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函数表示决定消费行为的函数 即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般而言 一国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60 80 消费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主要变量 表10 1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率 1 续表10 1世界主要经济体消费率 2 第十讲消费函数理论一 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主要包括如下观点 一 实际消费支出C与实际收入Yd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 C C Yd 二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 且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3 四 决定储蓄的基本力量是收入而不是利率 利率在影响储蓄方面的作用不大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C a bYd 10 1 式 10 1 写成计量经济模型的形式为 Ct a bYdt ut这个消费函数反映了凯恩斯所提出的三个假设 首先是消费函数斜率在0到1之间 4 图10 1凯恩斯消费函数 5 根据美国1929 1941年统计资料 建立的消费函数是 C 47 6 0 73Y 但根据美国1948 1981年的统计资料 建立的消费函数是 C 13 3 0 90Y MPC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 MPC不是稳定的 而是波动的 这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 理论与事实矛盾 这就是 消费函数之谜 6 二 相对收入假说 一 消费行为的相关性与示范效应杜森贝利认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不定期决定消费 当期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短期消费函数不同于长期消费函数 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效用为 7 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 而且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 由此可以得出 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仅取决于他的绝对收入 而且还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即他对收入 相应的消费函数为 8 在长期中 在收入分配状况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各个收入阶层的相对地位并未改变 消费者之间的示范效用就会使消费与收入同比例增加 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是稳定的 长期消费函数 CL cYL 二 消费行为的不可逆性与棘轮效应相对收入假说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 也受过去时期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本身具有不可逆性 即易于向上调整 而难于向下调整 消费的这种不可逆性就产生了棘轮效应 即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是不对称的 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迅速增加 而当收入减少时消费并不会迅速减少 9 图10 2相对收人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由于消费的 不可逆性 当前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 而且与所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有关 令 10 11 三 相对收入消费简评第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的原因 第二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运用 棘轮效应 说明了长期消费趋势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差异性 以及当收入发生变化时 消费变化的可能路径 第三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早熟现象 12 图10 3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三 生命周期假说莫迪里安尼认为 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 而取决于人一生所得到的收入 13 假定一个人的寿命为T 其一生的效用水平为 14 上式表明其一生的总资源被均匀地分配到每一个时期中用来消费 该消费函数说明 人们的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 即总收入 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收入 而是一生的收入 个人消费之和即为社会总消费 根据对个人消费的研究 总消费函数可写成 15 在短期中由于人们的财产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即A可以看作是常数 因此上述平均消费倾向是Y的减函数 会随着Y的增大而减小 但在长期中 人们的财产A是随着收入Y的变化而变化的 通常Y越大A也越大 两者之间一般存在某种比例关系 这样 上述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变成常数 因此 生命周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消费之谜的内在原因 16 17 生命周期假说是莫迪利安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可从如下两方面理解其重要性 一是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 说明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 二是生命周期假说被广泛地用于分析经济问题 四 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弗里德曼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 而是由他们的持久决定的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持续性的带有常规性的收入 一 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 或基本假定 可以概括为4个基本方程 18 19 持久收入假定与绝对收入假定和相对收入假定的差别在于 它不是把消费支出同现在的收入和过去的收入水平联系起来 也不是强调人们的消费支出同周围人的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 而是用人们的长期收入作为解释现期消费支出的主要变量 式中 CP为消费 YP为持久收入水平 b MPC 弗里德曼根据美国1905 1951年间收入与消费统计资料 估计b 0 88 即 CP 0 88YP 个人在t时期的储蓄是收入和消费间的差额 20 从上式中不难发现 当t期收入相对于一生收入的平均水平而言较高时 则其时期的储蓄很高 相反 t时期收入低于持久收入时 则储蓄为负 即举债消费 暂时性收入高时进行储蓄 暂时性收入低时举债消费 这是持久收入假说的核心思想 由于暂时性收入反映了当期收入对持久收入的偏离 因而在大多数样本中 暂时性收入的平均值接近为0 且与持久收入大致不相关 21 22 23 二 持久收入的估计弗里德曼认为 一定时期持久收入水平是与过去和现期的收入相关的 24 25 26 27 三 对持久收入假说的评论1 持久收入假说在弗里德曼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持久收入假说看成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 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的关系这两种假说都证明了长期平均 边际 消费倾向的稳定性以及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性 差别在于 生命周期假说强调消费取决于一生收入 强调储蓄动机 而持久收入假说强调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更注重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并对持久收入作出了科学的估算 两种假说构成了现代消费函数 在上式中 Y是可支配的劳动收入 A为财产 b1为Y的边际MPC b2为财产的边际MPC b3为上期消费对本期消费的影响 28 3 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 1 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 弗里德曼认为 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 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 2 持久收入假说与经济波动凯恩斯主义认为 在长期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 经济中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 在长期 边际消费倾向不仅不会下降 反而可能提高 在短期方面 凯恩斯主义主要根据消费与现期收入的关系来解释经济波动 持久收入假说则认为 现期消费主要是由持久收入而不是现期收入决定 经济周期波动与消费关系不大 29 五 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六 流动性约束模型七 预防性储蓄假说八 损失厌恶假说九 近似理性假说十 假说十一 行为消费理论十二 影响消费需求的其他因素 一 价格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30 一般而言 消费支出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物价上升或下降幅度大 则消费需求变动程度大 相反 物价变动小 则消费需求变动程度也小 价格预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预期持续的物价上涨 则会增加即期的消费支出 若预期物价走低 则会持币待购 以备远期消费 价格水平也会影响到消费结构 二 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利率的提高会产生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 利率提高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 31 利率提高引起的未来收入增加而增加现期消费 一般而言 对于低收入者来说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而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则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一般就全社会而言 