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与自我评估(九)高二数学第四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括号内.1给出下列三个命题:(1)有四个相邻侧面互相垂直的棱柱是直棱柱;(2)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是正方体;(3)底面是正三角形,各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2.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四面体,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 )第2题图3.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单向倾斜;双向倾斜;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为P1、P2、P3.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则 ( )第3题图A.P3P2P1 B.P3P2=P1 C.P3=P2P1 D.P3=P2=P14.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ABCD的底面积为3,体积为,E为侧棱PC的中点,则PA与BE所成的角为 ( )A. B. C. D.第4题图5.在北纬45圆上有甲、乙两地,它们的经度分别是东经140与西经130,设地球半径为R ,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是 ( )A.R B.R C.R D.R6.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P是侧棱BB1上的一点,那么四棱锥PACC1A1的体积是 ( )A. B. C. D.7.如图所示,在正三棱锥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DE,若BC=a,则正三棱锥ABCD的体积为 ( )第7题图A.a B.a3 C.a3 D.a38.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则点A1到截面AB1D1的距离是 ( )A. B. C. D.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是异面直线AC和A1D的公垂线,则EF和BD1的关系是 ( )A.相交不垂直 B.相交垂直 C.异面直线 D.互相平行第9题图10.设、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l和m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那么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l,m且lm,m B.l,m且lmC.l,m且lm D.l,m且lm11.如图所示,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BM与ED平行;CN与BE是异面直线;CN与BM成60角;DM与BN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第11题图A. B. C. D.12.如图所示,设四面体ABCD各棱长均相等,E、F分别为AC、AD的中点,则BEF在该四面体的面ADC上的射影是 ( )第12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在三棱锥ABCD中,六条棱长均相等,E是AD的中点,则AB和C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4.若正三棱柱A1B1C1AB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均为4,E是AB中点,则E点到C1B和A1C1的距离分别是 .15.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1, BC=a, PA平面ABCD,若BC边上有且仅有一点Q满足PQQD,则a的值为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O底面ABC,O为垂足,已知下列条件:PABC是正三棱锥;P点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两组对棱互相垂直.其中使O点为ABC垂心的条件是 (把使O点为ABC垂心的条件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C1中,求异面直线A1C与AB1的距离.18.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DBC,BCD=90,PA=PB,PC=PD(1)试判断直线CD与平面PAD是否垂直.(2)证明:平面PAB平面ABCD.(3)如果CD=AD+BC,二面角PBCA等于60,第18题图求二面角PCDA的大小19如图,ABCD为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AB.(2)若平面PDC与平面ABCD成45角,求证:平面MND平面PDC.第19题图20.如图所示,二面角PACB为60,BCAC,PAAC,AC=a ,BC=PA=2a , 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D.(1)求证:AD平面PB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第20题图21.如图所示,已知a、b是异面直线,且ab,它们的公垂线段为AB,其长为m,定长为n (nm)的线段PQ的两个端点分别在a、b上移动,M、N分别是AB、PQ的中点.(1)求证:ABMN.(2)求证:MN的长是定值.第21题图22.如图,已知平面平面,线段AB交于点C,交于点D,且AC=BD,过点A的直线分别交、于点E、F,过点B的直线分别交、于点G、H.求证:SCEH=SDFG.第22题图高二数学 第四讲 单元测试与自我评估习题解答1.A 四个侧面互相垂直的棱柱并不能保证侧棱一定垂直于底面,故(1)错;当底面是菱形时,各侧面也可以是正方形,故(2)错;当锐角为60的菱形沿短的对角线折成三棱锥时,有可能不是正三棱锥(这时三侧面中,有一个是正三角形,两个是等腰三角形),故(3)错.2.C A中PSQR; B中P、Q、R、S是正方体一个正六边形截面的4个顶点;D中PSQR,选C.3.D 根据=Scos.4.C 连AC,取AC的中点O,连OB、OE,OEPA,故OEB或其补角为PA与BE所成的角.依题意ABCD的边长为,BO=,又OE=PA=,PO=,OE=.又OBE为Rt,tanBEO=,BEO=.5.D 设地球球心为O,甲、乙两地分别对应点A、B,北纬45圈的圆心为O,OA=R cos 45=(R为地球半径)又AOB=40+50=90,AB=R,故AOB为正,球面距离为.6.C VVVPABC -V=V-.7.B EFAC, 又EFDE,DEAC, 又ACBD, 故AC平面ABD.VABCDACSABC=.8.C 设点A1到平面AB1D1的距离为h,V=2()= ,又AB1D1是等腰,AB1=,B1D1边上的高为.S=6.h=,即h=.9.D 连B1C,则B1CA1D,EFAC,EFA1D,EFB1C.EF平面AB1C,又BD1平面AB1C,EFBD1.10.C l且lm ,m,又m,故.11.C 如图,将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BM即为BC1,ED即为A1D,CN即为CD1,BE即为BA1,DM即为DC1,BN即为BD1,BC1与CD1成60角,故正确,DC1与BD1成90角,故正确.12.B B在平面ACD上的射影为ACD的中心.