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3.11一、基础知识(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攒射(cun) 船坞(w) 谂知(nin) 断壁残垣(yun)b菲薄(fi)挣揣(zhng)强颜(qing) 贪生恶死(w)c绯红(fi)浸渍(z) 曩者(rng) 呱呱而泣(g)d间断(jin) 龟裂(jn) 纤手(xin) 长歌当哭 (dng)2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草地上黑白花斑的奶牛,酝酿哺育我们的乳汁;震动短小透明的翅,毒蜂随身佩戴醒目的条纹和足以将我们致死的螯针。b现在在表面沾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致于破裂、剥落。c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d倘不是你趁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泻漏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3下列各句中划线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c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d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文件,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b“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醒目的文化标签,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形式不断涌现,我们也毫无疑问地进入了一个“微时代”。c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d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的诗词。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a b c d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体现了雨果作品浪漫主义的特点。小说情节怪诞,富有传奇色彩;语言色彩斑斓,富有感情。b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诗题中“行”意为歌行体,“行”属古体诗。本诗写了琵琶女的两次演奏,在音乐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方面,十分成功。c戏剧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依剧情繁简可分独幕剧和多幕剧;依戏剧冲突的性质可分喜剧、悲剧和正剧。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是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d唐宋的诗人词客喜欢在字号中使用“居士”,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等等。二.阅读与鉴赏(共5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选择2分,9题3分,共7分)舌尖上的接收器味道代表着不同的化学物质,我们的身体靠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把这些化学物质转化为大脑接收到的神经信号。那味觉细胞又是靠什么来感受不同味道之中的化学物质呢?笼统说来,这种位于舌尖上的接收器就是:蛋白质。感受味道的蛋白质,具体来说属于一种叫做膜蛋白的蛋白质。它们位于细胞的表面,分成两大类:一类能够接受特定的外界分子并与之结合,称为受体;另一类是空心的,等于在细胞表面上开了一个孔洞,方便物质出入细胞,称为通道。通道蛋白是细胞与外界有效地交换物质,实现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重要通道。比如说钠离子通道,能够让带正电的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改变细胞内外的电压差,进而引发神经冲动。咸味的感知利用的就是钠离子通道。当我们吃了咸的东西,钠离子会从通道大量涌入感知咸味的味觉细胞内,从而引发神经信号。感受酸味的细胞表面带有对氢离子敏感的通道,大量的氢离子会导致这种通道关闭。这一信号进一步转化成神经信号之后,我们就尝到了酸味。除了咸味和酸味之外的其它味道,主要都是依靠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的。这些受体就像是机器人的接收器一样,只不过它们接收的不是电磁波,而是化学小分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体蛋白也是如此,依据自身形状的不同,所能结合的小分子也不相同。一旦受体识别到与自己匹配的小分子,两者的结合会导致受体发生形变,进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终放出神经信号。那么,既然我们能够尝出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味道,是不是也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味觉受体蛋白呢?其实不然。我们舌尖上的接收器往往是多功能的,同一种受体蛋白能够识别类似的多种化学物质。这让我们的味觉变得不那么“精确”。比如说甜味,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等各不相同的分子,都能引起甜味的感觉。人们正是利用这一点发明了甜味剂能够被受体识别,产生甜味的感觉,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会导致发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舌头上品尝各种味觉的区域是不同的,这是完全没有科学道理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各种味觉感受器在人舌头上的分布的确是有区域的,但这些区域完全重叠在一起。具体来说,舌头的中间部分基本没有味觉能力,而前半部分和后部以及两侧则具有完全相同的味觉能力。而且,我们人类只能够尝出五种不同的基本味道,这五种味道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酸、甜、苦、辣、咸”,而是“酸、甜、苦、咸、鲜”。7下列有关膜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味觉细胞通过位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感受各种不同的味道,膜蛋白分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两种。b带正电的钠离子或氢离子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进入感知咸味或酸味的味觉细胞内,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电压差引发神经信号,从而使我们尝到咸味或酸味。c甜味苦味鲜味的受体蛋白形状是不同的,它们只能和与自己匹配的小分子结合,产生形变,引发细胞内的系列生化反应,最终放出神经信号,使我们尝到甜味苦味或鲜味。d一种受体蛋白可以和与多种类似的小分子结合,从而产生相同的味觉。8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味觉细胞把不同的化学物质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尝到不同的味道。b人类品尝味道的过程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过程。c舌头的前半部分和后部以及两侧都能品尝出苦味和甜味。d酸甜苦辣咸,除了酸味和咸味,其余味道都是依靠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的。9科普文章以普及科学知识技术为目的,本文普及了哪些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共15分)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9)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10)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11)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12)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13)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14)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5)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16)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17)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18)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19)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浙江日报 2011年12月9日,有删改)10结合全文,说说(1)(4)段对旧日清晨城市图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内涵。