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pdf_第1页
活性碳纤维.pdf_第2页
活性碳纤维.pdf_第3页
活性碳纤维.pdf_第4页
活性碳纤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含 期 活性碳纤维 王 茂章 中国科学硫山西煤炭化孚矫 纤维状活性碳与粒状和粉状活性碳 相 比 具有容易处理 不易粉化等一系列优点 它们在振动下不会产生装填松动或 过分密 实 克服了粉状和粒状活性碳在操作时易形 成 沟槽和 沉降等问题 织物形式的活性碳纤 维本身能起支架作用 由它们组成 的装置更 为紧凑 活性碳纤维的吸附性能比一般活性 碳要高 至 倍 对硫醇之类的恶臭 化合物 更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 它们更适用于吸附 和脱附频繁的废水处理 和 空气净化 它们能 自由地加工成不 同形态的物件 其织物能在 化学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方面使用 但是 将有机纤维碳化 活化制成具有优良吸附性 能的产品 技术上有一定困难 目前产品的 成本也比较高 一 纤维状活性碳的种类 在由有机纤维直接碳化和活化制成活性 碳纤维之前 曾用各种方法来得到纤维状 活 性碳 曾研究过的制品如表 表 纤维状活性碳及其类似产品 原原料料构成方式式 活性碳 玻纤纤活性碳织入玻纤中中 活性碳 纸浆浆活性碳纸纸 活性碳 有机纤维维活性碳粘在有机纤维 上上 活性碳 聚合物物聚合物与活性碳馄合后纺丝丝 有机纤维维原丝碳化 活化化 例如 在粘胶人造丝的纺丝原液中加入 等量的活性碳水分散液 该分散液中含 到 粒度小于 微米的活性碳和 左 右 狡甲基纤维素之类的增稠剂 然后进 行纺丝 热水冲珠 干燥 得到含 活性碳的单丝 它吸附四氯化碳的能力为 而所用活性 碳本身的吸附能力也不过 是 用 热熔法可将活性碳粘附在聚合物纤维 上 例如 以熔点为 的聚醋为芯 熔点 约 的聚乙烯为皮 熔融纺丝制成复合纤 维 制得的纤维加 热至接近聚乙烯熔点时将 活性碳粒子吹附在纤维表皮上 然后进行牵 伸 这样可制得含活性碳重量 达 的活性 纤维 如果将制得的复合纤维浸渍含重量 浓度为 一 的粉状活性碳的分散液并进 行挤压 纤维加热至皮部软化点附近 除去 溶剂之后也可使活性碳固定在纤维上 也可 用粘结剂使活性碳粘在织物上得到具有 一定吸附性能的产品 通 这类纤维状活性碳因活性碳粒子表面部 分被复盖 材料的通气性差 吸附性能不高 为提高其吸附能力必然增加材料的线密度和 重量 此外 这类纤维状 活性碳都是由织 物与活性碳物理组合 在化学性质 特别是 吸附性能方面与普通活性碳没有什么本质的 区别 随着碳纤维的发展 也进行了由高分子 有机纤维碳化和活化制取活性碳纤维的研 究 曾研究过 的原料有人造丝 酚醛纤维 木质素纤维 聚丙烯肪纤维 萨朗 聚偏二 氯乙烯 纤 维和废棉纤维等 据报道 美国 日本等国有 产 品出 产 一 苏 联在这 方面 也 进行了研 制 合成纤 维工业 眨 二 一 制清过程 有关活性碳纤维的制造赶程除一些专利 略有介绍外 报植较少 因为要保持纤维形 态 和制取被纤维粼样 在制取活性缺纤 维 时 原奸维在热解碳化时不可熔融 除木质 素 纤雄素和酚醛纤维外 聚丙烯腑和沥青 纤维在碳化前都要经予氧化或不熔化处理 不论采用那种原料 一 和制活性破一样 要经 过碳化和活化两干阶段 破化通常是在氮气 之类的惰性气性保护乍进行 活化则是在二 氧化碳或水蒸汽中于 一 温度 范围 内进行 使纤维形成适 当的孔分布结构 人造丝 再 生纤臻寮 现以日本东洋纺织公可的 生产为例 该 一 公司以火造丝为原料带吓得高极丽性能的活性 