第11题解图13. 设三棱锥的棱长为2a,取BD的中点F,则EF=a, CE=CF=a, EFAB,CEF是AB和CE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得cosCEF=.14和 如图,取A1B1的中点F,连EF,则EF平面A1B1C1,作FHA1C1于H,连EH,A1C1平面EFH,A1C1EH,EF=4,FH=2,第14题解图EH=.作EGBC于G,则EG平面BCC1B1,作GKBC1于K,连EK,则EKBC1,EG=4=,GK=1=.EK=.15.2 连AQ,PQQD,又PA平面ABCD,AQDQ,AD=2AB=2.16. PABC为正三棱锥,点P在平面ABC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又ABC为正,O为ABC的垂心,故正确.PABC,连AO则AOBC,又PBAC,连BO,则BOAC.O为ABC的垂心,故正确.PAPB,PAPC,故PA平面PBC,PABC,连AO则AOBC,同理BOAC,故O为ABC的垂心,故正确.17.分析: 求异面直线的距离,要先作出公垂线段,再进行计算.(如图所示)解: BC面AA1B1B,AB1面AA1B1B,BCAB1,连A1B,因AB1A1B,且A1BBC=B.AB1面A1BC.设AB1A1B=M, 过M作MNA1C于N, 则MN面A1BC,AB1MN于M.故MN为异直直线A1C与AB1的公垂线段,即MN的长为所求.第17题解图又由已知BC=a, A1B=a, A1C=aA1MNA1CB, =. MN=即A1C与AB1的距离为.18.(1)如图,直线CD与平面PAD不垂直.若直线CD与平面PAD垂直,则CDPD ,而在PCD中,由PC=PD ,得PCD=PDC.PDC90.这与CDPD相矛盾,则直线CD与平面PAD不垂直.(2)如图,取AB、CD的中点E、F,连接PE、PF、EF,由PA=PB, PC=PD,得PEAB,PFCD.第18题解图EF为直角梯形的中位线,EFCD.又PFEF=F,CD平面PEF.由PE平面PEF,得CDPE.又梯形的两腰AB与CD必相交,PE平面ABCD.又PE平面PAB,平面PAB平面ABCD.(3)由第(2)问及二面角的定义易得PFE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作EGBC于G,连PG,由三垂线定理得BCPG,则PGE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即PGE=60.由已知,易得EF=(AD+BC)=CD, EG=CF=CD.EF=EG.易证得RtPEFRtPEG.则PFE=PGE=60,即二面角PCDA为60.19.(1)设K是AC的中点,则NK是PAC的中位线,故NKPA.由已知PAAC,故NKAC.又由于MK是ABC的中位线,所以MKBC,而BCAB,故MKAB,于是MNAB.(或证AB平面MNK,从而推出ABMN)(2)ADDC,PDDC(三垂线定理).PDA是二面角PDCA的平面角,PDA=45.在RtPAD中,因PDA=45,故PA=AD.取PD的中点G,连AG,则AGPD.连GN,则CNDC,GNAM.故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AG.又AGPD,故MNPD.由(1)知,MNAB,且ABCD,MNCD. MN平面PDC.从而平面MND平面PDC.说明:证明线线垂直,如用三垂线定理,则需找MN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因N是PC的中点,故N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就是K.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先看其中一个平面内有没有现成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通过观察,可发现平面MND内的直线MN可能会垂直平面PDC.AC平面PADAD平面PADACPDACPAPD平面ABCAC平面ABC20.(1)ACADBCACAD、BC共面ADBCBC平面PBCAD平面PBCAD平面PBC.(2)AD平面PBC. 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点D到平面PBC的距离.过点D作DMAC交BC于M,连PM.DMACACBCBC平面PDMBC平面PBCDMBCPDBCPD平面ABCBC平面ABC平面PDM平面PBC.又平面PDM平面PBC=PM,故过点D作DHPM于点H,则DH就是点D到平面PBC的距离.又CA面PAD,故PAD是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故PAD=60, PD=PA sin60=a, AD=a, DM=AC=a, 又在RtPAC中,PC=a.在RtPMC中,PM=2a.在RtPDM中,DHPM=PDDM ,DH=.说明:(1)从对图形的观察可知,应设法证明ADBC.(2)借助平面ABC的垂线PD将A到平面PBC的距离转化为D到平面PBC的距离,然后根据条件,可借助面面垂直找到D到平面PBC内的射影位置.(3)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有时为了方便,可借助线面平行转化为另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21.(1)如图,取PB的中点H,连MH,NH,MHAP, NHBQ,ABAP, ABBQ,ABMH,ABNH,AB平面MNH,故ABMN.(2)由bAB, bPA,得b平面PAB,从而bPB.在RtPQB中,BQ2=PQ2-PB2=n2-PB2;在RtPBA中,PA2=PB2-AB2=PB2-m2.BQ2+PA2=n2-m2.又ab,MH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书之风险委托代理合同5篇
- 供水公司考试题库及答案
- 集控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7 Happy Birthday!Section B 同步练习(含答案)
- 酒店住宿与餐饮服务管理合同
- 2025年新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合同
- 钻井硫化氢考试题及答案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例题及答案
- 第二类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人事主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纤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铝材厂跟单员培训课件
- 林则徐虎门销烟课件
- BIM概述课件教学课件
- 退火炉施工方案(3篇)
- 高层办公楼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农作物施肥精准手册
- 健身房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报告
- 待灭菌物品的装载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