(4分) 12赏析文章第13段画线的句子。(4分) 13“渐行渐远的自行车”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418题。(12分)见村楼记 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注: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挽父:人名。孔子不知父葬何处,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相告后,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然娄江已湮 湮:堵塞 b生平犹昧之 昧:不清楚c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卜:料想,打算 d造故人方思曾 造:拜访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江之将南折也 先妣抚之甚厚 b延实为具饭 难为俗人言也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余常与中丞出郭 与蝼蚁何以异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b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c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d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17将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_ _18用“/”给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四)19翻译课内文言字句(共10分)(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译文: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分)译文: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3分)译文:_ _(五)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20-21题。(共8分)临江仙 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注】小蘋,歌女名。浣溪纱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20、两首词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原词分析是如何运用的。(4分)答: 21、两首词的最后一句都是词人匠心独具之处,都是对往事的追忆,但包含了不同的感情。请具体分析感情有何不同。(4分)答: 三、积累与表达(共13分)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6小题)(1) , ,则将焉用彼相矣。 (季氏将伐颛臾)(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 (蜀道难)(3)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4)留恋处,兰舟催发。 , 。 (雨霖铃)(5)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6) ,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秋声赋)(7)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陈情表)(8)青山隔送行, , 。 (长亭送别)2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3分)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答:自由表达、 、 、 。2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立一个话题,写一段话。(4分)开放与封闭,两个世界,两重境界。开放,如流动的溪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封闭,如一潭死水,终究会变质干涸。 与 ,两个世界,两重境界。 。四、作文(共43分,其中作文40分,书写3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个五六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妈妈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妈妈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月考2答案1.d 2.c 3.b 5.a 6.b新乐府运动7、b(氢离子并非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电压差引发神经信号,而是通过大量涌入氢离子通道导致通道关闭的方式,将关闭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使人尝到酸味。)8、d(我们人类只能够尝出五种不同的基本味道,这五种味道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酸、甜、苦、辣、咸”,而是“酸、甜、苦、咸、鲜”。)9、味觉细胞靠膜蛋白感受味道的原理和过程;味觉受体蛋白的多功能特点;纠正了两个认识上的误区(3分,1-4小节一点,5、6小节各一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4c(c项“卜”为“选择(处所)”之意。)15d(a取独/代词,她 b替/对,c定后标志,的原因,d介词,和)16c(“以孔子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错)17中丞从小的时候骑马入城,来往扫墓和过年的时候到郊外嬉戏游玩,所经过的道路,都还可以一一指出。(3分)18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3分)19. (共10分)(1)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一天到晚)不声不响地待在这里,很(真)像个女孩子啊?(3分)(2)朝廷特地颁下诏书(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做洗马。(4分)(3)那用来使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具有的一点点)的余威罢了。((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3分)20、晏词上片实写梦醒后词人面对高锁的楼台、低垂的帘幕以及楼外暮春景象而感伤;下片虚写,回忆初见小蘋时的情景。(2分) 纳词上片实写秋风萧瑟,词人在 “残阳”下孑立窗前,面对萧萧黄叶,陷入无限的哀思;下片虚写,追忆与妻子充满情趣的生活。(2分)21、晏词:昔时之月,曾照玉人归楼台。而今月亮仍是那个月亮,而伊人已逝,回首往事,低回不已。通过对小蘋的追忆,表达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物是人非)(2分) 纳词: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与后悔。(2分)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6小题)(1)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2)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4)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5)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6)丰草绿缛而争茂 佳木葱茏而可悦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8)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23. 开放宽容;坚持操守(理想);坚持原创。(3分)24.示例:委婉 豪放 委婉,如一条绵柳,轻柔灵动惹人怜爱;豪放,如一棵巨松,参天耸立让人叹(内容2分,修辞方法1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25、作文(共43分,其中作文40分,书写3分)材料解读与立意参考角度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关键语句“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 (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 (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 (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 (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母亲角度 (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关键语句“有一次母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 (2)要多考虑他人感受。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