碳纤维并巳进存土亚生产 该公司通过原 丝 的选择和 特殊 的橇相和括化条件 可使产品 的碳收率 吸俯性食和匆学性能达到平衡 随产品用途的术简妇迷可对上述平衡加以改 变愁该公 可发现分 品的咦附性能与纤维的化 学组成 晶体结柯红织 翩孔结构都 有关 系 用 射线测定碳化后的 纤维 其微晶 层间隔愈大 其活化后的产品吸附性能愈好 图 另外 产品的收率也影响其吸 附性 能 通常收率低喊吸附性能更好 但如果选 择更合适 的原 丝 即使在高收率下也可得到 较高吸附性能的产品 才丫 丫 一一 下牛牛 从东洋纺绩公司的有关专利看自卜 其技术要点大致如下 用彼 里诺西克 纤维 是一 种具有高聚合度 高强度和高湿模量的人造 匆 份其有精细稳定的原纤结构 能耐 氢 氧化钠溶液直室叮杏 其结构使之具有不低于 全克 亘的湿强豫 在 克 亘 的应力下 湿 伸长率不超过息 呈 为原丝 先浸磷化 物 所用磷化物要在 一 热处理后不 挥发分解 磷的残留率达 一 以上 同 时 在 以上高温活化热处理后 它们又 要能分解 磷的残留率要在 二 以下 这 类化合物有磷酸 偏磷酸 等 也可以将有机 磷化物加入粘胶液中进行湿纺 制成纤维后 再热处理和活化 由于磷化物与纤维素分 子 间形成化学键 和赘合物 在分 子内和分 子 间形成交联 防 止了分子碎片的逸散 使纤维的收率 强度 和 吸附性能得到提高 也使热处理时间缩短 纤 维含磷化物量对干燥纤 维 重 为 一 较为合适 最好为 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率 改进产品性能还 可与磷化物 一起加入 氢氧化馁 碳酸按之类 的含氨化合物或磷酸按 磷酸氢二按之类的 含氮 磷 化物 以 及 磷酸一尿素 的缩合 物 纤维浸上述化合物后 先在 一 进行低温热处理 此时要求纤维重量降低 一 时 间通常为 一 分钟 处理时可用 纯度不高的惰性气体保护 也可 用烃类燃烧 俊气 活化 时水蒸汽体积占 一 其它 可 为惰性气体及烃燃烧废气 也可以在含二氧 化碳的氮气中进行活化 活化温度为 加 纤维总重量损失要求在 劝一 通 过处 理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控制产品的吸 附能力 在 一 活化时产品中孔的平 均扎径小 分布狭窄 适于吸附低分子物质 在 活化 平均孔径大子孔分布 宽宜具有活性官能团 适于吸附大分子和具 八 八 内曰 八 卜月马 曰 次纲悯 乍 城甲 孩蠢层 间隔 妇 图 一 活化前碳化纤维的微晶层间隔与活化后 纤维的平衡吸附量的关系 第 期 有极性的物质 纤维还 具有一定的 催 化 活 性 例如 波里诺西克纤维 旦 厘米长 浸 磷酸水溶浓后干燥 使纤维含磷量为 干纤维重量的 益仍 一 得到的纤维在 丙烷燃气 军 冰燕汽等 中维 分钟升至 在此温度下保持 分钟进行低温处理 然后 在含 写体积的水蒸汽的上述燃气 中于 活化 分钟 其结果与不浸磷化物相 比 如表 表 浸与不浸承化物产品性质比较 目 目 曰咚 户 曰 暇 曰 浸磷化物不浸磷化物 一 一一 一 一 一 尸卜 一尸 尸 全过程时间 小时 吸收碘量 毫克 克 吸苯量 毫克 克 吸用 苯 速度 强度 又 公斤 厘米 断裂伸长 收率 一 一 一 一 约 一 一 一 一 约 一 上述方法制得的活性碳 带 浸 和 的卤化物 或硝酸盐的水溶液 干 燥后在氮气 中加热 小时 使纤维上至少含 一 重量 的金属氧化物 卜 得到 的产品 对空气中微量 甲基 硫醇和乙醛等有极 好的吸附性能 也可用波 里诺西克纤 维 先浸 上述 金属 的卤化物和硝傲盐 然后再碳化和 活 化 活性碳纤维较脆 断裂伸长低 直接利 用时受力易断 充填密度低 占空 间大 通 常使用 时希望加工成织物 由于纤维柔曲性 差 加工有一定困难 故可与断裂伸长大 强 