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培训.ppt_第1页
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培训.ppt_第2页
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培训.ppt_第3页
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培训.ppt_第4页
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外营养规范配制及合理使用 药剂科 主要内容 输注肠外营养液的途径及护理 肠外营养 PN 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 即静脉途径 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 当患者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途径供给时 称为全肠外营养 TPN 从制剂角度 将葡萄糖 氨基酸和脂肪乳混合在一起 加入其他各种营养素后放置于一个袋子中输注 称为 全合一 系统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称之为全营养混合液 TPA 1 什么是肠外营养液 PN 肠外营养适应症 肠功能障碍 如短肠综合征 严重小肠疾病 放射性肠炎 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 肠外瘘等 重症胰腺炎 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 如大手术围手术期 大面积烧伤 多发性创伤等 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如肝 肾 肺 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大剂量化疗 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吃不下 吸收不了 营养不良 呕吐 胃肠道疾病等 肠外营养禁忌证 肠道功能正常 能获得足量营养的 计需PN支持少于5d的 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纠正期 预计发生PN并发症的风险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的 需急诊手术者 术前不宜强求PN 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2 组成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水药理营养素 谷氨酰胺 3脂肪酸等 药物 胰岛素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等 三小营养素 电解质 钾 钠 钙 氯 镁 磷微量元素 铁 碘 锌 硒 氟铜 钼 铬 锰 9种 维生素 水溶性9种 维生素B C 脂溶性4种 维生素A D E K 肠外营养配制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各种物质维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降解 而相容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包装 运输 储存和输注过程 物质间无相互作用 肠外营养混合液成分复杂 因此必须考虑在混合及储存过程中 各营养成分的稳定性相对单一制剂可能有所下降 实际营养供给量可能不足 甚至不同营养成分之间可能发生配伍禁忌 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配伍不当产生沉淀 磷酸氢钙是最危险的结晶性沉淀应严格限制加入钙离子的体积和磷酸根的浓度 它们总量 45mEq L 毫克当量 钙剂和磷剂应分别加在不同的溶液中稀释一般来说 应该在先加入磷酸根 混合顺序的末尾加入碳酸根 钙在混合顺序的末尾加入 能减少沉淀产生的几率 最好使用在线过滤器 含脂肪乳 1 2 m 维生素的降解 空气中的氧气 包装材料的空气透过率 光照等多种因素都会加速维生素的降解 尤其是一些极不稳定或极易被氧化的维生素 如维生素A C E等 改进措施 在配置完成后尽量排尽营养袋中残留的空气 有条件的话 在储存 运输及输注过程中避光 有条件的话 选用多层袋 TNA在24h内使用 3 配置前的准备 常规更衣 洗手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因多次走动而增加污染的机会用75 乙醇擦拭层流台表面严格检查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 外包装 配置顺序 将高渗葡萄糖或高渗盐水 电解质 除磷酸盐外 胰岛素 胰岛素最好单独用 加入葡萄糖中 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中 将微量元素加入另一瓶 袋氨基酸中 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将加了成分的氨基酸及葡萄糖分别加入或经过过滤输注管滤入营养袋内 在滤入混合过程中轻轻摇动 肉眼检查袋中有无沉淀和变色等现象 确认无沉淀和变色后 将加了维生素的脂肪乳滤入营养袋内 应不间断地一次性完成混合 充袋 并不断轻摇营养袋 使之混合均匀 充袋完毕时尽量挤出袋中存留的空气 贴上营养液输液标签 注明科别 病区 床号 姓名 营养液的处方组分等基本信息 配制顺序 注意事项 钙剂和磷酸盐 磷酸肌酸钠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夜等 应分别加在不同的溶液内 以免发生钙 磷沉淀 不宜将电解质 微量元素与脂肪乳直接混合 TPN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 除胰岛素等少部分药物 