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2009碧云轩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2、标化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后,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标化分配系数。3、辛醇-水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4、生物浓缩因子: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与其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之比称为生物浓缩因子。5、亨利定律常数: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平衡时,该化学物质在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和其在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6、水解常数:有机物在水中水解速率与其在水中浓度之比称为水解常数。7、直接光解:有机物直接吸收太阳能进行的分解反应8、敏化光解:水体中天然有机物质(腐殖质、微生物等),吸收太阳光后,被太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过剩能量转移给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分子的分解反应,称为敏化光解,也称间接光解。9、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10、生长代谢:有机毒物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使有机毒物进行彻底的降解或矿化的过程。11、共代谢:某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培养的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降解,这类现象称为共代谢12、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吸收、吸附等),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为生物浓缩。13、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14、生物积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内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方式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1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四种类型。16、遗传致癌物:1)直接致癌物:直接与DNA反应引起DNA基因突变的致癌物,如双氯甲醚。 2)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不能直接与DNA反应,需要机体代谢活化转变后才能与DNA反应导致遗传密码改变。如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17、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EC50分别是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18、阈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19、硫化:硫化氢、硫在微生物作用下,经有氧氧化转化为硫酸的过程。20、反硫化: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在微生物作用下,经无氧还原转化为H2S的过程。21、汞的甲基化: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某些微生物将二价无机汞盐转变为一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过程称汞的甲基化。22、同化:绿色植物通过微生物作用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组成机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其与光合作用、糖类物质代谢过程相伴随。23、氨化: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通过微生物作用分解为铵态氮(NH3)的过程。24、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25、反硝化:硝酸盐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作用,还原为HNO2、N2、NH3等产物的过程。26、固氮:通过固氮菌的作用把分子N2转变为NH3的过程。27、促癌物:可使已经癌变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瘤块的物质。如巴豆油中的巴豆醇二酯、雌性激素乙烯雌酚,免疫抑制剂硝基咪唑硫嘌呤等。28、助致癌物:可加速细胞癌变和已癌变细胞增殖成瘤块的物质。如二氧化硫、乙醇、儿茶酚、十二烷等,促癌物巴豆醇二酯同时也是助致癌物。29、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30、PAH:多环芳烃,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31、环境激素:指环境中存在的具有动物和人激素活性的一些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内,与激素起相同作用,扰乱机体正常激素的分泌,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发生障碍的物质总称。32、PCDD: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33、PCDF:多氯代二苯并呋喃34、TCDD: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是目前已知的有机物中毒性最强的物质。二、简答题: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重要特性是什么?答:(1)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4)在相应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害效应。2、简述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主要分布、迁移与转化规律。答:分布:多氯联苯在大气和水中含量极少。因其易被沉积物所吸附,所以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含量较高。迁移:水生植物通常可从水中快速吸收PCBs,并发生富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可到达水生生物和人体。PCBs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挥发进入大气,然后经干湿沉降转入湖泊、海洋;转入水体后被沉积物吸附,因此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仍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转化:PCBs属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转化途径主要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 3、简述多环芳烃(PAH)的污染来源及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答:来源:天然来源:陆地和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森林、草原的天然火灾,火山活动等。人为来源: 主要是矿物燃料、木材、纸张等含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气氛中的热解;工业锅炉和家用炉灶排放的烟气;垃圾焚烧;烟草焦油中;机动车辆尾气;此外,食品经炸、烟熏、烘烤等加工后也会生成PAH 。迁移与转化:由不完全燃烧、热解等高温过程产生的PAH大多数随烟尘、废气排放到大气中,而释放到大气中的PAH 存在于固体颗粒物和气溶胶中。大气中的PAH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及沉积物中,并进入生物圈。进入水体或土壤中的PAH 可被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PAH在沉积物中的消除途径主要靠微生物降解。4、简述汞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物学效应。答:分布:汞在自然界的丰度不大,但是分布很广,分布于环境各圈层中。迁移:大气中的汞就是由汞的化合物挥发产生的,并且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上。气相汞的最终归趋是进入土壤和海底沉积物中。在天然水体中,汞主要与水中存在的悬浮颗粒相结合,最后沉降进入水底沉积物。在土壤中由于假单细胞菌属的某菌种可以将Hg(II)还原为Hg(0),所以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汞从土壤中挥发的基础。转化:与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有机汞配合物 ;如果存在亲和力更强或者浓度很大的配位体如Cl-,汞的难溶盐如Hg(OH)2 、HgS就会发生转化,生成HgCl42-,使溶解度增大。汞的生物效应:由于烷基汞具有高脂溶性,且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缓慢(分解半衰期约为70d),所以烷基汞比可溶性无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大10100倍。水生生物富集烷基汞的能力比非烷基汞大很多。5、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答:植物根系的作用 ;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酶系统的作用;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6、比较DDT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主要途径。答: 土壤中的DDT的降解主要靠微生物作用 - 生物降解。在土壤缺氧(灌溉后)和温度较高时,DDT的降解速度较快。南方土壤中DDT的降解速度较快,而北方土壤中降解较慢。DDT的生物降解主要按还原、氧化、脱氯化氢等机理进行。 DDT的另一降解途径是光解。林丹易溶于水,可从土壤进入水体,但其挥发性强,可随水蒸发,进入大气,从而在水、土壤中积累较少。林丹能在土壤生物(如蚯蚓)体内积累。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积累六六六,且不同植物积累量不同。7、用光化学烟雾的简化链反应机制解释其概念、特征、日变化曲线?答:清晨,大气中有污染源及汽车排放的NOX和烃类化合物,强光照射后NO2光解产生O.,随后一系列反应相继发生,产生O3及HO.、O.、O3,而HO.可以使烃类氧化为新的自由基,大部分生成RO2.、HO2. 、RC(O)O2.,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将NO氧化为NO2,代替了O3的氧化,这样O3愈积愈多,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一系列二次污染物如醛类、PAN等,与一次污染物NOX、烃类化合物混合形成了光化学烟雾。下午,随着日光的减弱, NO2光解受到抑制,光化学反应趋于缓慢,产物浓度相继下降,光化学烟雾现象消失。8、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答:大气中的CO2等气体起单向过滤器作用,允许太阳光中可见光照射到地面,阻止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道机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审计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通信专业试题及答案软件
- 企业店庆庆祝致辞模板
- 互联网内容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
- 2025年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井下电缆防腐施工方案
- 公司综合组组长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西省南昌市新民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技巧及模板
- 成都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
- T-SZTIA 003-2020 抗菌口罩标准规范
- 某铁路站房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版全套
- 颈动脉保护装选择
- 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课件
- 学前卫生学第二章课件
- 2023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品蟹宴活动方案ppt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