度更高的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混合制毡 也可与有机纤维混合制成活性碳纸 由人造丝毡连续制活性碳毡时 原料毡 先浸 写重量的磷酸按后 以 字形堆积于网 状传送带上 传送带连续通过气体置换 碳 化 活化 冷却等工段 便可得到强度均匀 的活性碳毡片 雄丙烯价纤雄 人造丝工业正在逐渐被淘汰 用它作活 性碳纤维收率也比较低 自从聚丙烯睛系碳 纤维发展之后 从聚丙烯睛纤维研制活性碳 纤维也得到发展 在制造时 原丝先要予氧 化 使聚丙烯睛结构环化稳定 然后 在水蒸 汽或二氧化碳 中于 左右活化 春的 认为 用含水蒸汽的二氧化碳比单用水蒸汽 活化的产品吸附性能更好 幻 过程 中其结构 转化如下 比 空气中 丫 丫 一 广 聚丙烯睛活性碳纤 维 卜主燕垫 主竺丝 普通衣料用聚丙烯睛纤维软化温度低 予氧化时难保持纤维形态而且易分解燃烧 在制活性碳纤维时最好和制碳纤维一样 用 特殊制造的原丝 曾报导予氧化时不加张力可能最终产品 的吸附性能更好 邓 但东邦 贝 丝纶公司发表 的专利认为 为了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强度 予氧化时仍应施加适当的张力 礼在张力下 使纤维收缩的程度为不加张力自由收 缩时的 一 纤维予氧化后 的含氧量最好为其饱和氧 含量的 以上 因而处理时间随温度变化 为 至 小时 所谓饱和氧含量是指纤 维在 一 充分予氧化后氧含量达到最大不 再增加时的值 表 说 明予氧化时纤维含氧 量与最终制品吸附能力的关 系 但氧含量 合成纤维工业 过高时 产品 的比表面 积反 而下降 纤维 的活化是在 一 的水蒸汽中处理 分钟至 小时 裹 予饭丝妞含 与产品 吸附能力的关系 纤维结合 氧量 饱和含氧量 表面 积 吸苯 量 米 克 例如 氯化锌水溶液 份 丙烯胎 份 丙烯酸甲酷 份配 成 的溶液进行均相 聚合 纺丝原液在 氯化锌水溶液 中纺成 根单丝纤度为 旦 的丝束 得到 的纤维在 空气中张力下 予氧化 纤 维收 缩为其 自由收缩的 予氧化后纤维氧含 量 为其饱和氧含量的 然后 在 按 每分钟每克纤维供给 克水蒸汽活 化 分 钟 一 张力下使纤维产生对自由收缩率为 的收缩 得到的活性碳纤维直径 微米 强 度 克 旦 断 裂 伸长 表面积 米 克 吸苯量为 如果予氧化 碳化时不加张力 纤 维的强度 仅为 一 克 旦 29 化钠 或无 机盐水溶液 进行液封 同时也起到 冷却作用 炉内活化剂与纤维对流接触 例 如 在26 0 予氧化4小时宽20 0毫米的聚 丙 烯睛毡以每小时1 5米的速度通过长3 5米 有 效加热区为1 5米 的竖式炉 炉 中部温度为 750 下部为8 00 每分钟供水蒸汽2 0 0 升 得到 的活性碳 毡比表面积为1050米 克 吸苯重量为4 9 若用丝束为原料 得到 的 活性碳纤维 的比表面积为1000米 克 吸苯 为48 5 3 其它 除了用人造丝 聚丙烯睛纤维作原丝外 研究得较多的 还有酚醛纤维 3 1一5 3的 其 它 还有木质素纤维 10 43 萨 朗纤维 40 峨l 聚 苯乙烯纤维 42 聚酞亚 胺纤维 26 废棉 纱以 4 以及沥青等以5 它们的制造过程基本 上都是在适当条件下热解碳化 然后在水蒸 汽或二氧化碳中活化 至8 0 0 以上 目前由 这些原料制得的产品性能还 比较差 有的工 艺过程比较复杂 因此都还处在研究阶段 三 产品性能 活化 荆入口 丝束或毡 图2竖式活化护 丝束 织物 毡片予氧化后可在图 2的 竖式炉内活化 3 0 炉下部用水 盐 酸 氢氧 1 化学组成 及其形态特征 表4为不 同类型 活性 碳的化学组 成 1 1 3 6 聚丙烯睛系活性碳纤维中含有一 定量氮 除以C一N结合型式存在 外 还以 N一N的结合型式存在 这对s o H Z S和丁硫 醇等有着特殊的吸附能力 