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 20 有利于混合液的稳定 注意事项 TPN应现配现用 暂不输注时可保存在4 冰箱内 于输注前0 5 1h取出待用 使用前贮存时间应6h或已冰冻必须废弃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TPN和其他药物的 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度 冲管 使用PVC袋应注意避光 肠外营养滴速控制 肠外营养液持续静脉滴注时的最少输注时间必须适应葡萄糖的最大氧化速率 一般为4 5mg kg 1 min 1 危重患者为3 4mg kg 1 min 1 外周肠外营养时 输注时间越长 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 例如 1000ml 5 GS 50g葡萄糖50 1000mg 5mg 50kg min 200min分钟即1000ml5 GS在正常50kg患者中至少需要滴注200分钟 4 肠外营养的途径 一 周围静脉途径 二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三 中心静脉穿刺 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营养评价 胃肠道功能评估 有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时间 4周 鼻 空肠管 无胃肠道功能 肠外营养 短期 2周 长期 2周 胃肠道功能恢复 外周静脉肠外营养 否 是 否 胃肠道功能再评估 胃 空肠造口PEG PEJ 中心静脉肠外营养PICC 肠梗阻肠麻痹胃肠缺血顽固性呕吐顽固性腹泻弥漫性腹膜炎 外周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 中央和外周静脉营养对比 一 周围静脉途径 1 适应证 1 肠外营养不超过10天 2 输注的全合一营养液渗透压不大于900mOsm L pH5 2以上 2 部位选择选择血流速度快 走向直且粗大 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静脉穿刺 首选上肢远端静脉 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 但儿童除外 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癌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3 置管原则 1 周围静脉输注必须选择留置针 2 应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原则进行 3 进针角度以15 30 为宜 进针速度宜慢 且应直接刺入静脉 4 操作过程按相关操作规范进行 4 置管后护理 1 每根留置针留置时间可为72 96h 封管液肝素浓度50U ml 老年 肿瘤等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可用100U ml 2 固定牢固 透明贴膜无卷边 脱落 3 注意保护穿刺肢体 不输液时 也要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 以免因重力作用致使回血堵管 对能离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下肢静脉 4 每次输液前后 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部位有无红肿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不适 重视病人的主诉 如有异常 及时拨管再做局部处理 并通知医师 如仍须输液 则更换穿刺部位 5 营养液输入前后均以生理盐水冲管 5 并发症及处理 1 静脉炎 是静脉给药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a 局部感染型 给药当时无不良感觉 24 48h针眼局部发红 疼痛 肿胀 如不及时处理 针眼处有炎性出血 甚至逐渐形成脓肿 b 红肿型 静脉穿刺周围出现红肿 沿静脉走向发红 触痛或明显烧灼感 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硬结型 c 硬结型 静脉穿刺处节段疼痛 触痛 变硬 摸之呈条索状 说明血管组织广泛受累 d 全身型感染 静脉炎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 可导致败血症 预防及处理 a 良好的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b 严格无菌操作 c 减缓滴速 使药液在血管内有缓冲时间 d 抬高穿刺部位肢体 e 必要时 遵医嘱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2 药液渗出 针头未注入或未完全注入血管 常为技术问题 临床表现 患者常感局部疼痛 不适 肿胀 皮肤颜色苍白 温度下降 给药受阻 抽不到回血 休克或肢体神经障碍患者可无感觉 预防及处理 a 正确判断 确认针头在静脉内方可给药 b 立即停止给药 c 局部热敷 使血管扩张 利于吸收 d 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应仔细检查针头是否脱出 即使有回血 也应更换穿刺部位 3 药物外渗 临床表现 a 注射部位剧痛 肿胀 严重休克或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者可无疼痛 b 24 48h 局部皮肤出现水疱 初呈红色 暗红色 继而出现暗紫色 肢体肿胀明显 肢端小动脉搏动消失 c 2周后水肿消退 局部皮肤有结痂形成 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界限 而皮下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