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一、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3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黏合(nin) 甄(zhn)别 褪色(shi) 悄(qio)无声息b贫瘠(j) 矫(jio)饰 树杈(ch) 水波不兴(xng)c夹衣(ji) 泥淖(no) 脊(j)骨 方兴未艾(i )d恣(s)意 枕藉(ji) 涮羊肉(shun) 繁华酥(sh)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嗜好 b战栗 熠熠生辉 烙印 慰藉 c矫饰 雾霭弥漫 颠簸 沉缅 d焦燥 恪尽职守 翱翔 缀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b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c经过一个小时的验算,这道应用题的答案终于水落石出了,师生终于如释重负。d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安土重迁,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之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b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c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d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了青年、少年、童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5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倾壶而醉 (斜着) b白露横江 (横贯)c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缓慢行走的样子) d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重叠)6下列句子中的“乎”字与例句中“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c相与枕藉乎舟中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7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识渊博)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c日与其徒上高山(徒:随从) d声非加疾也(疾:洪亮)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几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日与其徒上高山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9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凌万顷之茫然。c渺渺兮予怀。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0仿照例句,从“春蚕”、“爆竹”、“竹子”、“石灰”、“气球”这五种事物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句式不必与例句相同)(4分)例:铁钉正面:把别人对自己的打击,化作前进的动力。反面:只有不断地打击别人,才能使自己站稳脚跟。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3题。(10分)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1第1段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一种 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2分)12“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4分)13“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4分)(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7题。(18分)柴禾 刘亮程 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14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5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16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4分)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821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行歌相答:边走边吟诗唱和。 巉岩:险峻的山崖。 蒙茸:乱草。 冯(png)夷:水神河伯。 玄裳缟衣:黑裙白衣。 18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 望:阳历每月十五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薄:与“厚”相对c予乃摄衣而上 摄:提,撩 d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见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将归于临皋 / 师不必贤于弟子 b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顾安所得酒乎 /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d予亦悄然而悲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0对文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写登赤壁前的状况,交代时间、行迹、游伴、气候。作者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初秋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b次段写与客复游赤壁。写泛舟赤壁之下所见景象,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 c第三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赤壁夜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d末段写半夜见闻与归家夜梦。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自己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羽化登仙、消极避世的思想。21翻译:(9分)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223题。(6分)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2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分)23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三)古诗文默写。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每空1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蟹六跪而二螯, , 。(荀子劝学)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五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这是一个“独生”年代,独立、独处、独行、独享是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独特之处。请以“生于独生年代”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既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又可以发表议论。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书写端正。东阳中学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高一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81920答案10.(4分) 11. (2分) 12. (4分) 13. (4分) 14. (4分) 15. (6分) 16. (4分) 17. (4分) 21. (9分,每句3分) 22. (2分) 23. (4分) 2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每空1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蟹六跪而二螯, , 。(荀子劝学)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题目: 700字800字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1(2分) 悠闲(心情)1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答案示例: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2分)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4分)16【解析】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