26月7 人造丝 系 活性碳纤维如果在特殊条件下处理引入氮原 子 也可制得含氮的制品 从表4还可看出 活 性碳纤维 的金 属含量 比一般活性碳低得多 活性碳纤 维能以纤维束 布 毡 纸等 各种 不 同集合形 态使用 形 状 的不 同 应用 时吸附层的基本特性值可有很大 的差别 通 常随应用要求的最佳参数选择更合适的形 态 为了制造防止化学毒气的保护服 发展 了用活性碳纤维编织的织物 5 从容易处理 以及适于多种用途考虑 目前各公司的产品 卫1 第 3 期 裹4各种活性碳的化学组成 二 二 竺竖 曼 4 0lb 一吕 2 9 3 5 3 3 0 1 5 0 一1 0 大多数是以毡状 形式 生产 表5为各种活性 碳毡与普通活性碳性能比较 1 3 6 可 以看 出 活性碳毡的充填密度小 质量轻 吸附 时蓄热 少 在强度方面也基本上能满足加工 处理时的基本要求 不会有太多麻烦 但 是 和有机纤维毡相比 其断裂强度和冲击强度 都比较低 在特别要求高强度时 可与高强 度的纤 维一起制成复合毡 一 氢 一 0 9 0 8 0 6 1 0 表5 活性碳毡的性能 种类 聚丙烯睛系活性碳毯 人造 丝 系 K F一A K F一B 粒状 活性碳 一 形态 构成单元 单想照量 奕 任r鬓 患州 一竺竺竺二 止竺 笃兰二 一 月一1 一黔 毡 8微米纤 维 0 0 o 卜0 1 止色一 里燮型1 一卜一兰生一 兰卫 上生竺 粒状 直 径 一嘴米 40 一0 50 长8一1 0毫米圆往 断裂伸长 冲击强度 公斤一厘 米 50一8030一40 粼 2 孔 径分布及裹面积 活性碳的吸附能力和 吸附动力学主要取 决于其微孔结构 粒状活性碳是有数微米的 一 次孔 1 0 0 一50 0人大小的二次 孔 以及与吸 附气体分子有关的三 次孔 随用 于气体吸附 还是液体吸 收 粒状活性碳的孔径分布有明 显不同 用于气相吸附的活性碳 其孔半径 为7一1 6入的孔所 占百分比大 很少有5 0一 500入的过渡孔 用 于液相吸收的活性碳 其 孔半径多在5 0一50 0入 其中也有一些5一1 5 人的微孔 上述两类活性碳都有0 5一5微 米 的大孔 其结构模型如图3a o 外表面 纤维表面 撒孔 姗姗姗 纤维抽 a 拉状 活性破 b 纤 维状活性硫 图3粒 状 和 纤 维状活性碳 的 孔结构 活性碳纤维与粒状活性碳不同 扫描 电 子显微镜观察 其外表与一般碳纤维没有多 大区别 表面光滑 在表面复膜透射式高倍 电子显微镜下才可见到无数小于30 0人的凹 凸点 有机 纤维 的原始结构比煤 重质油和 木炭等均匀得多 热处理过程中也没有特殊 活性的反 应点 其孔结构的发展 是通过整个 纤维均匀地进行 故孔结构分布狭窄和均匀 合 成纤维 工业 其孔结构模型如图3 b 东邦贝丝纶 的聚丙烯 脂系活性碳纤维 的孔径分布多在1 0入左右 KF 的孔径分布则随类型不同而有差别 酚醛 系 活性碳纤维 的孔径为1 0一2 8 入 但当其比 表面积增至1600一3000米 克时 小于 1 0入 的 孔增加 35 活性碳纤维一般都有较大的 比表面积 由BET测定 其典型值为60 0一1200米2 克 在更苛刻的 活化 条件下甚至可达3000 米 克 表6为不同牌号活性碳纤维的比表面 积和孔径分布的数值 8 1 3 6 活性碳纤维 与粒状活性碳相比 其外表面积和比表面 积 都要高 平均细孔直径也更小 裹 活性碳纤维的表面积与孔径 试试样样外表面积积比表面积积平均细孔孔细孔分布峰峰 米2 克 米2 克 直 径径点的孔 径径 A A 聚聚丙烯睛系系 1 5 5 5900 一 1 000 0 0 一 10竹 竹 活活性碳纤 维维 2 0 0 01 000 0 0 0 0 9 9 9 K K KF 一A A A 0 01 1 1 15 00 0 0 0 016 6 6 K K KF 一B B B B B 