch3coo)c(oh),故a正确;b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醋酸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c正确;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中醋酸浓度大于0.01mol/l,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等于0.01mol/l,所以两种等体积混合后,酸剩余,溶液呈酸性而使溶液的ph7,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为易错点15(2分)(2013秋鹿城区校级期末)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105pa时,1mol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05pa时,1mol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 c(石墨)(s)+o2(g)2co(g);h=110.5kjb1mol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与co2混合气体时,放热283.3kjcc(石墨)与co2(g)反应生成 c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放热大于石墨燃烧生成 co2放出的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放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叠加,构造出目标反应式;b、1mol石墨不完全燃烧,无法计算生成co2和co各自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具体反应热;c、根据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叠加,构造出目标反应式分析判断;d、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能量高,根据能量守恒判断解答:解:a、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别是393.5kjmol1和283.0kjmol1,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产品加工外包合同模板:农业外包合作协议范本
- 企业内训师培训课程设计参考范本
- 《初中数学代数拓展练习课》
- 2025年共同代理合同示例
- 培训计划制定与课程设计工具集
- 公司安全生产培训
- 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与应用手册
-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流程工具
- 民间信仰文化保育承诺书9篇范文
- 品牌维护之诚信承诺书4篇范文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营销与2008欧锦赛ktv渠道方案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现代分析测试》17 电子光学基础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护理
- 培训师-- 成本中心培训
- 低碳生活我先行ppt
- 昆虫分类检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