消费总支出与利率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利率高使储蓄倾向增强 消费倾向降低 相反 利率低则降低储蓄倾向而提高消费倾向 三 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的影响一般而言 高收入者MPC较低 低收入者MPC较高 总的来说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 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MPC 降低MPS 因此 收入分配愈平等 社会的MPC就愈高 反之相反 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平均消费倾向的提高 32 四 金融资产拥有量对消费的影响通常认为 对于现期收入水平相同的家庭而言 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大于拥有较少金融资产的家庭 五 人口对消费的影响人口增加 消费支出相应增加 人口增加也会引起人均收入水平的降低 平均消费倾向提高 消费支出增加 人口结构如人口的年龄结构 职业结构 地区结构 文化结构等 对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及其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33 六 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心理的变化 会改变消费需求的对象和消费构成等 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 不同收入人群 会因消费习惯的不同而使消费结构产生差异 七 制度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制度因素 比如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等制度因素的改变对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有一定影响 34 参考文献罗云毅 消费与投资关系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许永兵 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 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的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美 德尔I 霍金斯 戴维L 马瑟斯博 罗杰J 消费者行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尹世杰 消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杨永忠 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罗梦亮 经济转轨 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闻潜 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分解机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安格斯 迪顿 约翰 米尔鲍尔 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5 参考文献孙国锋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王云川 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贺菊煌 消费函数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杭斌 基于持久收入和财富目标的跨时消费选择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统计研究 2007 02顾景西 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 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1许进杰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述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2007 02郭妍 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 当代财经 2007 08张蔚虹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分析与检验 统计与决策 2007 09 36 参考文献李武 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统计研究 2007 06黄旭平 长江流域的消费函数 基于非稳定面板数据的分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2郭路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1温娇秀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 基于非线性有效消费函数的经验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2邱强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变化特征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01胡华 双曲型绝对风险厌恶函数的最优消费与投资组合的显示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1董长瑞 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2 37 参考文献黄继炜 新相对收入假说 广西社会科学 2006 01刘凤良 消费理论研究框架的演进 经济学动态 2006 03江海峰 基于势理论的扩展线性消费支出系统研究与实证分析 统计教育 2006 12熊正贤 鉴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消费函数研究 以上海 甘肃农村居民为例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6相丽驰 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测的灰理论方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10曾广福 西方消费理论述评 学术界 2006 04徐印州 美国消费经济学的学科理论新进展与启示 学术研究 2006 07孙国锋 基于不同宏观消费环境中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经济学动态 2006 09 38 参考文献曾令华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基于1978 2004年的数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6李鲲鹏 中国存在稳定的消费函数吗 兼谈对E G两步法的误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姜爱平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非参数模型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3江海峰 消费函数的非参数回归与实证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4魏翔 基于闲暇时间 效用函数的居民消费研究 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经济科学 2006 04梁纪尧 关于前期消费 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消费函数研究 山东经济 2006 01 39 参考文献王金营 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 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人口研究 2006 01徐晶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 持久收入假说视角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1刘江丽 赵峰 消费函数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与研究 2005 6刘晓薇 我国消费函数与制度选择 南方经济 2005 11骆竹梅 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中国消费需求 从长短期消费函数看消费不足的问题 经济与管理 2005 08孙傲冰 一种可直接用于预测的神经网络消费函数模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01 40 参考文献廖成林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宏观消费函数分析 经济科学 2005 01李建军 持久收入与消费倾向 论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北方经济 2004 12金晓彤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 管理世界 2004 11何东琪 消费储蓄理论 一个生命周期描述模型的理论思考 兼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重点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池建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检查员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经理工作汇报
- 东北师范大学民俗馆讲解
- 新旧技术合作协议更替原协议作废确认书
- 节假日租车合同终止及车辆返还标准范本
- 私立幼儿园教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聘用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双方共同财产分割方案示范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费增加及支付条件变更协议
-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及探望权调整补充协议
- 夫妻关系修复后再破裂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自来水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教师入职工作安排流程
- 2024年中国室内高尔夫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商务英语视听说(3)》教学大纲
- 洱海保护课件
-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1函数第1课时上课课件新版沪科版
-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秋新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3第1课时 Cartoon time 教学课件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研学旅行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