900 0 0 0 0 18 8 8 粒粒状活性碳碳碳碳碳碳 和二次孔扩散 直接在暴露于纤维表面 的三 次孔上进行吸附和脱附 因而也就能更快地 达到吸附平衡 更有效地利用微孔 这也说 明为什么在同样比表面积时 纤维比粒状 活 性碳对气体和液体的吸附能力更高 在吸附 低浓度以至痕量吸附介质时也更有效 例如 对甲苯吸附 粒状活性碳至少要 在 IOoppm 以上 而毡状活性碳就是在小于IOP Pm时也 能吸附 4 活性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一般为理一1 2微 米 再生时被吸附物扩散出来的路程相对来 说也更短 所以可在更缓和的条件下再 生 不像粒状活性碳那样需要高温 基于上述 同 样原因 近年来纤维状催化剂得到大力研究 和发展 今后活性碳纤维也将在催化反应中 得到应用 3 吸 附特征 在2 0 饱和蒸汽压下 聚丙烯睛系碳毡 对有机物平衡吸附量 和一般工业活性碳相比 如表7 显然 毡状 活性碳对恶臭的 丁硫醇 的吸附比粒状活性碳约高1 0倍 对其它物质 来说吸附量 也更高 表7对有机物的平衡吸附盆 被吸附物 毡状活性 碳 重量 工 业粒状 活性碳 重量 月 O U n J 1 sn 八仆 夕 斗 络n 舀八目 Q白J 月内匕n J Q J n j l合n o IJ任 n Jd O J Q O 月r 1 1 1台 n n C乙 民 U 3 0 6 4 5 9通4 月 5 5遗 醇硫硫甲氨 丁二 胺苯酮烯醛醛烯 从理论上讲 用于气相吸附 的粒状活性 碳的孔半径已大到足够保留1 0一1 5入的大分 子 然而 实际上这类活性碳对液体的吸收 性很差 说明其 中孔是狭长弯曲的 液体分 子无法与之接触 这些孔也就不能发挥作用 相反 用于液相吸收的活性碳因基本上是 过 渡孔 便于被吸附物与孔有效地接触 活性碳纤维的微孔分布与用于气相吸 附 的活性碳相似 其中没有大孔 也无过渡孔 但它对气体和液体的 吸附效果都很好 这是 因为丝束之间的 空间能起到大孔 的作用 在 吸附时 气体或液体必须通 过紧密堆积 的丝 束间的大孔 但是 当气体和液体在通 过粒 状活性碳填充床 时 可能经过沟槽而不 进入 大孔 故效果较差 另外 活性碳纤维比粒状活性碳有更 大 的外表面积 纤维比粒子有更多的微孔可直 接与吸附介质接触 吸附介质可经过一次孔 三甲 苯 甲 丙 三抓乙 乙 苯 乙甲 对不 同物质的等温吸附线的 比较表明 活性碳纤 维的斜率比粒状活性碳更平坦 表 明其吸附效率与被吸附的浓度关 系不大 即 使其浓度很低 平衡吸附物量也比较大 对于 处理含痕量杂质的废水来说 这点相当重要 第 3 期 图4为两种活性碳在2 5 时吸附甲苯的等 温 吸附线比较 1 1 时 粒状活 性碳要2 0一1 0 0毫米 11 由于吸 附速度快 层厚小 毡 状活性碳的压力损先 也更小 刊及附 毡状 一脱附 2 比一 1 0r 耘 状 丫 口户 2 5 吕二 二竺 一 八八 曰八U q 叮 白I J 次 归搁 咖金 味 布斗 100 二二夔 010 尸 尹 拓 150 阳搁 纲 台 喇 甲笨浓度 PPm 10203040 时间 分 图4不同活性碳吸附甲苯时等温 吸附线比较 图5为K F毡与粒状活性碳对臭氧的透过 曲线 所谓吸附透过曲线是指从 一定厚度 吸附层 出来的被吸附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透过物浓度愈低 达到透过点的时间愈长 表 明吸附剂性能愈优良 相应地吸附层厚度 可降低 从图5可 以看出 仅几毫米的薄层 吸 附 条件 脱附条件 脱附载体 图6对甲苯的吸附和 脱 附 温度2 5 通 气速度2 5厘米 秒 被吸 附物 质浓度75oPPm 温度25一15 0 加热空气 脱附 燕藏洲 阶 丫 巨 八U几 U八 1 1八目点 八U八 尸a Z 次 咖积 细走 哪 任 d d 侧兴 日 时间 分 图了对丁硫醇的吸附和脱附 吸附条件 温度2 5 丁硫醇为 饱 和蒸汽压 脱附条件 温度120 脱附载体 加热空气 时间 小时 图5 K F毡与粒状活性碳对臭氧吸附透过曲线 层厚 20毫米 温度 20 风速 1 5 厘米 秒 毡状活性碳就能将进入吸附层中的被吸附物 迅速吸附 达到透过点的时间更长 粒状 活 性碳因有泄漏 其吸附层要求更厚 从对各 种物质的透过曲线求得毡状层厚3一4毫 米 图6和 图7为聚丙烯睛碳毡对甲苯和丁 硫醇吸附和脱附速度比较 n 毡状活性碳不 仅吸附速度快 而且脱附速度也快得多 一 般 1至2分钟便可完全脱附 在一定时间和 温度条件下 毡 状活性碳可完全脱附而粒状 活性碳即使在高温下脱附也常常残留少 量被 吸附物 下转第7 4页 汉第 一 3 期 合成阳离子可染的聚醋纤维改性剂5 一 磺酸钠间苯 二甲酸二 甲醋 s IPM 的试制工作 其工艺过程 为 磺化 醋化 中和 过 滤 重结 晶 过滤 干燥 制备时首先将间苯二甲酸 IP A 与50 的发烟 硫酸以1 1 2一1 4 克分子比 混和 在油浴温度 18 0 一20 0 下 搅拌进行反应4一5小时 磺化率可 达 9 7 然 后自然冷却至1 5 0 这时用分液漏斗向 反应 器内滴加少 量甲醇 以防磺化物变稠而影响搅 拌 继续自然冷却至6 0一6 5 并滴加完IPA MG 为1 4 克分子比 的甲醇量 在该温度下继续搅拌 一小时 醋化反应基本结束 醋化率达7 0 经醋化得到的5 一 磺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酷中含 有 大量硫 酸 需用2 0 的N aO H 溶液缓慢滴加进行 中和 为了让SIPM充分析出 溶液应保持微碱性 PH 8 然后冷却到室温 过滤除去N a 504溶 液 得到色泽较深的粗SIPM 其醋含量约为7 5 为提高纯度 采用 重结 晶法精制得到白色的s I PM 结 晶体 其纯度按醋 含量计算可达9 9 用上述方法制 取SI PM筒便可行 质量指标接 近日本三洋化学工业公 司生产的同类产品 见下表 试试试 制样样 日本样 样 理论值 值 纯纯度 以醋含量计 99 12 99 90 1 0 8 N N N a Z S O 一含量 量 0 1 0 1 结结合在磺酸基上 的 含含 10 9 1 1 0 硫硫量量 9 1 1 1 1 9 8 1 1 1 1 1 白白度度度度度 试制成的s IPM 辽 宁纺织科 学研究所曾 将 其 进行工业性试生产 改性剂加入量为DMT投料量的 2 克分子 在常规 的缩聚条 件下 获得涤纶共 聚树脂 月 0 6 3 m P 22 0 与日本同类产品 相比无明显差异 该树脂还试纺成毛型短纤维 其 结晶度约为2 0 5 约比普通涤纶树脂下降约3 0 新纤维具有良好的阳离子可染性 耐晒牢度达五级 以上 质量基本上达到要求 大连轻工业学 院 毛伟民供稿 上接 第6 8页 活性碳的传统再生方法是把高温气流通 过废活性碳 由移动的高温气流使被吸附分 子从碳表面脱附 故活化温度要求比7 0 0一 80 0 更高 当被吸附分子发生降解时 这种 再 生常常导 致结焦 降低了活性碳的 吸附 能力 活性碳纤 维 属于半导体 通电可使之发 热 曾探讨过活性碳纤维吸酚后用直接通 电 加热法 再生 发现其吸酚能力和表面积均能 恢复 说明有可能在实际工业中应用 3 8 电热 法再 生时 脱附就产生在吸附点上 吸附分 子直接从吸附剂上被驱出 因其本身 就是热源 脱附分子脱离吸附剂的路径 短 减少 了其结焦 的可能性 从工程观点看 此 法更有效和经济 并 可连续就地再生 参考 文献 1 R L M edowell J APPI下 Polym Sei 1 8 6f i3 1 961 2 特公昭 50 一 7 166 3 特开昭49 一 132 39 4 4 G N A rons等 T ex t R e s J 44 11 874 1 97 4 5 R N M aen a i r Bi e n n C on f C arb o n E x t A b str P ro g rar m 12th 28 5 1 975 6 G N A ro n s等 T ext R e s J 43 9 539 1973 7 U S P at 3 235 3 23 8 松尾 达树等 纤维 学会志 33 6 26 1977 9 R u zie N P I n d R e s一 S ePtem b er1 5 3 4 19 了1 10 福田义彦 工业材料 16 3 了3 196 8 11 永田洋文 吉田俊 正 化学 经济 24 4 4 4 19 77 12 J I H 中PH仄M a H等 X H MH 叱ee K H e B o几oK n a 1 11 1 9 77 13 T A T o几o BK a 等 X H M H叹ee Koe且He中TaHoe M a山H Ho 一 C T P o e班H 万e 8 19 19 77 14 M o nerieff M a n 一 Ma d e Fi b er s 2 8 6 19 75 15 特开昭 50一20 0 30 16 特开昭50 一 35 4 3 0 1 7 特开昭 50一1 4 8 627 18 特开昭 51一19 818 19 特开昭 51一13 0 327 20 特 开昭52 一 70 12 1 21 特开昭50 一 38 687 22 特开昭 52一1 40 604 2 3 特开昭 52一2 4 13 3 24 特开昭50 一 42 169 2 5 化学技术志MO L 14 13 9 1 976 26 特开昭 49一13 3 2 9 3 2 7 石桥一二 小林力夫 纤维学会志 3 2 11 435 1976 28 特开昭49 一 1 16 33 2 29 特开昭 51一1 37 694 二 30 特开昭 53一3 1 820 合成 纤维工业 国外 消息 东丽的SA 一 7 新型抗静电纤维 日本的东丽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的 细 度为2 5旦 的含碳的睛纶抗静电纤维S A 一 7 SA 一 7是一种抗静电的睛纶短纤维 在睛纶 聚 合体 中掺以碳粒子 经纺丝后在纤维 中成线型 排列 从而欺予纤维以抗静电的性能 由于碳导 电微粒在纤维中排列形成半导体 因 而在相对湿度为2 0 的条件下 抗静电性能丝毫不 受 影响 即使经洗涤和长期使用 性能也不会降低 具有半永久效果 此外 它还具有抗油污的性能 SA 一 7 若以O 5 一1 的混比与其它合纤或天然 纤维混纺而 制成的织物也具有抗静电的功效 此种新型抗静电纤维 目前东丽的生产能力是 2吨 月 大都是短纤维 鉴于睛纶抗静 电纤维的研 制成功 该公同也可 根据需要生产涤纶和锦纶抗静 电纤维 D a il yN ews R eeord 一7 9 一1一2 的表面面积 即每立方米的材料具有2200平方米的 延展面积 密度约为8 5公斤 米 用在飞机油箱 中 仅仅占去油箱空间的0 7 5 而吸油率则只有 2 25 关于这种材料 该公司指出要比聚氨基甲 酸酷纤维贵好几倍 但密度则只有聚氨基甲酸酷纤 维的三分之 一 它是惰性的 能防尘 而且还能在 温度高达100 的油箱中经受得住长时间的浸渍 以涤纶为原料制成的这种纤维材料 名叫At me l 制法与锦纶一样 用在干燥的飞机机舱的 油 箱上以抑制漏油而引起的火灾 一C h e m ie al A g e 7 8一9一l 由尼吉卡采用新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